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趁着这个机会,张飞一矛砸下,用的是另一个简单的招式,泰山压顶。孙策匆忙之下,只得举枪相迎,让战马跃起后退,却再也没有时间泄力了。

  第三百二十六章真正的战略重心

  “当……”一声震耳欲聋的爆响过后,刚跃起半米高的战马被张飞一矛震落下来,也多亏孙策让战马跳了一下,没让张飞把矛势攒足,同时还给留了一点缓冲时间,这才没被张飞一矛拍倒在地。

  但孙策却被张飞震得耳畔嗡嗡作响,胸中气血翻腾,张口喷出一口血来。

  好在这口鲜血夹杂着孙策憋在胸中的一口闷气,势头和高压2水枪差不多少了,张飞怕打到自己的眼睛里,只得伸手抵挡。孙策也趁机跳出战团,趋马狂奔,直奔徐曁县而去。

  张飞有了以下,也没有追杀孙策,刚才这一耽搁,孙策已经跑出十余步远了,就算能追上孙策,也得到徐曁县城墙之下。而且张飞很清楚,别看孙策口吐鲜血,但实际上孙策受的伤并不重,还有反扑之力。

  回转本方军阵,张飞带着五百精骑直扑徐曁县城门,其姿态之狂妄令人发指,不说徐曁县城头的守军,单是孙策身边就有数百精兵。

  孙策看了一眼张飞,带着手下的亲兵进了徐曁县,立即命人关上城门。

  这不是孙策怕了张飞的五百骑兵,张飞再厉害也没有能耐用五百骑兵攻下徐曁县,孙策是看出来张飞根本就没有直接冲击城门的想法。孙策能看出张飞的想法吗?当然不能了,孙策也不是妖怪,孙策要是会读心术早就一统天下了,孙策是通过荆州骑兵表现看出来的。

  荆州的骑兵看似凶猛,但无论是骑兵还是战马,都十分轻松,兵卒握刀松松垮垮的,战马也没有多快的速度,孙策久经战阵,当然能看出来这些细节,试问,荆州骑兵真要是铁心要厮杀,会这么轻松吗?

  果真不出孙策所料,张飞在距离徐曁县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开始转弯,沿着徐曁县城墙的方向横向跑动。

  这完全就是示威,五百骑兵来回跑动,马上的骑兵舞刀轮枪,嗷嗷怪叫,脸上尽是嘲笑的神色。

  江南兵卒也不都是废物,也有热血汉子,见到如此情景,上前找孙策请战,不过全被孙策回绝了。

  孙策非常清楚,张飞就是想要自己出城野战,如今自己单打独斗败给了张飞,野战的话,无论输赢,对自己都没有好处。大丈夫能屈能伸,有些时候,缩头不出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张飞见到孙策并不出战,也不敢真的派兵攻城,这不是玄幻小说,五百骑兵攻城只能出现在戏文里,或者所对方没有准备的情况下。

  到了第二天,张飞的数万大军全部到达,将徐曁县三面包围,只留下东门可以出入。

  现在张飞手下已经有近五万人马了,为了攻打徐曁县和山阴县,张飞在沿途各县大肆招募兵卒,疯狂的扩军,至于其中有没有强拉壮丁的行为,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曹操做过,李重也做过。

  其中对错,自在人心。

  张飞也并没有着急攻打徐曁县,不管怎么说孙策也是纵横江东的人物,单论排兵布阵,决战两军之际,张飞还真不如孙策。

  张飞的想法是慢慢蚕食徐曁县的兵力,用机械的力量来对抗城墙。

  别忘了,张飞阵营之中可有着三国第一机械高手诸葛亮呢,制造攻城车,云梯,箭塔,巢车、投石机等等,这正是诸葛亮的强项。此外,诸葛亮虽说不善于奇谋,但派兵布阵还是很有一套的,特别是在这种几乎没什么意外发生的攻城战中。

  …………

  “轰轰……”徐曁县上空箭石乱飞,喊杀声嘈杂不堪。孙策和张飞不停的调兵遣将,一攻一守,真是一对好基友。

  一连攻杀了十余日,张飞的军队战死五千余人,孙策的兵卒也战死两千余人。但不出意外的话,接下来这种伤亡比例将会巨变,徐曁县的城墙已经被张飞的投石机轰塌了好几处,吴兵已经渐渐丧失了守城的优势,陷入肉搏战之中。

  冬日之下,东门之处,血光之中,一队兵卒消失在城墙的缺口之下,张飞毫不犹豫的又派出一支军队,冲击城墙的缺口。在荆州兵卒身后,呼啸的石块还在轰击这个缺口,不分敌我。

  “砰……”一颗脸盆大小的石块砸在荆州兵卒的后脑上,巨大的冲击力让人头像西瓜一样爆裂开来,脑浆飞溅。红白相间的黏糊飞出老远,粘在人身上腥气扑鼻。这只是惨烈战争中一个小情节而已,死在投石机之下的兵卒还算幸运,总算有个痛快。一些受伤的兵卒就惨了,在地上翻滚哀嚎,惨呼连连。

  一队一队兵卒飞蛾投火一般陷入战场绞肉机之中,不到片刻就变成一具具毫无生机的尸体。

  控制人口最佳的方法除了瘟疫,就是战争了。

  转眼间,张飞围城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一个月,战局再次发生变化,徐曁县的城墙坍塌严重,高度优势几乎丧失殆尽,两军伤亡比例也逐渐持平。于是无论张飞,还是孙策都坐不住了。

  孙策是想要撤兵山阴,如今余暨县已经失去了防御优势,再打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莫不如撤兵山阴县,再行抵挡,而且还能将张飞的领导拉长,也算是两全其美了。

  同样,张飞军中的诸葛亮也认为孙策必然要撤军,建议张飞派一支军队截断山阴县和余暨县之间的官道,将孙策困死在余暨县。

  但张飞并不是十分赞同诸葛亮的意见,没有什么其他原因,张飞也是为全盘考虑了。诚然,按照诸葛亮所说,派出一支军队确实可以在孙策退兵之时截杀孙策,但有利弊,孙策也有可能在张飞的援军到达之前,一举攻破这支军队。

  而且派出军队截杀孙策,会造成攻城的军队数量减小,失去绝对优势。派出的军队少了,和兵家大忌添油战术就没什么两样了。

  再者,徐曁县和山阴县之间有好几条道路可以通行,张飞也拿不准孙策会选择哪条道路撤军,甚至孙策有没有秘密撤军的道路张飞都不清楚,这就是客场作战的地理劣势。

  有道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张飞略一犹豫,孙策就已经准备完撤军事宜,当夜就弃守徐曁县,赶赴山阴布防。

  张飞道路不熟,也不敢连夜追击孙策,也害怕孙策使用诱敌之计,只得按兵不动,待到天明再行定夺。

  一夜之间,孙策撤军三十余里,张飞也做了最后的努力,派陈到带两千精骑追少孙策。

  但很可惜,江南水网纵横密布,实在不利于骑兵行军。陈到人生地不熟,根本就追不上孙策,还差点迷路,只得回来向张飞复命。

  张飞也预料到这种情况,并没有怪罪陈到,带领大军徐徐而进,赶赴山阴县。

  到了山阴县,孙策就已经在无退路了,山阴县不光是会稽郡的治所所在,也是会稽郡的军事重镇、门户。山阴县再往东,就是上虞县,余姚县,句章县,鄮县,和鄞县,这五个县距离极近,所以说这五个县再加上山阴县,就是整个会稽郡的经济中心了,人口也占到会稽郡的一半还多。

  此外,再往南区就是剡县,章安县和永宁县,这三个县地势偏远,都不用打,只要张飞攻克了上述五县,绝对会望风而降。

  孙策退守山阴,集中力量,也算是中规中矩的选择。但同时,也有不利的地方。

  放弃了余暨县,现就相当于放弃了控制富春江(浙江),张飞完全可以渡过富春江,攻打江北的富春县,钱塘县,余杭县三个县,这三个县也距离极近,不存在千里行军这个难题。

  攻克了这三个县,张飞不但能补充兵力,粮草,甚至还可以北上攻打吴县,给周瑜增添压力。

  这也是孙策一直固守余暨县的原因之一。

  孙策退到山阴,再不可能后退一步了,将其余五县的兵将都调集到山阴。魏腾(魏周林),虞翻,贺齐,董袭,谢承等将领都齐聚山阴县。再加上军中原有的孙登,程普,鲁肃等将领,山阴城中几乎聚集了东吴的一半精华所在。

  孙策如此大张旗鼓的动作并不是因为孙策怕了张飞,虽说丢失了余暨县,兵力也不如张飞多,兵卒也没有荆州兵卒勇猛,自己的武艺也不如张飞,但孙策依旧有胜利的信心。

  不要忘了,张飞千里来袭,粮道遥远,想要和孙策持久战太困难了。另外张飞亦不敢大肆招兵。要知道古代人的乡土情结很深,呵呵……现在也不浅,如果荆州军中江东兵卒过多,按照孙家在江东的声望,张飞就得考虑一下孙策振臂一呼,全军散去一半的可能了。

  还有,张飞也要考虑兵卒的厌战情绪,水土不服等因素。

  那么孙策就占据优势了吗,肯定不是,真要是这样孙策就不用苦恼了,等张飞锐气一失,孙策早晚能扭转战局。

  重中之重是张飞根本就是不是刘备大战略中的主力,刘备的战略主力是荆州水军,由刘备自己带领的四万水军。而抗衡刘备这支主力部队的周瑜手中只有不到三万水军,还位处下游,想要击败刘备难上加难。

  这才是孙策的难处,孙策必须要尽快击败张飞,或者扭转劣势,给周瑜送去一支援军,才能在整体战略上保持均势,不处于下风。

  但这真的很难,很难!

  第三百二十七章碧水东流至此回1

  不出意外的话,孙策和张飞之间将会展开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把目光放到刘备和周瑜身上。()

  刘备带兵五万余人,战船数百艘,其中有一艘楼船,其余大多数都是艨艟战船。

  楼船相当于指挥舰,刘备这艘楼船更是巨大无比,高达五层,上可奔马,顶层安置投石机,射程达到一百二十步开外。(船只上的投石机比较小巧,射程不远)

  周瑜这边艨艟斗舰没有刘备多,却有三艘楼船。这主要是应为东吴位处长江下游,水势平缓,不适合艨艟舰船作战。

  相对比来说,荆州和东吴的水战方式截然不同,位处上游的荆州水军依靠地理优势,借助水流速度,用艨艟斗舰撞击东吴的船只,使其漏水沉没。对于荆州水军来说,楼船更多是担当指挥任务。

  而东吴位处下游,逆水行舟,所以楼船多一些,依靠楼船拦住大江,放下碇石,使楼船固定,用弓箭和投石机杀敌。

  跟随刘备出征的大将有黄忠、刘磐、糜芳、张允、庞统、蒯良、苏飞、霍峻、伊籍等人,关羽则驻守襄阳。

  周瑜这边有韩当、凌操、朱治(君理)、朱桓(休穆)、朱然(义封)、张温(惠恕)、陈武、顾雍等人,也算是兵强马壮了。

  刘备顺流直下,周瑜立即带迎敌,临江水战有周郎这句话真不是吹出来的,要是到水战,周瑜能甩出刘备八条街去。但看选择决战地点,周瑜就差点抹平了刘备的顺流优势。

  周瑜选择的决战之地是牛渚,牛渚(采石矶)位处秣陵上游,地势险要,江水回流,是最理想的迎战之地。

  诗仙李白曾有诗云: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一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就说明此处江水流向变幻无常。对于周瑜来说,本来他就未出下游,自然是水势越无常越好了。

  如果不是时间紧迫,周瑜都想在此地筑城了,不过在另一个历史上,几十年后,东晋将领谢尚就在此筑城了。

  一到牛渚,周瑜立即派韩当和朱桓各自带领两千兵卒前去历阳县和石城县驻守。这两个县分处牛渚南北,是扼守刘备水军上岸的门户所在。紧接着,周瑜就命人铸造拦江铁索,栅栏、木桩等物,只等刘备到此大战一场。

  三国时期不比现在,长江两岸林木茂盛,所以江水也十分清澈。周瑜乘着小船在江水之中四处游弋,看似游玩,却是在察看这一段的水文情况,只有事事躬亲才能做到山水了然于胸。

  决胜千里之外,只适用于战略,而不适用于战术,所以才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一说法。

  在这里给马谡平反一下,所谓的大意失街亭,跟大意没有太大的关系,马谡也没有什么过错。诸葛亮要求马谡到了街亭之后,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安营即毕,便化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这是《三国演义》的原文,蜘蛛没有一字改动之处。

  仔细分析一下,既然诸葛亮你知道司马懿大军亲至,张颌为先锋,勇猛无敌,为什么不自己前去迎战司马懿呢?难道诸葛亮你不知道将对将,兵对兵这个说法吗?还是说诸葛亮自己不敢去守街亭。

  用一支偏师,去对抗司马懿的主力大军,马谡有赢的可能吗?

  另外,诸葛亮要求马谡到街亭之后,在要道扎营,再画地理图本与他观看。那么我就真想问了,诸葛亮你到底知不知道街亭的地形啊?

  你要是不知道,凭什么就让马谡在要道之处扎营呢。要道到底在哪里,麻烦你说清楚一点好不好。啥都不知道就敢瞎说,岂不是变成纸上谈兵之辈了。

  如果诸葛亮知道街亭的地形,你干嘛不画好神马地理地形图,标注好了给马谡带去,让马谡照着图本安营扎寨。

  此外,诸葛亮要求的是马谡在要道扎营,使贼兵急切不得偷过。看看,诸葛亮的要求是贼兵急切不得偷过,偷过这个词不用蜘蛛解释了吧。马谡没做到吗?做到了吧,最后马谡失败是被司马懿硬打下来的,和偷过是两个概念。

  最后计算一下兵力,诸葛亮给马谡和王平一共二万五千人马,再加上高翔的一万人马,魏延的本部,怎么的也不超过五万人吧。司马懿有多少兵卒,十五万大军,这是书上明确写出来的,诸葛亮你自己怎么不去?

  ……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人的,周瑜在江面巡查了两天,忽然在江中发现一处浅滩。

  说是浅滩,但也水深过丈了,周瑜马上就意识到,这绝对是一个可以扭转战局的发现。

  周瑜立即叫人伐木打桩,在浅滩之处修建一座水营,历尽三天时间,动用兵卒过万,周瑜终于在长江之上修建了一座水寨。这座水寨方圆数百步,内可屯兵两千余人,粮草军械无数。

  此外,周瑜还亲自在水寨之上修建了五座投石机,这五座投石机射程达到三百余步,覆盖大半江面。可以这么说,周瑜相当于在江水之中修建了一座小型城池,外加稳定的火力输出点。

  修建完水上营寨,周瑜就只等刘备大军到来了。

  十日之后,刘备的大军过了当涂,斥候已经出现在江面之上。

  刘备来到战场,周瑜立即召集众将议事,大营之外,兵将齐聚,周瑜环视一圈,眼中神光闪烁,厉声喝道:“如今刘备背盟,侵我州县,诸位当奋勇争先,三军用命。”

  “诺……”诸将齐声应是。

  周瑜深吸了一口气,高声喝道:“水战动辄舟楫数百,稍有不慎,便引发混乱,因此,军士、船工、舵手须分工明确,各就其位。战船行进调度须有严格规定管理,檑鼓一通,吏士皆严,再通,伍什皆就船整持橹棹,军士各持兵器就船,各当其所,幢帆旗鼓各随将所载船,鼓三通鸣,大小战船以次发,左不得至右,右不得至左,前后不得易,违令者斩!”

  刘备到了牛渚,选了一处水势平缓之地,停下战船,下了碇石。也着急众将议事,这次刘备比较信任张允了,所以一上来就问道:“张将军常年与孙策交战,水战经验丰富,说一说此战该如何破敌?”

  张允立即答道:“我荆州水军占据大江上游,有地利之优,更兼兵力占优,只需徐徐进军即可。”

  “好……士元(庞统)有何见解。”刘备示意张允落座,又转头向庞统问道。

  和另一个历史不一样,庞统是由庞德公直接推荐给刘备的,而刘备也很信服庞德公的眼光,提拔庞统为治中从事,随军出征。庞统的军事才华无容置疑,短短的一段时间,就得到了刘备的信任。

  庞统犹豫了一会,这才慢慢答道:“启禀主公,属下也认为张允将军的意见。不过属下认为,主公先试探一下周瑜的实力为好。”

  刘备心里也是这么想的,他水战经验也不丰富,先小规模的和周瑜交手确实符合他的心意,于是当即吩咐道:“糜芳、刘磐你二人明日带三千兵卒,战船百艘,先行进攻周瑜的大营,如周瑜避战不出,即可退军。”

  糜芳、刘磐二人当即领命。

  第二日清晨,糜芳、刘磐二人带领三千兵卒,战船百艘,顺流而下,攻打周瑜的船队。

  见到刘备派兵出战,周瑜也不想折损锐气,立即派凌操陈武出战,在江面迎击刘磐糜芳二人。

  古代水战无外乎远用弓弩,近用刀枪。

  两军相接,箭矢如雨,此时正是冬季,西北风呼啸,刘备位处上游,在弓弩射程上占据优势。但在兵卒水战的精熟程度上,周瑜调教出来的水军显然更胜一筹,船只进退有度,堪堪维持住均势。

  在糜芳和六盘的号令之下,荆州水军催动战船,飞速的接近吴军。荆州的艨艟战舰穿透都安装着利刃硬角,角度得当的话,几次撞击就可以撞破东吴的战船。而东吴的水军善于操舟肉搏,不停的移动战船,想和荆州水军接舷而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