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玄幻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超级农业强国_分节阅读_第422节
小说作者:凌烟阁阁老   小说类别:玄幻小说   内容大小:1.87 MB   上传时间:2022-08-20 20:39:02

  相比于安博泰,后者称得上是一名中国通了,还有闲心数了数文章数,才道:“这些都是中国的官媒,所以,基本可以看作是官方对嘉谷的支持态度了。”

  嘉吉可以代表传统国际粮商,而丸红是新兴国际粮商的代表之一。能将他们聚集在一起的,自然是因为有共同的对手——中国的粮商之首,嘉谷。

  这样一来,官方的表态对他们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做国际粮商的,都会刻意维持与各国政府的关系,以本土为甚。在中国这个最大的新兴市场,本土霸主嘉谷的官方人脉,自然不是他们能比拟的。但是,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争取到官方明确表态支持,安博泰不能说他没有一点意外。

  太田明夫也语气唏嘘的道:“看来,嘉谷的扶贫路线,很符合中国政府的心意。”

  安博泰皱了皱眉,也想起了之前看到的情报:即使旗下的农民合作社有背叛的迹象,嘉谷依然坚定的在贫困地区继续推动农民合作社落地……

  安博泰沉默片刻,喃喃道:“这样一个企业,究竟是……怎么做大的?”

  按他的商业逻辑,实在很难理解嘉谷的“扶贫路线”。

  是,在大农业领域,跨国粮商也普遍向上追溯生产环节。如四大粮商,在播种初期,即与农民签订合约,提供种子、化肥、农药乃至农机具、金融等,至收获时再从农民手中以约定的定价模式来收购农产品。

  大家都是全产业链布局,但他们的全产业链,与嘉谷的全产业链,并不是同一个“全产业链”。

  简单来说,四大粮商的“全产业链”各有侧重——ADM以注重研发著称,不断通过化学研究推动在相关领域的扩张;邦吉以注重从农场到终端的产业链完整性而著称;嘉吉一直很注重粮油物流环节;路易达孚则非常重视通过期权期货来平衡农产品的交易风险。

  嘉谷的“全产业链”乍一看,似乎与邦吉一样。但人家邦吉哪里像嘉谷这样,会投入到改造先天条件极差的环境中去?不是条件好的地区,邦吉还不稀罕嘞!

  同样的资金,投入到哪里不能带来更高的回报?嘉谷这样,一点也不符合商业逻辑,让安博泰来评价就是“自寻死路”。

  但偏偏就是这样的嘉谷,发展到了让他们都不得不忌惮的地步。

  太田明夫对嘉谷,甚至说对中国了解更深,对此是有他的理解的。

  他脸色变换,最后沉声道:“这是中国的剧烈上升期啊,在这个大型经济体的上行周期,个体或公司的成就,会以几十上百倍的规模放大。”

  这是这些年来,太田明夫看着嘉谷以一种难以理解的速度崛起后,最深的感悟。

  国运好,个人才能好。

  譬如岛国,最耀眼的一批企业,都是在二战后岛国的上行周期创立的;待进入九十年代后,岛国的上升周期彻底破碎,岛国再无耀眼的新兴公司。

  美国亦如是。最典型的就是巴菲特,他经历了美股最急剧上升的一个世纪,也是造神的一个世纪,这种情况下,他也乘风破浪变成了传奇——换一个地方,他肯定也是人精,但不可能会跻身全球崇拜的“传奇”。

  再回看嘉谷,就算选择了安博泰难以理解的“扶贫路线”,但嘉谷的付出真的有那么巨大吗?要知道,中国的扶贫主力,其实还是政府。是中央财政给了落后地区提供强大的转移支付支持,让落后地区的基建能够跟上来,水、电、路等都通了,嘉谷这样的企业才有带动产业发展的可能。

  也就是说,嘉谷最大的底气,其实是这个国家蓬勃向上的势头。

  安博泰有点不自在了。

  他连中国政府大规模的脱贫攻坚都不理解,别说其他了。

  中国人可能会觉得,扶贫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吗?事实却是,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只有中国在做,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在西方民主体制下,没有哪个政客会提出拿出本地的钱去帮助落后地区的人民“脱贫”,那是政治自杀。

  他们倒也不是没有“扶贫”,譬如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方案”,就是发达国家普遍的扶贫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满足基本需求”,直接对穷人提供基本食物、基本的卫生和教育保障及其他生活补助。

  这就是“授之于鱼”和“授之于渔”的区别了。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会切切实实通过提高穷人收入来扶贫,甚至将其列入政府考核指标的。

  所以,如果说“做慈善”,安博泰心领神会;但如果说“脱贫攻坚”,安博泰的第一想法是,这真不是中国人的口号吗?

  不过他多多少少理解了太田明夫的意思,道:“你的意思是,嘉谷的背后是中国政府,我们与嘉谷为敌,就是在与一个大国的政府为敌?”

  “咳……”太田明夫嘴角抽搐了两下,道:“这倒不至于,我是想说,在中国本土与嘉谷为敌,注定会遭到难以想象的阻力。”

  “我已经感受到了。”安博泰闷闷的道。

  挖角嘉谷系农民合作社,现在是不上不下。

  而越是深入了解中国嘉谷的发展模式,他就越感觉自己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

  看似因为他们的推动,嘉谷不得不忍受更大的成本飙升和资金亏损,以求“自保”。但这样的公司,在这样的国家,安博泰真不敢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甚至一想到他们千方百计的谋算,可能会被嘉谷化坏事为好事,他心里就会有抽抽的感觉。

  巧的是,太田明夫也有这种感觉。

  他叹了一口气,道:“虽然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我看不到未来,也预知不到嘉谷的命运。但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能正在成全嘉谷的伟大……”

  闻言,安博泰晃了晃脑袋,觉得更郁闷了。

  ……

第742章 吾非善男信女

  竞争对手作何感想,暂时对嘉谷影响都不大。

  另一边,继滇省之行后,齐政南下桂省。

  桂省在嘉谷的农产品供应链版图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是嘉谷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是嘉谷在南方最大的大豆生产基地,也是嘉谷在国内最大的甘蔗原料生产基地……

  可以说,嘉谷是将桂省视为农产品生产“大后方”之一。但就是这么一个重要的据点,成为了嘉谷系合作社“违约风波”的重灾区。

  仅仅是在桂省,就有六个大型合作社被嘉谷告上法庭,占了被告合作社的五分之一,而且无一例外集中在水果行业,这也让前来拜访齐政的桂省水果行业协会陆会长面露惭色:“……实在是惭愧,给嘉谷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

  齐政摇摇头,道:“这与陆会长无关。说到底,是人心不足,还有就是我们自己出的纰漏所致。”

  行业协会与行业主体的关系,就像是联合国与五大流氓的关系一样。前者虽然是名义上的联合组织,但要说控制后者也做不到。没有利益纠葛的时候,后者自然是一副听话的样子,可有了利益问题就不好说了。

  何况,和所有的组织一样,行业协会内部也不是只有一个派系。

  齐政能理解,陆会长这下子算是松了一口气。最近一个月,真是既烦躁又闹心,再这么下去,头发都掉光了。

  ——五年前,在行业协会的协助下,嘉谷对桂省水果行业进行着一场从供给侧到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变革。

  如今嘉谷已经累计在全省布局了上百个水果专业合作社,从水果的科学种植研发、改良果品的营养及口感品质、保鲜储存及运输环节的创新研发、新型的线上线下直营连锁售卖方式,可以说专业合作社建到哪里,就提升一种水果的品质,就带动一方果农致富,还提供一批就业岗位。

  桂省不少偏僻地区,也因此由过去的劳动力剩余地区变成了劳动力短缺地区。过去外出到处去打工的劳动力,现在纷纷回村种果树,还从省会等地区,以及邻省吸纳剩余劳动力。

  这两年,行业协会没少因为配合嘉谷的工作,被省委领导点名表扬。他陆某人更是在年初对考察的省委大佬保证道,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再然后,就被此起彼伏闹着违约的合作社打脸了。

  走到这一步,也来到了中国农业最难被改变的一环。是进一步,还是退两步,可能就在一念之差。

  当然,肯定不是在他的“一念之差”,而是在真正的行业大佬——齐董事长的“一念之差”。

  不过,能出力的地方总归是有的。陆会长重新露出微笑,道:“我今天还带来一个好消息。”

  “哦?”

  “行业协会统一反对合作社恶意违约,支持嘉谷维权。”

  “这个的确是好事。”齐政也露出笑容。

  “不过,部分果园园主还是想和嘉谷好好谈谈。”

  “没问题,我此行就是为沟通而来的。”齐政答应得很爽快。

  陆会长终于觉得顺利了一点,笑道:“那我来安排宴请吧,齐董有什么要求?”

  听到“宴请”二字,齐政不禁皱了皱眉。

  他明白陆会长的想法,在酒场上,觥筹交错之间,很多事情就容易沟通了。

  所谓的长袖善舞,有一半的时间,就是舞在酒场上的。

  而会不会舞的标准,其实就是喝了酒,能不能把事给办成。

  有的人,喝了酒能办成事,有的人,喝了酒也办不成事。

  齐政自觉从来都不是一名长袖善舞的人,所以,他也不喜欢酒场。

  何况,成功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让别人来适应他的喜好,而非他来迎合大众。

  “喝酒就不必了,我们就摆明车马,开诚布公的谈一谈好了。”齐政语气很轻,但不容置疑道。

  陆会长突然觉得,自己的想法可能还是太乐观了。

  酒场都不开,哪里顺利了?

  陆会长仰首望天三秒钟,也只能顺着齐政的话道:“也是,正事要紧。刚好,卢副会长就在协会里,那,我邀请他过来?”

  正如齐政所想的那样,以他今时今日的地位,他不想应酬,就没人能逼他应酬。

  甚至说,齐政能亲自与卢副会长之流沟通,已经是给他一个面子了。

  卢副会长确实没意见,或者说,他有意见也没用。

  卢副会长本身就是一个大果园主,与陆会长一系不同,他是桂省水果行业大投资商们的代表。

  与其他农产品不太一样,水果可以算农产品中“利润最高”的领域,相对的,资本也更青睐于投资水果业。

  桂省的嘉谷系水果专业合作社中,有相当一部分,主要投资者就是这些人。

  信息局的反馈也显示,最贪心不足的,也是这批人。虽然闹腾得最厉害的几家已经被嘉谷告了,但剩下的也不是什么善茬儿。

  对于一言不合就诉诸法律的嘉谷,卢副会长还是有理由不爽的。

  “齐董,明人不说暗话,是有人要高价挖角我们果园,能多赚点钱谁不心动呢?不过,大家合作一场,我们也不愿意与嘉谷闹得难看。您要开诚布公谈谈,那我们就不客气了。”卢副会长沉声道。

  “对,今天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陆会长笑着说场面话。

  “我们都无意退出嘉谷系合作社。”

  “太好了。”陆会长直接变成捧哏的了。

  卢副会长呵呵一笑,看了齐政一眼,接着道:“不过,我们也有一些小要求。”

  齐政不动声色:“你说。”

  “我们觉得合作社可以在一些方面上放松一点要求。”

  “什么意思?”齐政沉稳的问。

  卢副会长微笑着道:“譬如水果的标准化生产。我知道嘉谷是希望控制好品质,但嘉谷制定的果品标准未免太高了……”

  像嘉谷主推的沃柑种植,嘉谷技术人员长驻基地,五年来马不停蹄地进行多种不同的试验和探索,因地制宜为它定制了种植方案,改善沃柑肉质和风味。为了品质更稳当均匀,甚至砍掉了约1/10密度过大的果树,对果树进行精细的树形管理。

  什么时候采摘,也是嘉谷果品标准的核心规定之一。同样是摘果,一般果农在果子七成熟的时候,好的坏的,生熟不论,一次性全采完。而嘉谷标准要求讲究成熟度,非九成熟不下树。

  采摘顺序也有讲究——先采外围、糖分营养充足的成熟果,待过些时日,靠里面的果实糖度提上来,再采摘下一批,耗时耗力。即使树上熟要面临更多未知风险,采摘期碰上比如台风、雨水等自然灾害,等于一年辛劳打水漂了;可是,为了更好的品质,有风险也要砥砺前行。

  对于消费者来说,这当然是好事;但对于投资者或生产者来说,这意味着麻烦。

  齐政似笑非笑,道:“越是标准化生产,越是品质稳定,越能带来好价格。这一点你们又不是没有体会,所以,你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

  卢副会长皮笑肉不笑的道:“问题是,成本太高了呀。哪怕降低一个标准,还是比一般的市场标准高。嘉谷家大业大,不需要抠着赚钱,但我们这些小打小闹的,能省一点都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9页  当前第4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22/45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超级农业强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