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一架b3轰炸机就可以携带十枚的五十公斤级航弹,一架d4b轰炸机也能够携带五枚五十公斤级的航弹。而国民军此次的轰炸机群足足有四十架之多,这一连串的航空炸弹扔下来,纵然有部分航弹没有命中目标,但是落在机场内的航弹数量也是极为恐怖的,只见下方的北洋军空军机场传来连续不断的爆炸声,然后烟尘滚滚。短短十分钟过后,下方的北洋军空军基地已经是被烟尘所笼罩,化为了废墟一片。

而这个时候,李中校的电报才刚刚发出去,可惜北洋空军基地里已经没有人能够接受到他的电报了。

李屯洋看着下方已经变成了废墟一片的北洋空军基地,露出了一丝笑容,这一次的行动到目前为止堪称完美,己方甚至没有遭到北洋的任何防空火力的射击就顺利完成任务,而北洋空军的飞机不管是停在机坪上的还是躲在机库里的,十有*都在这次的轰炸中被摧毁。

“这一次过后,北洋空军只怕只剩下个空名而已了!”李屯洋心中如此猜测着,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一次国民军的轰炸行动过后,反而没有让北洋空军败亡,反而是让袁世凯乃是冯国璋等人对空军更加注重,甚至是抽调了不少原本打算用于陆军的军费,转而投入空军之中,不但又采购了一批鸽式飞机当成侦察机作为急用,甚至向欧洲的数大飞机厂商尽心公开招标,采用现金支付的方式采购空战飞机,并且提出了轰炸机的采购计划,空战飞机的设计指标之前就已经把欧洲各国空军给震惊了一把,而这一次北洋空军提出的轰炸机设计要求又是让欧洲的各国空军震撼了一把,要求是双发,而且速度不得低于一百四十公里,航程达到五百公里以上,载弹量至少要达到五百公斤。这个设计要求完全就是瞄准了国民军现今装备的b3轰炸机。

其实这些设计指标对于欧洲各国飞机厂商来说不算什么,毕竟这个轰炸机所缺的也只是概念,以前没有出现这些的双发大型轰炸机,那是没人想着要造这种飞机,更加不知道造出那么大的飞机有什么用,如果真的提出了需求,依照各国的实力,不用多久就能够设计制造出一款合格的轰炸机出来。不过对飞机已经很有兴趣的各国空军,依旧没有把对地轰炸的希望放在飞机上,而是放在了飞艇上,不但是德国还是法国和英国,都投入极大的精力去研发大型飞艇,那可是载重量高达数吨的大家伙,根本不是现在的小型飞机的载重量可以相比的。

北洋军提出空战飞机的设计要求还好,各国空军都能够接受,毕竟飞机对比飞艇更灵活,速度也不慢,装备机枪的话是能够对敌方的飞艇和侦察机构成很大的威胁,所以他们现在已经是相继开始了战斗机的研发。但是轰炸机对于现在的各国来说就有些鸡肋了,不管是航程还是载弹量,飞艇都远远超过现在的飞机,所以北洋空军提出的轰炸机计划在各国空军看来是很鸡肋的产物。不过也有些人认为,飞艇对于中国这种落后国家而言太过先进了,中国没有办法才把飞机作为地面轰炸的手段。就把国民军大量装备的迫击炮一样,乃是技术落后情况下的无奈代替品。

所以这一次的北洋空军轰炸机招标技术没有让各国空军很关注,不过北洋空军却是依旧固执的进行了招标,袁世凯是铁了心的,陈敬云不是要玩飞机嘛,而且玩的还很成功,让自己吃了不小的亏,这敌人有,他自然也要有。甚至他也是想过装备飞艇的,不过飞艇那玩意对于1913年的列强来说技术含量还是很高的,至少比飞机高多了,北洋军还没那个资本玩大量的飞艇,他想着,国民军那边应该也是玩不起飞艇的,只能用飞机。

不管如何,陈敬云建空军他也建空军,陈敬云玩轰炸机他也玩轰炸机,反正双方都是半斤八两的,谁也不比谁更好一些,跟在陈敬云屁股后头虽然没有先机,但是总不会出错,哪怕是真的错了,那也是国民军先错,对方的损失也会比北洋军更大。

袁世凯铁了心要和陈敬云拼空军,陈敬云自然是不会知道袁世凯心里到底想的什么,至少在袁世凯在把一支强大的北洋空军建设出来之前,陈敬云是不会知道袁世凯要铁了心和他在空军拼一把。

得到了空军成功轰炸了北洋军的空军基地,并且炸毁了大部分的北洋飞机后,陈敬云心里也是有一丝喜色:“这次你做的还是不错的!”

江北的北洋空军之前虽然被压制着,但是也偶尔会出来侦查,也能够探知不少国民军的调动情况,现在空军把北洋空军的基地都一锅端了,可以说苏南以及皖南的战场上重新回到了空中情报一边道的情况,国民军再一次获得了单向透明的情报优势。

伍世钟被陈敬云亲口夸赞,当即道:“这都是大帅教导有方,世钟不敢居功!”

他说在也是实话,空军的整体战略建设,乃至飞机的研制,装备甚至是具体使用战术都是陈敬云踢出来的伍世钟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可以说,国民军海陆军三军当中,陈敬云对空军的影响是最大的,也是最深刻的,陆军方向,陈敬云只是作为一个领袖人物的存在,并没有提出太多的战略姓想法,至少陈敬云是不知道该怎么教下面的那些将领们进行打仗的,充其量只能算是在引进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这一点上有些贡献,不过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想法,国民军很多将领都是有这种主张的,所以没有他的指点,陆军的发展步伐是不会有所偏离的。海军方面也差不多,虽然陈敬云心中有着未来航母编队想法,也提出了高速巡洋舰编队的建议,但是总体来说现在还没有给海军造成重大的改变。只有空军,这个陈敬云一手建立的空军才具备了陈敬云最深的烙印,从航校的设立,到飞机的设计制造,再到具体战术的制定,都充满了陈敬云的身影,而身为空军部总长的伍世钟不过是个执行者而已。

伍世钟身为空军部总长,自然很清楚陈敬云本人对空军的发展有多大的影响。

“现在北洋空军的空中侦查威胁已除,空军方面除了保持压制外,还需要加大空中侦查的范围,为陆军提供更多的情况。另外,空军的对地轰炸已成规模,空军处也要继续加大对地的轰炸,对敌的轰炸不必执着与江北地区的北洋军固定阵地,那些地区的防空火力太强,没必要让数量有限的轰炸机去冒险,不过空军可以派出少量的轰炸机对运动中的敌军进行轰炸,积少成多之余,更可以拖延敌军的机动步伐!”陈敬云对国民军的战果还是非常满意的,也希望国民军在未来的时间里发挥更大的战果。不过也没必要去闯北洋军防卫森严的地区,比如泰山镇附近,北洋军的防空火力还是不弱的,对其进行高空轰炸由于那悲剧的命中率,除了浪费弹药就没有其他效果了,而进行低空轰炸的话,在密集的防空火力下,对自身的轰炸机部队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不到紧要时刻,没必要拿轰炸机部队去冒这种险。

讨论了这些外,陈敬云还和伍世钟说了说研发新飞机的事情,包括下一代战斗机和轰炸机,空军部已经拨付了相关的研发资金,和福州飞机制造厂签订了研发合同,福州飞机制造厂已经为此成立了新飞机的研发部门。

不过,事实上福州飞机制造厂的新式飞机的研发一直没停,只是缺乏资金只能在现有的飞机上进行小规模的研发改进而已,现在有了空军的资金支持,这才成立了专门的新式飞机的研发部门,为空军研发下一代的战斗机以及轰炸机。

送走了伍世钟后,陈敬云看看了时间,乃是下午三点多,而今天的公务也算是结束了,当即就是离开了办公室往内宅去。

第三百四十二章 渡江第三天

泰山镇北洋军第二军司令部内,冯国璋皱着眉看着墙上的巨幅军事地图,地图上范围很大,几乎涵括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区在内。而在这幅地图上,有着诸多的箭头,并清楚的标志着北洋军和国民军下属的各支部队方位。

冯国璋对着地图上仔细的看着,而眼光关注的自然是苏南和皖南地区,在这一片地区当中,有着密密麻麻的双方部队,这里不但云集了北洋军和国民军的主力,同样也是决定双方胜负的地方,其余的湖南、四川战场不过是次要的,甚至湖北那边向九江进军也不过是无伤大局的次要方向。真正影响偶倒双方胜败的只能是安徽苏南地区,只要在这里赢了,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水到成渠,翻不出其他风浪来。

就在冯国璋看着地图思虑着相关战略的时候,副官慢慢的走过来,然后轻声道:“安徽曹将军来电!”

冯国璋:“哦!”随即接过来电文看了起来!

“第六师和第九师!”冯国璋自言自语的说着:“怎么到现在只发现这两个国民军部队的番号吗?没有其他部队的消息?”

冯国璋有些不解,哪怕是曹锟那边手下的部队战斗力不足,挡不住敌人的前期进攻是正常的,但是怎么会连敌军的番号都没能搞清楚。北洋军的情报能力虽然不咋地,但是南京临时政斧组成大元帅府后,设立统帅部并直接下令组建整编二十个中央师和十四个混成旅却是公开信息,就和北洋军的中央陆军十几个嫡系师一样,部队的番号都是公开的,可不是什么秘密。陈敬云能够知道北洋军一共有十几个中央嫡系师,他冯国璋同样也能够知道国民军的嫡系部分一共有十二个师加六个混成旅,甚至连番号都一清二楚。

然而知道国民军的部队番号是一回事,这些部队部署在那里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根据一些公开或者半公开的消息,这些部队的大致部署冯国璋也清楚,比如第四军在江西和湖南地区,又比如国民军第一军和第三军在苏南,第二军在皖南。但是更详细的调动却不是他所能够知道的,尤其是七月份国民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很多部分都是调离了原驻扎地区,这就极大的影响了北洋军的情报来源,原本冯国璋寄予极大希望的空军也一直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空中情报,而昨天更是被国民军空军进行了猛烈的空袭,现在北洋空军的基地被炸的面目全非,人员死伤惨重,大批飞机在地面上被直接炸毁,现在所剩下的完好的飞机不过三五架而已,而且已经是轰炸过后就紧急转移生怕遭到国民军空军的第二次空袭,果然中午的时候国民军的空军轰炸机群再一次抵达北洋空军基地上空,对着已经空无一人的空地基地进行了第二轮空袭。

在严重缺乏情报支持的情况下,导致冯国璋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国民军在安全和芜湖投入了多少部队,是自己预测中的四个师左右部队,还是说前线部队现在所汇报的只有两个师,还是说更多。

在没有搞清楚国民军动向之前,冯国璋没有轻易调动作为预备队的唐天喜第十师和徐树铮第十一师,而是准备继续观望,同时已经严令江北地区的部队加强防备,防止国民军从苏南地区渡江。

江北以及津浦线上的冯国璋第二军没有动,在合肥的曹锟则是一脸黑线的发牢搔:“怎么第十师还不动,我以前对老唐可是不薄啊!”

身边的新任第五旅旅长吴佩孚道:“这也不能怪唐兄,唐兄出身我们第三师,当上第十师师长也是护军使您一力举荐的,断然没有见死不救的道理。只是现在第十师归属第二军下辖,唐兄一举一动还得冯军长点头啊!”

吴佩孚接着道:“再说现在安庆和芜湖那边虽然国民军来势汹汹,但是毕竟只有国民军第六师和第九师两支部队的番号,如果只是这两个师的话不足为虑。想必冯军长也是想到了这一点才让第十师按兵不动的!”

曹锟对这些事情当然是知道的,但是他却是有着很不好的预感,以他和国民军交手的经验来看,国民军绝对不是那种随便乱来你的军队,而对面坐镇皖南的乃是国民军第二军军长马成,曹锟对马成虽然看不太起,觉得此人能力有限,真正能够让他当对手的也只有国民军里头的沈纲了。但是此人一直都是陈敬云的心腹,能够一直被陈敬云委以重任没有点本事自然是不行的。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只派了两个师进军安徽,怎么看都像是败笔,这些少的部分要拿下合肥乃至安徽威胁到江北是不可能的,单凭一个第三师就能够把他们挡下来,所以曹锟就猜着,绝对不止两个师。

但是自从八月五号国民军发起渡江战役开始,到现在已经是八月七号了,差不多三天过去了,前线部队中部署在安庆方向的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已经连续溃退三十里,怀宁县已经丢失,正准备撤往桐城,兵力虽然损失的不多,保存了大部分主力撤退,但是任旧没有摸清楚从安庆方向出击的敌军到底有多少,只是说有很多,到目前为止只确定了国民军第六师的番号,是否有更多的部队还不清楚。而第三师**旅也已经从雍南撤离,雍南太过于靠近长江,而且是平原地带,不适合进行防守,**旅本来也没打算在长江沿岸进行防守,主要就是防止国民军小规模渡江偷袭和监视而已,一旦遇上国民军主力渡江,**旅就会立马撤往巢湖一带,利用那边的丘陵地形进行防守。

而在巢湖,已经事先部署了安徽省陆军第三师,预先构筑了相关的防线,**旅一撤回巢湖,就能够以**旅为核心,安徽省陆军第三师为辅,进行坚守。按照曹锟自身的预计,事先构筑了防线,并且还有地形优势,用这一万五千左右的兵力抵挡国民军一个师是轻而易举的,哪怕是对上国民军两个师也能坚持下去。

**旅撤退过程中,也只接触到了国民军第九师相关番号的部队,派出去的骑兵营由于损失惨重,并没有查探到相关的情报。

所以第三天了,曹锟依旧没有能够得到前方到底有多少国民军渡江进攻的消息,处于谨慎,他还是向冯国璋进行了求援,请求其派遣驻扎滁州的唐天喜第十师西进,配合自身的第三师进行作战。可是曹锟他谨慎,冯国璋也谨慎,所以拒绝了曹锟的请求,称局势不明,不可轻动预备队。

如此情况下,曹锟一方面是命令安徽省陆军第二师撤往桐城后,务必建立新防线,并且从合肥派遣第六旅向舒城一带行军,准备对安徽省陆军第二师进行增援。而在巢湖方向他则是不太担心,巢湖有个**旅和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兵力不弱,国民军要拿下来的话哪怕是几个师围攻也要一段时间。

曹锟和冯国璋等前线将领们不确定国民军的在皖南投入了多少部队,远在燕京的袁世凯也不敢轻动,除了催促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三师加快南下外,也是命令湖北的段芝贵采取相关的行动,命令他派遣一部东进威胁九江,进而威胁南昌,甚至沿江南下切断国民军的安庆方向军队的退路。除此之外,段芝贵还派遣了第六师之第十一旅准备进入四川境内,唐继尧虽然在四川损失惨重,但是也相继打下了好几个重要地区,第六军的兵锋已经威胁到渝城了,而按照现在这势头发展下去,如果北洋军不亲自进入四川抵挡滇军的话,渝城很快就会被滇军占据,甚至成都也会被滇军占据,那时候四川局势可就不妙了。为此段芝贵早在七月份的时候,就已经派遣第十一旅进入渝城,有第十一旅和渝城内的其他四川小军阀的部队,滇军要拿下渝城的难度是很大的。

四川,湖南,湖北等几个省的行动只是次要方向,不会对双方的整体布局造成很大的影响,北洋军和国民军决定胜负的地区任旧是苏南和皖南地区。

而这场关系到双方生死的大战从一爆发开始就已经是规模宏大,前三天内国民军就已经投入了四个师以上的陆军,十余艘军舰和大部分的空军,如此规模庞大的兵力调动不是其他省份可以相比的。现在北洋军之所以没有发现国民军在安徽地区投入了这么多的陆军,那是因为现在投入前线作战的只有国民军第六师和第九师而已,后续渡江的第五师、第八师、第五混成旅乃至第九师的炮兵团都还在进行紧急渡江当中。

第一天,第九师的三个步兵团轻装渡江后,到第二天,第二座浮桥架设成功,这座浮桥比第一座浮桥要大的多,并且能够承受重武器装备的过江,很快,第九师的炮兵团以及大批辎重第一个渡江。第九师的炮兵团在第二条浮桥渡江的时候,国民军的工兵们并没有停下来,而是马不停蹄的修建第三条规模更大浮桥。

第二军部队的渡江一直持续了三天之久,而第九师在所属第九炮兵团渡江之后的,就根据第二军指挥部命令向前推进,目标直指巢湖!

第三百四十三章 骑兵对决

巢湖东南部一直靠近到长江沿岸都是大片的开阔原野地区,这种地方自然是是不太适合北洋军进行防守作战的,所以**旅很干脆的从这片地区撤出后,进入到了巢湖地区,准备依靠这片丘陵地形进行防守作战。

尽管主力已经撤往巢湖,但是在这边原野地区里依旧有着不少的北洋军零星部队,其中最为主要的自然就是北洋军第三师**旅下属的骑兵营了。

按照北洋军编制,第三师是有着一个满编的骑兵团的,而下属的两个步兵旅是不会直接配属骑兵编制,指挥在战时临时加强骑兵部队,就和炮兵团一样临时给步兵连配属一个一个炮兵营,组成混成旅的模式进行一个战线上的作战。而曹锟编练这个**旅的时候,却是给**旅直接配属了炮兵营和骑兵营等附属编制,一开始打的就是混成旅的模式,由于是曹锟自己得弄出来的混成旅,所花费的军费都是搜刮地方而来,第三师的小金库虽然不小但是也无法让这个**旅和那些中央混成旅一样满编制什么都不缺。炮兵营还好,好歹让曹锟给筹齐了十八门炮。尽管其中有半数都是五十七毫米的汉阳造山炮,但是能够给师附属下的**旅配齐一个炮兵营,足以看出曹锟的手段不小,要知道其他一些北洋军的部队自身的炮兵团都没办法满编呢,北洋军近几年大肆扩编,加上连年征战损失的装备也不少,虽然花费了大价钱不断进口,但是也无法满足这么多军队的火炮需求。

炮兵部扩编了,这骑兵部队自然也是跟了上去,第三师自身是有着一个满编的骑兵团的,在苏南战事中损失也不小,甚至连骑兵团的团长孙殿荣都受了伤,不过战后袁世凯是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很快就把第三师给布满编了,然后曹锟自己扩编**旅的时候,也就随手建了个骑兵营的编制,只是骑兵比炮兵还要难弄一些,到国民军渡江前也没能够把**旅的骑兵营给筹满编,后来国民军渡江的第一天,**旅旅长往常王承斌派遣骑兵营去查探情况,结果还没靠近呢,就被国民军猛烈的炮火所阻击,然后又被第九师用机枪狠狠的打了一阵,损失惨重的情况下撤走。

到现在,已经只剩下百骑不到而已,然而尽管如此,这个**旅的骑兵力量也远远胜过国民军先遣部队第九师所属的骑兵营。

如果说,国民军在海军和空军上远胜过北洋军,在炮兵上和北洋军不相上下,在步兵上乃至重机枪和轻机枪上也相差无几的话,那么在骑兵上,两者根本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现在国民军最大的骑兵编制乃至统帅部直属的**骑兵团,全团骑兵不过千余人。而在下属各师当中,随便编制表上说要给各师配属一个骑兵营,然而实际上除了少数几个主力师外,其他部队根本就没满编过,很多师的骑兵营都是空架子,大多百骑不到,而且大多数也是作为侦察兵所用,要让他们进行骑兵之间的冲锋决战,那肯定是不行的。

国民军的骑兵发展不起来,这也是硬件所限制,国民军控制区内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马场,也没有其他适合的地区进口马匹,国民军现在连驮运马匹都无法做到满足,包括第一师这种王牌部队在内,炮兵团的驮运马匹都是不够,被迫选用大量的骡子,甚至驴子之类的牲口,更不要说乘骑用马了,这些为数不多的战马都是国民军想尽了办法搜罗而来的。国民军的主力师都无法做到让所属的骑兵营满编,后续建立的第九师就更没有办法让所属的骑兵营的骑兵满编了,甚至连一个连的编制都没有,只有两个排八十多骑兵而已。

国民军的骑兵编制和北洋军所有不同,北洋军沿用前清旧制,而国民军一开始也是沿用前清旧制,但是因为骑兵实在不足,就缩小了骑兵编制,给师配属一个骑兵营,配属三个骑兵连,每个骑兵连辖三个骑兵排,每个排四十人,满编制的话能够做到五百余骑。而**骑兵团则是暂时配属了两个骑兵营,总共千骑兵力。

而此时,第九师的骑兵营唯一的两个骑兵排在一个上尉连长的率领下向北缓缓而去,和国民军大多数的骑兵营一样,这些骑兵并不是出来寻求什么骑兵之间的决战或者是其他的战斗任务,他们只是出来侦查而已。

然而这支骑兵连经过原野的时候,远方同样一支骑兵已经下了马,隐藏在原野当中,其中一个北洋军少校拿着望远镜望着远方缓缓而过的国民军骑兵连,看着从他前方经过的这支国民军骑兵,他脸上露出一丝不甘。如果是换成数天前,他的骑兵营没有受到重创之前,他肯定会毫不犹豫的率领属下的骑兵来一场强袭,彻底的击溃那一支看上去连马都不会骑的国民军骑兵,然而现在他却是不敢。

渡江第一天他的骑兵营就受到了重大的损失,现在兵力不过剩下一百骑不到,和眼前的这支国民军骑兵兵力不相上下而已,然而他却是还有着更为重要的任务,他需要去把国民军的兵力给侦查出来,而不是和一支敌军骑兵部队进行冲锋式的决战。

如果没有出现意外,那么这两支规模相当的骑兵部队就会交叉而过,各自执行着各自的侦查任务,然而战争中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意外总是伴随而来,让人们措手不及。

不知道什么时候,对面的国民军骑兵队伍中突然传来一声大叫:“有敌人!”

尽管距离有些远,北洋军的骑兵已经全部下马进行了一定的隐秘,但是任旧让一个国民军骑兵所发现,并且立即喊出来大声警告着。当下对面的国民军骑兵离开散开了队形,然后下一瞬间就有数骑掉转马头朝着北洋军骑兵的方向而来。

北洋军的少校营长脸色一黑,骂了声:“王八蛋!”后就是大喝:“上马!冲过去!”

两者都已经靠近千米之内,北洋军被发现也纯粹是国民军那个骑兵的眼神太好了点,现在,这个距离被发现后也就没有必要继续隐蔽,要么上马疾驰离开,要么上马往前冲过去,和国民军打一仗!

北洋军少校并没有选择转身就逃,如果向后方逃的话,就不能实行侦查任务,如果向前方逃的话,国民军的骑兵势必会紧跟而来,双方都是骑兵,不可能拉下太多的距离,被人后退跟着自然也就无法隐秘的执行侦查任务了。

那么剩下了的选择就只能和打一场了!

少校翻身上马,抽出马刀后熟练的挽了个刀花,此时他的身后近百骑已经全部上马,骑兵们大多数已经把马刀抽出。近代骑兵中,虽然骑枪已经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对于现在这种即将到来的短兵相接的骑兵对决来说,骑枪是远不如马刀好用。

少校回头看了眼自己所属的精锐骑兵,然后双脚一夹,手中马刀向前一挥:“杀!”

瞬时,数十骑身穿青色会军服的北洋骑兵就跟潮水般向国民军骑兵涌了过去,第九师的骑兵营显然是没有预料到会在这里遇上北洋军的大股骑兵部队,而且看样子似乎还是埋伏已久的骑兵部队。那个骑兵上尉连长虽然是去年就已经从福州军校骑科中毕业,但是福州军校的学制太短,不过三个月而已,这三个月里教授步兵军官还好,但是对于骑兵以及炮兵军官而言就差的一些了。如果说炮兵军官还可以在后方安稳的发炮,慢慢学的话,那么经常出现在战场最前线执行侦查任务的骑兵军官就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慢慢成长的。

眼看着突然出现的大股骑兵,国民军上尉连长脸色大变,口中大喊着:“备战,备战……”

然后国民军的骑兵虽然有些慌乱,但是还是按照平时的训练一样,立即集合起来,并且已经拿出了骑枪!

从这里就已经可以看出来了,一支骑兵是挥舞着马刀向前冲锋,而另外一支骑兵却是第一时间拿出了骑枪准备拦截射击!

胜败已经不用太多的言语去预测,北洋军骑兵在那个少校营长的带领下,挥舞着寒光闪闪的马刀从原野上一跃而出,国民军骑兵手中的马枪并没有几次的射击机会,此时国民军的那个上尉连长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妙,当即又是大喝:“弃枪,抽刀冲锋!”

然而已经迟了,骑兵的冲锋也是需要慢慢提速的,北洋军从远处慢慢过来,然后接近数百米之后突然加速,速度已经加到极快,等国民军的骑兵反应过来要用抽刀向前冲锋的时候,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距离给他们,战马刚跑动起来,对面的北洋军骑兵就已经挥舞着马刀冲到了身前。

北洋军少校营长看着身前这一堆乱轰轰的国民军骑兵,脸上露出一丝冷笑:“不堪一击!”随后他手中的马刀轻挽,就是将一个对冲而来的国民军骑兵砍翻,鲜血涌喷而出,在阳光中散发出迷人的鲜艳色彩。

国民军上尉连长此时他手中的马刀也是沾上了一个北洋军骑兵的血迹,不但让他的马刀沾上了血迹,就连脸上也有,一番冲锋过后,上尉连长左右一看,发现自己手下的骑兵已经不足半数。而对面的北洋军骑兵已经重新整队,正准备朝着他们发动第二次冲锋。如此情况,上尉连长也知道是不可为,当即大喊:“撤!”

国民军在芜湖渡江三天后,双方以骑兵为主发生了第一次正面交火,而此役,国民军骑兵惨败!

第三百四十四章 巢湖激战(一)

巢湖城内的某栋大院内,北洋军第三师duli旅的王承斌听着下属骑兵营的汇报,然而他却是越听面sè越黑,好半天后才道:“你确定没错?”

骑兵营的少校营长面带肯定道:“绝对没错,属下率队冲破了敌军一队骑兵后,又是疾驰了半ri功夫才抵达雍南附近,虽然不敢靠的太紧,但是远远的一样能够清楚看见他们的大批人马,而且还发现了国民军第五师的番号。雍南那边有那么多的大炮和辎重,绝对不是一个师能够拥有的,所以卑职才判断,这一次渡江的国民军至少也是两个师以上,甚至还有可能更多!”

duli旅的骑兵营在和国民军第九师的骑兵营发生一阵短兵交接后,以伤亡不足十人的代价杀伤了半数国民军骑兵,取得了一比五的巨大战果。国民军第九师骑兵营不敌而逃后,北洋军骑兵也没有持续追击太久,追了一阵后就是转向而去,他们的主要任何可不是和敌军骑兵拼杀,而是要去侦查国民军的情况。没有了阻拦,加上这批北洋军骑兵的运气也实在不错,竟然是绕过了国民军第九师的大批步兵主力,深入到已经被国民军所占据的雍南一带,并在那里发现了大批刚渡江不久的国民军主力部队,尤其是各师的炮兵以及大批辎重部队。

王承斌面带疑惑:“国民军第五师,不是在溧水吗?怎么会出现在芜湖这里?”

此时,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师长顾琢塘也是开口了:“国民军那边前些时候调动那么大,显然是提前把第五师也给调过来了!”

王承斌也是点点头道:“应该是这样了!只是现在国民军已经出现两个师的番号了,我们巢湖这边怕是要打一场硬仗了!”

这话一出,一边的顾琢塘也是沉闷了起来,王承斌都没有信心了,他这个安徽省陆军第三师师长就更没有信心了,要知道,此战的主力可不是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而是王承斌的duli旅,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的战斗力可没办法和zhongyāng嫡系第三师的部队相比,一打起来如果duli旅不敌的话,他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是无论如何也挡不住国民军的进攻的,这不是贬低自己,而是事实如何。所以他表面上是个师长,王承斌只是个旅长,但实际上这巢湖的战事是以王承斌为主,他顾琢塘不过是配合的角sè罢了。

袁世凯派曹锟率领第三师进入安徽后,把安徽省内的地方部队收编后,编练了三个安徽省陆军师。这三个安徽省陆军师也是有所区别的,比如第一师乃是倪嗣冲的倪军,原本倪嗣冲的部队来源有些复杂,去年的时候就悄然进驻了皖北边缘地区,并被袁世凯任命为皖北镇守使,今年年中的时候袁世凯派军全面进入安徽,他倪嗣冲的倪军也就跟在河南省第九师之十七旅从北方南下安徽腹地。攻占安徽后,安徽省内地方军队编练三个师,他倪嗣冲的倪军就趁着这个机会获取了正式番号,成为了安徽省陆军第一师,此时正驻扎在合肥。

而安徽省陆军第二师、第三师,则是由原来的安徽省陆军整编而来,大半是胡万泰和顾琢塘的部属,所以袁世凯就很干脆的把这两人任用为安徽省陆军第二师和第三师的师长,分别驻扎怀宁和巢湖,防备来之安庆和芜湖方向的国民军。

顾琢塘原本以为投靠北洋后,会过上好ri子,甚至有朝一ri飞上枝头成为举足轻重的人,而率部进驻巢湖后,他也的确是过了段好ri子,正准备了扩编部队把巢湖当成自己的地盘好好经营一番的时候,国民军就已经和北洋军彻底闹翻脸了。随后曹锟派遣duli旅王承斌部南下进驻巢湖和雍南一带,并且命令巢湖方向的战事以王承斌为主,他顾琢塘为辅,如此一来,这好ri子算是又到头了。

“王兄,你看是不是给护军使去电,让他们再派一部分来增援我们,不然只凭你我两人的部队很难守住了!”顾琢塘忧心忡忡的,他可不想在巢湖这里把自己的部队拼光,更不想在这里兵败身亡。

王承斌也是沉默了会后道:“国民军真的来两个师的话,单凭我们两部固然能守个十天半个月,怕也是不能持久。然而不管如何这巢湖都要守,我家师长已经给我下了死命令,巢湖不能失。所以我准备向师长求援!”

和顾琢塘不同,他王承斌可是和国民军打过的,去年苏南战事的时候,他在第三师第六旅任职第十一团团长,授上校衔。苏南一战中,第三师打的极为艰苦,但是也着实打出了第三师的强悍战斗力,不但出了唐天喜这个在苏南战事中崛起的将领,下面几个团长也是因功升迁的不少,比如炮兵团团长吴佩孚就是接任了唐天喜的第五旅旅长之位,授了少将衔。第十一团团长王承斌也在曹锟扩编duli旅的时候被提起来任职旅长,授少将衔。苏南战争中,不管是国民军还是北洋军,都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将领,这些人出现后被上司看重然后在那些苦熬资历的军官的羡慕下快速崛起,所谓将星升起说的就是如此了,只是这些将星们能够闪耀多久却是不知道其他人所能够知道的了。

王承斌是在苏南和国民军实实在在的硬拼过的,对于国民军的战斗力自然是清楚的,顾琢塘这些虽然也知道国民军能打,但是却都是道听途说而已,远不如王承斌这些的切身感受那么深刻。

在苏南和皖南的诸多北洋军高级将领大多已经是有了一个不会说出口的共同认识,那就是北洋军和国民军的战斗力已经是半径八两,谁也不必谁弱多少了,要想取胜就要把国民军当成真正的对手来对待,而不是向那些普通地方军队来对待。

这次如果来的国民党军只有一个师的话,王承斌依靠自己的duli旅为核心,再辅以安徽省陆军第三师配合的话,加上还有地形和事先修筑好的工事,要挡下来应该是问题不大的。但是如果来的是两个师,敌军兵力翻倍的话,单凭自己一个duli旅和一个安徽省陆军第三师怕是要很难抵挡的了。甚至可能一些很搞笑的情况,比如敌军两个师的炮兵团一起炮击,那种数十门火炮一起进行炮击的猛烈举动可能就会把没有经历过激烈战事的安徽省陆军第三师给吓跑了。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当初第三师进攻安徽的时候,就已经试过只进行大规模炮击那些安徽省陆军就奔溃逃跑了。

王承斌并没有太多的犹豫和延迟,当今就是给曹锟发去了电报,声称发现了国民军第五师的踪迹,巢湖即将面临敌军两个师的部队进攻,希望给予增援。

曹锟接到电报后,沉思了许久:“巢湖两个师,安庆那边两个师。国民军这次可是下了大本钱了,足足四个师来打安徽!”

一边的吴佩孚道:“国民军此次乃是有备而来的,一次xing出动四个师,就算是国民军兵力众多,怕也是把预备兵力抽调一空了!师长,现在已经算是确定了,这次国民军就是冲着合肥来的,你看从安庆和芜湖两地出兵,然后这两边一路沿着合肥而来就能够在合肥城对我部形成围攻。事不宜迟,既然已经确定了他们的主攻方向,我们不动的话恐怕就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