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国家制造_分节阅读_第144节
小说作者:千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65 KB   上传时间:2022-01-16 17:11:05

  宋冀宁则是单纯感兴趣,当年比赛时不过是简陋的模型而已,还被美帝的记者专门写了篇报道嘲笑,真想知道当年实物出现时,美帝记者是什么样的脸色,以及专门被针对的M33弹道导弹,美帝军方是什么脸色。

  看了看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公布时间,正巧是在他们到苏联留学的时候,也难怪什么消息都没听说过。

  现在海上也没法找相关资料,于是返回核武科研组的宋冀宁跑去询问其他研究员当时的情况。

  由于研究方向不同,核武科研组的同事并未关注当年美帝是什么反应,毕竟他们研究的武器才是让美帝脸色发白的东西。其它武器研究……不能说小瞧别的研究组,大家的武力值都不在一个档次上,造槍的自然不会去关注别人造出水果刀后的反应——他们对别的武器研究组大约是这样的心理。

  因此被宋冀宁询问前几年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研制成功后的国际反应,他们只能耸耸肩:“还能有什么反应,大概是扯扯华国威胁论吧!”

  倒是前苏联的研究员时刻关注美帝动向,对此很清楚,一名研究员对季椽和宋冀宁说:“前几年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研制成功时,在国际上引起过一番震动和惊慌,毕竟那时候最强的导弹便是美帝的M33弹道导弹,华国居然研制出了反弹道导弹,让不少国家都感觉震惊。”

  “不过半年后美帝也研制出了反弹道导弹,与华国的技术居然差不多,还因此被华国控告盗窃技术,被本国媒体怀疑贪污了研究经费,明明是很不错的武器,竟成了美帝军方的丑闻。”

  前苏联研究员看向季椽和宋冀宁:“之后我们苏联和欧洲也都研制出了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这项技术也就成了较普遍的军事武器技术。在你们刚到苏联时,克格勃就已经调查了你们在华国的底细,发现这项技术来源于你们两人,当时就已经在讨论是否要将你们留下。”

  季椽微笑不语,他当时去苏联也别有目的,国家立场不同嘛,没什么好在意的。

  倒是美帝晚于华国半年后研制出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令他诧异,他记得美帝原本的时间应该是晚于一年后,想来是日夜紧急赶出的时间。

  毕竟晚半年风险还可控,慢上一年,导弹军武市场搞不好会被华国啃下大半。

  想想美帝研发的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晚于华国,非核电磁脉冲武器又晚于华国的心情,善良的季椽为他们抹抹泪,决定好好回忆下美帝哪年研制过什么重大军武,好赶在他们之前让华国研究出来。

  尽管隶属于核武科研组旗下,但季椽和宋冀宁的两位导师,分别研究的是流体物理学和爆炸力学,很多研究都离不开他们。这次在南海进行的武器研究,自然也邀请了两人。

  不过他们仅仅是以顾问身份留在这里罢了,以他们在中科院的成就,如果不是恰好在南海,一般非大问题都不敢随意请他们来。

  这次的武器实验,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只不过是其中一项,同批运过来的还有潜舰导弹、空舰导弹、岸舰导弹等武器,军部大概是打算一股作气进行一次武器更新。

  季椽和宋冀宁望眼欲穿,终于等到运输武器的舰队到来,见到了他们心心念念的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

  说是“防御系统”,不知道的人大概会以为是像电脑程序一类的东西。但其实不然,它另一个名称是反弹道导弹。

  只不过因为它的组合较为复杂,分别由拦截器、传感器和战斗管理系统等组成,能够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和常见的导弹不同,因此被称为“防御系统”。

  征询过导师允许后,季椽和宋冀宁亲自参与了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安装。

第201章 钟涛教授

  尽管此前没有接触过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的实物,季椽和宋冀宁加入时,也完是以助理的身份和学习心态参与的。然而,在学校、在前苏联、在研究院学到的知识,已经足以完应付现在的状况。一开始还有工程师过来指导他们,后来发现这两名空降的研究员完没问题,而且知识面特广,一人能当三人使,节省了不少人力,便干脆可劲的使唤。

  季椽和宋冀宁便被分开了,季椽去了预警系统小组,宋冀宁则去了制导拦截小组。之后两人便没了见面的机会,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安装完成之后,季椽被调到岸舰导弹小组,宋冀宁被调到空舰导弹小组。

  两人都不是专职的军武研究员,好在这里也不都是军武研究员,研制军武是一项大工程,需要各行各业的技术配合,各类理工技术都接触过的季椽和宋冀宁,不管被调到哪个岗位都游刃有余。

  季椽且不提,宋冀宁被调到新的军舰上后,稍微遇到了一点难事。

  他被分配到的小组负责人是熟人,曾经的空导院工程师钟涛教授。

  当年季椽被空导院带走培训时,宋冀宁千方百计想要进入而不得其门,后来还是钟涛教授看中他的论文,将他推荐进入空导院。当时钟涛教授曾要求宋冀宁大学毕业后来当他的研究生,被拒绝,又要求他一年后来给他的新研究当助手,当时宋冀宁答应了。

  但空导院培训结束后,他和季椽一同被派往苏联留学,经历了季椽失踪,研究第二核武,前苏联解体等等各种事后,宋冀宁早就忘了这茬。

  然而钟涛教授还牢牢记着呢!

  他当初是多看好宋冀宁啊,破例走后门将他送入空导院科技培训班,邀请还只是一名本科生的他参与自己的新研究,谁知道空导院培训结束后,宋冀宁就没影了。他一开始还没多想,只是研究开始后找不到人才询问蒋教授,却得知他竟苏联留学去了,什么时候回来未知。

  按这时的社会环境来说,大有可能不回国了。

  钟涛教授也不是非要宋冀宁不可,但如果他要食言,至少该给自己一个电话吧?他最初做研究计划时,是以宋冀宁也会加入来做考虑的,某些实验直接以他那篇《突变理论在机械工程领域的应用》为基础,省去了很多步骤。如今宋冀宁失约,他就必须重新更改研究计划,增加不少实验工序。

  虽然对研究没什么影响,但终究添了一层麻烦,让他心里不悦,觉得宋冀宁言而无信,没有责任感。

  因此再见到宋冀宁,钟涛教授的情绪可想而知。

  宋冀宁也还记得钟涛教授,当年他没资格参与空导院培训,还多亏了钟涛教授破格推荐,使他没有和季椽被分开,于他可算是有恩。因此对钟涛教授自然毕恭毕敬,将他吩咐的工作都做得尽善尽美,对他总板着脸训斥自己的行为,也都安静的忍受下来。

  换几年前的他,可能早就翻脸了。但受季椽多年的影响,加上与老一辈科学家们的接触,宋冀宁打心底尊敬这些老学者,别说只是严肃的训斥他几句,就是打他,他也不会还手的。

  况且钟涛教授以前明明很赞赏他,如今对他轻辄就骂,他认为一定是他的工作真的没做好——为此他还自检了好几次,都没查出哪里有问题。

  钟涛教授有点儿心塞。

  他故意交给宋冀宁很困难的工作,然而宋冀宁完成的很优秀,不仅没有一点差错,甚至还完没感觉到工作的困难度。

  他找宋冀宁的茬,宋冀宁从不反驳,面上也没有任何不满,从始至终一副您教训的是,我会认真反省的态度。搞得几次下来,其他年轻技术员都在背地里说他倚老卖老,打官腔欺负年轻人,连他的学生都颇有微词。

  更让钟涛教授郁闷的是,他他他……他又看上宋冀宁了!

  没错,虽然对宋冀宁怀有旧怨,但是几次三番接触下来,他又被宋冀宁给打动了!

  真的是好想好想好想得到这名优秀的学生!

  只是不知现在宋冀宁有没有读研,有没有导师?看他自己一个人被调来这边,也没见导师带着,兴许是留学归来,在国内还没有导师?而且自己之前待他不友善,也不知宋冀宁会不会记仇……嗯,要去道歉,然后再问问他愿不愿当自己的学生!

  想到就做,钟涛教授从实验室回到甲板上,正看到宋冀宁和一名长得极为好看的青年站在一起说话。那名青年手上拿着几份资料,低头翻看着,宋冀宁站在他身边问:“你看看哪里有问题?”

  原来因为总是被钟涛教授找茬,宋冀宁担心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有问题,毕竟导弹实验事关重大,不敢有一点轻疏,因此特意去向隔壁军舰上的季椽求助。

  季椽认真检查宋冀宁的工作记录,摇头:“如果你的工作记录是准确的,那么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钟教授对我一直不满,好像我做错了什么……”宋冀宁说:“不然你还是帮我实地检查一次吧!”

  季椽点头:“好吧,我先回去打个申请……”

  他不是这边的研究员,看看工作记录可以,实际靠近导弹就不行了,得回去向导师打申请,由导师出面调配才行。

  钟涛教授听到他们的话,尴尬又愧疚,感觉自己太小心眼了,把一名优秀研究员都欺负得不自信,找场外援助去了。

  他干咳一声,走上前道:“不用了宋冀宁,你的工作没有错误。”

  季椽疑惑的看向这名陌生教授,宋冀宁低声向他介绍:“这位是钟涛教授,我现在的负责人。”

  那个小宋哥明明没做错,却动不动训斥他的教授?

  季椽没有跟他问好,只是点点头,上下打量他。

  钟涛教授不认识季椽,也不在意他目光中的敌意,坦然的向宋冀宁道歉,说自己之前都是在故意找他麻烦,希望他能原谅。

  他认错态度那么好,宋冀宁和季椽自然就不计较了,只是疑惑不解:“钟教授为什么要找我的茬,我做了什么得罪你的事吗?”

  钟涛教授一脸郁闷:“宋冀宁,你还记得当初我破格推荐你入空导院培训班,有什么条件吗?”

  几年前的事了,宋冀宁如今也只记得个大概:“我记得是因为我写了篇论文,教授您很欣赏,然后答应破格推荐我……”

  “那你还记得我想收你做我研究生的事吗?”

  宋冀宁迟疑的问:“……有吗?”

  当时谈话的细节,他已经完不记得了。

  钟涛教授叹了口气:“那你还记得你曾经答应一年后参与我的项目研究的事吗?”

  宋冀宁自然也不记得了,但看钟涛教授的模样,很显然他曾经答应过,但食言了,只能道歉:“抱歉,钟教授,从空导院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就被派往前苏联留学,所以完忘了……真的很抱歉,希望我没有耽误你的研究,如果有,请告诉我该如何补偿!”

  季椽一听就明白了,当年小宋哥被传“走后门”进入空导院,原来就是靠的这位钟涛教授,他还答应了参与钟教授的研究,却完忘了。

  “我也很抱歉,钟教授,我在苏联出了点事,小宋哥是因为我才不能回国的,不然他也不会忘了与你的约定。”他也向钟教授道歉,如果不是为了找他,小宋哥当时跟随其他留学前辈们一起回国的话,应该刚好能完成与钟教授的约定。

  “算了算了,留学是好事,我本不该这么斤斤计较。”

  双方尽释前嫌,钟涛教授脸上再次恢复笑容,问宋冀宁:“那宋冀宁,你现在是学成归国了吗?在哪个部门上班?国内有导师吗?”

  “啊?”

  “我是说,你还有没有兴趣来当我的学生?”

  钟涛教授是空导院工程师,同时也是xx理工学院的博士生导师,还是不少科研项目的负责人,学识和成就不言而喻。

  不过,他的主研项目是机械工程,与蒋教授差不多,只是他的研究偏向军武,而蒋教授偏向民科罢了。

  如果仍旧以精密机械为目标,要选择一名导师的话,季椽和宋冀宁只会选择从高中时就一直在扶持他们的蒋教授,而不是钟涛教授。

  更何况如今他们的研究和所学已经完转向军工,也有了极为厉害的导师,对钟涛教授,宋冀宁只能抱歉的拒绝了。

  “唉……好吧……”钟涛教授很遗憾,想了想对宋冀宁说:“不过你在苏联留学,应该学到更高端的技术了吧?”

  宋冀宁看向季椽,点头:“呃……确实高端……”

  第二核武武器,确实很高端。

  “我以前邀请你参加的那个项目,说实话目前遇到了瓶颈,当然也是因为我太忙了,没时间好好研究。就当补偿我,你什么时候有空,利用苏联技术来帮我解决一下?”

  钟涛教授以为宋冀宁出国留学,所学肯定和大学专业差不多,因此再次对他发出邀请。

第202章

  毕竟是宋冀宁先放钟涛教授鸽子,而且一放数年,做为补偿,他是愿意去帮忙的。不过他如今正在跟随导师学习中,还得看导师放不放人。

  听到宋冀宁已经有了导师,钟涛教授深感遗憾之余,更不甘心:“不是老蒋吧?老蒋这届带的学生我都认识,你之前拒绝我时不是说除了他不会考虑别的导师吗?”

  宋冀宁挠挠头,无奈道:“原本是这样的计划,但我们在前苏联学到的已经远超过机械工程技术,没有办法再跟蒋教授学习了。”

  如果继续学机械工程,宋冀宁和季椽当然只会选择蒋教授,但是,这不是没办法吗?他们现在学的东西别说向蒋教授请教,连提都不应该提,除了另择导师外,还能怎么办呢?

  “我记得你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到前苏联留学,应该也是相关专业吧?怎么我和老蒋都还不够资格教你们吗?”钟涛教授追问。

  他还是很希望可以得到宋冀宁这名学生,而且不是自夸,做为一名空导院的高级工程师,他的学识与能力完全当得起国内一线工程师的名头,宋冀宁怎么就不愿跟他?

  这还真不好解释他们突然换专业的过程,宋冀宁只能说:“我现在主研力学,和以前的专业不同,因此没有办法再向你和蒋教授学习,很抱歉。不过教授的研究我一定会尽全力帮忙的,等这边的学习告一段落,我立即过去。”

  钟涛教授更不解了:“等一下,你怎么突然改行力学去了?”

  宋冀宁没有再回答他的追问,以工作为由带着季椽离开。

  季椽看了看表,发现自己的确应该回去了,便对宋冀宁道:“小宋哥我先走了,要过去帮忙时提前通知我,我好安排时间。”

  尽管全程都被钟涛教授无视,不过他并不介意,钟教授帮助过小宋哥,对季椽而言等同于帮助他。所以即便他未曾对季椽提出邀请,季椽也主动要去帮忙。

  两人继续各自在不同的军舰上忙碌,和其他研究员学到许多。到后期遇到一些问题,季椽和宋冀宁的两位导师便被请出来解决,于是季椽和宋冀宁又回到他们身后,一边当助理一边接受教导。

  钟涛教授还在困惑宋冀宁怎么改学力学去了呢,要知道这和机械工程是完全不同的体系,力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大部份是航空航天或者土木工程之类,宋冀宁还在这边帮忙着,完全不像要去航天部或者工程部的样子啊?

  等见到宋冀宁的导师陈春煜院士,钟教授终于明白了。

  什么力学,分明是爆炸力学嘛!难怪是在这里学习,这里可不是爆炸力学的主场吗!

  同时也服气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5页  当前第1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16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国家制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