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谢述宴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67 KB   上传时间:2021-09-05 20:43:13

  王小倔惊讶,“你听得懂马儿说话?”

  方泽在旁边笑,拉着神经大条的王小倔往一边去,“你让人家说几句话。”

  谢雁说,“等铁路修好了,欢迎你来找我玩儿。”

  怒特格脸微红,他摇摇头,“可他们说,你么你那里看不到星星。”

  谢雁抬头,此刻是白天,还在西部的范围内,没有什么污染,也没有浓云,能看见月亮,还有月亮旁的星星,挂在泛着微光的蓝天上。

  她说,“如果我想看星星了,我就来找你,找萨力,我们再去天山。”

  怒特格顿了顿,拉开马儿,他忽然笑了起来,大概是想起了和谢雁在草原和雪山下驰马的时光,那种感觉,想起来依然是自由而热烈的。

  离别的伤感一下就被冲淡了,他说,“好啊。”

  “再见了,”

  努格特送回给她一个去寺庙求来的平安符,随后收了笑,郑重地说,“天山永远欢迎你。”

  她不是骑马离开的,而是乘坐着车,到了火车站,由一条钢铁巨龙驰骋而去,从华国西部,回到属于她的地方。

  他会继续祝福她,祝福这个可爱的姑娘。

  希望她一生平安,长命百岁。

  周廊似乎有意让谢雁留在三院发展,所以人员变动之后,一改组,就立刻把她叫了回去。

  一直被“流放在外”的谢雁,终于回去了。

  而等了她回去,那个原本就不算熟悉的地方,恐怕就要变成一个全新的世界。

  中华之星和其他动车的状态频出,让华国自主研发和生产高速动车组的热情降了不少,但在四纵四横和其他规划出来之后,高速轮轨又重新走上了舞台。

  在之前,主张自主研发和生产的观点被“国外引进技术”观点派压了下去,而在新引进的技术上,华国将进行一次新的联合生产高速动车计划。

  而这一项目标,是为了华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以及突破两百公里时速级动车的空白区。

  按照以前的走法,就是自主研发,自主生产,现在新观点占据的上风,路线又变了,成了引进后进行联合研制。

  联合研制在后面,第一个摆在所有人面前的是引进。

  第三勘察院分出来之后,一直都处于不太稳定的状态,而这一次,在华国中铁的整合下,从原本的工程勘探和工程设计上多了一些其他的作用——工程咨询,监理、承包可科研开发。

  现在改名,成为华国中铁的设计咨询公司。

  谢雁之前在院里没什么人脉,也没什么靠山,但凡是零碎的任务,外派的人,都是她去,就连她回来,还被当成新人。

  不过,既然是通过相应程序进入公司的,谢雁还是有一份档案在这里。

  吴诚毅看见谢雁进来,以为是新来实习的,将桌上的资料给她,头也没抬,“去给我复印一下。”

  谢雁还挺老实,旁边就是复印机,按了按钮,打量这里的环境。

  奇怪的是,她没有接到自己去哪个部门的消息,老师只是说,她来了就知道了。

  “好了,这个也复印三份。”

  因为最近的事情,工作量很大,吴诚毅忙得很,这个小姑娘用复印机还挺快。

  旁边路过的小王看着不对,问,“你是?”

  “谢雁。”她说。

  “啊,你就是谢雁?”

  接待员小王一愣,刚才谢雁进来,他也以为是来实习或者找人的,毕竟谢雁看来起来太年轻了,“抱歉抱歉,你的办公室在那边,我带你去。”

  谢雁说,“没事。”

  她把资料放在桌上,“这个资料可能要您自己处理了。”

  吴诚毅错愕的抬起头,看见小吴领着年轻的女孩朝着那个最重要的办公室去。

  她是什么人?!

  谢雁自己也奇怪。

  按照她埋头工程的性格,这又是个新成立的公司,她回来多半就是从基层做起,熬个一段时间,慢慢往上升而已,只要能让她参与工程设计和勘察就行,而且,公司也有科研室,做什么都行。

  办公室一个单独的部门,还有其他的同事已经在工作了,最里面有一间单独的工作室,小王带她进去,里面坐着一个中年男人,穿着西装,埋头正在看文件。

  小王说,“谢雁来了。”

  “好,”

  中年男人抬头,摆手,“你先去忙吧。”

  他起身,给谢雁倒了一杯水,“坐。”

  “我叫张沉,以后的工作,我们应该会经常见面,我可是等你很久了。”

  谢雁说,“周老师介绍的?”

  张沉笑了一声,“他可不是重点,如果不是我主动打电话去问,他不知道还要把你这个人才藏到什么时候!”

  张沉不仅是部门里的重要人物,在华国中铁的地位也不低,谢雁听说过他的名字。

  “我看过你的档案,还有你发表的论文。”

  张沉摇头,“一个搞高速动车的人才,送去研究高原冻土,我看他们是人才太多了,想优先支援西部!”

  这当然是开玩笑的,有人才,张沉就自己用了。

  “新集团刚刚建立,我们就有一个大任务,而且,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张沉很看好谢雁这个年轻人,虽然是女生,但能吃苦,秦沈线上去过,跑过中华之星,高原上也去过,能做科研,也能做动车,更难得的是,“我听说在大学的时候,你还有个特别的技能——特别能说!”

  谢雁笑得不行,“这也能算技能吗?”

  “当然,”

  张沉说,“很多搞科研的人才,其实不善言辞,也比较内向和沉默,而很多经常说的话人,肚子里的知识又不够,能找到一个两全的人人才,我可是费了很大的劲。”

  而且,因为这几年的工作情况,谢雁很少呆在这里,没有靠山,没有派系,是一个绝好的人选。

  “所以是有什么演讲任务吗?”谢雁也玩笑着问。

  张沉摇头,随后看向她,问,“你会谈判吗?”

  有几项技能,问她算是问对了人。

  一是交通,桥梁和铁路尤甚。

  二是说话,翻译和谈判最佳。

  这不是老本行吗?

  论谈判么,她已经是老狐狸了。

  看着谢雁的表情,张沉就知道不离十,“我对你很有信心,这些资料,你先拿回去看看。”

  他指着的地方,累了一摞的资料,比成年人的小腿还高。

  谢雁问,“和谁谈判?”

  张沉缓缓道,“和当今世界上,高速动车技术最顶尖的三个公司!”

第99章 与风同行20

  看完张沉给她的资料,谢雁又用信息收集系统,调查了一下其他的相关资料。

  一切的出发点,就是高铁动车组招标,标准是时速两百公里。

  因为之前中华之星的经验,再加上新出台的计划,要加速发展高铁建设,所以更简单的一条路出现了——引进时速两百公里速度级的高铁动车组,采取对外招标的方式。

  要知道,即便是先锋号,之前一年生产也不过8组,而这一次的招标,华国需要一百四十组!

  这不是几列动车组的技术引进动作,而是上百组!

  时速两百,数量一百四十列,满足华国第六次大提速和未来高铁建设的需求,就是这一次谈判的重点。

  然而,上百列动车不是说着玩儿的,任何一家企业也没有能力能够将其全都消化。

  之前和三院一起分离出来的,还有华国南车和北车,在南北车之下,有四五十家公司,且不说南北车之间的竞争关系,即便是同属一个集团下的分公司,之间也有自己的打算。

  不只是铁路行业,其他行业也是,谈判要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自己人。

  因为公司太多了,很容易出现恶性竞争,谁不想要技术?但国外的公司,不可能会轻易把技术卖给你,卖过来的都是产品,核心技术还是在他们手里,比如沪城磁悬浮,即便是华国自己修建的商用磁悬浮线,但很多关键点,还是掌握在德国手里。

  这些公司不想要通过谈判拿到核心技术吗?

  当然想!

  对方不给,那就谈就行了,可问题就出在这儿,你不同意,自然有只买入产品,不在核心技术上谈条件的公司愿意和我签。

  和国外的公司谈合作,谁也不知道是不是转眼就被国内其他公司抄了后路。

  没有了谈判的资本,如果不降低要求,更竞争不过其他的公司。

  华国发展的今天,很多行业都是拥有巨大利润的,有利润,背后就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国内的企业想要赚钱,国外的企业也想。

  但部里这次全所未有的大动作,不可能只是为了买国外的动车产品,必须将技术一起转让,否则下一次招标,还是要被对方坐地起价。

  一口气买入一百四十列的两百公里时速速度计高速铁车,不只是给国外公司送钱,更是要以此为起点,发展华国的高速铁路技术。

  这个问题并不是谢雁要考虑的,背后的关系也很复杂,上面给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这次令全世界的高铁技术公司都趋之若鹜的招标之中,定出了三项条款。

  第一条是意料之中的,招标公司的资质问题,必须在两百公里以上速度级的高铁动车组行业中的顶尖公司,有成熟的技术。

  华国在高速这两个字上,并没有考虑两百以下的时速,甚至对于华国来说,两百只是个起点。

  第二条规定,就有点意思了。

  投标企业,必须是华国企业。

  华国想要引进的是国外的技术,但投标要求中却只允许华国境内注册的合法企业。

  这一点,就是为了第三条规定做准备。

  ——华国的企业也不行,因为没有足够成熟的技术满足第一条的要求,所以,第三条要求华国的企业和国外单独一家技术公司进行合作,华国企业有资质,国外公司有技术,只有合作才能参与投标。

  这一招,就逼得国外公司如果同意技术转让,即必须包教包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5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1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