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嘉谷的投资成本暴降,而大豆产品都是要返销国内的,也就相当于是将远东北寒带的资源转移回国,瓦西里得到的那部分收益,就当是给俄罗斯的小费咯——毕竟,做人不能太小气。

  齐政就觉得自己真是一个好人。

  ……

第242章 被冻萎了

  远东滨海边疆区,兴凯湖平原。

  丸红商社开发的农场内,太田明夫一边巡视着播种后的大豆田,一边听着下属的汇报。

  他的农场面积本就比嘉谷的要小,再加上拥有最先进的播种机械作业,也比嘉谷提前完成大豆播种。

  此时的大豆田内,大豆种子已经冒芽。放眼望去,成排密密麻麻的嫩绿幼苗,仿佛在大地长出了一片“绿毛”。

  但太田明夫的注意力显然不在大豆田上,他听完下属的汇报后,蹙额道:“嘉谷竟然没有增加化肥的采购量?”

  “是的,瓦西里先生亲自去跟嘉谷的齐董洽谈后,嘉谷还是保持原来的化肥提报量。”下属微微低头道。

  太田明夫喃喃自语道:“不至于吧,我们的化肥使用量已经是经过科学的配比,嘉谷再怎么优化,也不可能有太大的差距,齐董是在想什么?”

  一旁的下属不敢接话,抿嘴保持着倾听的姿态。

  太田明夫无意识地向前走,想不明白嘉谷这样不同寻常的举动是何意。

  要说齐政不懂得大豆种植,胡乱指挥,说出来太田明夫也不相信。嘉谷就在东北有自己的大豆种植基地,岂会在一河之隔的远东就盲目起来了?

  “嘉谷完成了大豆种植没有?”太田明夫脚步一停,扭头问道。

  其下属连忙回答道:“刚得到消息,已经完成了全部的种植。”

  太田明夫追问道:“那他们从国内派遣的耕作车队回去了没有?”

  下属稍微回想了一下,才答道:“应该没有,我还没有收到相关的情报。”

  太田明夫就露出了笑容:“不会是我想的这样吧?”

  想来想去,太田明夫都觉得嘉谷降低化肥量的使用,最大的可能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两家与瓦西里的合作条件差不多,谁还不知道谁呢?

  在收购约定随行就市的条件下,瓦西里一方仅以土地出资,从生产资料到具体的运营,都由嘉谷和丸红商社投入。

  这样的情况下,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降低自家的成本投入,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而在太田明夫看来,不同于丸红商社通过提升效率以降低成本的操作,嘉谷显然是直接削减投入的资金。

  事情明摆着,嘉谷无论是管理利率还是生产效率,都比不上丸红商社。就拿耕作团队来说,嘉谷派遣以及招募的团队都要比丸红商社来得大,虽然租金成本可能比丸红商社的低,但停留的时间也长,管理难度更大,花销的物资也更多,综合起来,成本也就提上来了。

  太田明夫有些得意,看来齐政还是被他之前的一番话给影响到了,效率上比不过丸红,就在投入下心思了。

  丸红商社估算过在远东种植大豆的成本,将土地按照出资比例折价的话,人工、机械加上地租才占到一半的成本,而化肥农药的成本,占据了成本的三分之一。

  尤其是老毛子死活不肯允许进口化肥,即使打折后,提供给两家的化肥还是比他们自己采购的要高,也难怪嘉谷会直接削减化肥的投入。

  至于产量,太田明夫觉得自己已经摸清了齐政的想法脉络。

  “真的得感谢远东这边肥沃的黑土地啊。”他低头看着脚下黑黝黝的土地,不无感慨道。

  大豆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对土壤的要求不大,大部分土壤都可以正常生长。

  但是想要种植出高品质、高产量的大豆,还是需要选择排灌正常、腐殖质丰富、保水保肥性强及深厚松软的土壤。

  恰好,这两个农场所在地的黑土层就具备这样的条件。

  “嘉谷是仗着这样肥沃的土地,才敢削减化肥的投入吧。”太田明夫智珠在握道。

  随即他嘲讽地一笑:“中国人,就是喜欢这样过分甚至是掠夺性地使用土地资源。俄罗斯与我们进行合作明显更为有利。毕竟,我们岛国人,对土地最为珍惜,绝对不会干这种伤害地力的事情。”

  在前期的远东投资环境调查中,丸红商社就发现了,一些在远东的邻国承租人,对土地的开发极为急功近利。

  他们使用化学添加剂种植农作物,且公然违反俄农用地使用规则,使用俄罗斯法律所禁止的杀虫杀菌剂和有毒的化学药剂,这些行为导致土壤肥沃层的转移和环境的伤害,这一切都被俄罗斯农用产品监督部门的文件所证明。

  太田明夫只是没有想到,嘉谷这样的大公司,竟然也是这样的目光短浅。他觉得社长对齐政的评价实在是过誉了。

  “嘉谷这是在自寻死路,就算这样将成本降下来了,真以为瓦西里等人看不出他们对土地的压榨吗?唉,齐董比我想象中还要容易对付!”太田明夫状似失望道。

  一旁的下属狂拍马屁,称赞其英明。

  太田明夫嘴角微翘,摆手道:“行了行了,你们专心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我们要一鼓作气,将嘉谷彻底压下去……”

  心情大好的太田明夫当晚就在农场内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他醒来,大门就被急促地拍响。

  太田明夫迷迷糊糊地起床打开门,忽的一个冷颤。

  他彻底清醒过来,连忙将门口的下属让进来,迅速关上门。

  “什么情况?”太田明夫一脸凝重。

  其下属沮丧着脸:“昨晚,气温骤降!大豆苗……被大规模冻萎了!”

  差点被冻萎的太田明夫:“……”

  等他穿戴好衣物,走进农田内的时候,一看,眼睛都要红了。

  大豆苗冻伤都已经算轻的了,环顾四周,嫩叶受冻脱落,冻死的幼苗随处可见。

  昨天还生机勃勃的大地,今天像是被蹂~躏一般,排列整齐的大豆苗七歪八落,惨不忍睹。

  太田明夫嘴巴都哆嗦了。

  从温度来看,大豆是喜温作物。生长后温度不得低于6度,种子才会逐渐萌芽;11度左右是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大豆幼苗的抗寒能力与其生长情况相关,通常温度不可低于零度。

  现在的气温绝对降至冰点以下,最坑爹的是,气温降得太突然,连防备措施都来不及布置。

  现在看来,低温天气都不是影响大豆单产的问题了,简直就是绝产的节奏。

  “八嘎,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兴凯湖都解冻了,怎么还会有这么严重的霜冻?就没人关注过天气预报吗……”太田明夫气急败坏,怒喷着身边的下属。

  下属不敢吱声,低头任由他发泄怒火。

  太田明夫将下属喷得狗血淋头后,才稍微冷静下来,他深呼吸一口气,吩咐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紧去看看有没有补救措施?”

  等下属转身就要离开时,他又叫停道:“等等!”

  太田明夫眼神闪烁道:“你先去确定这场霜冻的范围,主要是看看……嘉谷的农场有没有受影响?”

  ……

第243章 拥抱粮食大牛市

  “自然是没有的!”面对急冲冲赶来的瓦西里,齐政一脸淡定道。

  丸红商社开发的农场遭遇突如其来的霜冻,损失极大。瓦西里就担心嘉谷的农场也遭遇天灾,那样今年的开局也忒惨了。

  幸而他赶到嘉谷农场后,映入眼中的是一片岁月静好。

  黑土地上的大豆茎叶随风摇曳,嫩绿的叶子展现出蓬勃的生机,饶是瓦西里不懂农业,也看得出来嘉谷的大豆苗长势极好。

  再回想起在丸红商社农场看到的惨状,瓦西里不禁叹了一口气:“气候真的是变幻莫测,说受灾就受灾,做农业太不容易了。”

  齐政轻咳一声,压下嘴角的笑意。

  “履霜凋秋阵(二阶)触发,主水火系,范围:方圆一百公里。效果:凝霜,结冰。能使履霜坚冰,入秋至冬。”

  降温是正常的,气温骤降是不太正常的。

  丸红商社农场遭遇的可不是无妄之灾,而是他齐某人的“杰作”。

  太田明夫不是因为他们的效率更胜一筹,播种出芽都领先于嘉谷而沾沾自喜吗?齐政觉得应该让他“清醒”一下。

  “履霜凋秋阵”可不仅限于当“天然冰箱”用于冷库,在农业上,用来拖拖后腿也是蛮方便的。

  最主要是远东这边的早春天气,本就难以预测,区区一场霜冻,又算得了什么呢?

  “丸红商社确实是倒霉,不过,做农业嘛,就是这样,总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齐政无甚诚意地安慰道。

  瓦西里扯了扯嘴角,随即想起嘉谷和丸红商社的明争暗斗,不欲在这个话题上多说,他指着大豆田道:“看这大豆长势,如果没有受灾,今年应该收成不错吧?”

  齐政也配合地转移话题:“如果没有意外,您今年可以发一笔小财。”

  “哦?”瓦西里来了兴趣。

  齐政同样指着茁壮生长的整齐大豆幼苗说道:“这边土壤肥力充足,我们每亩种植两万株左右,再加上我们引进的优良品种,按照目前的长势预估,亩产大概能上到200公斤以上。”

  “按照如今的国际大豆价格,约是230美元吨,那么我们每公顷的收入达到700美元左右,整个农场全年度的收入将在4000万美元以上,而这其中,超过一半是属于您的纯收益。”

  在俄罗斯,货币的支撑是依靠能源输出来换取国际主力货币作为储备,稳定卢布对外的汇率,这也导致卢布的汇率相当不稳定。

  所以齐政在远东更喜欢用美元报价,老毛子们也更喜欢收入美元。

  瓦西里瞳孔一缩,语音微提道:“有这么多?”

  齐政点头确认:“只会高,不会低!”

  瓦西里整个人都燥热起来。

  仅仅是拿出一块地,一年就有2000多万美元的收益,这可不是小财了。

  直接卖资源虽然看似单笔收入更高,但那有太多的牵扯,上上下下打点下来,落入自己口袋的反而只是一小部分。

  相比之下,“租地”的生意多轻松啊,只要舍弃小部分利益,再拉拉关系,大部分都可以落入自己的口袋,简直美滋滋。

  不过,瓦西里瞬间反应过来:“种大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收益?”

  齐政就笑了:“远东大豆现在的亩收益之所以非常低,主要是因为产量。产量不足的话,甚至还会导致亏本。所以,谁能提高大豆的产量,谁就能得到更高的种植效益。”

  “我们嘉谷选择引进高产量品种,种植管理的团队更是经验丰富,这才有200公斤以上的亩产。”

  “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丰收的前提下,如果碰上天灾人祸,那一切都说不准了。”

  又想起丸红商社农场的悲惨遭遇,瓦西里这才从美好的畅想中清醒过来。

  就说嘛,哪有这么好赚的生意?

  直接卖资源虽然会受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但收入还是可控的,价格低了大不了就多卖点;但是做农业,一不小心就打水漂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