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398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现在有了——易拼的爆发,足以证明了这个体系能适应互联网的节奏。

  更关键是,嘉谷还可以按照易拼平台的反馈,按照消费者的反馈,不断改进生产、包装、物流等环节,以搭建更高效率的产销体系。

  从这个意义看,易拼平台本身的价值,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战略部的丁显也接过话题:“别看易拼爆发得这么猛,但它的软肋还是很明显的。抛开对嘉谷的依赖不说,对资本的依赖也相当大。获取和留存用户都需要投入高额补贴,未来几年,平台估计持续亏损……”

  “还有一点,相比于前两大电商巨头,易拼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阿里的电商平台,有用户规模+支付工具的双保险,使得用户一旦进入平台,其用户资产很容易变成金融属性的资产沉淀下来,其黏性相对较高。

  京东商城虽然支付工具无法比肩前者,但早期花重金打造的自有物流配送体系,又成为了一个很强的壁垒,形成了“用户规模+自有物流”的双保险。

  易拼作为后起之辈,只能从最难、最辛苦、做的人最少的农产品切入。前期可以靠嘉谷,但终究还要回归服务水平和供应链能力,这才是电商的本质所在。

  当然,如果嘉谷的第二大股东地位不变,某种意义上,嘉谷就是易拼独特的护城河之一。

  集团大管家王昱业合上资料,笑道:“嗯,据我所知,BAT等互联网巨头,还有不少投资机构,都在与闫超接触,开始进行B轮融资谈判。”

  “这么快又要融资?”有人奇怪了。

  “用户增长太快,烧钱的速度也超乎了闫超的预料,可不是要计划B轮融资了?”

  “那也太快了吧。我估计有很多是因为易拼背后站着我们,才积极跟进的。”

  “那我们还跟投吗?这互联网烧起钱来,也不遑多让啊……”

  齐政见他们的模样,不禁笑了出来,道:“闫超也不打算只依赖嘉谷。他计划通过融资,在未来5年投入500亿以上,投入农业农村‘新基建’发展,推动建立100万家年销百万的农村网店,打造易拼的另一护城河。所以,他想要与嘉谷达成一份为期十年的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我同意了。”

  不少人“呲”的咧了咧嘴。

  容易规模化开发的区域,嘉谷已经打好了基础。换句话来说,剩下的嘉谷还没踏足的地区,要么是地形复杂,要么是农民难缠……总之都是硬骨头。

  易拼要深化自己的护城河,如今看来,只能去啃硬骨头。

  扶持易拼,既能推广嘉谷的标准,也能与嘉谷供应链互补,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对于嘉谷来说,应该都是好事。

  再想想那天文数字般的投资规模,无人表示反对。

  “先从什么地方开始深化改造?”

  齐政的语气沉重了一瞬:“闫超听说了肃省发生的那单与我们有关的车祸事故,决定从肃省开始。”

  齐政的话,让现场的气氛也沉降了下来。

  ……

第700章 贫穷和死亡

  就在几天前,肃省某地发生了一起严重车祸事故,一辆装载着很多人的小型普通货车与一辆泥石车迎头相撞,16条鲜活的生命在那一刻就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之所以说是与嘉谷有关,是因为,车祸中死伤最严重的十几人,都是为了前往嘉谷沙漠绿洲打零工。

  天还没大亮,他们就钻进了那辆拥挤的小货车里,或许上车前,他们只是想着,多干点活,给家里添点补贴,给孩子攒点学费。可他们还什么都没来得及做,就消失在了路上。

  事实上,没有人因此对嘉谷有任何谴责。

  因为很明显,一辆小型普通货车就敢搭载十几个人,这是严重的违规超载。看到这样的新闻,甚至有人说这样的行为就是作死,为什么不开自己的车或者搭客车去,然后引以为戒——你看,这就是超载的下场。

  但嘉谷派人深入调查后,反馈回来的信息让人心情沉重。

  理论上,责任似乎都在违规超载上,但这无疑忽略了这群“零工”面对的真实环境。

  且不说从他们的家里到嘉谷绿洲没有直达的客车,就算坐客车到最临近嘉谷绿洲的明勤县,可能就需要花上几十块钱——他们打零工就只赚个辛苦钱,每天再花几十块,剩下来的钱又有多少呢?所以最省钱的超载货车对他们来说,几乎是最优的选择了。

  那些说为什么不自己开车的,就更搞笑了。自己家里有车,哪怕是摩托车,谁又愿意和十几个人挤在货车的狭小空间里面?

  这种现象在农村地带其实十分常见,小小的货车,把防水布往上一罩,再放几条长凳在里面,就成了村里唯一的“客车”。

  乘客也不是不知道这样有危险,但以大家的收入条件,并没有更好的选择——民生多艰,无奈却又现实。

  那么,这种情况反馈回来后,嘉谷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嘉谷不可能强制要求前来打零工的农民不许乘坐超载车。

  在农村,乘坐农用车发生意外的,乘坐小货车发生意外的,乘坐改装车发生意外的,还少么?

  也有很多相关部门来纠正这件事情,严防货车坐人,不准农用车改造,但防不胜防,因为你根本不可能监督所有人。每次发生意外的时候,人们总是唏嘘不已,但又无力改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就是这么现实。

  其次,嘉谷也不大可能自己承担零工们的交通费用。

  本就是因为绿洲的肉苁蓉收获忙碌期,人手短缺,才需要零工。

  每天100元/人的劳动力成本,在肃省并不算低了。沙漠开发团队的目标是尽可能降低开发成本,而非相反。

  绿洲开发本就是一件善事,也为附近的很多人提供了多赚一点的机会,沙漠开发团队得先保证自己活下去,才能惠及更多人。

  嘉谷本可以不对这起车祸事故做任何表示。但在感情上,嘉谷并没有这样做。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绿洲负责人李章用这句话,轻易地说服了所有人,对受害者家庭进行了人道主义上的“补偿”。

  但谁都知道,受害人家庭的痛苦,不是用钱就能弥补的。而且,如果根子上没有得到改变,这样的悲剧很可能会继续发生。

  最好的改变方法,其实就是让当地发展起来。

  譬如东北黑省,以前,乘坐超载货车出车祸的情况,在当地也时常可见。

  但如今,这种死伤严重的车祸事故率下降了一倍都不止。

  原因在于嘉谷在当地大规模推广种植高产国产大豆,同时引导大豆深加工企业进驻,当地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农民家家户户的腰包鼓了,甚至有了自己安全出行的小汽车,那种改装货车或农用车,就很少有人乘坐了。

  再近一点的,就是晋省这个例子了。

  之前就算晋省大力整顿煤矿私挖盗采行为,死灰复燃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不只是行政问题,它还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因为全省经济下行,出路更少了,自然有人想方设法盗采煤矿。

  但晋省的能源林计划相继在各地铺开后,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小煤矿非法偷采现象,不敢说绝迹了,但被查处的数量明显减少。

  大部分的问题都可以用钱解决,比如说坐更安全的汽车,比如说选择更好的职业……发展才是硬道理,不外如是。

  但地区与地区又是不一样的。

  上述两个地区,要么有较好的土地资源,要么有较好的政策资源,从投入产出的性价比来说,嘉谷都更有意愿大展拳脚。

  但穷山恶水之地就不同了。

  嘉谷不是没有改造过穷山恶水之地,相反,案例还不少:嘉谷在山多地瘠的甘禹县种蓝莓;嘉谷在连绵盐碱化的盐杉县种稻养虾;嘉谷在坡陡谷深的凉山地区种红豆杉;嘉谷在环境脆弱的环首都贫困带搞田园综合体项目……

  值得吗?齐政不止一次的问自己。

  若是讲利益,肯定是不值得的。

  改造穷山恶水之地固然也是能赚到钱的,但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太多了——嘉谷要与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嘉谷要绞尽脑汁为这些地区寻找合适的项目,嘉谷要忍耐项目产生效益之前的长久亏损……就拿上述的项目来说,短的三四年才开始产生效益,长的五六年过去了却还在投入。

  若是讲等价值的话,齐政能用相同的时间和精力,赚到不知道多少倍的钱。

  但人是不能纯粹讲利益的,嘉谷之所以有今天的声望,而不只是一家大一点的公司,就因为嘉谷并不纯讲利益。

  而在利益和情怀的平衡点之间,齐政通常是选择中间偏左的路线的,可这一次,似乎是中间偏右的站位。

  贫穷和死亡,这个话题太沉重了!

  为了间接关联嘉谷的十多条生命,嘉谷也应该投注精力到当地中去,以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

  而易拼的闫超做出同样的决定,就更好理解了——那就是他的老家。

  ……

第701章 黑枸杞之殇

  富贵不忘桑梓人,在中华文明的语境里,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

  现实里,那种有了钱就忘了乡里的人不少,但有了能力,适当回馈家乡的人,更多。

  嘉谷体系中,这种人更是比比皆是。

  嘉谷系创业军团中,有一大批有着强烈市场意识和造福桑梓意识的产业发展带头人,出来创业后,想方设法挖掘家乡特色农业资源,在嘉谷的扶持下打造农业品牌,开展订单式农业合作发展模式,由此带动家乡农业产业发展。

  闫超的野心更大,他是要打造一个电商平台,把批量需求聚集起来提供给这样的带头人,扶持其壮大,并产生自有品牌。

  但不代表着他不想回馈家乡。这不,易拼的第一个定制化农业改造项目,就选择落户他的老家。

  在得到齐政的正面回应后,闫超就兴冲冲地带着大份资料,来到了齐政的办公室。

  一会的功夫,齐政的办公桌上就多了一沓厚厚的资料。

  齐政愣了一下。

  “我在老家生活了十多年,从加入嘉谷以来,我就开始研究老家的情况了。”闫超注意到齐政的表情,讪讪笑了笑,道:“老实说,以前只想着衣锦还乡,就算想帮一下乡亲,也心有余力不足。也就现在,有了一些希望,我赶紧整理好了资料。”

  这也是在情理之中,齐政点点头,随手捡起几份资料看了起来。

  “黑枸杞?”齐政抬了一下头。

  黑果枸杞主要生长在我国的西北部地区,并且在人类无法生存的荒山野岭、河床沙滩,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大量资料显示,黑枸杞富含17种氨基酸和13种微量元素,其中的钙、铁、尼克酸的含量分别是红枸杞的2.3、4.6、16.7倍。更为可贵的是,野生黑枸杞是迄今为止发现花青素含量最高的天然野生果实,由此,野生黑枸杞被誉为“软黄金”、“花青素之王”。

  闫超连连点头:“对,就是黑枸杞。我老家那一片,戈壁荒滩遍布,其他产业不好发展,但也有较合适生长的作物——黑果枸杞。”

  不用挖空心思为当地摸寻合适的产业,是一件好事。但既然有合适的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只怕又是一块硬骨头。

  看下去,不出所料。

  由于营养价值较高,近几年来,黑枸杞价格疯狂飙升,最高收购价一度疯涨至每公斤四五千元,其诱惑急剧发酵。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疯狂的盗采者从四面八方涌入戈壁草原,野生黑枸杞被洗劫。

  利益这么大,自然不会没人尝试着人工栽培黑枸杞。

  但一般人解决不了野生黑果枸杞的抚育技术难题,导致更野蛮的操作发生了。

  “对野生黑枸杞的掠夺,已经不仅仅发生在枸杞成熟的采摘季节。人们开始地毯式寻找野生黑枸杞树苗,将枸杞植株连根挖走。”闫超抿起嘴来,道:“在我的老家,一度全民盗挖。一根四五十厘米长、如筷子粗细的黑枸杞苗,售价最低1元钱,高峰时,一根五六十厘米高、指头般粗细的苗子卖3至5元。每天只要采挖到100株以上,收入就超过300元,这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39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8/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