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架空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家药娘_分节阅读_第592节
小说作者:今年霜降時分   小说类别:历史架空   内容大小:2.47 MB   上传时间:2020-07-11 17:02:50

  这也是恭亲王能复爵的原因。

  当然了,周朝设立的藩王制度,原本是想抑制王爷的权利,让王爷们什么都不做,不接触任何的政务公事,但俸禄给的足足的,这是叫王爷们只每天混吃等死就行了,说的好听点,叫闲散王爷。

  目的自然还是避免皇族在封地发展势力,如果势力发展起来了,对皇权自然是非常大的威胁。

  所以,之前王爷们对本地的政务如果有过多参与,是会被猜忌的,弄得不好就会被怀疑是不是有造反的心思。

  这种情况前朝皇帝的时候最严重。

  而到了本朝,林炤登基之后便在缓缓的改变。主要原因就是快养不起这些闲散王爷们了,登基之后大致的叫人统计了一下,只算亲王和郡王,便有近三百人,如果算上直系亲属,便有几万人之巨。

  如果算上其他的皇族,即便是只算周姓皇族,各地的粗略估计,也有十几万人!

  这些人还在不停的生孩子,因为生孩子朝廷还给奖励,每个男丁意味着俸禄就会多一份。这种情况如果不改变,那么过几年数目便可能翻一倍,再过几年,又翻一倍。

  往后想想,举全国赋税之力来养活这些王爷们,只怕都养不起。

  这是非常重的负担。

  所以,林炤发布了几项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总得就是减少白给王爷们的俸禄,不鼓励王爷们凡事不干,如果能对封地的建设有帮助,朝廷是鼓励和有奖励的。

  另外就是对王爷们违法的事情加大查出的力度,等等等等。

  

第1292章 改变的措施

  

  这些措施并不是一次推出来的,而是分成了几年慢慢执行。

  当然,因为这些措施都是侵害了王爷们的利益,朝廷当然也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风浪,卢王之事,就是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林炤也是恩威并施,一方面王爷们如果犯了罪的,决不轻饶,如卢王,另一方面如果王爷们有所贡献的,也会有奖赏,如恭王。

  再加上林炤登基之后,手段凌厉但做事的方式并不硬朗,考虑全面并不会急迫,因此威信是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在朝廷和百姓中是很有威信的,尤其是在百姓中间,名声特别好。

  百姓拥戴,这对皇族们来说就是一种反向压力,他们想要有什么想法,也的看百姓们的心是向着哪方的,如果当今皇帝昏聩暴戾,不得民心,那么他们想做什么自然是更容易一些,但如果皇帝英明神武,得尽天下民心,皇族王爷们不傻,怎么会选择做反对的事情?

  所以,皇帝发出了一些触动皇族利益的制度,虽然皇族们也反对,甚至纠结起来闹事,但并没有闹出多么严重的后果。

  这就是沧州这边的情况。恭王因为想要复爵,因此做的非常多,但他和世子很明白,所以修建码头、开荒地种药材和发展医药行业,基本上都是用他们自己的钱。

  而且这几项,全都是在之前没有的基础上,重新做的,比如选择新的地方建一个新码头,对于开荒的百姓自己掏钱给补贴。王爷和世子很注意,尽量能够多做事,但能少搀和到目前的本地官府事务中去。

  当然了,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大量的银钱。

  好在,王府有钱。

  当然了如果一直如此大笔的花钱,便是王府也未必撑得住。不过,码头修建好了之后便有货栈脚行各种行当繁盛起来,荒地开了,里面的药材卖了,这都是来钱的,王府自然也有银钱进账,这就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所以这些年倒成了这种情况了。

  恭王之前花了大笔的银子,在皇族中甚至还引起了嘲笑,背地里皇族中人都耻笑他父子几个,想复爵想疯了,家底都端出来了,复爵之后又有什么用?再说了,复爵是应该这样做的吗?

  在大部分的皇族眼中,恭王一家子完全做错了。想要复爵,应该花大笔的钱在京城啊,买通上下官员,买通皇上身边的所有人,不能心疼钱,必须大笔大笔的花钱,只要朝廷上买通了重臣,皇上身边的人也不停的说些好话,迟早有一天会复爵的。

  这是大部分皇族认为的,正确的路子。

  像恭王花钱建码头、开荒什么的,真真是把皇族们都要给笑死了,蠢不可及!

  当然最后他们终于发现了,蠢不可及的其实是自己,恭王确实因为在封地做的这些事情而复爵了。

  因为这些事是皇族王爷做的,沧州百姓一方面感激恭王,另一方面却也同样感激朝廷,对皇帝更加崇敬,正是有了皇上的仁政,所以沧州才会如此的富庶起来。

  能收拢百姓的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不同了,比以前富裕了,以前吃不起用不起的东西,现在想吃就能吃到,想用就能买得起,手里够花的银子多了起来。

  沧州如今兴旺发达,恭王也复爵了,各处的皇族们冷眼旁观,终于也明白了,未必就一定要像以前那样闲散着,做点事情也是可以的,你看人家恭王,一开始花那么多钱,别人都笑他傻,但是看看现在,人家富的都流油了,偏名声还好,朝廷还屡屡赞扬!

  于是,各处王爷们也开始慢慢效仿。

  再说沧州这边。

  老王爷最大的心愿就是复爵,老了老了,就这件事放不下,那年回京终于这件心愿也算是完成了,重新成为了亲王,老王爷最大的一桩心事也完成了。

  老王爷去世之后,世子袭爵,成为了新的一位恭亲王。

  年轻的恭亲王也算是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的,因此现在做事很谨慎。

  因为沧州的重要的地理位置,朝廷开放通商,从东边南面外洋过来的商团,很有可能通过沧州去往京城。这也是顺理成章 的,唐朝的时候商贸发达,最发达的地方并不是一些最直接和外埠挨着的边境重镇,反而是唐朝的首府长安。

  另外,一些重要的交通重镇也是非常繁华富庶,这些地方都有个相同点,就是属于交通重镇,货运和营运都非常发达的地方。

  如今的朝廷正是吸取了唐时的一些经验,对通往京城的交通重镇必然是会加强防卫的,开放归开放,防卫归防卫。

  越承耕来到沧州之后,年轻的恭亲王当然是非常客气的,基本上是天天陪着,沧州各处的卫所亲自领着去走。

  七八天的时间,将四处卫所看过了之后,这天领着越承耕来码头上看看。一起的,当然还少不了本地的官员,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

  沧州码头共有两处,这也是因为来往船只实在太多了,一个码头忙不过来,因此后来又修了一个新码头。

  两个码头,一个位于老城这边,是最早的沧州码头,离城门比较近,当时自然是为了方便。但是沧州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货物集散地之后,这个码头就显得格外的拥挤,给周围住在这里的百姓生活也造成很大不便,而且因为离城门近,城门这边也显得乱哄哄的。

  因此,就在离沧州城五里地之外的十字镇这边,修了个更大更新的码头。

  修建这个码头所有的花费都是恭亲王府掏的钱,真金白银的花费,朝廷上,林炤曾经叫户部和工部的人一起专门将这个码头的花费测算了一下,大约需要用五万多两银子。

  毕竟是花自己的钱修的,世子亲自选的监工,工匠、用料、设计等等的几乎都是世子亲自过问的,而且官员们也决计不敢在这里面抽什么油水好处,所以,可以说花的钱基本上全都用在了刀刃上。

  

第1293章 被撞了一下

  

  码头修建的崭新甚至可以说豪华阔朗,货运和营运是分开的,相隔也有一里地了,只在码头上搬货的脚夫工人便有上千,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专门在这里做事的,而是附近的农户、百姓,农闲了的时候才来这里搬货挣工钱。

  码头周围货栈、脚行等相关的行业商铺林立,人聚集的也非常多。

  也因为来钱的渠道非常多,所以沧州百姓富庶起来的快。

  而修建这个码头其实也给了朝廷一个借鉴,朝廷看的很明白,如果没有贪腐没有一层又一层的扒皮的话,修建如此方便阔朗设施齐备的码头,五万两银足矣。

  皇上特别的叫工部的官员过来看看,学习学习。朝廷上下官员们心里都清楚的很。

  越承耕在前面走着,身旁是恭亲王,他们两人周围走着几位官员,还有几位职位低一点的官员跟在后面。

  因为是越承耕专门吩咐过,所以这边并没有让百姓回避,越承耕过来就是要看看码头的真实情况,货船如何的装卸货,脚夫如何将货物从码头移开等等,并不是来看干干净净平平整整没一个人没有一条船的码头的。

  所以,周围的人还是很多的,一些人看见这群人过来,只看官服就知道是官员们,有主动让开的,但是大部分人因为忙碌着,所以根本没注意。

  晟哥儿走在最后面,指挥使等几个本地品级高的官员自然是紧跟在父亲和王爷身边,他的身边便总跟着好些品级低的官员,说些没有什么内容全都是奉承的话,晟哥儿一个半大小子,又没有任何的职位,他需要什么奉承?多了也就烦了,现在出门都躲着那群官员。

  官员们当然看得懂眉高眼低,见世子爷已经厌烦他们了,自然也不好在继续的跟在旁边纠缠。

  晟哥儿自己在后面走着,好奇的看着码头上忙碌的人。

  货物基本上都是人工搬运,有些脚夫身体好的一次扛好几袋,也不知道袋子里是什么东西,横竖看起来非常的重,扛起来了,一步一步的走着。

  确实很辛苦。

  虽说因为这个码头百姓们富裕了些,但挣得也是辛苦钱,太辛苦了。

  晟哥儿正看着,冷不丁的有人从他身边过去,喊了一声:“看着点!”晟哥儿一惊忙回头,那人扛着一袋子货物,差点撞到晟哥儿。

  晟哥儿忙一侧头躲了躲,货物是躲过去了没有碰到自己,却感觉自己被人撞了,低头一看,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儿撞在自己的腿上,然后一屁股坐地上了。

  晟哥儿慌得忙弯腰搀扶起来,这才看见原来这个孩子是刚刚从身边过去的这个男子的孩子,男子肩上扛着货物,一手扶住,另一只手就牵着这个孩子,但是因为孩子太小了,晟哥儿并没有看到。

  孩子跌倒了,那扛着货物的男子不得不停下来。

  晟哥儿忙将孩子扶起来,赶紧问:“摔疼了没有?”

  那小孩估摸着不是第一次摔跤了,有点怯怯的倒是没哭,马上跑到了那个男人跟前,仰着脸看那个人:“爹。”

  那汉子便道:“走吧。”领着孩子的手继续往前走。这一下他倒是注意了,一路喊着:“让一下让一下。”

  晟哥儿就一直回头看着这父子俩。如果是他这样生活的话,必然会感觉特别艰难,日子特别难过,在码头扛货,还得带着孩子,但是看那个汉子,似乎脸上并没有苦色,淡然中好像还带着一点轻松似得。

  晟哥儿心里些微的有些感触,回过头来准备继续往前走。

  就在这一回头的功夫,眼前就出现了一袋货物,根本来不及躲就重重的撞在了脸上!

  “小心!”与此同时有人喊。

  晟哥儿直觉着一阵天晕地转,伴随着脸上巨大的疼痛直接仰倒摔在了地上。

  几个护卫从四面八方的扑了过来,很快就把他围住扶了起来,免得人太多再把他踩着了,晟哥儿被撞得晕头转向的,等好容易定了神这才看清楚,父亲正关注的看着自己,眼睛里稍微的有些紧张。

  “你怎么样?摔到头了没有?”越承耕用手摸着他的后脑勺,自己看着他的眼睛。

  晟哥儿微微一窘,这么大的人了居然还摔跤,忙道:“没事,我没事……”一张嘴就觉着脸上生疼,疼得他吸了口凉气。

  越承耕就道:“撞着脸了?”

  晟哥儿点点头,摸了摸自己的颧骨,道:“这里有点疼……没事,不算很疼。”赶紧又道。

  这时候就听见已经有人呵斥的声音,显然是在呵斥那个扛货物的脚夫,晟哥儿忙看过去,正好越承耕也转身看情况,这就看清楚了,撞到了晟哥儿的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已经被兵士和王府侍卫包围了,两个官员正指着他的鼻子怒斥着。

  那个汉子看起来老实巴交的,吓得脸孔雪白,货物也已经放地上了,眼睛惊恐的睁得老大,已经吓得连求饶都忘了。

  晟哥儿忙挤过去,道:“不要怪他,是我没注意,主要怪我。”他对那个汉子道:“你没事吧?”

  那汉子已经被吓傻了,居然没回答,又憨又紧张过度的看着他。

  刚刚怒斥他的那个官员便又是一声大喊:“放肆!世子问你话呢!”

  这个官员如此嚣张,越承耕都看不下去,皱紧了眉头。

  恭亲王过来了,他很谨慎,先没有说话而是看了看越承耕,又看了看晟哥儿,见晟哥儿脸上已经有些青了,越承耕却皱眉看了一眼怒斥的官员,恭亲王原本想说话的,又闭上了嘴。

  晟哥儿道:“没事了,你走吧。”说着弯腰想帮那个人将货物抬起来放在他肩上,一个侍卫忙过来,帮着抬起来放在了那个汉子肩上。

  汉子就赶紧的用手扶住了,呆了呆看着晟哥儿道:“公子爷,小人……”

  “没事没事,是我没注意撞到了你,你没事就好,忙去吧。”晟哥儿让开了一条路。

  那个汉子就走了。

  虽然是晟哥儿叫走的,但确实也有点太过憨直,连句客气话都不知道说,别人叫他走就真的听话走了,谢谢都不知道说一句。

  当然,晟哥儿不在意。

  

第1294章 斥候查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70页  当前第5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2/67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家药娘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