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47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

第435章 这不,雨来了

  回到老家的冯勇发誓,赤埕县从来没有这么充满希望。

  一回来他就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嘉谷在本地找到了一个深层地下水层,而且打算在境内修建一个水库,同时作为密云水库的水源补充。

  也就是说,赤埕县日后的可用水资源也大大增加了,套在本地人脖子上的“生态绳套”终于松了不少。

  ——起码,种植农作物的可选面都广了。

  “喏,本地人就是这么的朴实!全县近三十万人,近八成是农业人口。扶贫产业最容易被接受的,还是农业,是耕种。”王昱业低调地主持了“嘉谷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启动仪式后,在台下颇为无奈地对齐政说道。

  交通闭塞,见识浅薄,导致深度贫困像绵延的大山,横亘在这里的几代人面前。

  无论是嘉谷,还是当地政府,都在详细的走访考察后,认识到一些村庄所在地实在是人力难以改善,还不如挪穷窝、建新村,进行易地搬迁。

  但哪怕是免费搬迁,有新房子,一些村民依然不乐意——他们主要是担忧没了地,就算“住上新房子”,一样会“过上苦日子”?

  这样的保守思想还颇为普遍,哪怕政府帮忙做协调工作,有时也不见得有效果。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第一步就是要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如果农民都不配合,那就真的是开局不利了。

  但齐政没有表示出任何担忧:“不需要生硬地号召,大伙儿不是对致富的渴望不强烈,只是他们看不到前景,心里迷茫而已。”

  王昱业点头赞同。

  这种事儿,根本不需要两人操心——嘉谷已经有了丰富的应对经验。

  很快,当地政府就见识到了嘉谷的“套路”。

  针对农民们对流转土地的担忧,嘉谷出资组织村民代表到就近的嘉谷种植基地参观,让大家看看与嘉谷合作的前景。那种合作开发,共同富裕的模式,无不让他们羡慕。而等他们回到村子后,就都成了嘉谷的拥趸和义务宣传员。

  此外,因为经济条件太差,本地村民缺乏基本的医疗常识。冬季风大,气温低,夏季早晚温差大,村民们起早贪黑在田里劳作,经常接触刺骨的冷水,极容易患风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嘉谷又组建组织医疗团队,帮助村民们进行诊治,同时和政府探索建立特困人群的医疗保障资助体系……

  “自古套路得人心”,“利他”,最后同样会“利己”。

  作为项目的主导者,嘉谷不计一时得失,虽然这是一笔额外的花费,但真正得到了当地人的信任,改变了他们对土地流转的抵触。

  尤其是,嘉谷还号召当地年轻人回乡发展,并在当地大规模招聘工人,“只要肯干就能赚钱”,给赤埕县群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回到老家的冯勇想不到,这么快他就如愿地有了一个新身份——嘉谷的职业工人。

  ……

  沿着崎岖的山道,来自首都的生态学家郭教授带着学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山沟,前往嘉谷建设的“百果园”。

  虽然嘉谷的田园综合体项目顺利获批,但重点考虑到坝上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政府也严格设置了生态红线,而郭教授就是政府方的咨询专家之一。

  此行,他是来“兴师问罪”的。

  在郭教授看来,赤埕县大部分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干旱缺水,土层薄弱而贫瘠,嘉谷怎么也得等到建设好灌溉设施后才会启动最核心的种植业吧。

  万万没想到,嘉谷是这样的……急功近利!

  在冷链工场还在选址、水库建设方案还在报批、交通建设还在规划的阶段,嘉谷率先启动了大规模的果树种植。

  郭教授甚至有些气急败坏,嘉谷这样,不是瞎搞吗?什么灌溉条件都还不具备,就大种果树,能有多少成活的?就怕果树活不了,生态植被也遭到了损毁。

  怨念满满的郭教授刚靠近嘉谷的果园基地,就看到一副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挖坑、除草、种树、施肥……而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走过来,远远地向郭教授伸出手:“郭教授,欢迎您的到来,我是嘉谷实验室的程启元。”

  程启元是嘉谷果树种植的技术指导领队,从开启果树种植的第一天起,他就带着技术团队长驻基地,从种植源头开始标准化管理,指导工人们科学种植。

  郭教授一脸严肃地和他握了握手,而程启元也很快知道了郭教授摆出这么一张臭脸的原因。

  面对郭教授的质疑,程启元温和地笑了笑:“郭教授,这得怪我们,没有跟您沟通好。”

  “其实我们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但其实问题不大。因为,我们目前种植的果树,主要是黄桃……”

  在坝上地区开发农业,当然要克服干旱风大、无霜期短等问题。而经过嘉谷实验室的评估,赤埕县这个地方的气候和地质,有潜力种出更好吃的黄桃。

  黄桃耐旱,且具有一定的抗衰老和美容养颜的功效,堪称保健水果、养生之桃,市场需求量大。

  新鲜的黄桃比一般的桃子都贵,这是因为黄桃的种植要求更高,而且比一般的桃子更难储存运输,一般从摘下开始保质期就只有一周左右,没有完善的冷链物流,运输成本会极高。

  程启元介绍道:“黄桃耐旱,但它对于涝害是没有抵抗能力的,所以说时间的选择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在北方六月份的雨水到来之前,种植好黄桃,到时它就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了。”

  郭教授依然绷着脸:“哼,我怕雨季还没来临,树苗就旱死了。”

  程启元含笑道:“其实吧,我们公司的气象部门预测,今春,这边雨水会较充足,足以保证黄桃树苗的成活了。所以我们提前启动了果树种植,嗯,说不准项目完成进度还会因此提前……”

  郭教授瞪眼:“你们的气象部门,难不成会比气象台还要准?我怎么没听说过今春雨水足?”

  程启元微微一笑,抬头望天,只见有云彩漂浮。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从战绩来看,嘉谷的气象部门,在小范围内的气象预测,还真的比气象台要准。

  郭教授还想继续批评嘉谷冲动的行为,却蓦地闭上了嘴。

  ——无声无息的,天空飘起了细雨。

  郭教授双眼瞪得更圆了。

  这时,程启元慢条斯理地撑开伞,送到郭教授头上:“这不,雨来了!”

  ……

第436章 不要拦着我学习

  春雨贵如油!

  看到嘉谷果园种植基地里的员工们都不慌不忙地避雨,郭教授就知道,嘉谷真的如传闻中一样,从不打无把握之仗。

  他不由得隐晦瞪了一眼自己的学生兼助手们,让你们收集天气信息,还能不能上心点了?

  郭教授的助手们莫名委屈,不是?这气象台预测不准,他们找谁说理去?

  齐某人:“嗯……”

  “五斗云雨阵(四阶)触发,主水系,范围:方圆一千公里。效果:聚云,化雨。能使水气流布,风云化雨。”

  这次还真的不仅仅是为了干旱而调雨。

  开春就实锤了今年是一个天气反常的年份。紧接着西南干旱之后,江南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早汛苗头——梅雨季节未至,汛期就提前到来了。

  尤其是江右省中北部,出现了连续的大雨到暴雨,降水异常偏多,五大河流及鄱阳湖水位迅速上涨。

  这还了得?

  嘉谷的水稻种植基地遍布这些地区,如果继续受阴雨寡照天气影响,今年的春播育秧进度及苗情长势都会受到明显影响,进而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而此时的华北地区,一如既往的轻微干旱。

  ——国之大,有水深亦有火热。

  少不得要齐政出手“劫贫济富”了。

  将江南地区偏多的雨量,“乾坤大挪移”,滋润包括坝上地区等华北干旱带。

  赤埕县这边只是“先锋”而已,所以气象台没有预测到,反而比不上“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嘉谷气象部。

  ……

  淅淅沥沥的小雨没有下多久,不过足够让土地吸足了水分。刚种下的果树苗经过雨水的洗礼,更显勃勃生机。

  而技术指导人员带领着员工,抓紧土地湿润的时机,快速投入到新一轮的果树栽种中去。

  生态学家,同时也是植物学家的郭教授佯装淡定,避开缺水这个话题,继续巡查嘉谷的果树栽种是否符合生态原则。

  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这些果农的学习热情超乎想象!

  他们种植果树,真的不是简简单单挖个坑埋下去就好,而是在施肥、培土、修剪方向都要做得尽善尽美。

  技术人员们耐心讲解、指导操作,经常可见果农围在他们身边,这些小则二三十岁,大则四五十岁的果农们,这一刻,认真得像个小学生。

  “这……你们是怎么做到的?”郭教授真的惊诧了。

  如果是果农自家的果园,那他们保持这种学习热情倒是说得过去;但这片山头是独属于嘉谷的果园啊。

  程启元推推眼镜,轻咳一声,道:“其实很简单,我们设定了完工奖,按照他们的种植进度,可以拿到不同程度的奖金。当然,这个完工的指标主要是看果树的成活率。为了丰厚的奖金,他们还不得拼了命学习吗?”

  无论在哪里,金钱的魔力都不容小觑。

  尤其是这些挣扎在低收入线上的农民,他们对金钱的渴望,是无穷的。

  可以说,嘉谷祭出了金钱的大棒后,“指手画脚”的技术人员成为了果农们最受欢迎的群体——谁都不要拦着我,我要学习!

  郭教授愕然,这……真的是简单而粗暴。

  但是他还是觉得难以理解:“为了加快一点进度,这样增加人力成本有必要吗?”

  程启元摇摇头,轻声道:“其实,加快进度只是一方面的。我们的目标,是借此改变他们的种植观念,培养出一批具备完整果树种植管理知识的现代化果农……”

  嘉谷这么大规模的果园,注定了不能仅仅靠实验室的技术人员。一线的果农起码也要具备一定的种植管理技能,而且是技能越完善越吃香。

  哪怕因此多出几百上千万的人力成本,能培养出一批积极学习的果农,这对于嘉谷而言,绝对可以算是赚的。

  郭教授吃惊于嘉谷对员工技能培训的大手笔投入,但又觉得理所当然——一线果农具备的知识体系越完备,关键时刻就能为果园避免病虫害等损失,从长远来看,这足以抵消投入了;更别提这给产品品质提升带来的隐形效果。

  尤其是黄桃这种种植要求高,管理麻烦的水果品种。

  为了验证嘉谷激励学习的效果,陈教授拉住一位果农进行交流。

  被他拉住的,正是从首都辞职回乡,并如愿加入嘉谷的冯勇。

  “你以前种过果树吗?”

  “没有。以前最多是种植玉米等作物,这边山区干旱缺水,种植水果,那基本是赌博……”

  “你觉得嘉谷的技术指导有用吗?”

  冯勇踢踢鞋底的烂泥巴,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很有用啊!”

  “你看,短短半个月,我就学会了给黄桃修剪徒长枝、过密枝;尤其是现在的幼年树,要如何留出主干,保留足够的侧枝,逐级留枝,去掉多余枝。”

  “我知道了黄桃的主要病害是桃炭疽病,除了及时修剪病果病枝外,还学会了配制杀菌液;同时对于那些生病或者是损坏的枝条,要带出果园,避免病源相互传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4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7/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