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言情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传诅咒真的好用_分节阅读_第26节
小说作者:羽小树   小说类别:言情小说   内容大小:339 KB   上传时间:2022-06-03 12:47:44

  “对,稍等一下,我把照片转给你。”

  万年猜错星人锅仔,这次居然猜对了?

  看到照片,夏鹿帆给了肯定回复,还真的是她,就是昨天等夏佳佳时骑车的照片。

  谁能想到,锅仔那个不是在比赛,就是去比赛路上的滑板大神教练,居然也在现场,还拍了几张照片。

  虽然说,照片聚焦在独轮车上,导致骑车的女孩糊的只能认出性别,但是,锅仔也阴差阳错认对了小鹿姐。

  卢总陷入迷惑,能看清脸的全部认错,基本看不清的反倒认对,这到底是记忆力好还是不好?

  第一次认对小鹿姐的锅仔很高兴,接连发了好几条语音,隔着手机都能感到雀跃。

  夏鹿帆其实也挺感动的,她并不介意之前锅仔把别人错认成自己,毕竟家传诅咒摆在这里,何必难为小朋友。

  但是,谁能想到在看不清脸的情况下,锅仔居然稳定发挥了一次,认出小鹿姐来。

  这值得来一次举高高体验卡。

  夏鹿帆陪锅仔聊了一会儿,手机才回到卢总手里,还能听到背景音里,锅仔准备兴冲冲的要和教练发语音,说那个骑独轮车的姐姐就是他说过的小鹿姐。

  虽然锅仔的运动能力号称郭语嫣,但是,他可以为小鹿姐感到骄傲,谁能阻挡独轮车的魅力呢?

  “这么喜欢独轮车吗?”早知道锅仔喜欢这个,之前陪练的时候,就带他玩一下了。

  夏鹿帆把手机收起来,准备出门继续派送惊喜时,又接到了卢总的消息。

  这次居然是滑板教练麦特,想借卢总问一下,能不能和夏鹿帆聊一聊。

  通讯录狂徒怎么会放过这种主动交朋友的机会,当即答应,然后加了锅仔的滑板教练。

  她还有点小激动,觉得教练的加入,让朋友圈的滑板平均水平都再次上升了许多。

  但没想到,夏鹿帆盯着人家的滑板,人家则看上了她的独轮车。

  麦特估计是看到了夏鹿帆带车跳台阶的动作,误以为她是专业玩独轮车的,带着请教和探讨的学习精神,特意发消息问她,有关独轮车速降挑战赛的事情。

  独轮车,速降,挑战赛?

  三个词分开,还可以理解,合在一起是什么?

  这涉及到夏鹿帆的知识盲区,她立刻去查了一下,找到一个最接近的答案,“极限运动的一种?”

  然后,随意点开了几个比赛视频,看完后,安静地退了出来。

  不,这不是她认识的独轮车。

  作者有话说:

  小鹿,加油,你擅长这个的

  夏鹿帆:不,我不擅长,我内向!我文静!

第二十三章

  了解极限运动的人,可能很少。

  但是,能想象到极限运动有多危险刺激的人,一定很多。

  谁还没有看过几个极限运动失误的新闻或视频呢?

  夏鹿帆觉得,她作为一个内向文静的普通学生,和极限运动这四个字就离得很遥远。

  而且,理智和安全意识也告诉她,不行不可不能试。

  但想归想,她的动作还是很诚实的,点开视频再看了一遍,继续和滑板教练麦特闲聊的想法,也蠢蠢欲动,按捺不住。

  要不,再聊五分钟?

  都是通讯录好友,简单聊聊天多正常,才不是她对什么独轮车速降挑战赛很心动呢!

  而极限运动,其实也不是什么陌生新奇的词汇。

  高难度、挑战性较大的体育运动都可以统称为极限运动,涉及“海、陆、空”多维空间,最典型的就是大部分人熟知的蹦极、跳伞。

  除此之外,滑板也算是极限运动的一种,尤其是麦特这种滑板高手,本身也活跃在各类极限滑板挑战赛事中。

  从锅仔那里知道小鹿姐就是独轮车女孩后,主动去加好友认识一下,也是麦特经常会去做的事情。

  因为国内极限运动发展的比较晚,再加上本身带有冒险性和刺激性,比起超越自我“更高、更快、更强”的传统体育项目,极限运动更强调参与、娱乐和勇敢精神。

  这种跨越心理障碍,追求打破自我的成就感,会带来更高的危险性,在大众眼里看来,也更“作死”和“不要命”。

  所以,圈子里的同好如果遇到新朋友,都挺乐意认识一下的,也通过这种正面的方式,维护整个圈子的良好生态。

  哪怕夏鹿帆解释了一下,自己并不是专业玩独轮车的挑战者,麦特也没有很失望,还热情地邀请她来看比赛。

  如此好意,怎么能拒绝?

  夏鹿帆甚至还主动问了一下,她也挺喜欢滑板的,能不能看看赛前练习。

  揉了一下脸,夏鹿帆给自己找个理由,“咳,好歹我也当过滑板陪练,去学习观摩一下是应该的。”

  她只是对滑板比赛和独轮车速降挑战,有那么一点点好奇心而已。

  麦特欣然应允,然后把地点发给她,滑手们都在熟悉比赛场地,已经有很多观众在看他们练习了。

  现在离夏佳佳下班的时间还早,那就先去围观一下比赛滑手的赛前练习。

  省会城市对推广运动的投入更大,还会不定期举报一些赛事活动,所以是有符合国际竞技标准的运动场地的。

  夏鹿帆没带她的滑板,没法过去跟着学两招,就直接去找麦特,专心当自己的观众。

  她之前就看过麦特的比赛视频,知道他比自己大几岁,棕发褐眸体型偏瘦,在人群中还挺显眼的,所以一眼就认出了麦特。

  而麦特本身也特别喜欢交朋友,再遇到通讯录狂徒夏鹿帆,两个人哪怕今天才认识,也熟悉的和异父异母的亲兄妹一样。

  这种不需要认识也能实现的友谊,夏鹿帆很喜欢。

  见面之后还热情拥抱了一下,但实际上,两个人除了知道对方的姓名,别的什么都不清楚。

  不过,来玩滑板也不需要知道那么多。

  麦特和卢总他们一样也喊小鹿,看她没有带滑板,就问问她想不想下来练一下,他去帮忙借一个备用滑板来。

  “好呀,我在旁边滑,不影响你们练习。”

  既然是朋友,那就不用太客套,比起在旁边当鼓掌的观众,夏鹿帆肯定也想下场滑一滑的。

  这种极限运动场地,属于复合型综合款,在滑板区域之外,还能看到跑酷、轮滑以及自行车的练习者。

  “那个是不是小轮车?”搜独轮车视频的时候,夏鹿帆就看到过自由式小轮车,和她指的那个自行车很像。

  麦特看了一下,点点头,然后给了她一个眼神,还说你不是专门玩独轮车的?

  一般不专门玩这些的,很少会在意这种区别,只会统一说,玩自行车的。

  “要不,我再去借个独轮车来?”

  麦特自己是玩滑板的,认识的也是滑手,所以能轻松借来个备用滑板,但要是夏鹿帆想练独轮车,他也可以去试试,说不定也可以借来。

  “……没事,滑板就行。”

  夏鹿帆确认,独轮车的魅力的确无人可挡,等下次有机会骑独轮车,她一定单独拍段视频,发给锅仔和麦特。

  “那好吧!”麦特还有点可惜,果然,又是被独轮车迷倒的一个。

  滑板比赛主要分为街式赛和碗池赛,麦特现在主要就在碗池练习,夏鹿帆自然也跟着过来。

  和街式赛的障碍物相比,碗池赛有个考验心理素质的drop in动作,也就是板尾放在出发台边缘,后脚站在板尾处,前脚向下压板头,重心随之往前转移的动作。

  这时候,面对弧坡要毫不犹豫把重心倒出去,就需要练习者做好准备,要不然真的就变成“一头栽下去”。

  虽然说,碗池里哪个滑手没有用膝盖滑行过。

  但是,没有做好准备,失重栽倒已经不是摔的头破血流的问题,而是还能不能活着出来的问题。

  初学者练碗池的就比较少,夏鹿帆也是先学的街式障碍,等确定自己对滑板的掌控力之后,才去滑的碗池。

  滑板靠练不靠说,麦特和她聊了简单几句之后,就直接滑出去了,用动作做演示最方便。

  夏鹿帆熟悉了一下借来的滑板,也落入碗池开始来回荡,她喜欢这种凭借工具腾空的感觉,还能近距离观摩麦特这种赛级滑手的动作,提升自己的技术来延长这种滞空感。

  当然,碗池场地挺大的,会玩的滑手一会儿冲下来,一会儿在飞上去,翻板转身加带板起跳,没有他们不会玩的,满场子穿来穿去。

  她玩了一会儿之后,就去旁观别人的动作,然后注意到麦特时不时滑上来卡板,去调节一个摄像镜头。

  “需要帮助吗?是拍动作?”

  专业滑手是需要回看复盘自己动作的,是否利落,是否漂亮,是否可以改进,但显然,固定的摄像镜头拍摄效果不佳,要不然麦特也不会总是滑上来调整。

  平时练习的时候,都是熟悉的滑手之间相互拍,也能保证画面清晰,动作捕捉准确,但赛前练习的时候滑手都有自己的事情,麦特没办法,只能自己拍固定视角。

  现在夏鹿帆过来帮忙,麦特当然不会拒绝,连连保证,“等今天练习完,我一定请你吃大餐。”

  “小事,这个拍摄需要注意什么?”

  摆摆手,夏鹿帆示意麦特不用在意,他刚才帮自己借滑板的时候,也没有说什么,现在帮忙拍个视频而已。

  把镜头拿在手里,夏鹿帆试了一下怎么用,然后问麦特有没有什么拍摄的注意事项。

  “拍清楚动作就行,我尽量在这一块滑。”麦特用手比划了一个大致范围,方便夏鹿帆在台上来回走动,反正肯定比固定镜头拍的清楚。

  点头示意没问题,夏鹿帆把滑板放在一边,端起镜头开始拍麦特的动作,并随着他的动作幅度走动调整位置,保证动作的连贯完整。

  只不过,边缘能站的地方有限,又是俯视角度,夏鹿帆把麦特完整的动作看了两遍,觉得自己可以拍的更近一点。

  她在脑海里勾勒出大致几个动作点,觉得自己只要踩着滑板跟过去,就能全程跟住麦特的动作,拍出来的效果更好。

  在保持平衡和调整重心这件事情上,夏鹿帆的天赋足够保证她分心也不会摔倒。

  抓紧时间拿着镜头滑下去试了试,夏鹿帆觉得可以,就算着麦特再一次重复动作的时机,端好镜头踩着滑板跟了上去。

  这种保持较近距离又能同频率动作的摄影办法,是在运动摄影里,最容易拍出更清晰和连贯的画面角度了。

  要不是夏鹿帆没有经验,手里的设备也比较普通,这和标准的运动大片几乎没有区别。

  为了不让麦特出画面,她的滑行动作幅度也更大,麦特滑出去多远她就追上去多远,牢牢稳住镜头,总算拍到了一段挺满意的视频。

  因为摄影角度是在背后,所以麦特做动作的时候,只是余光扫到了小鹿也入池了,但没有多想,直到他做了几遍动作,上来看看拍摄效果的时候,才陷入沉思。

  这个拍摄水平,已经不比他熟悉的滑手差了,但是,上一个拍的这么好的朋友,是拿过碗池锦标赛金奖的,小鹿这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7页  当前第2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6/8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家传诅咒真的好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