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旌旗_分节阅读_第95节
小说作者:东方织蛛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14 MB   上传时间:2013-11-09 12:19:58

  袁谭也累得够呛,刚要张嘴呵斥两句,后方忽然烟尘大起,马蹄滚滚,如同闷雷一般传了过来。

  袁谭脸色一刹那间就变得雪白无比,堪比十二月的白雪,怎么办?

  袁谭虽然治理过青州,也打过一些败仗,但臧霸不是曹操,给不了袁谭那么大的压力,顶多是能压制住袁谭而已。

  准确的说,就是袁谭没有经过大风大浪,心理素质不过关,在这一点上,他和李重有些相似,不过李重被管统伏击之时只是丧失了一些锐气,论到绝对实力还占绝上风,并不会一蹶不振。

  此时此刻,袁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怎么不带着审配前来。

  本来袁谭是相当看不起审配的,对于审配丢失邺城非常鄙视,但袁谭也知道审配忠心耿耿,并没有恶语相向,可现在袁谭才知道,自己和这些战场老油条比还相差很多。

  “轰……”随着一声巨响,曹纯的虎豹骑冲入袁谭的后队,霎时间就踏出一条血肉通道,重甲铁骑就相当于古代的坦克,根本不是血肉之躯可以阻挡的。

  战马嘶鸣,兵卒惨叫……种种声音传入袁谭的耳廓,如梦似幻。

  “主公快走啊!”袁谭身边的辛评(仲治)声嘶力竭的喊道。

  袁谭猛然间清醒过来,厉声喊道:“彭安!你速速带人前往后队,挡住曹纯的追兵。”

  彭安应了一声,带着数千名亲兵曹纯赶往后队,前去抵御曹纯。袁谭略一思索,立即下令全军加速行军赶往南皮,呃……就是逃跑的另一种说法。

  彭安是袁谭在青州招揽的武将,为人粗通武艺,作战极为勇猛,敢于拼命,的确是断后的最好人选。但是彭安却有一个缺点,就是极为自大,这些年天下的大战一直集中在徐州、官渡、界桥两地,青州的争夺实在算不上激烈。

  所以曹操、李重、袁绍、吕布四人的争斗几乎聚集了手下最强的武将,关羽张飞、张辽徐晃、赵云太史慈、夏侯渊、夏侯惇等等都尽皆参战,其中陨落的武将也不在少数,吕布、颜良、文丑都死于非命。

  袁谭和臧霸交战都是在兵卒之间进行的,武将单挑的真不多,所以彭安就有种天下武将不过尔尔的心思。

  彭安有这种心思也不奇怪,如果一个听说有某某高手能力挽奔马,一拳打死老虎我也不信,传言总是夸大的吗?

  所以彭安一路就奔着曹纯去了,一心想要擒贼先擒王。

  曹纯正在突击的道路上,一阵碾压过后,马速也降了下来,正要调整阵型,彭安已经舞刀赶到,二话不说对准曹纯当头劈下。曹纯大喝一声,举枪相迎,二人战做一团,与此同时,彭安的兵卒也和虎豹骑绞杀在一起。

  虎豹骑的实力绝对超过彭安的兵卒,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有一点必须考虑,如果没有速度优势,虎豹骑并不比一般的精锐兵卒强上几个档次,兵卒总归就是兵卒,而6的兵卒恰好就是一些精锐兵卒,虽说占据不到上风,但总不至于溃败,而且就算溃败,那也需要时间的,虎豹骑就算赢,也没有摧枯拉朽的实力。

  不得不说,有什么样的主将就有什么样的兵卒,彭安的兵卒很……疯狂,这是个比较贴切的形容词,这些兵卒和他们的主将一样十分高傲,或者说狂傲,第一轮交手的失败并没有让这些人胆怯,反而极大地刺激了他们的自尊心,爆发出更强当的力量,当然这种爆发注定是不会持久的。

  第二百一十一章毫厘之差

  更新时间:2012-10-14

  一般来说,摧枯拉朽这个词只适用与追杀败兵,敌人真要是横下一条心来拼命,就算报也能抱住马腿不是,可惜的是,这样的兵卒太少了。

  但无论怎么说,袁谭手下也有几千精锐兵卒的,要不拿什么平定青州,和臧霸拼杀呢。

  暂时……彭安的兵卒是没有问题的,就看彭安和曹纯的拼斗了,必须要说,彭安有些高看自己了,他的武艺确实不如曹纯,但曹纯想要拿下彭安也要费一番力气,原因很简单,第一,彭安虽然有些自大,但武艺确实不错,第二,曹纯的伤势还没有痊愈,或者手有些心理阴影,还不敢特别猛烈的发力,第三就是这次交手很不公平,无论是对曹纯来说,还是对彭安来说,都不公平,他们身边总有参战的兵卒。

  武将在千军万马之中很难得到绝对单挑的机会,除非像夏侯惇、吕布那样的武艺,倾力舞动兵刃,兵卒都靠不到身边。

  曹纯和彭安的无疑都差一些,所以身边的亲兵都还能插上手。

  打了一段时间,两个人身边的兵卒死了不少,二人倒还安然无恙,也就在这时,这在前行的袁谭赶了回来。

  袁谭终于明智了一次,刚才袁谭确实有逃跑的打算,但是看到彭安竟然真的挡住了曹纯的虎豹骑,心中勇气倍增,呐喊了一声,就领兵杀了回来。

  三万兵卒潮水一般涌了回来,顿时将曹纯的虎豹骑淹没起来,前面有精锐兵卒顶着,普通的兵卒打打顺风仗还是没问题的。

  眼看自己的军队士气大震,袁谭竟然有种虎豹骑不过尔尔的想法。

  其实准确的说,曹纯的虎豹骑和袁谭的兵卒性比,死亡率还是很低的,最少一时二比一的地步,但是曹纯却不愿意和袁谭硬拼了,别说二比一了,就是三比一曹纯也不愿意啊。

  所以曹纯猛力舞动长枪,逼退彭安,口中大喝道:“全军后腿!”

  虎豹骑的兵卒听闻军力,立即调整阵势,在半空看来,全身铁甲的虎豹骑就像一条漆黑的巨蟒,在草丛之中向后蠕动。

  曹纯不是想逃跑,他只是想退后一点,和袁谭的军阵拉开距离,调整出冲刺的空间而已。但以彭安为首的袁谭兵卒好容易打个“胜仗”,那会放过这个机会,齐齐追杀过去,一时间曹纯的虎豹骑竟然脱身不得。

  大约追出二三里远,袁谭这才领着兵卒撤回,但锐气已失的曹纯却不敢贸然进攻了,这时张辽才姗姗赶到。

  一见到两军的景象,张辽立即就知道怎么一回事了,气的脸色铁青,本来张辽和曹纯二人就没想到袁谭敢于回军迎战这种情况,所以军队有些前后脱节,其实都算不上脱节,张辽距离前军只有六七里而已,没办法,步兵再怎么行军也没有骑兵速度快的。

  只是袁谭和曹纯交战的时间太过短暂了,张辽才没来得及参战。

  袁谭接着领兵徐徐而退,张辽却越过曹纯的虎豹骑,一直追到袁谭的后队,张口挑战道:“张辽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张辽的喊声传出老远,也传到了彭安的耳朵里。

  彭安刚和曹纯大战了一张,虽说耗费了一些体力,但交战的时间不长,彭安倒不是没有一战的能力,再加上刚才他也没输给曹纯,正是战意高涨之时,闻言立即向袁谭请战道:“主公,让彭安出战吧,如能斩了张辽,震慑敌军,不是正好从容退军吗?”

  袁谭一想也是,张辽曹纯跟在身后实在是令人提心吊胆,如同跗骨之疽,谁知道什么时候咬自己一口,不过听闻张辽武艺高强,不知道彭安是不是对手呢?

  这时彭安又张口说道:“主公放心,想那张辽也不过和曹纯不相上下。”

  袁谭也不愿意驳了手下将领的面子,只能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就出战吧,不过一切小心为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彭安答应一声,当即策马而出,迎战张辽。

  彭安却不知道,张辽的武艺和曹纯比并不是不相上下,而是绝对高出一筹,张辽没机会统领虎豹骑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亲疏有别,曹纯和曹操那是叔侄关系,绝对的宗族中人。

  二人交手是几个回合,彭安就有些支持不住了,就要回马逃跑。

  但前文说过,逃跑也不是那么简单的,彭安虚晃几招,就想拨马退走,彭安倒是想逼退张辽,但他确实没有那个实力。

  所以等到彭安转身的时候,张辽也就逼了上来,彭安听到身后的马蹄声,吓得魂不附体,急忙用力一夹马腹,希望战马的速度能再快一些。

  袁绍身处北疆,好马自然不少,作为长子的袁谭自然也能得到不少良马,彭安胯下这匹战马就不错,虽说比不上赤兔啥的,但也不必一般的宝马良驹差到哪去,只是声名不显而已,所以这匹战马的爆发力很好。

  感知到身后的危险,彭安的战马猛的向前一窜,与此同时张辽的钢刀一闪而过。

  血光闪现,彭安摔出去十余米远,在地上滚出一丈多远。

  但紧接着,就见到彭安在地上一弹,像猿猴一样窜出老远,几个箭步就与张辽拉开距离,身上的铠甲“哗啦”一声掉到地上,原来张辽这一刀稍稍慢了一些,只是劈死了彭安的战马,劈开了彭安的铠甲,却让彭安逃过一劫。

  这也是彭安的战马不错,如果速度再慢一点,彭安就是一刀两片的下场了。

  张辽也是一愣,这才给了彭安逃跑的机会。

  彭安回到阵中,心有余悸的擦了一把冷汗,心道多亏老子是猎户出身,身手灵活,要是单纯的马上战将,就算躲过了张辽这一刀,怕也是不嫩逃出生天啊!

  由此可见,多会一门手艺,有多么的重要。

  但彭安也由此下定决心,下次绝对不和这些成名的武将单挑了,盛名之下果然没有虚士啊。啊不……不光成名的武将,就是没名的武将,那也要看看情况再说。

  第二百一十二章南皮战役

  更新时间:2012-10-15

  张辽斩了彭安的战马,也算是打了胜仗,举刀一挥,一万兵卒鱼贯而上,开始猛烈攻击袁谭的后队。

  而曹纯也开始调整阵型,随时准备冲杀。

  几次冲杀下来,袁谭的后队渐渐支持不住了,逐渐向中军靠近,寻求支援。袁谭见到情况不妙,也开始中中军调兵,补充后队的兵力,战况渐渐胶着起来。

  张辽更是意气风发,手中的大刀连闪,在军阵之中往来冲突,挡者披靡,直有见人杀人,见佛杀佛的气势。

  见到时机已到,曹纯怒喝一声,带着四千余名虎豹骑在两侧围杀过去,现在曹纯和张辽也不想过分逼近袁谭的中军,袁谭就没有持久战的准备,军械粮草根本就没多少,烧了也就烧了,袁谭不会心疼的,多杀些兵卒才是正理。

  大约有五千兵卒被张辽和曹纯围在当中,袁谭想要带兵解救,却被张辽曹纯带着兵卒死死抵住,袁谭有心和张辽大战一场,又怕曹操的大军随后赶来,一时间竟然不知所措,战场上瞬息万变,袁谭只是稍稍的犹豫一下,五千兵卒就死伤上百人。

  心里权衡良久,袁谭终归是有些胆怯,下令舍弃了这五千兵卒,匆匆撤兵而去了。

  能一口吞下五千兵卒,袁谭六分之一的部队,张辽和曹纯已经很满意了,毕竟一口气吃不出个胖子,仗要慢慢打的。

  所以张辽和曹纯也不追赶袁谭,专心指挥兵卒围杀这五千兵卒。

  主将都逃跑了,兵卒哪还有死战之心,略微抵挡了一阵,见到没有援兵前来,就纷纷放下兵刃投降了。

  张辽收拾战场,整编兵卒之后急忙给曹操报捷。

  曹操得到消息,立即下令,让张辽曹纯带领一万五千余人赶往南皮,扎下营寨等待自己的大军。

  张辽领命之后立即挥军前进,赶赴南皮。

  南皮是渤海郡的治所所在,也是袁绍的起家之地,除去邺城,整个冀州最坚固的城池就是南皮了,光是城墙就高达三丈,城内居民十余万人,粮草丰厚无比,就是守上一年半载都不是问题。

  张辽和曹纯来到南皮城下,用虎豹骑堵住城门,就开始安营扎寨。

  袁谭试着冲杀几次,都被曹纯带着虎豹骑杀退,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辽扎下大营,竖起军旗。

  第二日,曹操的大军终于赶到南皮,在东南两侧围住南皮。西面是不用围的,那是流水奔腾的漳河,背面也不用派兵的,那是留给袁谭逃窜的通道,围三缺一,才能消磨掉守军的死战之心。

  曹操一代枭雄,自然不会让南皮的守军成困兽犹斗之势。

  但就算曹操能力强过袁谭,兵力超过袁谭,武将也比袁谭的手下素质高,但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袁谭占据地利,天时、地利、人和,袁谭稳占一样,剩下的天时、人和袁谭也不比曹操差到哪去。

  此时正是入夏的世界,天气渐渐闷热,对双方来说没什么区别,但真要是细细的说起来,袁谭的兵卒总是有房屋避暑的,曹操却不可以。

  同理,到了冬天也一样,至于说人和曹操也占据不到上风,袁绍在南皮经营多年,人脉深厚,而且也很得人心,南皮的居民在内心里还是排斥曹操的,袁绍的统治虽称不上爱民如子,但总能给百姓一条活路的(特指南皮),谁知道曹操会怎么样呢。

  所以曹操攻打南皮十分不顺利,每日交战都惨烈无比,兵卒更是死伤惨重。

  而南皮的居民却被惨烈的战事吓坏了,袁绍起事以来也可以说战无不胜,只是和曹操争夺天下的时候才打过败仗,所以南皮的军民平安已久,禁不住吓也是正常的。

  审配可不比袁谭,立即放出谣言:曹操扬言破城之后,屠城三日,鸡犬不留。

  这样一来,袁谭征集民夫就简单多了,谁不怕死啊,别说出力了,就是扒房子,上战场,这些百姓也要考虑一下的。

  军民一心的城池是最难攻打的,曹操只能在南皮和袁谭鏖战起来。

  从内心深处讲,曹操不愿意和袁谭打得太久,如果交战的时间过长,南方的孙策等人就会看出袁谭的实力,一旦出兵骚扰许昌等地,曹操就守卫难顾了,但想要一句击溃袁谭,又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

  于是曹操心中忽然冒出个想法来,自己回到许昌震慑南方诸侯,留下一员大将主持北方大局。

  但曹操又要头疼人选问题,现在有资格独领一军的将领只有夏侯惇,张辽,徐晃,于禁,乐进五人,夏侯渊和曹仁一个镇守许昌,一个镇守长安,都脱不出身来,其实张颌倒是有独挡一军的能力,还熟悉河北的状况,但曹操实在是信不过张颌。

  曹操和郭嘉商议了一下,又将于禁乐进二人排除在外,在郭嘉看来,这二人还不足以支撑起北方的局势。

  商议良久,曹操终于下定决心,夏侯惇驻守青州,张辽领军控制北方的局势。

  青州是必须要派人驻守的,不担心别人,曹操担心的就是李重,打完袁氏兄弟,曹操和李重的盟友关系也就破裂了,对于这点,曹操和李重都是心照不宣的。

  徐晃也是个主将的人选,不过曹操觉得北方多骑战,张辽在骑战经验上完胜徐晃。

  又过了两天,曹操得到消息,李重攻破乐平县,已经出兵成平县,截断了袁谭北逃的路线,知道袁谭已经是瓮中捉鳖,立即带领一支军队回转许昌,准备和南方诸雄的暗战。

  当然,曹操临行之时肯定要细细交代一番,这里就不细细描写了。

  曹操一走,袁谭立即就感到压力大减,张辽虽说智勇双全,但在震慑力上,和曹操是没办法相比的。

  同时袁谭还得到了个好消息,乌桓峭王领兵五千前来相助。

  乌桓峭王也是乌桓的部落首领,在乌桓势力中,仅次于和袁熙较好的蹋顿,很简单的道理,无论在哪一个国度,总有派系之分的,蹋顿支持袁熙,乌桓峭王就只能支持袁谭了。

  今天忙,有可能一章了。

  第二百一十三章偷袭和反偷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4页  当前第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5/2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旌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