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那就靠表现见真章吧。

  嘉谷和丸红商社各自引进的大豆种子,都是各自培育的优良品种,至少从公布的资料上来看,无论是从产量还是出油率等指标上,都不相上下,算是双方打平。

  而在农业机械上,差距就表现出来了。

  几十万公顷的农场,机械化种植是必然的,而无论是嘉谷还是丸红商社,都选择在当地租赁部分农机,再从国内租赁部分农机入远东补充。

  毕竟是第一年合作,明年是怎样的状况,谁也不敢断定,自购农机就是冒险。

  大家在远东当地租赁的农机都差不多,但从国内引进的农机上,就可以看出双方的底蕴差距了。

  嘉谷从国内租赁的大型农业机械从黑河口岸进入远东,一条车龙排队而入。齐政带着提前过来的员工在远东一侧迎接车队。

  太田明夫闻讯赶来,看到长长的车队后,笑着对齐政说道:“你们的机械装备,可比我们晚了一星期了。”

  “土地尚未完全开冻,早点晚点无关紧要,不是吗?”齐政不为所动。

  丸红商社从岛国国内租赁的农用装备,一星期前已经使用轮船运到远东,现在已经进驻农场。

  “跨国运营,总是对嘉谷的效率有所影响吧?”太田明夫一副理解的表情道。

  齐政就瞥了他一眼,淡淡说道:“我们的农场面积更大,需要的机械也更多,时间上当然会紧张一点。”

  太田明夫就“呵呵”笑道:“也要抓紧了,眼看着就要整地了,机械装备到场后还要进行修检,农场大,机械多,管理难度也高。”

  “哦?是吗?”齐政口中说着无意义的语气助词,看着车队通过关口。

  太田明夫也顺势看向靠近的车队,随即轻松地笑了起来:“嘉谷的资金很紧张吗?我看你们租赁的机械装备可算不上先进。”

  齐政看过丸红商社从国内运来的农业机械,也确实是先进,就拿播种机来说,他们引进了气吸式播种机,一天可以播种800多亩大豆。

  相比之下,眼前由大型拖拉机和播种机组成的“车队”,最先进的不过是四行精量播种机,每天的播种面积约在150亩以上。

  更不要说,丸红商社引进的机械装备一水的崭新面貌,跟眼前明显“身经百战”的装备相比,简直就是白天鹅与灰鸭的既视感。

  齐政嘴上毫不认输:“嘉谷不是不能引进最先进的设备,但现阶段,机械装备跟团队的磨合更为重要。我从国内招募的,都是有十年以上大豆种植经验的团队,他们就是驾驭着眼前的机械,为我们国家的粮油生产,做出了莫大的贡献。”

  眼前的车队,包括团队人员,都是王昱业在国内通过合作伙伴九三油脂从国有农场招募的,国内也只有国有农场,才能满足嘉谷的人员和装备需求。

  嘉谷集团向团队所在的国有农场支付一笔劳务费用,同时在工作期间,团队的奖金后勤和来回的费用,全部由嘉谷承担。

  在“为国争光”的口号下,多个国有农场优先派遣经验最丰富的的团队,奔赴远东的海外农场。

  听了齐政的话,太田明夫的笑容一顿,随即笑吟吟说道:“机械装备先进点,总比单纯提升团队效率要方便吧?”

  齐政笑看太田明夫一眼,摇摇头没有说什么。

  丸红商社作为岛国国内首屈一指的粮商,与国内的久保田等农机巨头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自然在农机的保有量和先进程度上走在最前头。

  而国有农场无论是在资本还是需求上,都对最先进的农机可望不可及。而齐政也不觉得区区几十台农机的差距,就能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多大的嘉谷的农场管理团队和招募的劳动力还是以中国人为主?”

  齐政漫不经心道:“那又怎样?”

  太田明夫轻轻一笑,颇有些语重心长地说道:“齐董,我说话直接,您不要介意。你们可能在海外经营的经历不多,但按照我的经验,在海外经营农业,要充分考虑投资对象国的需求,实现互利共赢。而尽量招募当地人进入团队,能很大程度上减少或消除投资对象国政府及民众的误解或抵制。”

  齐政知道,太田明夫说这话是有底气的。丸红商社的高管团队是市场化的精英团队,以全球为市场,广泛招贤纳士,不分国籍、性别。

  譬如在远东,丸红商社的农场招募了不少老毛子,从管理岗位到普通劳动力,都为老毛子留有位置。

  而嘉谷,也从远东招募了不少劳动力,但更多的是之前从国内进入远东发展的国人,他们通晓俄语,与老毛子沟通不存在困难。

  齐政对此不置可否:“你们有你们的考虑,我们有我们的考虑,你应该关心的,是为你们招募的员工多准备点伏特加。”

  太田明夫面色一僵。

  远东本就劳动力短缺,加上民族习惯、工作节奏不同,丸红商社也受困于劳动力用工量的不稳定和不确定——老毛子不但酗酒,工作上也比较随性,确实令人头大。

  太田明夫很快恢复笑脸:“我们商社拥有精通俄罗斯政策、法规、市场和风土人情的复合型人才,对跨国农业生产管理经验丰富,我相信,与本地人的磨合很快就会走上正轨。”

  “反而是你们嘉谷,虽然招募本国人方便,但是从长期来看,是很难融入远东本地的。”

  太田明夫语气诚恳,但齐政只是笑而不语。

  太田明夫看似是为了嘉谷考虑,但齐政知道,他是在给嘉谷挖坑。

  齐政相信丸红商社有充足的跨国经营的人才,虽然麻烦了点,但与老毛子磨合好应该不是问题。而嘉谷缺乏这样的人才,如果招募太多的老毛子,单是管理他们就焦头烂额了。

  更何况,现在嘉谷和丸红商社是两种运营方式,如果嘉谷主动向丸红商社趋同,最起码,会让丸红商社在瓦西里那边大为加分的。

  太田明夫见齐政毫无反应,不禁扬声道:“齐董,目前看来,无论是机械装备,还是经营团队,我们商社都更胜一筹。嘉谷不主动求变,估计很难比得上我们了……”

  齐政转头看了太田明夫一样,露出洁白的牙齿笑了:“比不上吗?你这话说得太早了,不过是一些外在条件,胜负终究是要看成果的。”

  ……

第241章 开启掠夺模式

  阿穆尔州,结雅-布列亚平原,嘉谷开发的巨型农场。

  带着丝丝冷意的微风拂过,黑土地上,一望无际的大豆田内阡陌纵横,却看不到一个劳作的农人。

  只有一排排的农业机械,成阶梯状排列对土壤进行深翻,然后将其整平;挑拣出田间内的前茬作物残体、杂草及大石块等,避免存在病菌危害大豆生长。

  齐政陪着瓦西里来到田间,视察忙碌的田间作业。

  “真是伟大的机械作业!”瓦西里看着远方成排耕作的农机,感慨道。

  齐政点点头:“大规模机械化配上大田作业,确实有一种豪迈之美。”

  瓦西里深呼吸一口带着翻开的泥土气息的空气,扭头问道:“翻土后就是播种了吧?”

  “对,同样是机械化播种,播种机将大豆种子排列成长长的几排相隔的种子,按照精确的距离,将种子植入地里。既能合理控制大豆的播种量,也能在空间上进行科学布局,确保大豆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状态。”

  瓦西里边听边点头,继续问道:“播种时要施肥吗?”

  齐政闻言,心里趟亮,知道了瓦西里过来的主要目的,但还是佯作不知地说道:“我们嘉谷的大豆种植是需要的,这叫做种肥。主是在播种时随种子一起施下的肥料,为了给种子发芽提供充足的养分,使其出苗顺利安全。施肥时是先将肥料施下,覆盖一层细土后再播种。”

  瓦西里貌似听得很认真,等齐政说完后,才说道:“原来是这样,我只知道大豆种植后还要做好追肥工作,保证大豆的生长有充足的营养,防止土壤肥力不足导致降低产量。”

  齐政微笑地顺着他的话说道:“你说的没错,追肥也很重要。”

  瓦西里紧接着就问道:“可是我看到嘉谷报上来的化肥需求量,在单位面积上可是远远低于丸红商社的施肥量,这就让我觉得相当意外了。”

  齐政心里“呵呵”,果然,瓦西里就是为了化肥问题而来。

  在嘉谷以及丸红商社与瓦西里的合作中,种子、农业机械甚至劳动力都可以按照嘉谷和丸红商社的要求引进,唯独在化肥上,瓦西里坚持要采用俄罗斯自产的产品。

  苏联当年是拥有全球最牛逼的化工工业的,就是现在的俄罗斯,化学工业也是非常的强大——化肥就是主要的化工产品之一。

  俄罗斯大多数的化工厂都是在东欧地区,化肥不但出口到乌克兰、波兰等东欧国家,还出口到德国、法国等一线强国去。

  瓦西里当然不是因为爱国才坚持使用国产化肥的,主要还是因为利益使然。

  因为俄罗斯国内大部分产能都在欧洲区,远东等地的化肥也是从那边运过来的。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俄罗斯国内的化肥价格奇贵。

  俄罗斯的化肥出口到乌克兰,售价大致在五百卢布一袋,而在国内销售则是八百卢布一袋,主要原因就是税收。

  俄罗斯是著名的重税之国,化工业的税收尤其重。联邦税收占比较低,而地方提留税占比那简直叫做随心所欲——手头紧了,就多加点税;心情好了,就少收点税;简直无语。

  再加上化肥销售是垄断性质的。也就是说,下面每一个州,每一个地区的土豪掌握着化肥的销售。哪怕联邦减税了,他们还是卖这么多钱,税当白捡。价格自然居高不下。

  瓦西里背后的团伙就垄断着远东地区的化肥销售,他们当然不同意进口化肥冲击他们的生意。

  但是嘉谷和丸红商社又不傻。化肥的投入是算入他们的投资的,关键是价格这么高,瓦西里在这上面赚了一笔,最终还在农业收成上占据大头,那嘉谷和丸红商社不就是为瓦西里白白打工了?

  两家一开始都坚决不同意,而瓦西里又死咬着一点不退让,差点都谈崩了。

  最后大家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嘉谷和丸红商社可以使用俄罗斯国产化肥,瓦西里则按照比市价低一成的价格销售给两家,同时为两家的农场减免州农业税。

  在国内,农业税已经在着手取消了,但是在俄罗斯这项税收依然坚定地存在,而且税收比较重。

  在远东,地方官员在最恶毒的时候可以征收到3成左右。也就是说,你种地所得一万卢布的话,那么仅地方提留部分就要缴纳三千卢布上去,再加上联邦税收等,大致可以去到五成左右。

  在俄罗斯做生意,践踏其税法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手段,如果想合法地做任何生意,对不起,你可能就是在帮联邦打工了。

  瓦西里答应为农场减免州税,嘉谷和丸红商社再三度量后,最终同意了瓦西里的意见。

  俄罗斯的化肥等农用物资是采用计划供应的模式,需要提前一个季度报计划,嘉谷和丸红商社自然要提前估量好化肥需求量,提报给瓦西里。

  而很显然,嘉谷提报的数量远远低于瓦西里的预估,以至于他忍不住亲自跑过来向齐政询问。

  面对瓦西里的疑问,齐政淡淡一笑:“大豆虽然是喜肥作物,但是在它的生长过程中,我们还是需要控制好肥量以及科学的使用肥种。而我们嘉谷在科学施肥上有独家技巧,能在保证大豆产量的同时,降低化肥使用量。”

  瓦西里一脸狐疑:“你们真的不是为了节省成本?”

  齐政失笑:“怎么会?农业生产最终还是要看产量的,为了节省一点成本而不顾产量降低,岂不是舍本逐末?我们怎么可能这么傻?”

  “我们嘉谷只不过是坚守绿色生产的理念,使用最现代化的工艺,对土地更为珍惜而已。”

  瓦西里看着大义凛然的齐政,还是觉得哪里不对劲,但话说到这份上了,他也无计可施。

  嘉谷保证产量不跌,通过降低施肥量以保护环境,说出去谁都称赞一句,他还能逼着嘉谷多施肥不成?

  目送疑神疑鬼的瓦西里离开后,齐政踏入农场,笑了笑,蹲下,以掌触地,灵阵运转。

  “九坤六合阵(三阶)触发,主土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固土,沃地。能使大地固实,肥田沃地。”

  “青竹百灵阵(三阶)触发,主木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润泽,生长。生物处于阵中,恍如初生,蓄养紫华,勃然而长。”

  前段时间,齐政终于再次取得突破,能布置三阶灵阵了。

  三阶灵阵,覆盖范围达到了方圆250公里,对于嘉谷在远东的农业开拓简直是如虎添翼。

  “青竹百灵阵”还是以增加产量、提升品质为主,只是效果更加明显而已。

  而三阶的“九坤六合阵”,效果非同凡响。

  外向运转的时候,其能将方圆几百公里内的土壤营养成分等掠夺至阵内,造成土壤肥沃层的转移。而最关键的是,它能定向掠夺某一元素。

  譬如大豆种植,前期施肥以氮肥为主,磷肥为辅,因为氮肥可促进植株生长,能提早开花结荚,而磷肥可提高植株抗病力,使发病率降低——这时齐政可以控制三阶“九坤六合阵”多聚集氮元素。

  而到了结荚期,要以磷钾肥为主,少施氮肥,因为这时植株已发育完成,对氮肥需求也不大,而结荚对磷钾肥需求较大——此时就可以多聚集钾元素了。

  齐政站起来,感受着灵阵的运转,眺望远东的北方,笑得志得意满。

  远东自北向南,苔原、森林、森林草原景观平行分布,亚寒带针叶林连绵广布。由于这些地区气候比较恶劣,大量土地不适于农业生产。

  千百年来,这些地方森林密布,土壤为与森林相适应的土质,腐殖质含量高,比较肥沃,又受寒带,亚寒带大陆气候影响,气温较低,导致水分蒸发少,故而积蓄多,就形成了很多的沼泽。

  “九坤六合阵”大开掠夺模式,将这块肥沃而难以利用的土地资源,“转移”到嘉谷的地盘上,简直是造福俄罗斯。

  有了远东北寒带资源的补充,化肥就是可有可无,如果不是为了掩人耳目,简直是多余的——“九坤六合阵”存在一天,阵内的土地就是越种越肥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