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正始十一年_分节阅读_第50节
小说作者:蔡某人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628 KB   上传时间:2020-05-13 20:38:12

  唔,也有老庄呢,卫会拈起本《庄子》遥想昔日大将军、夏侯至、以及死去的杨宴等人席地谈玄是何等畅快风流模样,双目中,不觉流露神往。

  可惜自己晚生了这么些年,卫会遗憾,转念想,早生的那些,同样算是大将军旧友的人物这个时候坟头草该活泛冒青了吧?

  心境一下变得参差,这个时候,傅嘏从值房往这边来,他身后,还跟着个三十多岁光景的男人,青袍素冠,装扮简朴,但一双眼睛浑厚而温和。

  跟明澄淡薄的傅嘏比,显然要好亲近几分,卫会兴致盎然地见这两人现身,嘴很痒:

  “兰石,”他大喇喇喊着傅嘏的字,“你这又是替大将军捕到了何方才俊?”

  一双眼睛滴溜溜转过去,三分勾魂,七分摄魄,卫会的笑里总是藏着一股锋锐。傅嘏给他引见:“士季,不要无礼,这位是河内郡的山巨源。巨源兄,这位是颍川长社卫士季。”

  说完,这两人又各报郡望名字一遍,算认识了。

  “巨源兄的从姑祖是夫人之母,他刚从大将军家中来,想必见过了夫人。”傅嘏头一偏,低声跟卫会说道,目送山涛进了书房。

  卫会眉头拧巴着,便有几分嘲讽的意味:“我记得,山涛之前是做官的,河南从事?高平陵后隐居故里了,这大老远跑洛阳,是想通了?”

  他一介少年人,对朝廷各路人马摸得比谁都清楚,傅嘏不得不承认卫会的过人之处。凡大将军问起某人,无所不知,履历、性情无不一清二楚的。

  若是问起经史典故来,那卫会更是如数家珍了。

  两人在外头说话,山涛人已经被婢子领到了桓行简眼前。此间一尘不染,他正执嘉柔手教她草书,一钩一挑,极尽耐心:

  “钩要圆转,对,转如环,”他噙笑凝视,“铁画银钩,你力道不够。”两人挨得极近,气息相交,嘉柔浑然不觉上下的注意力只在自己手腕上。

  竹篓里全是她的废作,揉成一团团,听到外面有动静,桓行简松开她手,低声道句“你先练着”走了出来。

  眼波微微一动,便似有若无地把山涛打量了个遍:衣裳虽旧,可浆洗得干干净净,中衣的领口露出,有些毛边。

  他微笑,在婢子端来的铜盆里净了净手,一面拿巾子轻轻擦拭,一面示意山涛坐。

  山涛作了一揖,也在桓行简露面时把眼前这个年轻人看了个清楚,眉宇虽冷峭,但气度却是越发雍容了。他袖管里放着桓夫人的手帖,此刻拿出,递给他道:

  “山涛见过大将军。”

  桓行简笑而不语,将帖子略略一看,是母亲的手迹,知道山涛是从自己家中来。他在榻上坐了,背靠三足凭几,是个十分家常闲适的闲情模样,眉宇微蹙,淡淡含笑把帖子一放,语气里有调侃:

  “当世的吕望不披裘负薪,看来,终于想入仕了?”

  论起亲戚,桓行简倒该喊他一声“表兄”,山涛沉吟片刻,实话实说:“是,涛来大将军府,是想做官了。”

  桓行简双臂闲闲地往几上一搭,山涛肯来,他自然欢喜,此刻很有兴趣地问:“我曾问李熹,当初,为何太傅征召他不肯来,我征召他却来了。他说,太傅以礼我以法,所以来了。他现在人在公府做我的右长史,巨源是为何故?”

  “不敢瞒大将军,我为初心而来。”山涛十分磊落,“我的初心就是做官,一展抱负。”

  桓行简笑吟吟看着他:“哦,可你中途官没做几年人就跑了,这怎么说?”

  “彼时天下事未定,涛明哲保身,不愿以身犯险。”山涛说的正是太傅与刘融明争暗斗的年景,如此直言不讳,桓行简听得哈哈大笑:

  “好,表兄早年家徒四壁,甚是贫寒,却从不肯与我家中多走动,很有气节。我记得你也好老庄,与人交游,刚才你说初心是为一展抱负,我希望你能多为国家举荐人才,不要遗漏孤远贫贱之人。”

  说着,颇有深意补道,“老庄虽妙,但巨源既入我府中,闲暇把盏即可,用来治理国家恐怕是不妥的。”

  点到为止,他思忖着叩了叩几案,“我记得你做过河内的主簿,这样,我让司隶校尉举荐你,这也是个名头,你先下榻在官舍。”

  语落,命人从公府先拨些钱给山涛以作落脚资费,山涛拒绝了,他从河内来带了干粮换洗衣裳,外加一头驴。此刻,栓在离公府最近的大柳树下,正饿得无精打采。

  这些,嘉柔在里头听得清清楚楚,等山涛人走了,笑着出来,见桓行简一扬下巴,便坐到榻边替他揉捏肩膀,好奇问:

  “刚才我听大将军喊人表兄?”

  他笑:“河内的山涛,是我母亲的表侄,比我年长我自然要喊一声表兄的。”

  “大将军好像很高兴。”嘉柔看他眉目舒展,不复刚收到陈泰上表的凝重,心里也觉轻松。

  长腿懒懒一交叠,桓行简抬眸望了望门外不远处卫会忙碌的身影,点头道:“天下英才尽入公府,如何不喜?”

  “他还没办实事呢,大将军怎么知道他就是英才?”嘉柔手一停,认真问道,桓行简闻言笑意更深了,“柔儿这话有道理,”眸光扬起,“不过我不瞎也不聋。”

  沉思有时,像是自语又像是跟嘉柔说话:“嗯,山涛还做过上计掾,能把帐算清楚不乱,要心细如发,先看看吧,到时让他去尚书台做度支尚书的郎中也无不可。”

  两人在这说着话,时不时一阵低笑,外头,复闻人语,婢子通报:“右长史李熹要见大将军。”

  嘉柔忙从榻上下来,要避嫌,桓行简快速在她颊上啄了下,低语道:“别急,等晚上,嗯?”

  嘉柔先是一愣,旋即从他笑眼里察觉出什么来,脸倏地红透:“我没有急……”左右怎么说都不对,她赶紧逃了。

  桓行简见李熹手里揣着个上疏,年近五十的人了,总是一脸严肃,眉头那愣是刻出个“川”字经年不褪。

  “刚才我还跟山涛说起长史,”他接过李熹的上疏,垂眸看了半刻,上头,弹劾了一群在朝高官侵占官稻的事。

  数数名字,不下十人,甚至包括他刚提拔的司隶校尉。桓行简揉了揉眉头,底下李熹将他一举一动皆都看在眼里,问道:

  “明公是不是为难了?”

  桓行简手一放,笑点上疏:“卿奏请将这些人悉数免官削职,这一去,可就空出一大片来。”

  “王道有绳,明公当绳御四海任法裁物,恕下官直言,这份名单多为大族子弟出身,”李熹语调铿锵,“明公以此兴,今公府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但仍以高门子弟居多,明公更当以法为准则,不避权贵。”

  门外,不知几时站着等奏事的虞松,字字入耳,心中一叹:李熹当真有远见,此番肺腑之言也正是自己所想。

  桓行简显然被触及心事,他如何不明白?公府征辟,两大来源,一是桓家世代互通往来的大姓子弟,一为当今名士。要有会干活的,也要能装点门面的,无论如何他却自然不能容许洛阳再有第二个桓家出现。

  “卿句句真知灼见,深得我心,”桓行简把上疏一折,“我自会向陛下禀明。”

  翌日还是个明媚好日,红湛湛的太阳从波涛般的云层里一挣,人间金辉洒遍。嘉柔命宝婴准备了香烛纸钱,无须报备,照例拎着桓行简的玉饰给门口侍卫一看,坐上马车朝北邙山去了。

  “郎君对女郎真好。”宝婴笑,团团喜气,嘉柔手按在篮子上,不由问道,“他以前待姊姊不好吗?”

  这下像是把宝婴难倒了,她遮遮掩掩的:“郎君跟夫人新婚时,我虽在府里,可人还小着不大记事。后来,怎么说呢,他们夫妻两人说话总客客气气的,不冷,也不热,奴也说不好。”

  嘉柔沉默着不说话了,宝婴觑她,两只眼一转,十分贴心地劝道:“夫人虽不在了,可她若知道今时今日郎君身边有人悉心照料陪伴,肯定欣慰。女郎也看到了,郎君每日忙活得哪里有歇脚的空儿?除了在你这放松一二,再没别的了。他可不像洛阳城里其他子弟,动辄喝得烂醉到处游乐,衣裳不好好穿,也不爱跟人扯什么道不道玄不玄的……”

  宝婴突然噤声,意识到什么,赶紧闭了嘴笑呵呵去拣点篮子了。

  马车不知走到了哪里,外头,忽爆出一声悲啸,吓得两人都是一个激灵,嘉柔忙开窗朝外看去,只见前头岔路的地方停了辆牛车,上只有一人,披头散发,进退失据地在那哭号:

  “吾道穷矣!”

  一语毕,慢吞吞鞭打着黄牛调了头。

  他牛车前没有路了,只是一径的荒草。

  嘉柔看清他容貌,本也是器宇不凡,眉目清晰,可神情却癫狂狷介……正凝神看着,宝婴“呀”了声,连忙附在嘉柔耳畔说道:

  “这是大将军府的属官,我见过,他古里古怪的。”

  嘉柔十分惊奇:“大将军府里还有这样的属官?”

  宝婴无奈苦笑:“是呀,我也不知道大将军选这样不懂规矩的人做什么。”

  说完,倒忍不住喊住了他,“哎,你为什么哭啊?”

  这人见她两人是青春少女,颜色鲜活,其中一个竟比他常去打酒的酒肆小娘子还要动人可爱,不由悲从中来:朱颜易逝,人生苦短,这样娇美无匹的女孩子到头来同样要埋身黄土之下,枯骨艳,狐向窟。

  “无路可走,自然要大哭。”他很愿意和女孩子们说话。

  嘉柔四下看看,手一指:“这位郎君,你瞧,那里就有路。”她以为对方当真迷路,但见他神情萧索,摇首不应,心下顿时有几分意会,便不再言语,目送着他驱车离去。

  耳旁,宝婴喋喋不休:“这人是不是呆子,那里没有路这里不是有路吗?一个大男人,这也要哭。”

  嘉柔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顺着山路上去,往夏侯妙的陵墓方向走。

第65章 竞折腰(12)

  一路上,偶见零星过往的行人,没到寒食,这个时候来上山祭拜的人不多。(百度搜索"down"每天看最新章节.)道旁,枯了一冬的长草掩映下已经有绿意悄悄冒头,刚溜出来打探春风消息的虫子像是受到了什么惊吓,爬得飞快,俨然翻山越岭。

  嘉柔想起从长安路过的那个春,车轮子声,旧时的宫阙,还有农夫在田里欢快唱的歌谣,竟只觉邈若山河。

  陵园近了,可有些事她还是分辨不清楚的,只能深埋,日日年年地侵蚀着自己。

  她从袖管中取出符袋,天青色,里头装满了晾干的迷迭香。自夏侯妙故去,洛阳的天好像一直在变,旁边宝婴挎着竹篮,偏头瞄过来一眼:“这符袋做的真别致。”

  还没等嘉柔说话,石阶上忽冒出个人影来,慌里慌张提袍往下一步作三步地迈。宝婴认出是庄园上的人,忙扬声喊:“三叔!”

  三叔不是守墓人,但会隔三差五来清扫陵园。此刻,气喘吁吁奔到她两人眼前来,眼睛从宝婴带的香烛纸钱上一掠,急道:

  “出大事了!夫人的墓似被人盗了,我得赶紧去回禀郎君!”

  犹如当头一记闷棍,嘉柔晃了晃,当即要跑过去看被三叔拦下,“女郎,还是莫要上去看的好,奴们都不敢轻举妄动,这事得郎君定夺!”

  如此一说,嘉柔更要上去了,三叔很是为难一边打眼色给宝婴,一边苦口婆心继续劝:“女郎真的不要去看了,女郎少年人,有些东西少看得好。奴已经命人在陵园旁守住了,谁也不能靠近。”

  嘉柔双手攥紧了符袋,微微地抖,不觉间两行清泪淌了下来,风吹枯草,林掠飞鸟,唯独自己的声线虚弱无力:“那我在这等大将军。”

  宝婴知道三叔行事稳重,见他都一脸惶惶,心下觉得大事不妙。拗不过嘉柔,只好同她一道先在羊肠路旁辟出供人避雨歇脚的茅草亭子等了。

  公府里,桓行简却不在,三叔跑东荡西最终从虞松口中得知他当是回了家。

  三叔找到桓行简时,他人在侍候母亲张氏,自太傅丧仪后,张氏的身子大不如从前。虽无大碍,但精神看着远非昔日矍铄的劲头。

  “郎君,庄子上的人来了。”婢女很自觉地从他手里接过药碗,低声说道,桓行简一抚张氏的手,折身出来。

  “郎君,夫人的墓葬出事了,”三叔的声音急迫,两片厚唇直颤,“不知谁那么大胆子,掘了坟,尸骨到处都是,奴几乎要吓得厥过去。”

  桓行简顿时惊怒,铁青着脸,当即命人牵了匹快马来,二话不说直接上北邙山来。

  一路上,三叔紧紧跟着,途径茅草亭子时嘉柔看到了他,几乎是哽咽着扑到眼前来,桓行简把她一抱,低下头:“别怕,我过去查看,你还在这等我。”

  嘉柔抽了下鼻子,摇头说:“我想跟大将军一起去,我不怕。”

  他蹙眉:“不行,你怕不怕另当别论,这件事,我一定会查清楚。”眼中瞬间犹如万点寒鸦倾覆,“我看到底是谁活腻了,到桓家来撒野。”

  拍了拍她脸颊,以示安抚,桓行简果断推开嘉柔,命宝婴把人看好了。

  身后,石苞紧随而来,青天白日的,一眼看到四边零散着丢弃的骨骸,以及撬开的棺木,也是一凛。

  桓行简的脸色显然差到极点,一双眼,沉沉地打量着周边。夏侯妙是薄葬,遵文皇帝旧例,除却口中的玉蝉,生前贴身旧物,并无太多陪葬的金玉珠宝。衣裳尚未腐烂完全,可血肉早朽。他望着漆黑棺木,天地无言,有一刹的恍惚:这里,是他亲自抱着同床共枕几载的女人送进来的最后安息之所。

  生相怜,死相捐,合卺酒里早注定下了鸩毒。

  “郎君,”石苞打断他思绪,桓行简则很快从记忆中抽离蹲下身来,拈起一截骨骼,锁眉注视。

  “属下方才留意了,也仔细想了想当初下葬时情形,夫人的陪葬几乎盗光了。”石苞凑近了说话,“可还是有疑虑,夫人的陵园规格寻常,又未大造陵殿,这是都能看得到的。是故,属下怀疑这是招声东击西,让郎君误以为是来盗取陪葬的。只是,不知道谁有这么大的胆子了。”

  桓行简皱眉不语,不发一言起身,亲自将夏侯妙的尸骸小心捡起放回棺木,不让任何人插手。

  末了,他凝望棺中白骨良久良久,方同石苞几个一道把棺盖合上。留三叔一干人重新修葺陵园,桓行简在旁边立了半晌,双履着尘,因人清扫旋起的落叶反复扑打着鞋面。

  “石苞,这两日派人留意洛阳城的动静。”说完,他走到墓碑前,手指慢慢抚过上头一刀一刀刻下的文字,犹如耳语,“清商,我知道你不甘心,所以,死人也是能开得了口的,对吗?”

  透骨的凉薄呼之欲出,他眼睛一眨,那股戾气顿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5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0/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正始十一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