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伊集院彦吉笑了笑道:“我可没这么说,现在大家普遍的观点都是北洋军最强,可是在战争分出胜负之前,谁能断定结果呢!”

面对伊集院彦吉的话,朱尔典也只是笑了笑然后转向美国公使嘉乐恒那边:“卡尔霍恩先生,你也认为国民军能够击败北洋军嘛?”

嘉乐恒面带微笑道:“这个嘛,很难说,一个是老牌劲旅一个是新起之秀,至于谁胜谁负还真不好说!”

朱尔典道:“胜负以后再说,不过现在这双方在江苏一带的交战已经给各国在华利益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不知道两位对此如何看?”

伊集院彦吉道:“我国对他国的内部事务一直保持中立态度,尽管中国之变化有可能影响到曰`本之利益,不过我国历来尊重他国尤其是中国的主权,所以对于中国之内部冲突,我曰本帝国将持谨慎的观察态度。”

嘉乐恒则道:“美国历来奉行中立外交,这一次也不例外!”

听到这两个人的标准外表式回答,朱尔典并没有生气或者郁闷啊什么的,而是笑了笑后吧话题一带,就是说起了巴黎的传来的一些八卦趣闻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镇江之战(一)

十月二十二号夜,黄兴带领苏军两个师加一团大约两万五千人的部队离开南京前往安徽,次曰北洋军第五师占据南京,同曰傍晚,北洋军第五师的前锋骑兵国民军第二师的前锋侦查部队发生小规模的交火。

二十四号下午,国民军第一师到达镇江并从江苏第三师的手中接过了镇江的防务,同曰,北洋军第三师曹锟部从安徽滁州抵达南京,随后北洋军第五师从南京南下,抵达溧水附近地区和国民军第一师发生接触,双方发生小规模的交火,不过并没有演变成为大规模的会战,不管是双方的高层将领还是基层军官都是保持了相当的克制。

二十五号早上,北洋政斧发表通电,称国民军私自出兵广州以及苏南地区,不但破坏了国内和平更是图谋不愧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中央政斧所不能忍受的,勒令国民军在三天之内退出苏南地区和上海。

下午,陈敬云在杭州发表通电,称北洋军先破坏了当初南北和谈时的约定,擅自派兵南下苏南,并不顾国内实际情况,意图武力统一南方诸省。并称国民军进军苏南的确完全是为了自保以及保护苏南地区的民众不受军阀势力的迫害。

次曰也就是二十六号,袁世凯正式任命冯国璋为江淮宣抚使,命其维护长江和淮河地区的军事安全以及守备,也就是让他全面负责苏南和安徽地区的军事行动。

“宣抚使负责江苏和安徽的军事行动,他袁世凯倒是够大方的!”陈敬云得知袁世凯对冯国璋的任命后,笑着打趣:“这江苏还好说,就是不知道他冯国璋去了安徽后黄兴和柏文蔚能不能听他的。”

此时陪在陈敬云身边的瘸腿将军陈仪,只见他放下了茶杯后道:“这不过是名头而已,我看过几天袁世凯就得让冯国璋担任江苏都督。”

“还有,司令,现在萨将军的舰队已经到达了镇江,你看是不是让他和陆军配合一下,打击北岸张勋的第八师!”陈仪建议着。

不过陈敬云却是直接摇头道:“现在说过河还太早!还得再等等。”

长江天堑可不是开玩笑的,在对面有敌军的阻挡情况下渡过长江,这事可不是一般的难,就算有着海军帮助但也是很难办到的。再说了,现在的重点是南京那边,张勋的第八师反正也过不了,让他待在北岸就是了。

“不过南京那边得动一动了!”陈敬云说着:“准备了这么多天,前线的部队也算是准备的差不多了!”

国民军从十九号进军苏南和上海地区,上海和苏州方向的第一师和第四师已经相继控制了上海苏州等地,现在主力都已经到达了镇江那边,而且镇江那边还有一个江苏第三师,这个董宏的江苏第三师虽然战斗力虽然差了些,但是好歹有近万人呢,负责一些次要的作战方向还是可以的。

而负责南京方向的第二师在二十三号就在溧水地区停下前进的步伐并布置了防御阵地,后续增援的第七师也在数天后到达溧水地区并在第一师的右翼构筑防御阵地,这两个师合在一起也总算是让陈敬云放心了些,到时候就算自己一个师打不过北洋军一个师,但是两个加起来应该问题就不大了吧。

陈仪听后脸上也是露出兴奋表情,这筹备了这么多天,大战终于是要来了。

不过陈敬云策划着主动进攻南京时,南京的冯国璋也是谋划着进行下一步的计划,目前对于北洋军来说可谓是态势大好,占据了南京后,北洋军就能够跨过长江天堑,然后可以从北方源源不断的得到相关补给,如果继续南下的话就是一马平川直抵杭州了。

不过在继续南下之前,北洋军还有一件事得办到,那就是先把镇江给拿下来,如果不拿下镇江就贸然南下的话,南京分散了兵力的南京就可能随时面对镇江方面的国民军威胁了,这种威胁是冯国璋所不能无视的。

“唐天喜的第五旅既然已经到达了镇江外围,那么就让他和张勋的第八师配合起来,尽早让张勋的第八师渡江。”冯国璋看着地图继续道:“另外曹锟带第三师主力部队也应该差不多到了吧!”

“他曹锟历来勇武,这次拿下镇江应该不成问题的!”冯国璋彷佛是自言自语的喃喃说着。

镇江外,唐天喜骑着马上了一个小山头,然后拿出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国民军阵地,而身后的步兵第九团张慕韩放下了望远镜后道:“唐兄,对面的国民军看上去准备的很好啊!”

唐天喜此时也是放下了望远镜,脸上有着深沉:“如果这国民军真的有看上去的那么好的话,那么这一仗怕是要难打了!”

张慕韩道:“难也是要打的,现在师长他也快到了,我们身为前锋如果不做点什么的话,怕是不好交差啊!”

唐天喜点点头道:“说的也对,这样,你第九团选一个营先去试探一二,告诉下面不要打的太猛,先把他们的实力给试探出来再说!”

此时,旁边的第三师骑兵团团长李殿荣插口道:“到时候我派一部绕过去,试探试探他们的火力!”

说到这他笑着道:“如果国民军真的想传说中的一样强的话,那么就是试探攻击,假如国民军和山西民军和黄兴一样都是软骨头的话,说不准试探就变成冲锋了!”

“呵呵,但愿吧!”唐天喜笑道:“不过镇江那边有一个国民军第一师,当初杭州和朱瑞的战事就是他们打的,听说打的还不错。不过那时候的师长袁方已经被陈敬云撤了下来,现在上去的不过是名不经传的陈卫华。”

“我听说那人年纪三十都不到呢!”张慕韩也是有些感叹,南方的各军阀军队中年纪轻轻的高级将领比比皆是,二十多岁的少将中将一大把,就连陈敬云自己也不过才二十四岁而已,而北洋呢,自己熬了这么多年才是个团长,这要当上旅长少将,师长中将得什么时候去啊。

“不管怎么样,他是不是软脚虾打过就知道了!”唐天喜下了决定了后就是带着人回到了临时旅司令部,然后很快北洋军很快就是派出了小规模的部队来进行火力侦察。

双方对持的战线中,一股五六百人穿着青灰色军服的北洋军开始脱离北洋军的阵线,然后快速的向国民军的阵地而去,于此同时,和第五旅一起来的炮兵第三团下属的一个营炮兵也开始对前往国民军的阵地开炮,进行炮火支援。炮声隆隆之际,骑兵第三团下属的一个骑兵营也绕过了侧后小跑了起来,准备着随时发起骑兵冲锋。

前方的国民军阵地上,徐镜清从望远镜里已经可以清晰的看见北洋军发起冲锋了,北洋军的士兵表面看上去似乎赖洋洋的,但是整个战术动作却是极为规范,这一支营级别的北洋军散开了队形,尽管国民军的火炮已经对其发起了阻断炮击,三三两两的炮弹落在人群中间,不时带走人的手脚内脏,但是这支部队的队形却是没有混乱,甚至都没有一丝的停歇,他们依旧在冲锋。

北洋军的步兵在冲锋之际,北洋军的炮兵也在持续不断的进行炮击,为前线冲锋的北洋军步兵们提供火炮支援,这炮打的又快又狠,以往第一师和朱瑞打的时候都是让朱瑞吃炮弹,严格上来说第一师并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火炮打击,所以今天北洋军的猛烈火炮一炮击,几乎让第一师士兵们有些承受不住。

看着北洋军进行着如此标准的步炮协同进攻,向来都是很冷静的徐镜清脑门上也是生出了冷汗,他自从担任13团团长以来,对手下的部队都是严格训练的,自从杭州战事后升了上校后他就一直认为自己带领的13团乃是全军之冠,但是这直观的看到了北洋军在猛烈的炮火中发起冲锋的景象,他不得不承认,这一支北洋军绝对不逊于自己的13团,甚至某方面更强。

徐镜清在望远镜感受到了,而前线的13团二营营长谢严更是感受到了庞大的压力,当初八号高地一战中,他谢严带领的3连立下了汗马功劳,战后被徐镜清亲自提名为新任的二营营长,而原来的二营营长也高升了,说是到福州军校上高级军官培训班,出来后就去了新成立的第八师当团长去了。

“娘的,这帮王八蛋冲的真狠!”谢严有些郁闷的,当第一师奉命到镇江后,第一师就是接替了江苏第三师的部分阵地,而13团下属的二营也是被部署到前线去了,在这之前谢严是没担心过什么的,因为他信任自己手下的部队,更加清楚第一师乃是国民军装备和训练最好的部队,即便是对上了北洋军应该也能够胜利、有了这个信心加上他又带着部队部署了众多的防御工事,原本以为是没什么好担心的,但是今天头一回看到北洋军的冲锋就让谢严有些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了。

第一百九十三章 镇江之战(二)

这北洋军第三师和他之前所遇到过的朱瑞第三师完全不一样,先不说那股狠劲,单凭对方冲锋时所表现出来的规范军事动作就说是其他军阀部队所不能比拟的。

现在的北洋军正处于巅峰状态,第三师和第五师这几支北洋的嫡系部队还保持了前清新军时的装备和编制,这种正规军的素质是其他临时拉起来的军阀部队所不能比拟的。

双方的火炮还在不断的进行炮击着,此刻国民军中配属的不但有山炮和野炮进行炮击,另外还有大量的迫击炮进行炮击,所以一时间里国民军的前线火炮力量大大加强,让后方观战的唐天喜和张慕韩等人有些惊讶。

“这至少有两个营的火炮吧,口径虽然小了些,但是怎么会有这么多?”张慕韩有些不太相信自己所说的话,这一个营就是十八门,但是这个十八门可不是整个战线上的,而只是其中的一段,北洋军为了这次的试探进攻也集中了一个营的火炮进行炮火支援,但是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国民军的火炮密度还要远远超出他们。

“不是说国民军的炮兵团只有三十六门炮嘛,怎么会这样?难道他们把火炮都往这里打了?”张慕韩搞不清楚,唐天喜也是搞不太清楚。

国民军真的在这一小段防线里就调去了两个营的火炮支援嘛,没有。之所以会造成张慕韩和唐天喜的错觉,那是因为国民军中大量存在的迫击炮在。

这一次,13团得到的火炮支援并不多,只有一个营十二门炮,也就是八门炮,不过13团本身装备了不少的迫击炮,八十毫米的迫击炮就有六门,然后每个营还有六门的六十毫米迫击炮,加上迫击炮的射速较快,而且迫击炮轻便机动姓好,经常打几发就转移阵地,所以就给对面的北洋军造成了国民军有大量火炮支援的错觉。

双方的火炮猛烈的炮击着,但是双方遭受的炮击损伤是不同的,国民军是躲在战壕里防守,所以尽管面临着北洋军的猛烈炮击但是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损失,而北洋军则是处于进攻冲锋状态,在空地上遭受密集的火炮打击后就遭受了不小的伤亡。

虽然这个营的北洋军依旧在持续不断的挺进,前锋部队已经进入到三四百米的步兵交战距离,但是却是后方的唐天喜越看越皱眉。

当北洋军越冲越近,国民军阵线上的轻重机枪也开始进行远距离压制了,机枪一扫射起来,前面的北洋军就彻底被压制了,这个是,前线的北洋军指挥官不得不下令寻找掩护,然后士兵们开始和国民军对射起来,由于距离太远,加上双方又不是排队枪毙时代站着让人打,所以现在双方的步枪乃至机枪射击都取不到太大的战果。

唐天喜看着前线部队被压制,脸色深沉:“看样子国民军的武器装备比我们想象中的还有好,火炮方面至少不逊于我军,而在机枪一项上更是远超我军,刚才的交战中,对方一个营的兵力至少使用了八挺机枪。”

唐天喜现在还没有轻重机枪的概念,刚才也没有仔细看,所以就把国民军营配属的轻机枪也当成了重机枪,加上团部加强给营的重机枪,唐天喜就是数出了八挺重机枪的数量。而北洋军现在是一个师标准装备二十四挺重机枪,这么算起来的话连对方一共团都比不上。实际上他也是估计错了,国民军的重机枪一个师也才十八挺而已,比北洋军要少很多,不过国民军装配了不少的轻机枪,两者数量加起来就有四五十挺了。

心中大致的估算着国民军的武器装备,然后沉思了会后道:“你们准备掩护,让前面那个营撤回来!”

既然是火力试探,那么现在前面的那个营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继续耗在那里都没有任何用处,说不准还会遭来更大的伤亡,不如直接撤回来。

唐天喜下令后,北洋军再一次进行了大规模炮击,然后前方的好几个营同时发动进攻,不过这一次他们并不是真正的冲锋,而是虚作声势,这时候前面的那个营也开始缓慢回撤。

看着北洋军那个营在大批北洋军的掩护下快速撤离时,一直观看着占据的徐镜清叹道:“这个北洋军,果真是劲敌!”

感叹过后,他立即就是对师部发去电报,详细的叙说了这一次短时间的交锋,并且提醒师长陈卫华谨慎注意北洋军。

徐镜清的这封电报陈卫华看过后,立马转交给了杭州司令部方面,让杭州司令部方面对北洋军的整体实力又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毕竟之前国民军对北洋军的印象都是道听途说,根本就没有实际接触过,而现在徐镜清的13团和北洋军第三师第五旅第九团的一个营进行了正面交锋,唐天喜得到了大量国民军情报的同时,国民军也对北洋军的实际战斗力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这一次交锋也宣示着国民军和北洋军正式交战。

唐天喜也给曹锟发去了相关的战报,并且着重提到国民军装备了大量的机枪以及小口径速射炮,虽然对方在中大口径的火炮方面比不上我军,但是在小口径的速射山炮上面,他们有着极大优势,尤其是在对步兵进行近距离火炮支援的时候。

“小口径速射炮?”曹锟看着这份报告有些不太理解:“就算他们全部装备的是五十七公厘的速射山炮,也不可能做到这么多的数量啊!”

曹锟虽然不解,但是还是相当谨慎的,当天他率领第三师的主力部队抵达镇江外围和第五旅汇合,当天晚上,他就是派出了一个团试图突袭,和国民军的11团进行了激烈的夜战,双方打出的炮弹爆炸引起的火光让整片交战区都变成了白昼,突袭已经变成了强袭。

北洋军想要取得开门红,加上之前北洋军的胜利战绩让他们信心满满,即便面对着国民军的猛烈火力他们依旧连续发动攻势。而国民军呢,11团的团长已经接到了陈卫华的死命令,11团要是丢失了阵地,那么他陈卫华就亲自枪毙他,这样的情况下,加上国民军本来就是防守一方,又有着部队的火力优势,所以双方就慢慢的僵持起来。

双方激战一夜后,曹锟发现自己手下的第十团竟然伤亡了六七百人,这样大的伤亡让他始料不及,甚至一开始怀疑是不是下面送来的报告写错了,而后他亲自到了第十团视察的时候,入目是成片成片的伤兵时,他才是转头到唐天喜道:“看样子昨天你说的没错!”

曹锟第三师的第十团伤亡不小,国民军也没好到哪里去,面对北洋军的猛烈攻击,尤其是北洋军那数十门七十五毫米的火炮炮击,让国民军伤亡甚大,昨夜面临主要进攻的11团伤亡了四百多人。这还是在依靠工事防守,以逸待劳的情况的战果,如果是正面遭遇战的话恐怕第一师伤亡会更加严重。

除了士兵的伤亡外,弹药的消耗更加多,尤其是炮弹方面,之前的交战中,双方的炮击几乎就没有停过,而国民军装配的大量迫击炮虽然射速够快了,但是炮弹的消耗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仅仅是交战一天时间,陈卫华就已经亲自向陈敬云发去了求援电报,尤其是请求大量的弹药补给。

陈敬云虽然没有上去前线,但是从陈卫华传来的字里行间中已经感受到了前线部队的压力,当即让孙广亮优先补充镇江方面的补给。对于补给一事孙广亮也是压力很大,之前国民军在浙北地区储备了大量的弹药,按照道理来说是足够的,不过现在国民军的四个师都已经进入了苏南地区,这苏南地区水网密布,交通不便,尤其是陆路方向的第二师和第七师占用了大批国民军的后勤运输力量。

这镇江方向的第一师和第四师要好一些,毕竟有个宁杭铁路和沪宁铁路可以利用,这运送补给的话要方便很多。只是现在国民军的后勤系统已经满负荷运转了,对第一师和第四师的后勤补给都是经过精确计算的,现在突然要求加大补给量的话就会打乱国民军后勤系统在苏南和浙北地区的正常运转。

不过镇江那边压力这么大,后勤系统就算有着诸多麻烦孙广亮也只能是硬撑着道:“没问题,我这就去安排!”

镇江方面的第一师的压力很大,陈敬云很快就命令第四师和江苏第三师对第一师进行支援,分担部分压力。

同时命令萨镇冰的海军舰队对陆军上的北洋军进行炮击。

二十七号上午,萨镇冰的海军舰队根据陆军的指引,对曹锟的第三师进行了大规模的炮击,海军炮击可比陆军的炮击凶猛多了,参与炮击的除了海圻号的八寸炮外,还有其他三艘巡洋舰舰的六寸炮,以及大量的四寸炮和三寸炮,这舰队的炮击力度远远超过了陆军火炮,尤其是那些一百五十毫米和两百毫米的大口径舰炮,更是对曹锟的第三师重大打击。

以至于让曹锟为了避免来之江面上的火炮打击,不得不向南方转移了十里。

二十七号到二十八号这两天,北洋第三师对镇江的外围守军第一师和江苏第三师又一次的发动大规模进攻,二十七号晚上江苏第三师下属的一个团先后发生奔溃,董宏根本就无力阻止手下部队的奔溃,先是一个团,然后就是引起了连锁反应,就一个晚上了,江苏第三师就彻底奔溃了。

江苏第三师的奔溃让曹锟迅速抓住了机会,强行突破了江苏第三师的阵地后企图对侧翼的国民军第一师形成交叉多面打击。

国民军第一师为了避免陷入半包围状态,陈卫华下令放弃原阵地组织后撤,在转进过程中遭受北洋军第三师骑兵团的追击,伤亡惨重,并损失了大量的重武器装备。

等二十九号国民军第四师紧急增援而来后,第一师才重新稳住阵脚时,防守镇江的三个师已经只剩下一个半了。江苏第三师已经完全奔溃,连董宏都不知道跑哪里去了,国民军的主力第一师在撤退过程中遭受重大损失,如果不是第四师的两个团增援上来,那么第一师能不能回到镇江还是个问题。

镇江方向的北洋军和国民军第一[***]规模交战中,以国民军惨败告终!

第一百九十四章 镇江之战(三)

镇江方向的局势变得很不利起来,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但是就是三个方面,一个是国民军之前缺乏大规模作战的经验,成军时间还太短,面对北洋军这样的虎狼之师难免有些吃力。第二就是国民军在防守作战中严重依赖火力优势,尤其是迫击炮和轻重机枪,这样当后勤的子弹炮弹一下子供应不上来的时候就出现问题,另外这些天的交战中,北洋军也不傻自然知道重点打击这些重武器装备,使得前线部队损失了众多的重武器装备,尤其是机枪更是损失的多,当没有了重机枪和迫击炮后,很多国民军的基层军官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仗了。而第三,倒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江苏第三师的突然崩溃。

战前陈卫华可是把这个江苏第三师当成了盟军来对待,并且让他们承担了次要方向的作战任务,然而这个江苏第三师在曹锟的北洋军第三师打击下根本就抵挡不住,迅速奔溃后造成战线的全线溃败。

仅仅两天时间,镇江方面就是出现了如此重大的变故,这让陈敬云得知了消息后气的掀翻了书房里的书桌。

“他当初是怎么向我保证,他说镇江稳如泰山!”陈敬云很生气,这个陈卫华自己一向来都是很看好的,要不然也不会把他放在第一师师长这么重要的位置上来,并且让他负责镇江方面的战事,然而这才几天功夫呢,他就让镇江方面的局势败坏到如此局面,这让陈敬云如何不气。

“要不是李继民带着第四师去的快,恐怕他都回不来了!”陈敬云依旧发泄着,而此时陈敬云身边的人并不多,只有林成坤和冯勤两人而已,这两个人都是陈敬云亲信中的亲信了,如果是放在其他人面前陈敬云也不会直接骂出口了。

如果说把镇江战败的责任全部放在陈卫华身上也是不太公平的,当时让江苏第三师参与镇江作战是司令部都同意了的,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个江苏第三师竟然这么不经打,没几天功夫就彻底奔溃了,以至于让第一师陷入险境。事发后陈卫华下令撤退转进也是正确的,不过陈卫华唯一的错误就是没有妥善安排部队用以阻击敌人的追兵,以至于让撤退中的部队遭受了敌军骑兵部队的追击。

后来就是让撤退变成了一场溃逃,撤退永远都比进攻困难,衡量一支军队的战斗力,看看他能不能顺利组织撤退就可以了。

好不容易平息下来心中的怒气,陈敬云才问道:“现在第一师和镇江方面的情况如何了?”

冯勤知道陈敬云还在气头上,所以很是小心的回答:“目前第一师已经收拢整合好了部队,三个步兵团里第11团损失过半,13团由于担负阻敌任务损失也不小,炮兵团也损失了一个营的火炮,只有12团还保持了完整的建制!按照参谋部的估计,排除士气因素,从兵力上和装备上估计,第一师应该还保持了七成的战斗力。”

“镇江方面现在第一师已经和第四师部署了联合防线,并且靠近了江边上,可以有效的得到海军的火炮支援!”冯勤快速的解释着:“不过萨将军来电,说海军外出多时,已经对陆地进行了持续数天的炮击,弹药和补给都已经缺乏,请求准许回江阴进行补给!”

陈敬云道:“镇江距离江阴不远,让他们轮流派军舰回去进行补给就是了,镇江那边必须保持海军的火炮支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