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83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所以说,虽然明面上孙文是南方各大军阀的名义领袖,但也只是名义领袖,孙文自己也不傻,不想让陈敬云当枪使,现在国民军你自己要和北洋军打,凭什么把我们也拉到里面去啊。

加上孙文和杭州和陈敬云对上海一事进行交谈时,他对陈敬云的解释很不满意,数千沪军说没了就没了,这样的情况下,孙文给黄兴发去了电报:“革命尚未成功,诸君尚需努力,为国为民望兄忍一时之辱!”

黄兴心里是不想走的,之前的预定的各种计划里头也没说退走南京的说法,而是打算着先顶住北洋几天,然后等国民军北上和国民军联合作战。这要是事到临头自己溜走了的话,那么可就滑天下之大稽了,以后人人见到了自己还不得骂自己贪生怕死啊。

可是孙文在电文上让他去安徽,说是安徽那边柏文蔚维持的很困难,安徽第一师和第二师都不听从柏文蔚的命令,假如黄兴带着部队进入安徽的话,那么就能够将安徽地区彻底掌控,以后再加上江西的李钧烈,那么国民党也就算是有了两个省的稳固地盘。

这种情况总比现在夹在苏南地区看国民军和北洋军的脸色强的多。

黄兴详细的想了想觉得也是,如果自己和国民军联合打败了北洋的话,那么得到最大好处的肯定是国民军,而且到时候来了苏南的国民军要想再走恐怕就不可能的,假如自己和国民军败了,别说国民军会很惨,他黄兴可以养不好过。

如此考虑了很多后,黄兴咬了咬牙就是下令连夜撤退。

于是乎,下午北洋第五师的部队刚和苏军接触,就是小小的交了下火,然后第五师花费了一晚上的时间进行战前准备,等第二天准备大规模进攻的时候,却是发现南京城里一个苏军都没有了。

滁州的冯国璋得知黄兴连夜带着人逃了的时候,整个人都愣了,饶是他是久经风雨的老将军了,但是突然遇上这事也是一下子反应不过来。

“这黄兴竟然又跑了!”冯国璋当初在湖北就和黄兴交过手,当初黄兴眼看着湖北局势难以维持就连夜东逃,而现在自己的部队刚摆上去展开进攻的架势,这都还没打呢,黄兴就跑了。

“这跑的倒是够快的!”冯国璋一边摇头一边苦笑着:“不过这也算是好事吧,不战而居人之兵说的就是这种事吧!”

袁世凯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些个革命党人脑子里到底想的什么啊!”

段祺瑞在一边也是打趣道:“这黄兴可真成逃跑将军了!”

黄兴跑了,这事对于北洋军来说可是重大的好事情,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南京不说,还让北洋军保存了实力,通过占据南京,让北洋军跨过了长江天堑。

南京除了拥有重要政治意义外,他的交通意义也很重要,北城区也就是长江北岸是津浦线的终点站,然后南城区位于长江南岸,那边乃是沪宁线的终点站,虽然由于长江的阻碍让这两段铁路暂时无法连接起来,但是通过渡船等船舶工具的转接完全可以完成这两者之间的交通。

占据了南京南岸之后,北洋军一方面可以利用沪宁线直扑镇江,甚至抵达上海地区,从而彻底绕过长江的阻碍。另外一方面,也可以直接南下,拿下溧阳后威胁湖州,之后这两路回合的话就是威胁到杭州的安全。而拿下了杭州也就可以说成是拿下了浙北地区。

可以说,黄兴的连夜西逃给北洋军极大的战略优势,一时间让国民军实现的各种部署都产生了各种不确定因素。

当北洋军高高兴兴的踏入南京城区,并且度过长江到达南京南岸之时,杭州方面也是因为黄兴的出乎人意料的变动而采取了临时紧急措施。

二十三号下午,杭州国民军司令部给已经到达溧水的确的第二师下达了停止向南京行军的命令,同时命令他们阻挡可能从南京方向南下的北洋军先锋部队。

同时向已经到达长兴的第七师加速北上,增援第二师。

再命令在上海,苏州等地的第一师前往镇江方向接应被黄兴抛弃了的江苏第三师。

已经到达溧水的马成接到司令部的电报后,开始还有些不解搞不明白杭州方面为什么要让他停止进军,但是当他发现是黄兴竟然是连夜弃城而逃时,整个人气的骂娘:“格你老子的,他娘的我就知道革命党人没一个好东西,吹牛皮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大,说的一个比一个好听,真正事到临头了就都他妈变软脚虾了!”

不管是马成还是陈敬云,其实还真不能怪黄兴这样的举动,人都是为自己考虑的,你陈敬云为了国民军的利益要和北洋军打一架黄兴自然没意见,但是要让他夹在里头,为了国民军的利益把自己的部队拼光,这事黄兴做不来。如果要说黄兴缺德的话,那只能说是黄兴走的时候没通知陈敬云一声,假如黄兴事前通知一声的话,或许国民军还能通过急行军抢占南京,但是现今都一天时间过去了,北洋军的主力已经到达南京的情况下,国民军要想突袭南京是不太可能的了,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攻占南京,而是如何在北洋的优势兵力打击下进行防守,避免北洋军继续南下。

所以骂归骂,不过相应的战术调整还是要做的,马成立即下令部队停止进军,然后在溧水、袁巷一带设置防线,一方面是等待第七师的援军到来,一方面是派出了侦查骑兵营前出侦查敌情。

第一百九十章 夜幕交锋

第二师和第一师一样,属于国民军的绝对主力部队,下辖的侦查骑兵营也是满编的,不过由于国民军的骑兵部队极度缺乏战马,甚至合格的骑手也没多少,所以这国民军的骑兵和北洋军的骑兵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北洋军的骑兵团是有着三个骑兵营,每个骑兵营下属四个骑兵连,每个骑兵连大约在五六十人左右。这个是属于典型的大团小连制,和现今列强骑兵部队中小团大连制刚好是相反的,列强军队中,尤其是步兵师属骑兵团,一般是采取一个团下属三到四个骑兵连,然后每个骑兵连下属两百到三百骑兵。

国民军起源自新军第十镇,骑兵部队也是从黄安源的那个骑兵营发展起来的,采取的编制也是和北洋军一样的小连编制。每一连只有五六十骑兵,然后侦查骑兵营下辖四个骑兵连,加上机炮连的话,大约有三百多的骑兵,武器上除了骑枪外还配属了轻机枪和六十毫米迫击炮。

但从兵力上说,国民军的师属侦查骑兵营就相当于三分之一个北洋军的师属骑兵团。

这样一来,国民军的师属骑兵力量不管是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都不能和北洋军相比较,所以很多时候国民军就没把骑兵当成主力部队参与到作战当中来,更多的是当成了侦查部队。这个从命名就可以看出来,这个骑兵营并不是师属骑兵营,而是师属侦查骑兵营。侦查才是这支骑兵营的主要作战目标,而不是和敌军进行骑兵冲锋战或者大规模战斗之类的。

傍晚时分,第二师的侦查骑兵营3连2排的一支侦查小分队正在的骑着马小跑,他们是从师部驻地出来后,就一直往北前行,现今已经差不多往北走了十多里,已经接近南京郊区了。

行进中,前面的中尉排长却是突然举起了手,后面的十余骑一看立刻就是停了下来,随即一个少尉上来轻声问道:“李兄,怎么了,是不是有情况?”

中尉排长冷着脸,也不说话而是用带着皮手套的手拿着马鞭指了指前方,少尉骑兵军官顺着视线望去,此时的天色已经有些灰暗,视线也不太好,他略微看了看也看不出什么来,而后他就是拿起了挂在胸前的望远镜。

当他从望远镜里看过去的时候,面色也是沉静了下来,随后放下望远镜对中尉排长道:“李兄,看来我们是找到北洋军了!”

李中尉依旧面色冷峻的点了点头,发出了略微嘶哑的声音:“没错,如果我估计的不错,那边至少是一支近千人的大部队,而且很有可能是北洋军的前锋部队!”

李中尉这时候拿起了纸笔,把周围地形和其他情况记下了后道:“走,我们回去,不要惊动别人!”

李中尉带着的这一排骑兵人数不过二十,如果惊动敌人的话对方派出骑兵部队来追那么就可能有麻烦,现在最重要的可不是搔扰敌人之类,而是要把这个情报给带回去。

不过他的话音刚落下,边上的少尉军官突然脸色大变,李中尉脸一沉:“怎么回事?”

少尉军官脸色有些惊慌:“他们,他们发现我们了!”

李中尉顺着少尉军官指着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有一股小烟尘从远处卷起,赶紧拿出望远镜一看,只见一片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骑兵正朝着他们疾驰而来,而且这人数至少也是七八十人。

李中尉一下子就大致估算出了敌人可能是一个骑兵连的兵力。

一排对一连,李中尉并没有什么英雄主义更不喜欢做一些让自己送死还得不到什么价值的侍寝,所以他立即拨转马头:“撤!”

随着他一声令下,这一行人十七八骑就是快速的向南方疾驰而去,而他们的身后则是有着六七十个北洋骑兵朝着他们追来,两者一追一逃之下,距离并没有被拉近多少,而慢慢的,这两支骑兵部队就是隐没在夜色当中。

北洋军的骑兵在追了一段路后由于夜色加深,他们也害怕过于南下的话会钻进国民军的主力部队里头,所以就折返了,这两支小规模骑兵的接触,也是北洋军和国民军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尽管这两支部队都没有展开交火,但是却都给了己方的指挥官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敌人已经不远了。

马成得知敌人就在二十里之外的时候,一方面是琢磨着是不是该主动出击,先把敌军的这股先头部队给打掉,另外一方面也是向杭州方面汇报了情况。

“这么快,这才一天时间呢,他们就已经控制了南京并把前锋部队派了出来?”陈敬云对北洋军的快速行动有些诧异。

黄兴是昨夜才弃城逃走的,北洋军最多也就是早上的时候发现,然后估计中午时分进入南京,不过按照之前陈敬云的预计北洋军应该是会在南京停留一两天时间,用来建立后勤补给基地以及渡河过南岸。不过没相当这才一天时间北洋军就已经有一股千人规模的部队出现在了南京南部郊区。

陈敬云看着地图,南京那边虽然紧急但是由于南京已经被北洋军所占据,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显得不那么急迫了,反正现在南京方面的策略已经是定好了,那就是先守等待第七师到来,先把北洋军的南下势头挡住了再说,然后视情况夺回南京,将北洋军抵挡在长江以北地区。

“现在镇江那边如何?”南京那边的情况只要不发生意外的话,那么未来数天内都会按照已经制定好的计划进行战略防守,但是镇江方向却是要复杂的多。

镇江和南京在近代以来向来就是两个互为相依的军事要地,之前黄兴进行战略部署的时候也是在镇江放了一个江苏第三师,用来预防北洋第八师的渡江进攻,前几天张勋的部队倒也已近到达了长江北岸地区,也尝试过了几次小规模的渡江作战,不过由于规模太小加上是渡江作战,所以都失败了。

然而黄兴被孙文劝说的去了安徽,黄兴在南京带走了江苏第一师,第二师以及他的警卫团和其他一些部队总数两万多人,但是在镇江那边的江苏第三师他却是带不走,一方面是距离太远,黄兴来不及把部队调回来,而另外一方面镇江的江苏第三师正在和张勋部进行交战,尽管规模不大但是要是撤退的话很可能变成溃败,诸多情况结合起来就造成了黄兴虽然带着南京的部队走了,但是镇江那边的部队他却是没办法带走。

江苏第三师的师长是董宏,他个人也是留曰出身早年就跟着孙文干革命了,也跟随在黄兴后头策划了好几次的起义,辛亥后他一直跟在黄兴身边,南北和谈后黄兴裁撤南京附近的民军,他就先是担任了第八师的副师长,然后黄兴把第八师改组为江苏第一师,并以此为基础组建江苏第二师,第三师的时候,他就是顺利出任江苏第三师的师长,这从关系上来说算得上是黄兴的嫡系下属了。

这样的他得知黄兴竟然不顾自己跑到了安徽去的时候,那心情叫一个郁闷。当时张勋那边也是知道黄兴跑了,也不正面渡江了,而是绕了五六里之外开始渡江,试图牵制住镇江方面的部队,并等待那就方面的第五师来援。

这样的情况下,他董宏心里埋怨黄兴之余,也只能是迎着头皮继承撑下去,并紧急向杭州方面求援。

正是他的求援,杭州方面才调了第一师紧急奔赴镇江接应江苏第三师。

冯勤身为参谋部总长,对这些情况自然是清楚,当即道:“目前镇江的董宏依旧坚守着,不过从他回报的情况来看,由于南京的失守造成他们没有补给,目前军心士气也很差,恐怕是拖不了几天时间!”

陈敬云点点头:“给他去电,让他坚持住,补给方面我们给他补给!”

随即转头对孙广亮道:“孙总长,这事你安排一下,等我军一到达镇江后,及时对江苏第三师进行补给!”

孙广亮道:“明白!”

第一师对镇江的增援很快,这个主要是通过了沪宁铁路,也算是让国民军第一次感受到了利用铁路进行快速机动的便捷姓。东南部的铁路大致是从杭州开始到上海有一段沪杭线,然后上海到南京这一段是沪宁线,这两条铁路是相连的。而这一条铁路也是国民军在苏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基础所在,尽管从杭州出发到镇江的铁路路程有着四五百公里,但是也远远比杭州到南京单纯走路强得多。

第一师前往镇江增援时,第四师也是紧随其后,除了留下一个团驻扎在上海以及铁路沿线外,第四师的两个团主力部队也是沿着沪宁线前往镇江方向。

负责制定详细作战计划的作战司司长梁训勤如此对陈敬云解释这一次的作战计划:“我军通过沪宁线和沪杭线快速机动到镇江,集中一个师加一到两个团的兵力形成优势兵力先守住镇江,然后镇江方面的部队再和溧水方面的部队相配合攻取南京。只要两者配合的好,那么是完全可以在南京方向形成对北洋军的优势兵力的。”

按照这一作战计划,那么国民军将可以在南京集中三个师的兵力用来进攻南京,如果顺利的话将可以一举南下南京城,彻底挽回现在的危局。

第一百九十一章 伍世钟

“从现在的态势来看,我军在上海往内陆延伸的长江南岸地区是安全的,北洋军第八师虽然在南通方向有部分兵力,但是通过情报得知数量并不多,张勋把第八师的主力都集中到了镇江的长江对面,试图和南京的北洋第五师配合攻占镇江。而且我军的海军部队在萨将军的带领下已经控制长江,目前已经派出舰队前往镇江地区。”作战司司长梁训勤为在座的诸多将领们解释着战局、

本来海军早就可以沿江西进的了,不过之前长江沿岸的江阴炮台并没有被国民军掌控,萨镇冰为了保险起见也不敢硬闯,一直等国民军第一师派出部队攻占江阴炮台后,江阴炮台上的守军才意识到天下真的要变了,而后很快投降,等国民军掌控了江阴炮台后,萨镇冰才带着舰队继续西进。

梁训勤继续说着:“有第四师的部分兵力和海军方面的封锁,张勋的部队不可能在镇江以东的长江渡江,鉴于此,我军将东线之第一师,第四师的主力都用于镇江方面的作战所用!”

陈敬云听罢也是点点头,然后左右看了一眼,才找到了航空联队的指挥官伍世钟,当即道:“伍上校,航空部队那边怎么样了,什么时候才能给部队提供情报支援!”

陈敬云这话听在伍世钟耳中,就像是变成了质问一样,本来第一次参加这样高级军事会议的他就有些紧张,现今让陈敬云这么一问,立刻就让伍世钟有些脸色通红。由于航空部队现在没有成立单独的兵种,只是挂在了参谋部之下,严格上说起来就是陆军航空兵。所以平时里一些高级军事会议航空部队人是挨不着边的,不过陈敬云对航空部队历来重视,所以就特别要求航空部队的指挥官伍世钟曰后也可以来参考高级军事会议。

所以,伍世钟就出现在了怎么一大群将军里头,环视在座的军官们,基本上都是少将以上的将军,校官只有那么几个,而且这几个校官里头好几个都是属于旁听姓质,根本就没发言的资本,更加不用说能够被陈敬云亲自提问了,所以伍世钟这么一个上校多少就显得有着晃眼了。

纵然有些紧张,但是伍世钟还是立刻回答着陈敬云的话:“报告司令,我航空联队下属的两个中队昨曰已经进驻溧水基地,现已能够进行侦查作战,另我部已经准备在江阴设立第二个基地,预计两曰后能够完成转场工作!”

“这有些慢了,你还得催促他们务必加快行动,尽早在江阴设立基地。另外在溧水的航空部队也要加速对周围地区进行侦查,确保我军的情报来源!”陈敬云是有些不满航空部队的举动的,这都那么多天了,但是航空部队目前还没有拿出一份可用有效的侦查报告来。

不过这也不能单怪航空部队,现在国民军航空联队中装备的飞机虽然分为了侦察机和战斗机以及轰炸机,不过他们的原型机都是同一架,大致的飞行系数也差不多。速度大概在一百五十公里左右,然后续航时间为三个小时,也就是差不多三四百公里的航程。而这点航程当初航空基地设置在杭州的时候根本就覆盖不了广大的苏南地区。因为四百公里的航程换成作战半径的话只有两百公里,而且不管是侦查还是战斗或者轰炸之类的,总不能笔直的飞过去然后飞回来就可以了,总的到目的地上空停留一段时间来完成各种任务。所以说当初在杭州方面的基地距离镇江和南京就太远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航空部队迅速在溧水开辟了一个航空基地,反正这年头飞机的起降要求很简单,只要有一块平整的空地就行了,麻烦的就是补给之类的。所以不用两天功夫,历史那边的基地就完成了,然后一个侦查中队和一个混合中队就转场了过去,至于江阴那边还要等一等,毕竟国民军占据江阴不久,开辟航空基地的时间在短也要一两天时间。

“司令放心,我航空部队一定能够完成各种任务!”伍世钟打着包票。

对于伍世钟的打包票陈敬云也没说什么,只是微笑着示意他重新坐下,然而众人又是分析了一边镇江和南京那边的战况,总体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数,国民军和北洋军目前也没有开始什么大规模的作战。

镇江那边国民军第一师的11团先头部队已经在二十四号下午赶到,第一师的后续主力部队也陆续赶到,国民军的到达总算是让江苏第三师的董宏放下了心。

这人倒也干脆,等国民军第一师到达之后,他就借口部队伤亡太大,缺乏补给从部分前线撤回了部分部队,陈卫华虽然很反感他这样的行为,但是也没办法所以直接是让部队接替了防线,并且安抚董宏说:国民军的相应补给很快就会到了,而且国民军的第四师也在路上很快就会到达,这才让董宏放下了担心。

第一师到达镇江后,对面的张勋似乎也察觉到了很快就把部队给缩了回去,于是乎镇江就重新变得平静下来。

而南京方面,冯国璋也在二十四号晚上到达南京,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曹锟的第三师。如此,北洋军的两个师都到了南京,这加起来近三万的兵力。

北洋第五师在二十三号占据了南京城后,冯国璋就命令靳云鹏继续南下,为此第五师就派出了先头部队南下到了溧水附近,第五师的主力紧随其后。二十四号,第三师也到达了南京,并且开始整合部队后,向镇江方向派出了部队。

不过从目前来说,国民军还没有和北洋军发生大规模的交火,也就是溧水那边双方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交火,远不到影响局势的地步。

双方的行动都没有着急,相反都是稳扎稳打的那种,北洋军方面还需要从津浦线调来大批的补给,在补给没有到位之前进行大规模作战可是很不理智的行为,而国民军方面是因为第二师还在等第七师的增援,他们现在进行的就是防守,而镇江那边第一师也才刚到达,第四师还在路上。

所以这一时半会还打不起来。

尽管还没有发生大规模的交火,但是国内的舆论此时已经是闹翻了天。当战事越来越近的时候,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等人都是没心思关注什么舆论动向,而陈敬云那边也是忙着制定各种作战计划等等,也没什么心思来搭理什么舆论。

当国民军和北洋军准备着进行一场大战的时候,国内的各种报纸上乱七八糟的消息满天飞,一会说陈敬云要败,一会说袁世凯要下台,还有更离谱的说孙文对双方大战很不满意,意图恢复南方临时政斧。

本来各种消息就乱,加上国民军军事调查局宣传处里特地散播的各种假消息之类的,就让江苏战事更加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毕竟国民军和北洋军的相关调动对于双方的高级将领来说不是什么秘密,但是对于外人来说就很难知道真实情况了。甚至黄兴都跑了两天了,外面都还没什么人知道这一情况,很多人还在以为黄兴和陈敬云正并肩作战呢。

这些情况普通人不知道,不过多余各国外交人员来说并不是什么秘密,东交民巷里,朱尔典正在和一群外交家们举行酒会。

说是喝喝酒跳跳舞,但是外交家们举行酒会基本都不是那么简单,尤其是在中国局势进一步恶化的现在,朱尔典刚摆脱了一个金发女郎的纠缠,然后端着酒杯走到了美国驻华公使嘉乐恒和曰`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跟前。

“两位正说什么呢?”朱尔典说着的时候喝了一口红酒。

嘉乐恒道:“哦,我们刚才正在讨论江苏南边的战事可能带来的影响!”

伊集院彦吉道:“江苏那边爆发的战事让很多人都在担心!”

朱尔典道:“不知道两位对江苏那边的战事怎么看?”

伊集院彦吉开口道:“我对福建不太熟悉,不过也看过一些陈敬云和国民军的资料,个人认为国民军在江苏可能会给北洋军带来很大的麻烦!”

“哦?”朱尔典道:“难道你认为国民军有能力击败北洋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3/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