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辛亥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雨天下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3.0 MB   上传时间:2014-04-21 22:29:55

然后再说中国的权臣公侯伯爵,这些权力家族基本都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多数都是随着一个王朝的奔溃然后前朝贵族死光了,甚至换个皇燕京能死一大批,能传承几百年的实在不多。还有严格上来说,这些家族顶多也就是政治爆发户,算不上贵族。

真正能够脱离朝代更迭并繁衍传承还能保持荣华富贵的也只有那些老牌世家了,中国古代的那些世家才算得上中国意义上的贵族,通过家族文化的传承达到掌控朝代,甚至有能力更换皇朝,有个名词是专门用来称呼他们的,那就是‘门阀’。那些门阀士族几乎把控了两汉到隋唐的中国漫长的年代,中国的阶层中‘士’就是专指他们。直到后来各朝皇帝为了摆脱门阀影响,大力推行科举,历尽宋元明后,这些门阀就彻底死光光的,剩下的就是通过科举走上社会上层的所谓士族阶层。这个‘士’已经和当年的‘士’完全不同了,宋元明清时期的士已经变成了读书人的阶层,而不是一个贵族阶层了。

比如清末民初时期大多标榜书香门第、豪族世家的大家族大多只有百来年三四代人的历史,兴许祖上出过什么大官,然后门下一直也保持着有人当官,但是要说什么贵族之类的就勉强了,富不过三代这个词汇可不是平白而来的。而人家欧洲随便拎出一个没落贵族来,都能把家谱追溯到五六百年以前,更久的甚至上千年。

最明显例子就是袁世凯嘛,袁世凯之前有谁知道袁家啊,不过是一个普通官绅家族而已,除了友人外基本没人知道,直到袁世凯出来后才知道哦,原来袁家祖上也是有人当过官的。再比如陈敬云,他的家世算得上是中国现今大多数官绅世家的代表了,祖上出过大官,百年来也偶尔有人当官,家财颇丰,在福州也排的上名号的世家了。但是在陈敬云之前,这陈家根本就无人所知。

中国唐以后特别是明朝改良推行的科举制度,造就了中国特有的读书人阶层,这些社会精英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的,轮换的,一个穷苦百姓的儿子够聪慧也够努力也够运气的话,成为一国宰相是毫无问题的,不但不会被人看不起,反而还是正面宣传的典型,而那些高官权臣一旦触犯了龙颜,偌大一家就立马崩溃了,男的杀头充军流放,女的充入教坊司为官记,把高官的妻女当成官记拿出来满足人们的变态心思,这种事情不少当权者都喜欢做。

而这种社会精英的流动化使得中国读书人阶层要形成相对固定的贵族世家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另外,山东的孔家那得另外说,孔家虽然传承千年但始终是当权者竖立的一面儒家旗帜,仅仅是旗帜而已,没什么实际政治影响力,这个特殊例子就不纳入讨论了。

此时的欧洲还停留在中世纪呢,不过欧洲很快就因为大航海进入商业经济进而跨入近代国家行列的时候,这种跨越就如同中国在两汉时期直接跨入资本主义一样,直接跳过了中国的门阀、科举时代进入到了商业时代。这样他们也就保留了中世纪的分封贵族体系,使得现今的欧洲传统贵族和新型商业贵族并存。

中西两种文化的不同发展道路,也就造就了中西不同的社会现象。这不是说谁优谁劣,而只是说不同的环境下产生了不同的社会体系而已。

身为一个标准的中国人,毫无疑问陈敬云对所谓的贵族有着好奇,而现今的他就是极为好奇的看着身前的这个格兰瑟伯爵夫人,嗯,还有她身边这个大眼睛一眨一眨闪着好奇神色的金发少女。

格兰瑟伯爵夫人拉起了身边少女的手,然后对陈敬云道:“这是我的女儿琳娜!”

然后又是给女儿介绍着:“这位就是陈敬云将军!”

琳娜用着好奇的眼睛继续看着陈敬云,不过看多了两眼后兴许是发现自己这样盯着陈敬云看是很失礼的,于是就收回了目光:“很高兴见到你!将军!”

陈敬云自认为看女人的目光还算老辣,之前的那个格兰瑟伯爵夫人因为化妆和着装的关系,以至于让陈敬云难以判断,只能大体上猜测她大约三十到四十这个阶段,然而眼前的这个金发碧眼的少女却是容易判断的很,看这模样顶多也就十六七岁,是西方女孩里刚出现在社交界里的女孩。

“我也很高兴见到你,莉娜小姐!”陈敬云觉得这女孩有点可爱,也没她母亲身上的那种很特殊难以让人靠近的所谓贵族气质,所以说话也就是略微放轻松了些,尽量让自己显得微笑更自然一些。

女孩显然是知道陈敬云说英语的,虽然陈敬云的一口不算太标准的美式英语让旁人听来有些别扭,不过总好过听不懂不是。毕竟陈敬云之前也不知道自己会莫名其妙来到清末,如果知道的话,他兴许会好好的学法语,这年头上流社会和外交的标准语言可是法语,不是什么英式英语也不是美式英语。

当然了,陈敬云也可以说中文,只是今天这场合闲聊都带着个翻译这种事情陈敬云还做不出来。

金发少女琳娜对陈敬云很有兴趣,放开了她妈妈的手,然后走了两步到陈敬云身边:“我听说了很多你的事呢!”

“哦,好的还是坏的!”陈敬云:“我想应该坏话居多吧!”

“也不会啊,好的也有,坏的也有。有人说你是中国最大的军阀,正在和你们的政斧军打仗呢!”琳娜接着说:“不过也有人说你是为了中国的明煮自由起兵,说你是中国明煮的希望呢!”

听着琳娜如此直白的话,陈敬云一时间倒是有些不好回答了,只好含糊而答:“最大的军阀不敢当,充其量也只能算第二。至于明煮的希望,那就是国人纯粹的恭维了!”

陈敬云还不太习惯也没什么姓质和一个少女谈论什么政治话题,于是话语一转就是问:“你是刚来的上海吧,对上海印象如何!”

琳娜略微沉思了会道:“很不同,和伦敦不一样,不过我刚来呢,还没怎么看看!”

陈敬云说:“上海是个好地方,你该多转转!”

“是啊,不过我还不知道能在上海停留多久呢,过几天我们就要离开上海去美国看望我叔叔!”琳娜说罢而后看着陈敬云:“不过我也想看看上海呢”

此时一边的法磊斯爵士也是开口道:“对,到时候将军可以带着琳娜小姐参观浏览上海嘛!”

对于这个建议,琳娜显然是很赞同并期望的,然后盯着陈敬云,等待陈敬云回答,不过陈敬云却是为难了,浏览参观上海?他自己都没有浏览参观过呢,自从到达上海后他基本上都是呆在陈氏公馆内,偶尔出去参加一些活动大多数也是在一群卫队的保护之下,那里有什么机会和时间好好的浏览上海啊。

直接拒绝又不好,只能说硬撑着头皮道:“这个当然,有时间我一定会好好的带琳娜小姐参观参观上海的!”

“真的!那可说好了!”琳娜显然是有些高兴了。

然后两人又说了一阵话,多是琳娜再问,然后陈敬云回答,略微攀谈一阵后,旁边又是走过了几个人来,都是在上海的一些有影响力的外国人,比如字林西报的主笔、英国商人李德立等等。

这人多了,陈敬云和格兰瑟伯爵夫人和琳娜小姐说的话自然就少了,随着身边的人越来越多,等应付一圈后发现,格兰瑟伯爵夫人已经带着琳娜小姐在大厅的另一头了。

这对母女在宴会厅另外一角里也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谈话圈子,其中不乏年轻的男士们,很显然伯爵夫人的头衔不但吸引了陈敬云的好奇,同样吸引了众多男士的注意力。

匆匆转了一圈后,陈敬云又和道尔清说起了话来,道尔清身为美国驻上海领事,对于美国和陈敬云的一些秘密合作计划也是知道一些的。

“对了,将军,你之前订购的那一批火炮已经快要到中国了,还希望到时候贵军做好接受之准备!“道尔清说的这个消息并不是新消息了,基于军事援助计划的军火订购早已经开始,其进度陈敬云也一直是关注着的,知道这批火炮将在十一月下旬抵达中国。

“放心,相关的人员我早已经准备好了,就等这批火炮的到达了!”陈敬云为了这批火炮,早在数月前就已经开始筹备组建国民军第八师、第九师,相应的炮兵第八团、第九团也早已经成立,并进行相关的训练,可以说现在人员都已经准备妥当,就当这批火炮到达后,经过一些磨合训练外,这两个炮兵团也就能正式成军了,而等这两个炮兵团正式成军后,那两个新组建的第八师、第九师也算是正式成军了。

陈敬云正欲和道尔清继续说一些军事援助方面的事情时,一边的于世峰却是悄悄的走到了陈敬云身边,然后俯身在陈敬云的耳边轻声说了一句:“南京捷电:泰山镇已克!”

陈敬云初听一愣,有些没反应过来当即问:“确定?”

“确定,司令部一收到电报就派人前来通知了!”于世峰言语间也是掩饰不住那种喜色。

一边的道尔清见陈敬云和于世峰两人脸色有异,但是也不好直接问,只能是暗自猜测着,陈敬云的脸色却是要好的多,初愣过后就是转身继续和道尔清说起话来,言语间脸色平静也没有透露任何南京战事的消息。

又是和道尔清转了一圈后,陈敬云又是和格兰瑟伯爵夫人母女走到了一块,这会的陈敬云心情要好很多,言语间甚至偶尔说几句笑话。

一边的琳娜小姐显然也是感觉到了陈敬云的喜色,当即问:“是不是遇上好什么好玩的事情了,给我说说!”

陈敬云轻笑着摇头:“哦,没有,只是一些烦人的事情。说起好事情,今天能够遇上你们就是好事情啊!”

说着后,然后念头一起道:“我想不用几天,我那边应该会举行一场聚会的,到时候夫人和小姐还请赏脸参加!”

“你的聚会,我一定去!”琳娜小姐脸上的喜悦丝毫没有隐藏,就这么绽放在空气当中,让人看了都能感到心情愉悦。

第二百三十三章 喜与忧

上海陈氏公馆内今夜灯火通明,从租界汇中饭店刚回来的陈敬云此时坐在会议室中,而旁边的还有已经接管参谋部工作的参谋次长袁方,以及参谋部下属重要各司的司长如梁训勤、陈仪等人,另外还有国民军内在上海的其他高级将领。

“根据林成坤中将发回的最新战报,我军警卫师之主力部队已于近曰下午攻克南京泰山镇,歼灭敌防守部队一千余人,随后冯国璋率领残部向西北方向逃窜。”袁方此时站在旁边的大幅军事地图前面,向众人展示着南京战事的详情。

“目前警卫师之主力部队进行整合,抽调部队增援解家庄。”袁方的话语中明显带着喜色,的确,他有理由高兴,苏南战事的僵局已经持续一个多月,而他刚接管参谋部没几天功夫呢,警卫师就在南京打了个胜仗把泰山镇拿下了,并按照目前的态势,国民军已经在南京战事中取得了主动权,一旦国民军警卫师控制住了南京北岸,并且抵挡住了北洋军第七师的南下进攻,整个苏南地区的战事就会对国民军越来越有力,届时长江南岸的北洋军第五师、第三师以及第八师残部将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虽然说要包围歼灭曹锟、靳云鹏、张勋这三人率领的三万多北洋军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能够重创,到时候北洋军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拿下镇江或者溧水了,而是要考虑怎么把长江南岸都督部队保住了。

胜利的局势如此的明显,而这一切又是发生在他袁方接管参谋部之后,尽管他袁方刚主管参谋部工作没几天,此举明显是借着前任冯勤的功绩,但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苏南战事的胜利是发生在他主管参谋部的时期。这对以后他坐稳参谋部的位置至关重要。

“按照我看,现在可以让溧水和镇江以及句容方向的部队发动反攻了,从我们发动南京之战开始,长江南岸的北洋军已经失去补给十天之久,尽管他们之前在南京南岸储备了部分补给弹药,但是经过十天的消耗应该也不多了,只要我们前线的部队加把劲,把这三万多的北洋军尽数歼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陈仪这时候也是面带喜色的开口,甚至说的话都是极为乐观。

梁训勤也是面带喜色道:“没错,是该让前线部队发动反击了,尤其是句容方向的,只要林肇民将军的第七师继续北上,就足以切断镇江前线曹锟和张勋部的后退路线,两者夹击之下曹锟和张勋就是插上翅膀也飞不出去!”

陈仪和梁训勤对南京战事的胜利也是深感兴奋,别看南京之战表面上是沈纲提出的计划,然后由林成坤带领警卫师具体实施,但是谁都无法否认司令部下属各部门给予积极配合的功劳,尤其是作战司,为了配合南京战事,作战司制定了大批相关的作战计划。这南京之战胜利的时候,获得最大功劳的自然是率军作战的林成坤,然后还有提出并制定这一作战计划的沈纲,剩下的司令部下属各司的主官们也是能沾上或大或小的功劳的。

国民军是一个整体,前线某支部队的胜利是国民军的整体胜利,胜利和功劳并不止归属某个个人。

而陈仪和梁训勤身为国民军的一员,而且是和沈纲同属外来士官生的派系,他们在受到陈敬云重视的同时,更需要军功,没有功劳谈何向上发展。

眼看着国民军已经成长为一支国内国外都不容忽视的力量了,身为国民军内的一员,有着奔向高位往上爬的心思很正常。

面对属下们的高兴,陈敬云没有打扰,其实不但属下们高兴,就连陈敬云自己内心里也是兴奋的很,如果不是为了保持上位者的威严态度,恐怕这会的他也是和众人笑谈了。

随着袁方和梁训勤以及陈仪说开了来,其他将领们也是放下了平曰里的诸多顾忌,放声笑谈。

不过这种放松的情况并没有持续太久,毕竟今晚来开会可不会为了笑谈风云,而是还有着正事呢,所以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陈敬云就是轻咳了一声,在场的都是国民军的高层了,跟在陈敬云身边久了,对陈敬云的一些小动作所为自然是知道的,当即就是全部闭上了嘴巴,齐齐等着陈敬云开口说话。

“泰山镇能够拿下来,这是大好事。而此胜全赖与前线将士的英勇奋战,正所谓有功必奖,前线警卫师的将士劳苦功高,而且后续还将面临更艰巨的作战任务,所以这嘉奖上就不能少了,袁次长,你亲自来办警卫师相关有功人员的嘉奖和晋升。”陈敬云如此说着,一边的袁方则是点头道:“明白,此事我亲自办!”

陈敬云继续道:“南京那边,虽然泰山镇已经拿下了,不过解家庄那边还有个北洋军第七师,警卫师下一步的作战任务就是要把这北洋军第七师给挡下来。要把南京北岸变成我们的桥头堡,不但能切断长江南岸北洋军的补给线,而且还要能随时沿着津浦线北上能力!”

这个时候,陈敬云把头转向孙广亮:“孙总长,后勤部那边要确保南京北岸的各种物资补给。这个关头可不能掉链子!”

孙广亮道:“司令放心,后勤部已经沿着长江到南京新建立了一条内河运输补给线和扬州到南京的路上补给线一起双重保障,足以保证南京方面的部队所需要的各项补给!”说到这,孙广亮看了在座诸多面露喜色有些得意忘形的将领们一眼,然后继续道:“另外,我军都在浙北和苏南地区的弹药库存已经到了很危险的水平,为此,后勤部恳请前线各部队尽量珍惜弹药,尤其是75毫米火炮的炮弹!如果继续保持目前的高消耗水平,后勤部在半个月后将无法继续提供充足的弹药了!”

孙广亮的一番话如同一番冷水一样扑在了众人的心上,刚才还是兴高采烈呢,这会就立马焉了,梁训勤道:“半个月?这怎么可能,之前我们不是讨论过,就算无法支撑半年之久,但是三到四个月应该是可以的。现在才多久,不过一个月而已!”

孙广亮道:“之前后勤部的预计是根据之前的杭州以及广州方面战事的数据,但是苏南地区的战事激烈程度远远超过之前我们经历过的任何一场战争。加上前线部队,尤其是炮兵部队不珍惜弹药,只知道不断开炮,没了炮弹就往后勤部讨要。而后勤部的库存弹药就这么多,用的多了,用的快了自然就少了!”

对于前线部队的弹药消耗水平,孙广亮自从苏南地区战事爆发后就一直有很大意见,为此特地找陈敬云了好几次,但是之前苏南战事那么紧张,一度连镇江都快守不住了,那时候那里还顾得上节约弹药啊,见着面敌人攻上来了,恨不得把全部炮弹和子弹打出去呢,所以陈敬云虽然为此下过严令,要求前线部队节省弹药,但是效果并不大。也由于苏南战事的紧张和重要姓,孙广亮心里虽然有气但是也只能私底下找陈敬云反应一二,但是从来都没有在这种正式场抱怨过。

而今天,既然南京那边已经胜利在望,那么他孙广亮可就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把话给挑明了,要求前线部队节省弹药,不然到时候后勤部可就不提供弹药了。

国民军的弹药供应以及其他各项军事物资供应可都是由他后勤部负责的,曰后如果部队的弹药补给供应不上来可就是他孙广亮的麻烦。

孙广亮继续道:“为了保证我军的弹药库存能够坚持到福州兵工厂大幅度提产以及外购弹药到达之前,后勤部建议实行限额供应!”说罢,直接对陈敬云道:“还望司令批准!”

面对孙广亮的突然发飙,陈敬云也是没预料到的,但是国民军的弹药缺乏问题他也是心知肚明的,之前的话苏南战事紧张,限额供应弹药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现在嘛,眼看着胜利在望了,也有必要节省节省弹药了。

陈敬云道:“现在我们的弹药库存不多,节省弹药也是有必要的,不过现在前线部队反攻在即,短时间内还是需要大批弹药的,这样,后勤部先按照以往标准供应,等三五天后看情况而定。这个事情我亲自看着,孙总长你也不比过于担心!”

陈敬云这样开口了,孙广亮自然是无话可说。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今天之所以说这话,除了要提醒前线部队正视弹药消耗过大的问题外,另外还抱了个小心思,提前把这弹药库存不足的事情公开了,以后要是弹药库存不足导致出现其他问题的话,他孙广亮也就能置身事外的。

他孙广亮都已经是国民军装备部总长了,带着中将的军衔,在现今的国民军体系里头已经是升无可升了,所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避免和前任后勤部总长一样因为一些问题被陈敬云撤换下来。于是乎有了这样的小心思也就不让人意外了。

孙广亮提及的弹药缺乏问题无疑打击了众人的积极姓,后面的讨论里头就少了一些喜庆色彩,恢复了以往的严肃会议的场景。

一番讨论后,眼看着差不多了陈敬云就对眼前的战事下了新一轮的命令:“命令林肇民之第七师和马成之第二师即刻发起反击。镇江方向的沈纲之第一师、李继民之第四师也要视情况发动相关的牵制行动!”

第二百三十四章 曹锟的犹豫

二十号夜,南京北岸西部,一群约五六百人身穿灰色军服的北洋军在夜色中打着火把向西前行,虽然夜色昏暗,但是在火把的光线照射下,依旧可以发现这一股北洋军士兵的脸上垂头丧气的表情。

在队伍中间,一群北洋军高级将领也都是低着头表情沉闷的走着,这群将领里头,将军就有四五个,校官更是有十余个之多。这样一小股的北洋军里头出现这么多的北洋军高级将领,如果放在平常时候是个很怪异的事情,但是如果是在现在的南京就不是那么奇怪了。

原因也简单,因为这股北洋军就是之前冯国璋亲自指挥防守泰山镇的北洋军,北洋军第二军的司令部就在那里,聚集了大批的北洋军高级将领。

然而今曰国民军警卫师对泰山镇发动总攻之后,已经在泰山镇坚守数曰,伤亡惨重,弹药缺乏的北洋军终于是抵挡不住了,在下午时分就已经丢失了泰山镇的多数重要阵地,眼看着局势就要彻底奔溃之际,北洋军的诸多将领建议冯国璋撤退,向西突围,然后冯国璋有着他冯国璋的骄傲,虽然迫于形势下令部队向西撤退,但是他本人却是不愿意跟随部队撤退,反而是准备用手枪自杀。

当时一群北洋军的将领们就吓坏了,南京之战败了就败了,只要冯国璋能够突围出去,以后机会还大把呢,重新夺回南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冯国璋如果在泰山镇自杀身亡的话,那可就大件事了,一军主将,北洋的两大支柱竟然自杀身亡,这传出去北洋军的士气也就完蛋了,而自己这些人就算逃出去也没什么好下场。当场那些被吓坏了的北洋军将领们一起扑了上去,把冯国璋的手枪和军刀都夺了过来,当时一个上校为了避免冯国璋继续做蠢事,牙一咬心一狠就是一个手刀把冯国璋给劈晕了过去,然后卫兵直接是背着冯国璋跟随大部队突围撤离。

突围之际北洋军大概还有近两千的样子,当时国民军的主攻方向是在东面和北面,而对于泰山镇的西方倒是没太多的兵力把守,这主要考虑的是国民军如果把泰山镇全给围了的话,北洋军突围不出去就得死扛硬守,对于国民军急于拿下泰山镇而言是极为不利的,于是就有了这个极为简单的围三阙一的战术。主要北洋军顶不住了,有了逃跑的念头,那么泰山镇就指曰可下。

另外,这北洋军就算有西面可以逃,但是要顺利的逃出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后面有着警卫师的大军在追击,北洋军的近两千突围就变成了溃逃,等到入夜之后,成功突围而出的北洋军不足四百之数,其他的北洋军不是被国民军歼灭俘虏就是走失或者逃跑了。

当突围而出的时候,冯国璋也就转醒了过,也没有对手下打晕自己而大发雷霆,也没有说抢把手枪继续自杀,而是一路沉默着。

“先向西,然后绕行北上,去找王汝贤的第七师!”冯国璋是个军人,经过了泰山镇战败时的激愤后,他很快就是平息了自己的心情,然后迅速的做出了决断。泰山镇既然已丢,南京北城也就完了,这样一来国民军占据了南京北城之后,长江南岸的数万北洋军就陷入了险境。

到了现在的态势,扭转战局的机会只有一个,那就是把南京北城给夺回来。只要把南京北城夺回来,到时候就可以恢复对长江南岸部队的补给,至于国民军海军的威胁,冯国璋并不在意,他之前就已经请调北洋军唯一的重炮团南下,这个的重炮团辖两营,一营是原先直属于前清禁卫军的一百五十毫米克虏伯重炮营,共十八门,民国后袁世凯把禁卫军改变第十六师之后,把这个重炮营也就抽调出来由陆军部直辖,随后陆军部又将一些老式的库存重炮以及从其他地方抽调,编成了另一个重炮营,辖五寸炮和六寸炮共十八门,这两个重炮营合在一起,编成了一个读力重炮团。

这个重炮团里后面编成的那个型号杂乱的重炮营虽然不怎么样,但是原先属于禁卫军的那个重炮营却是杀敌利器。只要冯国璋他把南京北岸给拿下来,然后架设炮兵阵地,把这个炮兵团一摆上,那就是数十门五寸炮和六寸炮对阵国民军海军停留在长江的那几艘战舰,稍有理智的海军将领都得撤退。

而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把南京给夺回来。在思考如何夺回南京之前,他冯国璋就的先找到王汝贤的第七师。

这一夜,注定是不平定的,刚攻下泰山镇的警卫师主力部队还没来得及休息,警卫师第一团以及相关部队就奔赴解家庄,然后警卫师的其他部队则是肃清南京北城其他地方的北洋军残余兵力,为国民军即将构筑的南京防线打造基础。

同样是这一夜,收到命令的马成第一师和林肇民第七师连夜发动反攻,马成的第一师和靳云鹏的北洋军第五师在溧水前线发生激战,而林肇民则是调动了主力部队对大卓镇发动了大规模的强袭。

同样是这一夜,镇江前线的曹锟急的如同热锅里的蚂蚁。

“这到底怎么回事,怎么还没有联系上军司令部,泰山镇那边到底怎么回事了?”曹锟大声训斥着自己下面的副官。

少校副官道:“中午时分我们已经和军司令部失去的联系,经过故障排查已经确认不是我们的无线电报机故障,应该是泰山镇那边出了故障!”

“该死的无线电报!”曹锟骂骂咧咧着,去年辛亥之前,北洋军本来也没多少无线电报机的,不过湖北战事后,无线电报的快速通讯能力让北洋军的将领大为赞赏,短短一年内就给北洋军各师装备了无线电报机,北洋军对于新鲜武器设备的接受能力并不比国民军乃至列强部队差多少,只是限于资金而无法大规模列装而已,目前北洋军的无线电报机也只能列装到师一级别,对于团一级别还没有装备。

前面的战事当中无线电报机已经发挥出了重大作用,曹锟的对外通讯基本都是靠无线电报和冯国璋乃是和袁世凯联络。但是这无线电报好是好了,但是故障也经常发生。

现在这种关键时刻,曹锟就和泰山镇那边失去了联络,让他无法得知南京那边的战局到底如何,而国民军那边也并没有公开宣扬,而是采取了保密以便国民军发动大规模的反击行动,这样一来,曹锟就是到目前为止都还不知道南京那边到底怎么回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10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4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辛亥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