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48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我还学会了肥料的施加要看果树的生长来进行,要如何施用定制配方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冯勇说得眉飞色舞。

  他的心情是真的好!因为勤劳肯干,且学得认真,他种植的果树成活率也最高,这个月,估计拿的奖金比工资还要高。

  以前他只能出门打工,背井离乡不说,工资还不高。现在,他不仅在家门口有了份稳定的收入,还能不断学习种植技能,让他在公司里更有竞争能力,生活得更有底气。

  而且,在充实的学习中,看着这些黄桃从一棵棵小树苗开枝散叶到开花结果,太有成就感了。

  郭教授看着满头大汗却精神饱满、且掩饰不住内心对嘉谷拥护的冯勇,一时有些失语。

  极目远眺,雨后的坝上天高云淡,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生机勃勃,果园建设做得如火如荼。

  有句话说得好,给钱给粮,都不如引来致富产业。

  有“天时”助力,又有“人和”共襄,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里将变成一幅绿色产业花开有声、果实挂枝,处处皆是绿意盎然的美丽画卷!

  ……

第437章 假农之名,圈地盖房

  任何时候,将鸡蛋装在同一个篮子里都是很危险的。

  嘉谷田园综合体项目,特色水果产业是基础,带动和辐射整个园区。但既然是“综合体”,特色产业当然不止一个。

  而最能体现田园花香、“诗意栖居”的,可能就是那果林下的万亩玫瑰花田了。

  按照生物共生原理,齐政赫然发现,最适合与黄桃“共生”的经济作物是——玫瑰。

  虽然达不到新台糖22号甘蔗和“南早1号”黄豆之间那种“同频共鸣”,但也有一定的相互促进生长的成效。

  那就好说了,玫瑰毫无疑问作为“花乡果巷”的主打花卉品种。

  随着“万亩果园”的建设启动,“万亩花田”项目也随之上马。

  先种果树,林下种玫瑰,营造多层次的种植方式。

  待翌日,三四月漫山桃花绽放,风景如画;五六月玫瑰花开,盛美璀璨;七八月黄桃成熟,果园飘香……虽然格局初布,但已经让人联想到花开果收时美不胜收的生态旅游景观了。

  当然,种植和旅游结合,旅游产业更多是惠及本地群众,嘉谷追求的,是延长种植业的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

  譬如玫瑰,简简单单的卖玫瑰?对不起,我们不约。

  “一枝玫瑰在零售市场上的售价不过是2、3元,但如果是经过深加工提炼出的玫瑰精油,10毫升就能卖2-3万元,折算下来一滴要250元,啧啧,玫瑰精油真不愧是‘液体黄金’。”王昱业翻了一下资料,赞叹道。

  巧的是,嘉谷种植的玫瑰品种是“百叶玫瑰”,虽然产量不高,但它是生产玫瑰香水、精油的优良品种,目前仅少数公司有种植,原料十分紧缺。

  “我们拿下了那家玫瑰精油加工厂?”齐政抬了一下眼皮。

  “毫无意外!”

  “平台型”企业就是有一个好处,“栽得梧桐树,自有凤来栖”。

  这不?嘉谷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设计扩散后,各路企业纷纷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玫瑰深加工厂商正是其中之一。

  那是冀省一家小型的玫瑰深加工厂商。虽然规模小,但瑰精油提取设备一应俱全;最让人惊喜的是,它生产的玫瑰精油经有关权威部门检测认定,纯度达到国际标准。

  可惜的是,玫瑰深加工行业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做后盾——这家玫瑰深加工厂商尽管技术不错,但销售渠道受阻,资金链断裂,贷款也办不下来,眼看着就要“断炊了”。

  好在,在毛遂自荐之后,齐政对其技术能力颇为满意,大手一挥,嘉谷入资该玫瑰深加工企业,将其搬迁至赤埕县并扩建玫瑰深加工产品线。

  “玫瑰深加工厂的合作倒是小事一桩,你看看,这家地产企业的合作提议,倒是有点意思。”王昱业递过来一份拜访函。

  “商安地产?什么来头?”齐政表示没听说过这个名号。

  王昱业意味深长道:“这是一家专门开发豪华别墅的地产商,别看名声不显的,但背后听说有些来头。”

  “豪华别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盯上了我们的田园综合体项目呗。”王昱业轻笑道。

  齐政挑眉:“呵,那真的有点意思了。”

  ……

  齐政抽空接待了上门的商安地产负责人祁项。

  从外表看,这就是一个温文尔雅的普通商人,丝毫看不出其背后有什么来头。

  但齐政不以为意。

  以嘉谷今时今日的体量和声望,其背后是什么来头他也无惧,更多是对其来意感到好奇而已。

  祁项先是恭维了一番嘉谷的“田园综合体”项目:“以前我来过这边,不得不说,嘉谷带来的改变难以想象。行走在山间、沃野,皆满目绿野、花海飘香的未来,已经不远了……”

  齐政淡淡地客气了两句,开门见山道:“祁总,听说你有个项目想和我们合作,能否详细说一说?”

  祁项脸色一正,从容不迫道:“当然没问题。是这样的,我们公司对嘉谷创建‘田园生产、田园生活、田园景观’的田园综合体非常欣赏,但是我们也发现,嘉谷在提高土地附加值,发展衍生的房地产活动方面有些忽略了……”

  齐政貌似很认真地倾听,但其实已经在内心吐槽不已了。

  卧槽,还以为是什么新鲜项目呢?原来是借开发休闲的名义,大搞房地产开发,兴建别墅出售。

  说白了,就是“假农之名,圈地盖房!”

  不过,人家的档次高一点,要盖的是高档别墅和私人会所而已。

  在这个房价飙升的时代,齐政对所谓的“农业地产”并不陌生,当然,也并不感冒就是了。

  而他也马上想明白了这据说来头不小的商安地产为什么想要拉上嘉谷。

  首先,他有一点应该是真心的——无论是基于嘉谷以往的战绩,还是基于嘉谷的实力,他们对嘉谷在赤埕县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田园综合体”都极有信心。

  这样一来,毗邻首都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首都的有钱人多啊,开发出来的高档别墅不愁没有市场。

  二来嘛,在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开发用地价格节节攀升的今天,即使商安地产有些背景,要找到一块便宜而且开发价值极大的地块,肯定也很艰难。

  这时,横空出世的嘉谷“田园综合体”项目,就落在了有心人的眼中。

  要知道,如果以“田园综合体”的名义获取农用地改作他用,将轻而易举地规避缴纳巨额出让金和各种税费,再建设高档别墅高价卖出,收益将是惊人的。

  齐政甚至估摸出,他们也想借用嘉谷的影响力,掩盖其中的风险。

  等祁项说完后,齐政双眼微眯,毫不客气道:“祁总,诉我直言,我看不出在这个合作中,嘉谷能有多大的收益,承受的风险倒是不小。”

  祁项眼前一亮,笑道:“那我就先说一点,如果和我们合作,我们能帮嘉谷的田园综合体项目撬动更多的资本,甚至不用嘉谷自身投入!”

  齐政闻言,反而笑了:“咳,不好意思,祁总,我不得不问一句了,你看嘉谷像是缺钱吗?或者说,我像是缺钱的人吗?”

  “……”祁项一时懵了。

  哎喂,大哥,你要这样就没法谈了,哪有人敢说不缺钱的?

  ……

第438章 富农是根本

  我不差钱!”

  齐政这话说得霸气,但很显然,祁项是不相信的,他只当是齐政拿捏的说辞。

  在他的理解中,就算是银行,它也不敢说自己不差钱;再说了,不差钱,难不成还会嫌钱多吗?

  但齐政是真的嫌!

  “田园综合体项目已经在申报中都规划好了,地产开发并不在规划当中,所以,祁总,恕我们无法合作!”

  话不投机半句多,齐政对房地产开发毫无兴趣,也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商安地产的合作提议。

  但祁项依然抱有幻想,他游说道:“齐总,这并不是问题。这个项目里不是包含了对农村旧村的改造工程吗?这就是开发地产的契机。嘉谷不熟悉没关系,这块业务可以由我们商安地产来操办,嘉谷等着分利就行。”

  “而且,我是认真的。只要齐总点头,我们就能为嘉谷撬动开发整个综合体项目的资本。”祁项再次强调。

  齐政当然听出来了,他说的是“撬动”,而不是出资,联想到商安地产背后的来头,意思就很明显了,无非就是在银行贷款、政策补助方面有渠道有关系。

  但问题是,这种关系和渠道嘉谷没有吗?

  要知道,嘉谷体系内,即使是负债率最高的嘉谷农牧子公司,随着“万亩牧场”和养猪场的陆续投产,也已经将负债率降到50%以下,更别说其他日进斗金的产业了。

  在银行贷款方面,可以说,今时今日,就凭“嘉谷”这块牌子,追着要放贷的银行有的是。

  至于政策补助方面,更是笑话。

  别的不说,单单对比国家在这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中,承担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库修建的投入,要有多大的“补助”才有吸引力?

  打着休闲旅游农业的幌子,变相搞房地产开发,齐政承认是来钱快,但既损害了国家利益,也损害了农民利益,何苦惹一身骚?

  “祁总,我也不怕实说,你们能撬动的资本,还真的不放在嘉谷眼里。”齐政油盐不进。

  这下子,祁项彻底确定了——嘉谷无意和商安地产合作,甚至连更多的条件都懒得听。

  他眼里精芒一闪,意味不明地说道:“齐总,话不要说得这么满了。嘉谷是有相当影响力,但多个朋友就多一条路,否则,这个项目也许在哪一环上,就会被卡了……”

  听着这隐隐的威胁,齐政倒是乐了。

  “咳,祁总,无意冒犯,我只是友善地提醒一下,嘉谷的这个田园综合体项目,上面有人在看着。”齐政指指天上,微笑道。

  祁项神色一变,直视齐政。

  齐政平静以对。

  ……

  上面有人!

  这可不是齐政胡诌的。

  祁项只是一个推在前台的代言人,所以有些内幕可能不太清楚。但齐政可以肯定,商安地产背后的势力如果还有点头脑,在嘉谷拒绝了合作后,就不会多作纠缠。

  毕竟,这算是顶层大佬文老力推的项目啊。

  看看前来调研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专家马教授就知道了。

  ——和社科院、中科院一样,发展研究中心同样属于国家级的智囊机构。

  如果看国内的科技发展重大事件,经常能够看到某某科学家,或者某几个科学家联名向国家领导上书,阐明发展某某项目或进行某某改革的重要性,然后国家领导予以批示,继而做出重大决定的故事——两弹一星,863计划等重大科技事件,基本都是在此背景下搞起来的。而其中科学家充当的角色,其实就是国家智囊。

  国家大佬要处理的事情很多,遇到的专业问题也很多。他们大都不懂专门的技术,但他们懂人。因此,在相关的领域咨询相关的专家,就理所当然了。而且,一般来说,每一位大佬,都会有比较信任的专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8/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