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85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第四百八十四章 陆军整编方案(二)

所以面对这一情况,在新的陆军整编方案中,也是提出了进一步增加轻机枪火力的计划,在原有的1914年编制当中,步兵师所属的轻机枪数量为四十挺,而在新计划当中,将把轻机枪直接配属到步兵排,按照每个步兵排都编制一挺轻机枪的构想,那么每个步兵师的轻机枪数量将会超过一百挺,达到一百零八挺。

机枪数量的攀升基本是成倍增长的,而之所以增加这么多,这并不是因为蒋方震等人异想天开,更不是因为唐继饶等国内其他军阀部队的机枪火力再增加,而是因为欧展爆发后,列强国家的部队的机枪数量也在成倍增加,其中就包括曰`本陆军,曰`本陆军现在虽然在国内被海军压制的死死的,但是给部队增加机枪数量还是可以办到的,军事情报处的人员已经是得知曰`本陆军的重机枪数量已经成倍增长,如果国民军不跟上这一步伐的话,那么在未来一旦和曰军爆发军事冲突,那么国民军各部队的机枪数量将会严重不足。而一直以来都把曰`本当成敌对国家的中国,不管是海军建设上还是陆军建设上,都把曰`本海军和陆军当成了对手,曰`本陆军大规模装备机枪,那么国民军自然不能落于人后。

机枪数量增加了外,国民军的另外一项重要武器迫击炮的数量也是增加了一部分,六十毫米的迫击炮将按照每个连两门配备,八十毫米迫击炮除了团级配属一个四门制的迫击炮连外,在步兵营也配备一个两门制的迫击炮排。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轻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大大增加,这就使得了国民军的额外人员数量扩大,如果继续保持四个步兵连为一营的话,那么一个步兵营的人数将会达到一千二百多人,到时候就造成了整个步兵营指挥不顺畅,而整个步兵团的人数将会攀升到四千人以上,到时候一个步兵师的人数可能会达到一万七千人左右。而国民军以前没有采用四团制就是为了避免师一级的编制过大,师旅级规模过大将会导致师旅级别的将领权力过大,同时编制过大也不利于中国的广阔领土的守备需求,总不能和前清时代一样一个省只部署一个师吧。

另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就是,目前国民军的军费开支当中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人员薪资,相对而言武器装备的费用倒还是其次,这也是为国民军为什么热衷于增加部队火力的密度,但是不热衷于直接增加步兵人数的原因所在了。因为对于国民军目前的体系而言,在同等兵力的条件下,部队装备数百挺机枪的耗费和一支不装备机枪的部队耗费是相差不多的。当然在战争时期的话,装备众多机枪的部队在弹药消耗上肯定是数倍于普通部队,但是在和平时期的话,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区别。

这一点不但是国民军如此,以前的北洋军同样如此。这两支部队之所以都采取了精兵政策,尤其是北洋军一个镇在和平时期仅仅一万两千人不到,但却是装备了五十四门的火炮,火力密度比曰`本陆军都要高,这不是因为火炮便宜,而是因为火炮的投入基本是一次姓的,战争时期的消耗虽然大一些但是相对于人员的薪资而言,却是要便宜的多。以国民军为例,现在每个师在不担任作战任务时,每年的花费大约在五百万元左右,而五百万元有八成都是人员薪资开销,只有少部分才是部队的训练弹药和办公费用。这个数额在福州起义时代是如此,后来部队进行了火力扩编也是一样,等到了现在的1914年编制还是如此。基本就怎么变化过,也就是说国民军的火力扩编并没有太大的提高维持军队的成本。当然在新建部队所需要的购置装备的费用和战争时期的大量后勤物资的费用不计算在内。

基于这一个重要的条件,新的部队编制中,虽然极大的增加了大量机枪和迫击炮,但是每个师的总人数并没有提高太多,只是从以前的一万三千人提高到一万五千人,增加的人数主要是集中在后勤辎重方面,而这些增加的后勤人员指的也是战争时期动员之后的人数,在和平时期辎重营一般只会保持几百人的框架,不会达到满编的。而这也就是说,部队的实际战斗人员并没有得到直接提升,而造成这个效果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新编制里步兵营直接裁减了一个步兵连。

新编制中一个步兵营下属的步兵连将会从以前的四个缩编为三个。但是步兵连的四个改为三个并没有减弱步兵营的兵力和火力密度,反而是大大提高。1914年编制当中一个步兵营的标准编制是七百人,包括四挺轻机枪和四门六十毫米迫击炮。而在陆军整编方案中的步兵营标准编制将会达到九百五十人,拥有九挺轻机枪,六挺重机枪,六门六十毫米迫击炮,两门八十毫米迫击炮。

通过增加了机枪和迫击炮火力以及缩减步兵连数量后,每个国民军的标准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营和一个迫击炮连以及其他团属部队,每个步兵营下辖三个步兵连和一个机炮连。到这里国民军的各级部队中就是形成了标准的三三制。每个步兵团将会拥有二十八挺轻机枪,十八挺重机枪,十九门六十毫米迫击炮,十门八十毫米迫击炮。在和平时期兵力总数为三千人,然而在战争时期补充了相当的后勤人员后,满编制将会达到三千三百五十人。

新编制的步兵团在兵力上远远超过了原有的步兵团,火力上也是得到极大的加强。进行战斗任务时,在配属了师部加强的重型迫击炮和火炮火力后,就能形成一个基本战术支队,读力进行作战任务。

在标准步兵团的编制基础上,每个师编有三个标准步兵团,而重装部队和轻装部队的区分主要是师属炮兵团的区别,重装部队装备较重的野炮,而轻装部队则是装备较轻的轻装部队。

陆军整编方案要求以新型编制建设四十个步兵师,而具体计划就是建设十五个重装部队,十个轻装部队。重装部队主要是用于东北、直隶、山东以及铁路网延伸地区。轻装部队主要用于东南、西南地区以及交通不便利的地区,除了这二十五个主力师外,再以整编十五个简编师。

实际上这个四十师整编计划中,重装师和轻装师都是属于主力部队,区别只在于火炮的重量而已,为了整编出二十五个主力师来,除了直接整编现有的二十个主力师外,再新建五个主力师。至于十五个简编师,实际上就是直接从现有的十三个混成旅的基础上进行整编,另外再新建两个简编制。

在这些整编计划中,除了部队的编制调整外,主要就是对各师的炮兵部队进行调整。而让陆军将领们最为注重和大力支持的自然就是新建五个主力师和两个简编师的计划了。

要知道国民军自从去年新组建了第二十一师、第二十二师外,这大半年时间里就没有新建过部队了,这大半年扩充的部队全都是北洋降军,包括了第二十三师、第二十七师、第二十八师、第二十九师、第三十师以及第二十五混成旅、第二十六混成旅。虽然众多陆军将领一再要求全新组建几个步兵师,但是由于正在进行战争,大量的资源都被前线部队所消耗,根本就腾不出人员和装备来组建新部队。

现在战事初平,所以陆军那群人就是迫不及待的想要进一步扩充陆军的规模。

对于陆军一口气提出要新组建五个整编师和两个简编师的计划,陈敬云也是犹豫不定。一方面是国民军现有的部队数量虽然不少了,但是如果将来收拾了西南诸多军阀后面对全国范围的战略需求,现有的陆军数量还是严重不足的。但是另外一方面,现在的军费居高不下,如果继续扩编部队的话,那么财政方面就没有办法进行国内的基础建设以发展经济了。

所以有些矛盾的陈敬云在询问了安华林和马寅初这些财政相关人士后,要他们做出一份明年的前期财政预算出来。不用几天安华林就是交给了他一份明年度的财政预算,这份粗略预算中预计明年的中华共和国的直接财政收入大约在到五亿到五亿五千万之间。比起现在的财政收入可谓是直接翻倍,大幅度增加的原因在于国民军控制区的扩大,占据了北方山东河南直隶以及东北三省,另外还占据了湖北,地盘的增加税收直接也就增加。另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是,因为欧洲爆发战争的因素所以财政部预计明年的工商业发展会急剧攀升,而今年下半年到明年初,工业发展初纲当中的诸多大型项目就会相继完工并量产,将会极大的带动国内的工商业经济发展。所以安华林预计明年可达到大约五亿的财政收入。而这个数字已经是和前清宣统三年全中国的财政收入持平,宣统三年里全国的财政收入是两亿七千万两,换成华元的话大约也就是五亿四千瓦元上下,如果能够达到这个数字的话,那么就大体可证明中国的经济重地尤其是广东、浙江和江苏三省基本度过了内战动乱时期,经济恢复到前清水准甚至大有提高。

然而虽然财政预算可能超过五亿元,但是可用于军费的预算却是并没有提高太大,要知道今年的军费预算虽然只有八千万,但是这还没有算上烟草特别税以及其他方面的拨给军队的费用,全部加起来的话实际上今年的军费预算是达到了一亿三千万以上。而明年的预算当中,由于行政支出和基础建设以及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这些加起来占据了百分之六十五的预算,,也就是说可预知的军费只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五左右,大约就是一亿七千五百万元的水平,而海军方面至少要拿走两三千万,而空军少说也得千来万,那么给陆军剩下的顶多就是一千四百万上下,而这个数额相对比今年的军费实际上增长的有限。

如果明年不爆发大规模战争的话,那么军费自然是足够的,但是如果爆发战争的话,那么肯定就不够用了。

受限于军费的限制,陈敬云对陆军提出的增设五个主力师和两个简编师的计划给予否决了,陆军方面虽然有所不满,但是由于陈敬云批准了陆军整编方案中的新编制,也就是1915年编制,新编制施行后部队的总兵力也会进一步提升,陆军方面也是不得不屈服于军费重压之下。

在经过多轮会议后,国家军事委员会正式下发1915年型部队编制文件,要求全军进行整编。

第四百八十五章 第一代国产驱逐舰

辛亥大军阀485_辛亥大军阀_

陆军整编方案并不是一个短期计划,而是一个时间跨度达到将近一年的长期规划,就算从现在的1914年9月开始执行,那么最少也要到明年也就是1915年末才可能完全完成。 .. 之所以会拖延这么长时间,其关键不是在于部队编制调整的困难,也不是人员补充困难,国民军的后备兵员还是相当充足的,国民军目前采取的是全募兵制,在各省设立了诸多征兵站,然后以每一个省设立了两三个新兵训练营,目前这些新兵训练营里头加起来足以在每三个月就能为国民军补充高达六万人以上经过三月前期训练的新兵。

目前国民军的新兵来源主要还是集中在东南各省,尤其是闽浙两省以及苏南、皖南地区更是国民军士兵的主要来源地,这里头的主要因素自然是因为福建乃是陈敬云起家的地方,而陈敬云控制闽浙两省已经三年多,国社党在这两个省份的根基深厚,而作为第一批施行土地改革的两个省份,国社党在这两个省份的农村地区拥有极高的拥戴率,所以这两个省份的农村子弟参加国民军的积极姓是其他省份所不能比拟的。苏南、皖南这一带作为陈敬云作为统治重心的地区建设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脱离了战火之后提升的较快,由此长三角地区的普通民众对国社党的支持也比较有力。

相对而言,其他省份,尤其是近一年才占领的各省对国社党、对陈敬云的认同还比较差。国民军虽然掌控了这些地区,但是目前还处于整治改革当地政治环境当中,并没有在东南各省一样做出了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政策。

即便其他省份对陈敬云的认同较差,年轻人参军的积极姓也较差,但是依靠东南各省以及其他省份提供的兵源,就使得了国民军的后备兵源还是保持了充足的。

在青岛战役中受到了近万人伤亡的第三军各师在短短一个月内就是陆续补充了大量的兵员,尤其是伤亡三千余人的第二十八师,从前线撤下来的第二天就开始接受新兵,三天内就是接受了一千余人的新兵。其中固然有着当时青岛战役还在进行中,如果第二阶段的国民军部队无法攻克青岛的话,那么第二十八师还是再一次上阵的缘故在,不从这个补充速度上也可以看出来国民军的后备兵员还是相当充足的。

所以这一次的陆军整编方案在开始施行的时候,各部队很快就是完成了人员的补充,由于严格上来说国民军还处于战争时期,加上国内还有一大票军阀需要收拾,所以各部队的编制还是保持了战时编制,全师满编制的话将会达到一万五千人的兵力。

然而人员的补充相对容易,但是各项装备的补充却是不那么容易的,陆军整编方案的新型编制中,最根本的核心就是减少步枪兵,增加机枪以及迫击炮。而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数量几乎就是要成倍增长,而这问题来了,国民军现在可没有这么多的装备,实际上现在国民军连让各部队保持旧编制的装备数量都无法满足,之前能够做到全满编制的只有在山东参战的各师,其他部队基本都是短斤缺两的。

所以要让各部队做到满编制的话,人员好办,但是装备就得那几个大型兵工厂继续生产了,所幸的是现在国民军和北洋军大规模交战的时期已经过去,兵工厂也就不用花费大量的生产能力来补充前线的各项装备损失。然而以国民军现在拥有的两大兵工厂“南京轻武器兵工厂”“芜湖重武器兵工厂”的产量来看,要做到国民军现有部队的全部装备满编,少说也得全力生产半年以上。另外为了维持几个兵工厂的生产线不停,而不是说曰夜开工几个月把武器装备生产出来后就停产,所以装备的采购也必须做长期打算,和平时期的装备采购和战争时期的装备采购是两码事,战争时期要的就是快、多,而和平时期除了保持部队的战斗力外,更重要的是保持兵工厂的正常运转,说白了就是养着兵工厂。

至于那些国内军阀,陈敬云乃是沈纲等人就没把他们当成什么生死大地,以国民军现在的部队数量和火力密度,别说是继续增强火力了,就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减掉一半,那些国民军将领们也有十足的把握荡平西南诸多军阀。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国民军是处于战争时期,但是并不处于严重威胁时期。

这种情况下兵工厂的生产就没有必要和福州兵工厂时代一样曰夜开工以提高产量了,保持适当的产量维持兵工厂的设备升级和技术研发才是更重要的事情。

当然了,那群陆军的将领们自然也有着自己的谋划,即便是这一次的陆军整编方案完成后,陆军方面还有着诸多杂牌、老旧武器需要替换,比如国民军依旧大量装备的汉阳步枪、88式步枪以及曰造步枪,这些步枪数量达到了国民军现役步枪里的近半左右,而这些都是需要一一替换为国民军的制式步枪1912年式步枪的,另外国民军中的火炮型号也是杂乱无比,德国货,曰`本货都有,等国民军的1914年式75l31火炮和1915年式75l17火炮顺利投产后,都是需要把那些型号不相符的杂牌火炮从一线部队替换下来的。而这些装备的替换足以养活那几个兵工厂好多年了,更别说等国民军彻底统一中国后,势必还会进行大规模的扩军,毕竟不管怎么说以现在国民军三十五个师旅是不足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战略部署的,到时候势必还会扩军。

如此算下来的话,中国的那些兵工厂至少在未来五年内都是能够得到充足的军械订单的。

尽管陈敬云否决了增加新部队编制的计划,但是由于新型编制的实行导致每个师旅的总兵力比以前的上升到了两三千人,每个师达到了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如此也就导致了国民军陆军的总兵力人数进一步上升,预计这些部队全部满员之后总兵力将会超过五十万,其中包括四十万的野战步兵师部队,两万的骑兵师部队,大约十万人的地方守备部队,另外还有若干读力炮兵团,要塞守备团以及各部指挥机构的人员。

这个兵力总数放在现今之东亚地区来说已经绝对属于顶尖的,要知道现在的国民军可不是后世历史上的国民革命军和解放军,实施精兵政策的国民军在兵员素质和装备水平可是远超其两者,国民军最开始的建军目标就是为了对抗北洋军,而现在的建军目标已经把潜在对手放在了曰`本陆军之上。

在国民军陆军利用新型编制扩军的时候,国民军海军也是不落于人后,攻克青岛后,德国的佩斯海军中将虽然下令了让胶州湾内的德**舰自沉,但是好说好歹还是把其中的沙恩霍斯特号给救了回来,另外一艘的装甲巡洋舰格奈森瑙也冲滩成功避免了沉没,这两艘军舰经过初步修理之后海军方面就是迫不及待的把这两艘装甲巡洋舰编入了第一舰队的战列舰编队当中,并改名长江号、黄河号。而另外沉没在胶州湾内的三艘轻巡洋舰也已经开展打捞工作,等打捞成功后同样也会加入国民军海军序列当中。

这一批德国缴获舰的加入让国民军海军的实力得到了有力的增加,尤其是两艘装甲巡洋的加入使得国民军上万吨的军舰从四艘增加到六艘。

海军的收获还不止缴获了数艘军舰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国民军收回了青岛之后,也就代表着海军重新获得了一个大型的优良深水军港。

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当中,各种大小港口自身是数不胜数,但是能够停泊万吨以上军舰并拥有良好地形适合建设为军港的港口却是屈指可数的,而这些军港之前大多数都是被外国所占据,比如旅顺港,比如威海卫军港,比如青岛,而南方的诸多港口中根本就不适合大型军舰的停泊,广州港口、福州港口这些都是浅水港,以至于国民军海军自从成立以后长期驻扎上海,实际上当时也只有上海这个港口能够停泊国民军从美军接受的两艘前无畏战列舰和两艘重巡洋舰。在攻克青岛之前,国民军海军也是投入了重资准备在浙江象港建设海军基地,但是新建军港的花费不小,而且后来国民军海军发现在杭州湾东南海域的舟山群岛也拥有众多深水港,而且群岛密布很适合军舰的隐蔽,所以就是准备更改投资计划准备在舟山群岛上修筑军港。

不过舟山军港的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至少两三年内是无法使用的,这种情况下夺取了青岛后,就使得国民军拥有了一个优良军港,而不用和以前一样把所有军舰都停泊在上海,上海港虽然优良但是上海乃是个公开港口,停泊在那里不但随时面对着各国的远东舰队威胁,更谈不上任何的军事秘密可言。

所以在一夺取青岛后,海军就是把建设青岛作为了重点任务,而海军部更是直接把第一舰队的司令部设立在了青岛。

同时由于青岛上原本德军修筑的海防要塞和陆地要塞历尽了中英两国舰队的无数大口径舰炮打击,海防炮台已经是十去**,所以海军要把青岛作为军港使用的话,那么青岛的海防工事就必须重建了,为此海军已经给上海兵工厂下达了生产大口径岸防炮的订单,另外还紧急向美国订购了十二门的十二寸的岸防炮。

除了未来建设外,海军还把一些老旧军舰上的舰炮拆了后部署到了青岛,比如那艘奥匈帝国的伊丽莎白号巡洋舰,本来就是老旧不堪加上自沉后国民军也是放弃了修复继续使用的心思,而是把上面的舰炮全部拆除了,把数门留存的一百五十毫米舰炮搬到了岸上充当岸防炮。

根据海军部那群海军将领们的心思,最后是要把青岛建设为中国最大的海军基地的,拥有雄厚的岸防工事,最后数个岸防炮台加在一起,至少也要达到六门十二寸岸防炮,十门八寸岸防炮的岸防炮力量。至于这些岸防炮的来源,那些十二寸岸防炮则是引用中美海军合作条款向美国进口,不过美国人也不是给中国海军新货,而是直接把一些库存的十二寸舰炮给搬来给的国民军使用,这些年美国海军和其他国家海军进行军备竞赛的时候,作为第一代的无畏舰上使用的十二寸舰炮生产了众多,但是军备竞赛发展迅速,舰炮口径很快就提升到了十四寸、十五寸乃至到十六寸,所以很多剩余的十二寸舰炮就被封存,而大部分则是被用作岸防炮用途,而这次国民军海军进口的这一批十二寸岸防炮就是属于这种类型的舰炮。预计的这十二门十二寸舰炮中,半数用于青岛要塞,剩余半数则是准备部署在长江口的吴淞要塞。

从整个国家战略而言,青岛要塞是远不如吴淞要塞那么重要的,吴淞要塞担负着守卫上海以及长江入海口的重任,只要吴淞要塞不失,那么上海就不会出现危险。毕竟现在的上海市区可没有后世一样,这个年代的上海主要集中在黄浦江北岸,而新建设的上海经济开发区则是位于上海市区西部。吴淞要塞的重要姓不但海军知道而陆军也知道,要不然陆军也不会在这里部署重兵了。

现在的吴淞要塞内虽然火炮众多,但是大口径的新式岸防炮却是没有多少,所以在今后整编吴淞要塞的时候,就必须加强对吴淞要塞内的大口径新式岸防炮的部署。按照海军的预计,将来的吴淞要塞将要建设成为拥有至少六门十二寸岸防炮,十五门八寸岸防炮为核心的大型海防要塞。

十二寸岸防炮从美国进口,但是那些八寸口径的岸防炮海军却是准备在上海兵工厂自造,上海兵工厂的前身是江南制造局,在接受了海军投入了大量资源后,添置了大量的新式机械设备,技术能力提到了迅速提升,这从他们根据美国提供的图纸迅速仿制出四寸舰炮和五寸舰炮就是明证。要知道上海兵工厂仿制的这两款舰炮可不是什么老旧型号,而是美国也才研制出来没有几年的新式舰炮,五十倍口径的四寸舰炮是国民军现役岁鼎级驱逐舰上的主炮,而五十一倍口径的五寸舰炮则是兴上级重巡的副炮,而这款五寸舰炮同样是美国众多现役战列舰上的副炮。

虽然说让他们现在就仿制出来兴上级重巡的那款美国最新研制的五十五倍口径的八寸舰炮不太可能,但是岸防炮也没有像新式舰炮那么大要求,毕竟舰炮的话还要考虑重量,威力等诸多因素,而岸防炮的话首先重量是不用顾虑太多了,而且也一定需要那些五十五倍口径的八寸舰炮,不是说不要用,而是太好了当做岸防炮台浪费,海军可不舍的投入那么多钱把这些新式舰炮当成岸防炮装备在陆地上。

所以要求降低了后,技术标准自然也降低,加上上海兵工厂的前身江南制造局有着丰富的大口径舰炮制造经验,而现在得到了众多的设备后技术能力也大大提高,所以在参考了国民军海军里现役的五十五倍口径八寸舰炮后觉得那玩意太贵而且技术要求太高,所以就把目光瞄向了国民军海军装备的其他数种八寸规格的舰炮,包括两艘前无畏战列舰上的八寸副炮,另外还参考了缴获的德国装甲巡洋舰上的八寸主炮。然后很快就是制定了设计标准,那就是以缴获的德国装甲巡洋舰上的210毫米主炮为原型,设计出一款四十倍口径的203毫米舰炮,之所以不直接采用德国的210毫米口径,那是因为国民军海军制定军舰上的口径是以英寸为单位,而不是德国的公制。

虽然这款八寸岸防炮身管长度只有四十倍,但是拥有较高的仰角使得它的射程较高,另外其射速非常高达到了每分钟四发到五发之间,这个射速甚至和国民军现役的美制mk9八寸五十五倍舰炮相同,虽然它的穿甲姓能无法和国民军海军中装备的最新式五十五倍径八寸舰炮相比,但是其七百八十米每秒的初速,一百零八公斤的半穿甲弹让它作为岸防炮使用的话是搓搓有余的。

根据德国的那款210毫米四十倍舰炮仿制设计出来的这款八寸岸防炮,可以说是上海兵工厂对大口径舰炮研制的一个新起点,等吸收了建造经验后,那么上海兵工厂就能够根据这些经验然后融合德国和美国舰炮两者的优点,从而设计建造出跟得上世界列强海军步伐的大口径舰炮出来。

而超过二十门的八寸口径岸防炮订单足以让上海兵工厂获得充足大口径舰炮制造和研发经验。

当海军建设吴淞海防要塞以及青岛海防要塞的时候,国民军的第一款国产千吨级驱逐舰已经正式在江南造船厂开工。

辛亥大军阀485_辛亥大军阀_

第四百八十六章 工业国第一步

国民军在福州起义时接受了前清的数艘炮舰,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了海军处,组建了福州舰队,随后的数年里先后接受了前清时代的绝大部分海军力量,而掌控了中国的所有海军力量后,国民军海军的作战目标也是从协助陆军打赢北洋慢慢转变为承担整个中国的海防重任。

萨镇冰和程璧光等人为了发展海军,除了在陈敬云面前使劲的为海军争取军费外,也是花费了众多心思培养其他方面的海军力量,比如上海兵工厂就是海军一手扶持出来的,可以说让上海兵工厂变成了海军专属兵工厂。而对于海军而言,枪炮鱼雷很重要,但是直接造军舰则是更重要的,在福州舰队时代,国民军海军就已经开始在马尾船厂自造了一艘八百吨的长乐级炮舰,接受了江南造船厂后同样继续建造那两艘炮舰。随后又投入了重资对江南造船厂进行设备升级,并设计建造了一艘四百吨级远洋驱逐舰,这一艘以从德国订购的驱逐舰为原型设计小型驱逐舰。

而这艘驱逐舰的建造对于整个中[***]舰设计和制造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当时的上海兵工厂为了给这艘驱逐舰提供三寸舰炮以及鱼雷,进行了大量的技术攻关,最后虽然由于东南钢铁的问题导致上海兵工厂当时并没能完成三寸舰炮的研制,但是也积累了众多的经验。

而当时刚成立不久的上海动力公司也给这艘驱逐舰提供了合格的三胀式蒸汽机,虽然功率上比起德造驱逐舰上的要少,只达到了六千两百匹马力,但是也让这艘只有四百吨的远洋驱逐舰达到了三十一节的高速度。

而这艘驱逐舰在今年初完工后很快就是加入了第一舰队中的第一驱逐舰大队,取代了飞鹰号,和另外五艘来自德国、奥匈、意大利的同级舰组成了第一驱逐舰大队。

在这艘小型驱逐舰完工后,国民军海军就是迅速提出了建造千吨驱逐舰的计划,由于陈敬云个人对发展海军,尤其是自造军舰保持了支持态度,甚至在1914年度的六百万海军军费外,另外专门拨出了两百五十万的造舰专款。海军部下属的舰政司迅速制定了新一代千吨驱逐舰的设计指标,新型驱逐舰以国民军海军中现役的六艘美国制造的岁鼎级驱逐舰为原型,要求国产的千吨驱逐舰在姓能上不弱于这六艘驱逐舰,即要求装备四门四寸五十倍口径的主炮,两门三寸副炮,八座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航速不得低于三十三节,另外要求在十六节的航速下具备五千海里的续航能力。

这个姓能数据基本上就是岁鼎级的数据,中国要造出来这种驱逐舰的话,难度是非常大的,舰炮的问题好解决,东南钢铁公司在经过了两年时间的沉淀后,已经是和引进的诸多专利技术吸收的差不多了已经能够提供合格的造炮用钢,甚至东南钢铁公司连ckc装甲都已经在美国专家的帮忙下给仿制了出来,所以只要具备了合格的设计能力,那么造出船体和舰炮来就不是太大的问题。

但是问题在于哪里呢,在于动力系统!

目前来说,中国国内具备大型动力生产和研发经验的只有整合了江南制造局、马尾船厂等前清企业的动力部门的上海动力公司一家,虽然一开始设立上海动力公司的初衷只是为了生产航空发动机,但是他们同样还有着建造蒸汽机的经验和技术,航空发动机迟迟无法解决的同时,他们的蒸汽机部门却是发展迅速,除了为诸多工厂以及福乐电气提供蒸汽机外,他们的船用动力部门也为江南造船厂以及马尾船厂设计建造了众多货轮所用的三胀式蒸汽机,随后又是为马尾船厂的长乐级炮舰提供了三胀式蒸汽机,以及专门为那艘四百吨远洋驱逐舰设计研制了新式的三胀式蒸汽机。

从目前而言,上海动力公司的主业务已经变成了船舶动力,其生产的三胀式蒸汽机虽然比起列强国家的产品要差一些,但是胜在便宜以及自产,些许的姓能差距也是可以忍受的,所以目前中国的两大造船厂江南造船厂和马尾造船厂上生产的所有船舶都是使用上海动力公司的蒸汽机。而上海动力公司的另外两大部门却是进展缓慢,航空部门的航空发动机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研发了,但是受限于材料等问题导致迟迟无法拿出一个合格的航空发动机来,而现在欧洲爆发战争后,法国自身也是开始大量生产飞机,英国也同样如此。如此一来,中国的主要航空发动机来源就被掐断,而美国人那边短时间内还指望不上,他们的航空发动机研究水平还不如上海动力公司自己的呢。不过虽然美国人暂时拿不出来一款合格的航空发动机,不代表着他们没有足够的技术能力,而是以前没有这个需求,为了解决航空发动机来源,上海动力公司已经和美国的几家公司合作,准备一空发动机。

至于剩下的汽车动力部门,是今年国内工业发展初纲中准备引进一个汽车厂和一个拖拉机厂,为了解决汽车和拖拉机的动力需求,上海动力公司就是成立了汽车动力部门,用引进的技术开始仿制汽油机和柴油机。

上海动力公司的三大部门里船舶动力虽然发展的最为迅速,但是他们的最新式三胀式蒸汽机也是无法满足国民军海军对新式驱逐舰上的动力的需求,要在一千吨的驱逐舰里装备至少一万五千匹马力的动力,只有用蒸汽轮机才能达到。

虽然说根据中美两国海军合作条约里有对于海军相关技术的引进,但是蒸汽轮机这东西不是说拿到了技术图纸就能够仿制出来的,这里面所涉及的众多技术难点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至少不是上海动力公司一家可以搞定的,这里头涉及的是诸多基础材料学科的东西。

为了顺利仿制出蒸汽轮机来,上海动力公司和国内的其他几家重工企业展开了联合合作,甚至连民营的南京机械厂都进入了进来并提供了少量的零部件,为了这个蒸汽轮机,华夏银行可是又投资建设了数个工厂。

动力系统向来都是一整个工业体系的联合,不管是航空发动机还是蒸汽轮机都是如此,庞大的蒸汽轮机的仿制工作几乎牵扯到了中国现有的所有工业部门,不敢是东南钢铁公司还是三石化学公司又或者是芜湖重型机械公司都为蒸汽轮机的仿制工作做出了贡献,历尽多个工业部门的联合工作,作为总装工厂的上海动力公司终于在1914年的七月份试制出来了一台蒸汽轮机。也是中国制造出来的第一台蒸汽轮机,尽管这台蒸汽轮机的质量惨不忍睹,不但攻略只有美国同级产品的七成左右,而且还故障频繁,但是作为一个试验品这台蒸汽轮机无疑是成功的,它让上海动力公司方面第一次获得了建造蒸汽轮机的经验,更让诸多关联的工业部门获取了建造这些蒸汽轮机零部件的经验,而现在他们所欠缺的就是经验,有了第一次后,那么第二次自然就会顺利的多,也能够根据第一次建造时的诸多问题为做出改进。所以这台实验型的蒸汽轮机仿制成功后,上海动力公司那边立即就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够及时为新型驱逐舰提供合格的动力。

而这台试验蒸汽轮机的仿制成功后,也是让海军的那群人放下了心。要知道海军的千吨驱逐舰从年初就已经开始设计,年中的时候江南造船厂就已经开始为建造工作开始准备,如果上海公里公司那边迟迟无法拿出蒸汽轮机的话,那么海军就不得不考虑直接进口美国的蒸汽轮机了。

所幸的是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好歹是弄出来了,至于姓能上有所差距,海军虽然不满意但是也得捏着鼻子认了。陈敬云很早就已经对海军那群人说过,自己能造的就用国产货,实在不行再进口。

虽然这年头没有人对中国实施所谓的科技封锁,只有有钱什么都可以买到手,战列舰这种镇国利器都能直接买到手,更别说区区一个蒸汽轮机了。然而陈敬云之所以每年给海军提供好几百万的造舰经费,本质目的并不是说为了扩大多大规模的海军,而是为了通过少量的造舰直接提供中国工业水平,一艘军舰的制造带动的是整个工业体系的进步,而这种作用绝对不是说直接进口军舰就能够达成的。

所以当得到了上海动力公司那边保证后续的量产型号蒸汽轮机不会和现在这台试验品一样故障频繁姓能低下后,海军终于是放弃了进口动力系统的想法,准备采用国产蒸汽轮机,当一切都准备妥当了后,江南造船厂那边终于是正式开工。

海军部总长萨镇冰上将亲自主持了动工仪式!

这一款千吨驱逐舰的建造,代表着的是中国迈向工业国家的第一步!

第四百八十七章 蒙古问题

1914年的七月和八月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欧洲正式爆发战争从而掀起第一场世界大战,欧洲那边爆发战争了还不算,远东的中国和曰`本也是掺和了进来迫不及待的对德国宣战然后是中国收回了青岛和德国在天津以及武汉的租界。曰`本也是不落于人后,刚对德宣战曰`本的军队就是登上了新几内亚岛,然后在澳大利亚和英国人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是把德属新几内亚的威廉皇帝领地以及德属新几内亚的其他群岛给一股脑的占领了。

中国和曰`本这种趁火打劫的举动自然是让其他部分国家不满,比如中国攻克青岛的时候,虽然英国也参与到了攻克青岛的联合作战当中,但是英国人也是怕中国会和收回青岛一样准备收回香港,所以一方面是和中国合作,而另外一方面英国也是悄悄加强了香港的防备,并时刻注意着中国方面的举动。

不过陈敬云也不是慈禧,胆量没大到对所有列强宣战,这一次他的目标只在青岛而已,所以对了德国宣战并收回了青岛以及德国在天津、武汉的租界以及奥匈帝国在天津的租界时,国民军就是暂时沉寂了下来。

国民军的暂时沉寂也让英国人放心不少,但是于此同时,曰`本人攻占德属新几内亚的行动却是引起了英国的极大反对,要知道欧洲爆发战争后,澳大利亚就已经开始动员部队,准备战争一爆发就占领德属新几内亚的威廉皇帝领地(新几内亚岛的东北部),但是曰`本在曰`本海军的强力主导下,竟然抢先的占领了新几内亚岛的东北部,不但如此还把德属新几内亚的其他群岛也给一股脑占领了。

虽然曰`本是英国的盟国,但是不代表着英国人希望看到曰`本人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扩张,所以在曰`本占领新几内亚岛东北部的那一天气,英国就是对曰`本的行为提出了严肃抗议,要求曰`本退出新几内亚岛,并把新几内亚岛东北部交给澳大利亚管理。

对曰本不满的不单单是英国人,还有一个美国人,美国人自从曰俄战争之后就和曰`本人称为了太平洋上的直接竞争对手,而曰`本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将会直接影响到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的利益,更加会影响到美属菲律宾的战略安全,而这是美国人所不能容忍的。所以美国人也是提出了严肃的抗议,并支持英国的提议,也就是说要求曰`本把新几内亚东北部交给澳大利亚管理。

面对英美国家的强烈抗议,曰`本国内也是反应强烈,曰`本的东京街头不久前的对于攻占德属新几内亚的胜利游行就是变成了抗议游行,曰`本国内认为此事和当年的三国干涉还辽如出一辙,当年三国干涉还辽被当时的曰`本视为国耻,由此引发了曰`本为期十年的卧薪藏胆,建立了扩充陆军一倍、六六舰队的扩充目标,这才在十余年后的曰俄战争中一举击败俄国,取得了曰俄战争的胜利。

而现在英美两国强烈反对曰`本占领新几内亚,就是点燃了曰`本国内的敌视情绪,再如此背景下,海军向南太平洋地区增派了第一舰队的部分舰艇,而陆军也是不得不暂时放弃青岛攻略,把已经动员完毕的第十八师团派往新几内亚岛,摆出了一副不管怎么样都要占领德属新几内亚的模样。

曰`本陆军之所以痛快的放弃了青岛攻略,这也是和中国快速攻克了青岛有关,战争最开始的时候曰`本陆军是指望着中[***]队战败,然后曰`本方面再出兵攻占青岛,然而出乎曰`本人意料之外的是,中国人竟然只花费了半个月不到的时间就是攻克了青岛,如此一来曰本陆军的企图就是落空了。

而这个时候曰`本海军主导的南下政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曰`本一举占领了德属新几内亚,大大扩充了曰`本的殖民地,由此也引发了英美两国的强烈反对,如此局势下,曰`本陆军也是不得做出姿态以支持曰`本海军的南下战略了,所以原本预定派往青岛的曰`本第十八师团就是被迅速派往了新几内亚东北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18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5/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