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同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墨尔玉   小说类别:同人小说   内容大小:537 KB   上传时间:2023-08-03 12:36:22

  生气的不光是杜甫,还有无数李白的粉丝。

  项元汴的邻居不停骂着乾隆:“果然是异族人,山鸡怎么学也学不成凤凰,都是附庸风雅之徒,哪有这么盖章的?他若在我面前,我一定要给他两巴掌,打得他满地找牙。”

  一般来说,众人不敢妄议天子,但他们是明朝人,乾隆又不能来打他们。而且他们骂异族皇帝,说不定皇帝还要赏他们呢。

  所以,新仇旧恨之下,明朝人骂乾隆骂得最狠。

  邻居的声音太大,传到了隔壁院子项元汴这里。

  明代文人项元汴望着书桌上的《上阳台帖》,一时间尴尬不已。他刚刚花下重金,买来这幅作品,准备把它当作传家宝,现在正准备盖章呢。

  邻居只知道隔壁是位收藏家,并不知道他家有多少传家宝,也不知道项元汴盖得一点都不比乾隆少。

  项元汴搓了搓鸡皮疙瘩,恐怕自己未来的名声不会比乾隆好多少。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还没盖章。

  项元汴鬼鬼祟祟地收起了印章,好像那个盖了章的人不是自己。

  他高声大喊,和邻居一唱一和,骂骂咧咧:"是啊,没有人会这么盖章的!乾隆真是无耻之徒!在下耻于与之为伍!”

  紧接着,天幕说出一个又一个受害者。

  【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杜牧行书《张好好诗卷》】

  【柳公权行书《兰亭诗卷》】

  【黄庭坚草书《诸上座帖卷》】

  【米芾行书《菩溪诗卷》】

  那些传世的书画,乾隆几乎一个都没落下,全部打上了"到此一游"的标记。如果是锦上添花倒也还好,可乾隆盖的一点美感都没有。

  乾隆有的时候,甚至不在空白处盖章,直接在字上盖章,在山水画中间写字。

  人们没看出乾隆的水平,反而看出乾隆浓到变态的占有欲。

  文人大多爱风雅之事,所以无比推崇这些书画名家,结果都被乾隆糟蹋了,这让人如何不气?

  可以说,乾隆以一己之力炸了

  无数个文艺界超级明星的粉圈。

  世界上最不能惹的就是读书人,因为他们真的很会骂,战斗力极强。他们能引经据典,骂人都不带脏字,喷到人说不出话。

  一时间,乾隆的名声臭不可闻,谁见了都要啐几口,狗见了都要摇摇头。

  天幕下,乾隆面色黑沉沉,仿佛风雨即来,空气几乎落针可闻。

  和珅见状,浑身发凉,连忙指着太监拿的《富春山居图》,振振有词:"陛下盖章是为了表达喜爱,一般人可没有这样的待遇。这一幅图,经过陛下之手,价格恐怕都能翻好几倍,这是何等的朱荣啊?"

  乾隆面色稍稍好转。

  他以为那些文人见到自己的作品被他盖章会很高兴,实际上,几乎没有人不骂他。

  好在现代观众说出了对乾隆的评价。

  古青青:【乾隆自诩是风流文人,鉴赏水平非常高。据传,他特别喜欢黄公望画的《富春山居图》,但是他收到了两幅画。

  乾隆觉得一副是真的,另一副是假的,于是把真的那一副天天带在身边,爱不释手,据说写了五十多次评语。

  可是后来经专家鉴定,他爱不释手的那幅画是假画。

  他弃之不理的那幅画居然是真画。】*

  弹幕一时间炸了。

  弹幕:(哈哈哈我居然毫不意外,这太符合他的画风了。)

  (完蛋,我替别人尴尬的老毛病又犯了,脚趾从来没有接过这么大的工程,直接抠了一个布达拉言。)

  (我们花时间去博物馆,难道是为了看乾隆的章子吗?)

  (写诗不行,鉴赏也不行,干啥啥不行,吹牛第一名。)

  (十全宝宝!)

  很多现代观众都在刷"十全宝宝",伤害性很大,侮辱性极强。

  很多太监宫女使尽全力咬着嘴唇,几乎都要咬出血来,方才忍住笑意。

  和珅尴尬极了,心惊胆战,心中暗道,你们这些未来人骂得爽,可苦了我们这些大清人,万一乾隆爷砍他们的头怎么办?

  不过乾隆和他的父亲一样精明,城府很深,应该不至于因为这点嘲讽暴怒吧?

  他悄悄抬起头,像是看到了什么,惊慌失措地大喊: "陛下!陛下!"

  “假货,十全宝宝……”乾隆喃喃低语,气血逆涌,急火攻心,身体的力气仿佛被抽走了,摇摇欲坠地倒下。

  竟是直接昏了过去。

  多亏有太监宫女一拥而上扶住了乾隆,他才没有摔到地上。

  他们几乎都惊呆了,乾隆身体非常好,到了这个年纪,还吃嘛嘛香,连病都很少生,结果现在居然昏过去了……

  乾隆一直面色镇定,要不是出了这事儿,他们都不知道乾隆有多破防。

  和珅尴尬不已,看来对于爱面子的陛下来说,天幕这么一搅和,比杀了陛下还难受。

  不知道时光倒流,乾隆爷还会不会期待天幕盘点他这个十全宝宝?

  他思及此,连忙给了自己一个巴掌,他怎么能这么说陛下呢?可恶,都怪这词太洗脑了,他忘不掉了。

第79章 第九位皇帝(感谢柠宁的浅水炸弹)

  古青青:【那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了,下期再见。】

  随着话音落下,天音戛然而止,天幕消散,天空恢复了往常的模样。

  可人们的心情却无法恢复如初。

  大清,整个太医院都忙活了起来,给乾隆喂药,掐人中,擦身体……

  过了很久,乾隆才悠悠转醒。

  太医:“陛下,您急火攻心,肝火郁结,下次可千万不要动怒了。”

  乾隆呵斥道:“朕动了什么怒!朕有什么可动怒的!”

  太医连忙摇头说没有,心想,陛下的嘴可真硬啊。

  乾隆平时不生病,一生病就躺了很久,直到身体好转,他才慢悠悠地起床。

  上朝的时候,那些文武百官一本正经地汇报工作,好像跟平时没什么区别。可他们低头的幅度比之前要大得多,好像生怕乾隆看清表情。

  乾隆冷着脸上完朝,便甩袖离开,下意识跟之前一样来到三希堂。

  他平时下朝之后往往来到这里品鉴名家字画,并且挥毫写诗。

  然而这一次,他拿着浪毫笔,却久久没能落下笔尖。在书房待了一上午,都没能憋出一首诗。

  宦官为了哄陛下,连忙睁着眼睛说瞎话:“陛下,可干万不要把那女人说的话当真,升斗小民读的书都没有陛下多,怎么能理解陛下的诗呢?"

  乾隆冷哼一声,把笔重重丢在桌子上,墨水在洁白如雪的宣纸上落下残痕。

  “你说得对,朕不会作诗给他们看了,他们不配看!”

  从此,乾隆除了给家人写诗之外,几乎再也没有动过笔了,每年推出的诗集也少了不少。

  大臣们皆是松了一口气,太好了,他们确实不配看!

  ———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深深记下了乾隆的名字,不仅对他的四万首诗印象深刻,还对他异族人的身份印象深刻。

  天幕结束之后,他一直在思考大清的事情。

  这天,他询问儿孙们:"这清朝皇帝到底是哪个部落的后裔?你们有头绪了吗?"

  皇太孙朱允炫摇摇头,老老实实地说:“尚未查到,北边的部落很多,还需要时间摸索。”

  朱元璋:“老四,你呢,你在北边待过,消息应该挺多的吧?”

  一般来说,藩王无故不得进京,每三年才能面圣一次。最近,正逢藩王进京的日子。

  朱元璋也挺想念这些儿子,便办了场宴会,把他们都喊来。恰好今天也是天幕播放的时间,席间非常热闹。

  青年朱棣意气风发:"父皇,昔日唐太宗御驾亲征,横扫夷狄,周围的部落无不臣服。我大明岂能落后?哪需要花时间去找啊?直接把他们全处理掉不就行了!”

  朱元璋看了朱棣一眼,朱棣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非常像他。

  朱元璋:“说得好!老朱家的子孙就该有这种魄力!老四,那这事就交给你了。”

  朱棣很想建功立业,闻言忙不迭点头:"儿臣愿意。"

  朱元璋心里美美的,皇太孙朱允炊仁德宽厚、声望很高,是个守成之君。儿子朱棣等这些藩王勇猛能干,以后牢牢拱卫着京师,大明江山稳若泰山啊。

  他老朱怎么就这么会生孩子呢?

  今天,天幕即将播放。朱元璋心里有些期待。盘点完清朝之后应该要盘点到明朝了吧。他年少时没有书读,但一刻也没忘了读书的重要性,一旦有机会就发奋苦读。

  文人推崇吟诗作赋,他也学了点,自认做得还可以,反正不会比乾隆差。

  能不能盘点一下他?

  如果他不能上榜,他的子孙上榜也可以,反正肉都烂在朱家的锅里,没什么区别。

  他想通过天幕得知更多大明的未来。比如,朱允纹做得怎么样?他老朱家的子孙生活过得好不好、能不能吃上饭?大明传了多少年才被外族人终结?

  在无数人的期待中,天幕准时播放。

  【Hello大家好,之前说了,这个榜单中的帝王诗人写诗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皇帝写的未必有多好,只是因为值得盘点,所以上榜了。

  排行第九的皇帝就是这种人。

  让我们掌声有请第九名,大明的第十一位皇帝,嘉靖皇帝。】

  朱元璋脸上瞬间绽放纯粹又真挚的笑容:“终于盘点到大明了,咱都等急死了!都有十一位皇帝了?看来大明国祚不短啊。允炫,你的后代可以啊。”

  至于天幕说这位皇帝作诗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9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盘点千古风流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