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297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这些年,嘉谷在这一领域是不紧不慢,但国内的水产养殖业是在狂飙突进。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水产养殖产量为五千万吨左右,其中,有四千多万吨来自我国。可以形象地说,在中国,4条鱼中有3条是养殖的;在世界,3条养殖的鱼中有2条是中国的——我国是世界上唯一养殖水产品总量超过捕捞总量的主要渔业国。

  从种类和产量来看,我国似乎是世界水产养殖业的领导者了。

  但是……产业大国,不一定是产业强国。我国的水产养殖业亦如是。

  ——过去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水产养殖更多的是通过规模扩张和资源消耗来片面追求总产量的迅速提高。而对于水产养殖科学基础理论的探索,对资源节约、食品安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极为薄弱。

  嘉谷不是看不上水产养殖,相反,嘉谷是一直对水产养殖念念不忘。

  毕竟,在所有的动物生产中,水产养殖动物的饲料效率是最高的,是畜禽养殖2-7倍。也就是说,水产养殖业是一个用最少的饲料资源能够换取最大优质产出的养殖行业。

  原因很简单,鱼类等水产品均为冷血动物,不必消耗大量能量维持体温,故饲料利用率高,对粮食的依赖性远低于生猪和家禽。

  对于粮食并不富有的国家来说,优先发展水产养殖是粮食安全的重要国策之一;对于追求可持续发展的嘉谷来说,用更少的自然资源,生产更多的蛋白质,也无疑是值得大力探索的一个产业。

  当然,秉持着嘉谷一贯的“要么不做,要么最好”的理念,嘉谷在水产养殖业上也不走寻常路。

  我国的水产养殖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对水产动物营养研究和饲料研制却并不重视。

  大家都知道海产品营养丰富,却很少知道由于饲料研发技术落后,导致不少海产品在养殖过程中“营养不良”。

  海产品养殖的主要饲料成分是鱼粉,这是优质动物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而我国的鱼粉极其依赖进口。

  优质饲料开发是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我国水产营养的研究基础薄弱,水产养殖饲料的发展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导致养殖户大量使用饲料原料和鲜杂鱼。

  ——不要以为直接投喂鲜杂鱼是仿野生养殖。这种粗放的投喂方式,不仅导致饲料利用率低,还容易引发水产品病害和抗生素等药物的滥用,随之而来的就是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

  而嘉谷是怎么做的?

  嘉谷甚至跳过发达国家的人工配合饲料,直接探索“多营养层级综合养殖模式”,也即“碳汇渔业”。

  ——通过搭配不同种类养殖生物,利用养殖生物间的食性和生态习性实现营养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齐政下意识地将神识沉入海底。

  现在,嘉谷渔场已经很热闹了。

  人工营造的珊瑚礁,精心打造的海藻“森林”,吸引来了更多的海洋生物。

  “针落临尘阵”会驱赶鲸鱼、鲨鱼这种大脑发达的大家伙,但对于脑容量不足的浮游生物或者小鱼小虾,基本没有影响。

  充沛的食物,让很多底层海洋生物进入嘉谷渔场后,就在此安家落户了,比如,太平洋磷虾。

  磷虾是世界所有大洋中常见的物种,是海洋中群体最大的生物之一,但并不是所有的磷虾种类都有庞大的数量。

  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南极磷虾。而太平洋磷虾,也是数量庞大的一种磷虾。

  体长短短1厘米的太平洋磷虾,对于渔场来说,是一种很合适的底层食物链生物。所谓“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在海洋食物链中,小虾几乎是最底层的存在,是大多数肉食性鱼类口中的美食。

  在嘉谷渔场,嘉谷放养的大黄鱼、黑鲪、黑鲷等鱼种,既喜欢以太平洋磷虾为食,又喜欢以太平洋磷虾吸引来的其他小杂鱼为食,简直是天堂般的存在。

  齐政还不用担心渔场内太平洋磷虾种群的不足——一个物种之所以会数量庞大且分布很广,与它强大的繁殖能力是分不开的。磷虾一年在夏季连续产卵数次,在这数次产卵中,一只磷虾一共可以产下几千个卵……

  嘉谷渔场内浮游生物充裕,巨藻等存在又提供了生存空间,加上灵阵的吸引,太平洋磷虾乐得在渔场内繁衍生息。

  最Bug的是,这一切,都是发生在嘉谷几乎没有对渔场投入饵料的情况下的。

  “碧波清华阵”的存在,不断将近海的富含氮磷等物质的海水引流至嘉谷渔场,为海藻和浮游生物提供了充足的营养物质,海藻和浮游生物茁壮而长,小鱼小虾以海藻和浮游生物为食,放养的大黄鱼等鱼种捕食小鱼小虾……一条完整的海水养殖食物链!

  这才是真正的“仿野生”养殖好吗?

  ……

  果然。

  中午以大伙儿垂钓得到的大黄鱼、牙鲆、黑鲪等作为午餐——鱼肉在嘴里面咀嚼,就好像是无数的海鲜在嘴里活泼乱跳一样,那种酣畅淋漓的鲜美啊,任何文字都无法表达出来。

  王昱业精神大振:“太棒了!我们养殖的海鲜太棒了!养,必须得加大海水养殖的规模!”

  沉浸在嘉谷海鲜美味中的众人狂点头。

  王昱业精神亢奋,自顾自地分析道:“这么棒的食材,如果只是当做普通海鲜来销售,那太浪费它们的价值。嗯,我们应该搞一个海鲜品牌,嘉谷海鲜,先垄断对高档餐厅的海鲜供货渠道……”

  插不上话的齐政:“……”

  他倒是明白了王昱业的意思。

  嘉谷渔场的海鲜质量如何他自己最清楚,灵阵改造过的还能差?

  但不是味道越好就代表着价值越高,现在的人对吃喝特别警觉,一旦发现食物味道外貌不正常,指不定就想到哪里去,什么转基因、合成食品、嫁接品种等等,反而不容易打开市场。

  但打造一个高端的海鲜品牌,并从与嘉谷有着良好合作和极高信任度的高档餐厅渠道下手,这样赚钱更多,而且更容易立起牌子。

  只是,“嘉谷海鲜”?也太不走心了吧?分明就是挂着“嘉谷”的名号为所欲为!齐政暗自腹诽道。

  不过他转念一想,如果有一天,当所有冠以“嘉谷”名号的食品品牌,都是同类高端品牌,貌似也不错啊!

  ……

第528章 试水的嘉谷海鲜

  嘉谷终于要出产海鲜了吗?”沪市雪山酒店的采购主管萧子全登上邳山岛后,顾不上欣赏海岛美景,当场问道。

  前来接待的何磊,是邳山岛及其附属海域的营运总经理,是嘉谷从酒店行业挖角过来的,也是萧子全的老朋友。

  “对,我们的渔场即将出产第一批渔获,所以让大家过来进行品质评估,以确定采购的意向。”何磊笑眯眯地说道。

  “好,总算能看到嘉谷的产品名录上出现水产品了!”萧子全抚掌大笑。

  “是啊,我们都在等这一天……”同行一众纷纷附和道。

  在江浙沪地区,海鲜是公认的宴会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

  此次前来的,是江浙沪地区主打海鲜的高级酒店和餐厅的采购代表,共有21家,均是嘉谷高级餐饮食材供应联盟的成员。

  加入嘉谷高级餐饮食材供应链的这些餐厅和酒店,无不是当地高端餐饮业的领头羊。每当嘉谷有新的高级食材上市时,都会先邀请其中的代表,亲访食材生产基地,从源头开始评估产品的品质。

  此前,嘉谷供应的高级食材,譬如特种家禽、高端猪肉、高级蓝莓水果等,都给萧子全他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而他们也听说了,嘉谷已经开始进军牛肉市场,而且培养出了优质肉牛的“杀手锏”;现在又开始对蔬菜行业进行升级……这让主打海鲜牌的他们,对嘉谷在水产领域的动作更为关注。

  可以说,基于嘉谷的盛名,他们都是抱着极大的期待而来的。

  何磊感受到了他们灼热的心态,二话不说,直接带领他们前往嘉谷大渔场。

  “这就是嘉谷的……海洋牧场?”萧子全等人有些奇怪,因为海面上除了零星的几个隐约可见的浮漂之外,看不到熟悉的漂浮在海面上的养殖网箱。

  “其实,我们建设海洋牧场,不仅仅是为了养殖,同时是为了修复生态环境,养护自然资源,打造环境优良的海洋渔业生态基地。”何磊一边说着,一边让同行的技术员将缆控水下机器人放入海中。

  技术员在船上遥控水下机器人在海底穿梭,萧子全等人即可在船上的实时监控设备显示器旁,通过水下机器人自带的视频探头,可以看到水下近岸区域丰富的“海底森林”,悠然自得的海参、鲍鱼等无脊椎和贝类生物,以及倏忽游过的大黄鱼、牙鲆等名贵鱼种。

  “嘉谷大渔场可不小呢,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它的十分之一。”看到目不转睛的萧子全等人,何磊笑着介绍道:“在三万多亩的海域上,由近及远,我们渔场设置了四条‘养殖带’。”

  “近岛浅水牧场合理布放了礁石、水泥预制件,营造了珊瑚礁区域,供海参、鲍鱼聚集生长;然后深入部分海域,是海带、裙带菜等海藻生长区,充当海参、鲍鱼的补充饲料,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小鱼小虾、浮游生物来此生长……”

  “再深入一些,是栖息于海水中下层的大黄鱼、冷水性底栖牙鲆等分层次鱼类生长区,鱼类的排泄物又是海参的饵料,并促进海藻的生长;更外层,是壮观的‘巨藻林’,既提供了海洋生物的生长附着空间,又为渔场增添了一层防护……”

  不明觉厉!

  萧子全等人说不出嘉谷大渔场具体牛叉在什么地方,但对于这个基本摒弃了网箱养殖的原生态渔场,都有一种“哇,看起来真的很牛叉”的想法。

  当然,对于食材来说,生长环境再牛叉,也比不过“好吃”二字。

  考察过生产环境之后,评估重点来了——试吃!

  从嘉谷提供的海鲜产品目录可以看出,可选择的海鲜品种还不多,但毫无疑问,样样都是精品!

  首先是主打产品,大黄鱼。

  按照何磊的介绍,嘉谷渔场内的大黄鱼,基本上是仿野生大黄鱼养殖;萧子全不会全信卖家的话,但他的眼睛和嘴巴不会欺骗他。

  色金黄、体梭形、鳃鲜红、肉蒜瓣……从外观来看,确实可以媲美野生大黄鱼。

  野生大黄鱼长年游历深海,要随时躲避天敌追捕,动作迅猛敏捷,因此体型修长、曲线流畅,鱼肚紧实。而养殖大黄鱼由于生活在网箱里,生活悠闲,体形较肥,鱼肚较鼓胀——对比嘉谷大黄鱼,起码证明了一点,其有充足的运动。

  再一品,那肉质细腻滑嫩啊,极富海味之鲜美,更是瞬间勾起了萧子全舌尖上的美好回忆——他是江南省舟山人,印象中,野生大黄鱼就是这个味呐!

  他下意识地评估了一下价格,顿时泪目了。在野生大黄鱼几乎绝迹的今天,嘉谷这“类野生”大黄鱼,每斤起码也要几百元吧!

  紧接着是牙鲆。

  牙鲆在国内又称比目鱼,不算难得。但,这么大个头的牙鲆,就极为难得了。

  萧子全看着起码有三四斤的大牙鲆,又要泪目了。

  ——大个头牙鲆可是他们雪山酒店的招牌菜品啊,平时都很难有这么大个头的海捕牙鲆,每斤至少得六七十块钱吧!

  毕竟,生长在原生环境中,嘉谷大牙鲆虽然也是养殖鱼,但完全可视为野生牙鲆的替代品好吗?

  还有那鲍鱼!

  嘉谷在渔场养殖的鲍鱼品种,是吉品鲍,其与禾麻鲍、网鲍并称为世界三大名鲍。

  在市场销售中,网鲍因个大而价格昂贵,寻常食客无法消费,所以市场上多以吉品鲍最受宠。

  在追求“头”的鲍鱼界,大鲍永远比小鲍受青睐——国内评估鲍鱼质量等级按头数计,所谓“头”指的是一司马斤(约0.6公斤)里有大小均匀的鲍鱼多少只,如2头、3头、5头、10头、20头等,头数越少意味着鲍鱼的个头越大,价格也就越贵,即所谓“千金难买两头鲍”。

  嘉谷吉品鲍这个头,大概也就30头,貌似等级不高。但,你只要想想嘉谷渔场才建立多长时间啊,充其量也就两年多吧,能有这个头,萧子全只想对嘉谷献上自己的膝盖。

  细看,嘉谷吉品鲍鲍身隆起,形如元宝,色泽金黄;细品,味道浓香,细嫩而有嚼劲,上品!

  萧子全再次泪目了,除了从岛国进口,国内哪里见得着这种品质的吉品鲍啊?哪怕个头小了点,嗯,怕不是一斤要两三千元吧!

  而且,鲍鱼极其“娇气”,对环境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全军覆没”,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嘉谷渔场环境之优越。

  ……

  每一样嘉谷海鲜,品质和风味都符合萧子全的期待。嗯,就是售价估计不怎么会符合期待。

  哪怕是只品一口,萧子全都知道,嘉谷出场的海鲜,秉承了嘉谷体系一贯的高品质。

  以他的专业眼光来看,这种鲜美味道直冲脑门的海鲜一旦出现在市场上,肯定会引起一场剧烈的美食飓风!

  几乎是心有灵犀,其他品尝了嘉谷海鲜的采购代表,也是不由自主地发出各种赞叹。

  从商业谈判的角度来分析,他们在进行供货谈判之前公然表达了对这些产品的由衷喜爱,无疑是一种把自己置于弱势的做法。

  但是,品质绝佳的嘉谷海鲜,在瞬间征服了他们的胃,也征服了他们的心!

  萧子全与依然笑眯眯的何磊对视一眼后,也无奈而笑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2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7/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