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97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哦?为什么?”

  “齐董您见过哪家互联网巨头是由传统企业创办的?”闫超平静地反问道。

  齐政很是认真地打量了他一眼。

  实事求是来说,这话不无道理。

  真以为有一个好点子,谁都能手到擒来吗?

  哪个创业者不自认为想法万中无一?但毫不客气地说一句,没有哪个创意是绝无仅有的。甚至可以说,真正杀到最后的成功者,其创意大多不是第一个想出来的。

  创意再好,没有执行力,最后也只是纸上谈兵。

  真正令齐政惊讶的,反而是闫超从中透漏出的野心——他创业就是奔着成为巨头去的。

  “嘉谷现在的农产品供应模式,从大的方面看就是BtoB,即从企业到企业,买卖双方都为企业。”闫超正容道:“我不是说这种模式不好,甚至可以说,嘉谷做得很好,其中也不乏做电商的基础……”

  对传统农业生产主体而言,从线下批发变成网络零售,最难转变的是思维。

  举个简单例子,农产品的外观标准化。

  过去的农产品是大堆卖,一五一十拉走,然后把外观标准化的问题交给了终端零售商,由他们进行大小分级,颜色分类,然后按不同的价格出售。如果是搞电商,就要把这一个环节前置,在田间地头完成分级,至少要做到大小分开、颜色分开、品种分开、成熟度分开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拿到农产品的第一刻有良好的体验感。

  但嘉谷体系已经有这样的习惯了呀,这也是为什么上到商贸超市,下到农贸批发市场,都喜欢加入嘉谷农产品供应链的一个原因——在ToB领域,简单的商业模式才是好的商业模式。嘉谷的工作做得太到位了,谁都省心。

  这亦是齐政说嘉谷完全可以自己来的底气。只要稍作调整,别的不说,嘉谷的仓储物流体系,太适合做生鲜电商了。

  “但你怕电商业务留在嘉谷体系内,会与传统业务的利益发生冲突。”齐政一针见血地指出。

  闫超抿抿嘴,默认了。

  这么说吧,嘉谷体系的打法,就像大规模的阵地战,是个系统工程,哪个部位都需要集团作战,考验的是斗志、纪律和领导者调兵遣将的战略眼光。

  而电商的打法,更像是丛林游击战,大家可以尽量分散,最重要的是“神枪手”产品经理。

  当然,阵地战的壁垒和护城河远高于游击战,但组织架构不一样,就不合适混在一个锅里吃饭。

  闫超也不惊讶齐政能看到这一点,能带领着嘉谷这一艘巨舰稳打稳扎走到今天,没有清醒的认识是不可能的。

  “说说你的计划吧,包括融资、流量获取、培养用户……”齐政不多纠结,话题一转道。

  闫超顿时精神一振,有门。

  “……我是这样想的,国内很多农产区,尤其是贫困地区土地资源分散,个体农户为主导种植模式下,产销链条狭长,至今仍然无法做到有产有销。一是线下需要团队深入产区认识痛点,结合市场需求,在源头上进行品种升级,这毫无疑问需要嘉谷的扶持;二是线上需求的精准匹配,让农产品有产就有销……”

  “在引流上,一开始肯定是靠拼单模式打开局面,让每个人成为一个传播点,让用户养成一个行为路径,买农产品就上我们的电商平台,这也是需要长期做的。后面再看情况引入能进一步提供流量的互联网投资者……”

  齐政不时点头,不时又提出一些颇为尖锐的问题,包括如何在两大电商巨头的夹缝中突围而出,如何解决低价等于质量差的固有印象,如何避免被抄袭模式……让闫超差点冷汗直流。

  关键是齐政不只是能指出问题,他还时不时补充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商业策略,细细回味起来只觉大有可为。

  到最后,闫超对齐政心服口服,感慨道:“齐董您不投身互联网创业实在是太可惜了,您对互联网行业的认知程度,就算比之二马,也不相上下。”

  齐政笑笑,不置可否。

  对国内目前的传统行业来说,互联网+商业模式确实是一门高深学问,许多核心内容,要么似懂非懂,要么根本就没接触过,也完全不了解。

  但齐政就不同了,他的眼光好歹远至六七年之后。虽然没亲自操刀过互联网项目,但要泛泛而谈的说互联网+有哪些商业模式,还是能说一说的。尤其是不同于主流电商的社交电商玩法,现在的拼夕夕创始人,估计也就只有一个概念,不见得比他了解的多。

  要是搞运营搞开发,齐政能做的确实不多,但要在纸上谈兵的时候“空谈”,他知道的东西就足够了——没见过猪跑,还没吃过猪肉吗?

  ……

第698章 嘉谷系电商上线

  2014年8月,获得嘉谷A轮投资的电商平台“易拼”不声不响地上线了。

  说“不声不响”,是因为在电商领域,前有两座大山镇压,后有数不清的电商平台厮杀,“易拼”的创始人闫超也不算什么知名人士,在行业内根本没有多少人关注。

  但市场的反应就不是不声不响了。

  由于闫超既做过电商,又做过游戏,他对前端的理解,包括怎么样做好软件产品等确实有一套。而且他出身嘉谷体系,充满“土味”,对田间地头的生意,有着超过五环内起家的互联网创业者的理解。

  就跟齐政记忆里的拼夕夕类似,“易拼”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了“单独购买”和“拼团购买”两种购物方式。虽说“单独购买”方式可以享受更快速的购买服务,但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拼团购买”。用户可以通过“加入已有拼团”来实现低价购买,也可以“发起新的拼团”,将商品链接转发分享至社交平台,达到规定人数时拼单就会生效。

  这便是基于熟人的社交电商模式——“社交”提高了用户购物的参与感,而“熟人”则解决了信任问题。用户基于微信等社交平台找到熟人帮忙拼单,新加入的买家可再次分享链接寻找熟人,用户从最开始的购买者,演变成主动为平台做宣传推广的“自来水”,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需求。

  好吧,主要还是拼团的价格低得可怕。

  就拿苹果来说,跟市面上动辄六七块一斤的苹果相反,“易拼”平台上动辄是5斤1.99元、10斤3.99元这样的价格——闫超将获得的A轮投资大部分都投入到对消费者的补贴中。

  也就几块钱的事,试错成本太低了,导致注册用户飙升。

  靠着“拼单”加上“社交”的新模式,短短一个月后,易拼累计活跃用户突破五百万,日订单量也超过百万。

  这时候就体现出背靠嘉谷这根大腿的重要性了。

  农产品相比于其他产品,比如工业产品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储存期较短。谁都知道,果蔬这样的产品,放置时间稍久,就很容易变质;如果没能够及时的把产品送到用户手上,一不小心就会坏在手里——用户收到一箱变质的果蔬,体验之差可想而知了。

  如果是一般电商,在起步时遇到像易拼这样货单量狂涨的情况,估计瞬间就遇上了发货瓶颈。

  像发不出货、爆仓、水果狂烂、退不了货退不了款的危险时刻,少不得要轮番经历。折腾几次下来,用户都没有信心了。

  而现在,嘉谷为其提供了成熟的仓配运营支撑,并且保证服务费用低于市场价,一下子就帮助易拼撑过了最危险的起步阶段。

  嘉谷仓配体系也展现十年建设的成绩,短短一个月时间,仅靠一家之力就向“易拼”输送了整整数百万吨的农产品。连闫超都叹为观止,要知道这只是在兼顾嘉谷原有业务的基础上,抽调出的运力!

  数以万计的货车如同迁徙的蚁群向东蠕动,嘉谷大大小小的冷库同样被挤满。在前置仓库,几乎每半分钟,就有一辆满载的运输车呼啸而来,从前置仓出发的送货车更是绵延几里!

  平均一个果子在仓库里停留的时间可能就一个小时,最多半天时间,分装车间内,货卸下来稍微做一下分解马上进流水线,分装好就出去,整个供应链链条既紧张又有条不紊。

  凭借着嘉谷全力运转的仓配体系支持,易拼的第一枪堪称惊艳。

  实事求是地说,很多用户在下单后并没有抱太大期待。

  易拼的第一批注册用户中,不少人对网购果蔬并不陌生。以往的经历告诉他们,网购果蔬就像拆盲盒,好坏都有。一箱十个大果,到手有一半是好的,几乎可以算运气不错了。运气差点的,可能会收到相当惨烈的一箱烂果,简直是此生与平台不复相见。

  但易拼平台给了他们惊喜。

  开箱还有冷冻的感觉,大部分水果个头大而饱满,卖相完好。味道基本都在及格线上,不会有太差的情况出现。

  这就很难得了,如果再加上低到不能再低的价格,那性价比简直高出了天际。

  即使有质量损伤严重的,申诉后退款的速度也不慢——易拼团队在仓配上投入的精力少了,在客户体验方面就更上心了。

  这样一来,在性价比极高的低价农产品、新颖的社交团体购物模式的催化下,易拼的用户数量实现了裂变式增长。

  平台聚集的大批量需求,又帮助很多地方解决了农产品滞销的难题。

  首先是肃省的花牛苹果,今年是难得的苹果丰收年,但是苹果价格突然一落千丈,去年卖价4-5元/斤的苹果,今年最低只能卖到0.3-0.4元/斤,如果卖到果汁厂,价格更是低到1毛钱。

  正值花牛苹果的上市期,在肃省有些地方出现了上千吨卖不出去的情况,摘下来的花牛苹果堆积如山,当地果农哽咽盼销路。

  易拼与嘉谷联手为当地农民提供大量的运营支持,仅仅7天,将滞销“贱价货”卖出100万斤。

  还有皖省某市的桃子,由于种植面积大,供应超过了需求,原本每公斤卖几元的桃子现在没有人想要了。而易拼上线后,将其打造成爆款,同样是在几天内脱销。

  还有秦省某乡的数百万斤萝卜,无人问津,被易拼重点推广后不到半个月即抢购一空,当地农民感激涕零……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滞销农产品都能得到易拼的援手。易拼有自己的选品标准,甚至从嘉谷“挖”了一个60多人的团队,走访了各大农业产业带,为平台寻找爆款商品。

  但易拼平台所获取的巨大流量和销量,以及其能为农业变革带来的强大动力,已经引起了政府部门的关注。

  互联网行业更是侧目。

  能够从竞争激烈的电商市场中脱颖而出,易拼能走多远且不说,起码说明了其有效仿与跟进的价值。

  但稍作了解,再看到其背后那个庞大的身影,想跟风的同行只觉一阵无力。

  ……

第699章 打造护城河

  每月的销售额以三位数的增长率上涨,累积带动平台及农人直连的农业生产者超过50万人,仅仅一个月内就产生了三十多款销量10W+的农产品品牌……

  这些数字,无不证明了,“易拼”电商平台可能还不是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但一定是成长最快的农产品上行平台。

  在“互联网+农业”的大风狂吹了几年后,农产品电商之路终于可行了吗?这是互联网与农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就连同属于嘉谷体系,同时也是全国最大的线下实体生鲜超市——永惠超市,都在向嘉谷打听易拼的底细。

  但即使是嘉谷内部,对于易拼的狂飙突进,很多人也是没有心理准备的。

  “特丫的,这也太轻松了吧?哪里是创业,根本就是平推嘛。”

  “是啊,早知市场接受度这么高,我们自己来搞算了。”

  “搞出一个电商平台容易,但后续怎么运营?我们又没有互联网经营基因,还不如现在这样最好,起码我们是易拼的第二大股东……”

  “哈哈……”

  嘉谷总部会议室内窃窃私语,和很多互联网公司一样,嘉谷的高层同样没想到易拼发展的势头这么猛。

  “毫无疑问,我们嘉谷是给易拼投入了不少资源。”齐政扫一眼大家,绷着认真的表情,道:“但这也是一场测试,一场对嘉谷农产品供应链效率的测验。”

  农产品电商问题,根子在源头的产业体系无法适应。

  要有效的实现农产品的上行,涉及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完全打通就需要“过五关斩六将”,逐一破解各种限制因素和瓶颈。

  “要在电商上大规模销售农产品,标准是一个前置性问题。外观标准化、品质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现在看来,生产单位制定的标准,是经得起考验的。”齐政看向嘉谷农业的负责人。

  “相关追溯体系也不错,用户只需一个二维码轻轻扫过去,就能到追溯到是什么地方产的、哪些农户来种植的、在生长过程中喷了什么药用了什么肥、最终的检测合不合格,能不能放心吃等;如果有问题,可以去找谁。”齐政看向安全监管部门负责人。

  事实证明,国人在这一块并没有太高的要求,他们不苛求是什么有机产品,只希望生产者用的药、施的肥,不要危害他们的健康即可。

  “还有农产品品牌化的推进,有效地培养、推广了一批靠谱的企业品牌,不是光说什么地区的农产品好,而是什么企业什么牌子的农产品正宗,这才是推广农产品品牌的正确姿势。”齐政看向嘉谷国际负责人。

  国内农产品一般只注重地域公共品牌的打造,却因此出现假冒伪劣层出不穷的问题。像阳澄湖大闸蟹产量只有8000吨左右,可是市场流通有7万吨之多,出现了“洗澡蟹”;洛川苹果产量只有60万吨左右,可是市场上流通的不知道有多少万吨……

  “不管怎么说。”齐政猛的一拍手,笑道:“我从易拼的一帆风顺中,看到的,是嘉谷农产品供应体系从供应链到产业链直到价值链的全面打通,最终通过各位的协同努力,实现农产品上行的突破。”

  齐政的话音未落,会议室里就是一阵热烈的嗡嗡声。

  谁说不是呢?

  一个农产品从田头开始,要经历分选、包装、保鲜、运输、再运输等环节,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经过十多年的打造,大家都知道嘉谷的农产品供应体系规模不小了,但实打实的效率如何,没有一个参照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7/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