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_分节阅读_第171节
小说作者:谢述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7 KB   上传时间:2021-09-05 20:43:13

  这里就是天山啊。

  怒特格上来,“你先去睡吧,我多守一会。”

  谢雁一笑,“不用,能看见这样的风景,这趟也值了。”

  “很奇怪,”

  怒特格说,“外面来的人,看见这儿的风景和天空,就好像看见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样,难道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世界吗?”

  谢雁摇头,说,“等你出去就知道了。”

  “就能知道这里的自然的美有多罕见,多宁静,多漂亮。”

  没有污染的天空纯净美丽,只用肉眼就可以看见雪山顶上的银河璀璨,光辉流转。

  “你喜欢星星?”

  怒特格站起来,朝着远处看去,身后的火堆发出燃烧的声音,光勾勒出他劲瘦的身形,“草原上的女孩也喜欢天上的星空,我听我叔叔说的,他们会带自己喜欢的女孩来雪山上看这里的夜,带她们驰马过山谷。”

  说着说着,他悄悄看了眼女孩。

  谢雁只是抬头看这天空,风吹起她的头发,她有些向往地说,“真的很漂亮,可惜我的时间不多了,不然,我还上去天上看看,去看一眼那个神秘的世界。”

  怒特格以为她说的时间是留在这里的时间。

  “去天上?”

  但他还是被她的想法所惊讶,所有人都喜欢这里的星空,但只是喜欢观看这美丽的风光,很少有人会说,想要去上面看看。

  只有传说里的人物,才会能有这样的机会。

  谢雁没法和怒特格说自己那种奇怪的想法。

  她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但有一部分人,在抬头仰望星空的时候,总会对那个神秘的世界充满向往,正是这种向往和期待,才推动了人类的航空事业发展,推动人类走向星空。

  这一次的人生太短暂,她只能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业当中去,当然,她也不会后悔,因为能让铁路通向华国的每个角落,帮助祖国发展,让广袤九州大地上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交通发展的便利,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就足以给她的人生带来无法量化的意义。

  不管是高速铁路还是普通铁路,都是用一根铁轨,打破这里的禁区,自然山脉固然美丽,高原雪山固然惊艳,但这里生活的人,却无法得到更好的物资,更多的发展。

  青藏铁路,不仅是要打通进入世界最高高原的交通生命线,更不能破坏这里的生态环境。

  而在这里施工,正如王小倔一样,缺氧,就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等时间差不多了,换班的人去睡了,方泽等到了天亮,三个人收集了剩下的数据,记录好之后,才开始往后回撤。

  和其他人汇合之后,他们有惊无险地下了山,王小倔的状态好了很多,谢雁的包里东西很齐全,不仅有氧气补给,还有其他药物,可以应对高山上出现的任何情况。

  到了低海拔的区域,王小倔又精神了,和谢雁聊了一路,对这个新来的组员越来越喜欢。

  谢雁虽然年龄小,但脑子聪明,而且事先做了不少功夫。

  他们现在做的各种实验,还有数据收集,都是为了解决一个青藏铁路工程所面对的最大难题——高原冻土。

  不只是青藏高原,华国百分之六十八左右的面积都是冻土,而冻土又分为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等,在温度很低的高原地区,大部分都是多年冻土,这样独特的地质环境,让工程施工变得非常困难。

  事实上,冻土问题并不只是华国有,在华国的北边,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也有着冻土,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

  这条铁路长9332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冻土会带来各种问题,比如冻胀,融沉等等,对于路基都有着很大的影响。

  “坡向对地面温度都有着各种影响,尤其是在这样的地点,”

  谢雁晚上的时候,翻了一下他们的数据记录。

  阳坡和阴坡的温度差别为4.6摄氏度,不同的海拔,不同的阳面和阴面,都有着不一样的地质条件和温度条件。

  虽然国内外都已经有在冻土上修建铁路——尤其是国外铁路的经验,但基本修成之后,都会有很多问题,线路病害率不低。

  只有当数据收集地差不多了,冻土实验有所突破,才能保证这条华国最大的新世纪工程之一的超级铁路,能够安全地进行运营。

  马儿在山下吃草,谢雁和努格特先骑马回去,方泽等人骑得是骆驼,他们的速度慢一点,到了分别的时候,谢雁和努格特告别,“这几天辛苦你了。”

  努格特说,“注意安全!要进山,随时可以来找我!”

  他知道临时的实验站就在附近,可能他们很快会走,但他们会给这里带来新的铁路,新的发展。

  努格特挥手告别,就连身后的马儿,也发出了不舍的嘶鸣。

  谢雁搭车回了试验站,正好方泽等人也到了,停了方泽的说法,陈珏不敢相信,“她一个女生,真的就进山,还成功找到了你们?”

  王小倔点头,“可不是吗!她算得上我的救命恩人了,我记得那个空的宿舍条件不是很好,晚上特别冷,要不然我搬出来,把我的宿舍让给她吧。”

  谢雁进来,正好听见这句话,她摇头,“不用,一视同仁,我能接受的。”

  上个世界在工程队的时候,什么样的苦没有吃过,高山去过,深林也去过,那些地方环境更恶劣。

  陈珏没想到谢雁这么礼貌,而且并不矫情,如果没有她,两个组员可能都不能安全回来,他有些后悔之前的安排,但谢雁坚持不搞特殊。

  最后,王小倔方泽和她一起,帮手把宿舍改造了一下,至少不会漏风了!

  谢雁一来,不仅说话有趣,而且很快参与进了实验当中去,她处理数据的速度非常快,记忆力强,一下就帮忙推进了实验进度,很快,在这里的冻土实验就取得了进展。

  实验之余,谢雁还写了一封信寄去了相关部门。

  这封信没人知道写的是什么,大家都关注的是手里的实验。

  直到有人找上门来,陈珏才知道这个天才组员,还在做什么!

  高原制氧!

  因为氧气不足,即便是带着氧气罐进山修建铁路,也并不方便,而且氧气都要很远的地方运送过来,这一下就让工程的进度变得更加缓慢。

  高原制氧,就是在高原上建造一个氧气站。

  如果她提供的技术有用,那么工程的三大难题之一,就能先解决一个!

  怒特格偶尔会过来看他们,给试验站的人送吃的,还问谢雁什么时候有空再去骑马,萨力可想她了。

  王小倔的身体好了很多,在这里呆了一段时间,逐渐适应了高原的情况。

  所有的工作都在稳步推进着。

  而在谢雁去青藏高原之前,铁道部正迎来一次剧烈的改变。

  一个全新的规划,将从遥远的首都传向全国,改变整个华国的铁路布局和发展进度!

  华国铁路,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高速时期!

第98章 与风同行19

  四纵四横!

  几条铁路大动脉客运专线,贯穿华国南北东西,形成一张庞大的铁路网络。

  每个国家的铁路线,从一开始都是为了解决货运需求,而到了后期,真正的客运线搭建起来,将会是一个极其发达的交通网络。

  也是最便捷,最快速的陆地运输方式。

  这份铁路的中长期规划,要在2020年,让华国的铁路营业里程突破原本的六七万公里,达到十二万公里以上,电化率和复线率都要达到半数以上。

  规划中,还提出了各种其他的要求和目标,这一份计划,让京沪高速路的实现可能性大大增加,因为从首都到沪城的这一条客运专线,就在四纵线的第一条!

  消息满天飞,但在实验室里,大家还在埋头研究。

  高原制氧站的出现,解决了高山工程的缺氧问题,但对于实验室的人来说,高原冻土的问题同样不容小觑。

  普通的土壤当中有着矿物,水分和特殊的颗粒,一般都会形成独特的地形,但当土壤中的水变成冰之后,体积就会发生变化,发生膨胀,而地面上的工程,难免会受到影响。

  季节性的冻土,到了夏天,热胀冷缩,又会导致路基沉降,翻浆,青藏线的公路就因为这个问题,很多路段都有人融沉和翻浆的情况,有些地方还会产生裂缝。

  而铁路比公路要求更严格,一根铁轨出了问题,火车就有倾覆的可能,季节性的冻土只是一小部分,多年冻土的难题也一直很受世界的关注。

  陈珏知道谢雁在交大读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发表过多篇核心论文,但那些都是高速轮轨相关,别说三院,一院的人也都比他们的经验要多,华国数个科研所都在为这个问题奋斗研究了数十年。

  但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陈珏明白这个女生为什么这么年轻就成了周廊教授的研究生,还能被派来和他们一起参与高原冻土实验了!

  在她的帮助下,他们很快在之前的理论基础上,找到了新的方法——路基降温!

  多年冻土虽然不和季节性冻土一样在一年内就会发生数次热胀冷缩,结冰融化的情况,但青藏铁路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和百年桥梁一样,这条铁路的使用时间考虑到了一百年后。

  而不只是青藏高原,整个世界的气候在一百年后都会发生变化!

  谢雁利用模型进行了温度预测,发现在五十年后,高原的温度会上升2~3度左右,这微小的温度变化,就是高原冻土致命的危险。

  防止冻土融化,就要保证地基的温度在百年后不会因为土壤里的冰融化而导致路基出问题。

  王小倔的专业就是这个,他和土壤打了好几年的交道,对国外的技术也了解一些,“不想让冻土融化,就要防止温度影响土层,而热传导有三种方式,辐射、对流和传导。”

  方泽点头,“阻挡辐射,就用东西做防晒,对流的话,可以参考国外的修建实验路堤的方式,至于传导方面,有含有泥炭的半导体,可以吸热,帮助保持冻土的温度。”

  谢雁推崇的就是热棒技术。

  “利国的管道,前苏国的公路和水库,都是用的热棒进行保温,而加国的冻土铁路同样用了这项技术,根据我们之前收集的数据来看,在温度上,热棒技术比单纯的遮挡和修建路堤更有效果。”

  谢雁说,“单纯使用泥炭进行热量吸附还不够,可以使用新的填充物,比如氨、二氧化碳等等……”

  她在纸上画出热棒的结构图——下面吸热,上端散热,可以长时间地保护高原冻土不会因为温度升高,冰份融化而发生路基损害问题。

  “除了热棒技术,刚才王哥提出的其他技术也可以配合使用,修建路堤,在上面放上碎石,进行热屏蔽,修建遮阳措施等等。”

  陈珏认为她的想法很有意思,“工程队最近的路段已经修到了附近,这里正好有冻土地段,我们可以先在这里进行一次尝试,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来判断这些技术对冻土的影响。”

  说干就干,很快,一条正在修建的铁路两旁,奇异地树立起了一根根热棒,像是给铁路护航的黑色翅膀——

  在实验取得巨大成果的时候,陈珏小组的另一个成员身体也逐渐恢复了健康,回归了实验室,收到谢雁要调回去的消息,陈珏十分不舍

  “毕业之后要不然来我们实验室吧!”

  陈珏说,“我给你写推荐信,我导师和我说了好多次了,你要是愿意来,手续都不是问题!”

  王小倔连连点头,“你走了,我估计就吃不到怒特格送的牛肉了!”

  方泽拍了他脑袋一下,“你喜欢的是牛肉干还是小谢?”

  他们一定要送谢雁到车站,车站离实验室可不远,怒特格听说了她要走,骑着萨力赶了过来,“他们都还没走,你就要走了?”

  谢雁拍了拍骏马的马鬓,“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呀。”

  怒特格说,“萨力舍不得你走。”

  原本的烈马在她面前乖顺的不对劲,轻轻偏着脑袋,去蹭女孩的手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5页  当前第17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1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