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煌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2 KB   上传时间:2015-06-12 15:39:21

五娘问:“什么簪子?”

七娘哭得一抽一抽,华苓笑了笑,说:“便是我请大掌事帮我们送去琢的白玉簪子。”

七娘指了指碧丝,站在角落里,原本一点都不想将主人家撒了泼的罪证拿出来的碧丝犹豫了一下,在一众郎君娘子的注视下,很不情愿地把一块缎布包裹起来的玉碎取了出来。

碎得很彻底,簪头的重瓣茶花裂成了许多瓣,娘子们都觉得很可惜。这簪子,大家拿到的时候,可是都在一处说过了,这是要好好保存起来的东西,日后留作念想的。

大郎倒是看了看那些碎片,笑道:“还道是甚呢,小七莫哭了。小七难道不曾听过,有高手匠人可用金将碎玉镶起来,还能与往常一样,甚至更好看。大哥将这些碎玉送去令人修补罢,定还一支最好看的金镶玉簪与你。”

“当……当真?”七娘将信将疑,她想很通顺地说话,但是哭得狠了,人只会止不住地一顿一顿地抽噎。

“怎会有假。”大郎非常认真地承诺,将玉碎收起来,笑道:“大哥将碎玉带走了,不过怕是要到元月十六以后,方能去寻到匠人与你修补,小七莫急便好。”又回身轻轻将华苓拉到身边,笑道:“一家姐妹那里有闹架闹这许久的,传出去也不怕别人家笑话。趁着大哥、姐妹们就在这里,小七小九快快和好了罢。”

华苓朝七娘笑,七娘紧紧地握住华苓的手,问她:“上回叫你在这里撞着了脊背,可还疼?”

“不疼了。”华苓摇头,说道:“但是可不能有下回咯。”

“必不会的,小九,是我对不住。”七娘擦了擦眼睛,紧紧地拉着华苓的手说:“我心里知道自己发了脾气,知道是不该的,只是一路都不知如何改过来。以后不会了,我是当姐姐的,我会当好姐姐。”最后这句话,七娘说得很斩钉截铁。

八娘凑过来,亲昵地拉住七娘和华苓的手,娇声道:“还有我呢,还有我呢,怎能忘了我。七姐也要照顾我啊,我也会照顾九娘的。”

大郎笑道:“正该如此。都是一家姐妹,和和气气的,爹爹看了定然很高兴。——好了,我看见小七的药熬好了,端来与她用了,好好歇歇罢。你们几个也勿要在此扰她歇息,令小七歇好了,晚上除夕夜再一道耍子罢。”

“是,大哥。”大郎自打游学回来以后,在娘子们当中便越发有威严了,他这发了话,娘子们便都应声,在大郎离开之后也很快回各自园子去了。

七娘惹的是小风寒,用了药,饱饱睡到近傍晚的时候,便好得差不多了。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过了除夕夜,在庭院里烧了许多爆竹,噼噼啪啪,又迎来了一年新春。

  ☆、第134章 道庆元年

134

道庆元年。

虽然是新皇登基改元的第一年,合该普天同庆、合该有一个大好年景,但从旧年延续而来的、覆盖了小半中原的雪灾让这个年份从正月初一开始,就带上了一层哀戚的颜色。

在这样一场影响了整个丹朝的天灾面前,还没有坐热金銮殿上的金龙座椅、还不曾好好享受过大国君主应有的种种尊荣富贵的新皇,就迫不得已地在朝臣们的上书劝告之下,下了个诏令。

说如今我朝多地灾情频仍,冻饿死者众,身为一朝之君者,如何能在这样的时候依然大鱼大肉、罔顾民生。是以内廷之中后妃宫侍一众需俭省节约,帝后及太后一餐只可用十二道菜,而全国上下更需谨行俭用,合力一心度过难关,云云。

元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就这么轻飘飘地过去了,虽然年景不好,但丹朝人总归还是爱热闹、爱喜庆的,下至蓬门小户上至世家大族,各家各户只要有些余力,依然会多多烹制过年应有的种种美食,给孩童制新衣,给老少赠压岁钱,燃放爆竹过年。

看了诏书原文的华苓直是微笑,谢丞公便问她:“小九为何如此表情?”

华苓轻轻放下了丞公幕僚钞了送来,专门存放在丞公书房之中备份的这一份诏书说:“圣上是好皇帝。”

谢丞公凝目看了小女儿两眼,两父女都是一笑,不知有多相似。

虽然还是正月里,谢丞公也并没有得到许多休憩的时间,不等雪化,已经在计划着开春以后各地春耕事宜。雪灾严重的州城人口定然缩减,要组织民众将冻饿死者妥善安葬,要安排无主田地重新分配耕作,通过官府调运分派援助稻种口粮……这些事,都是要丞公相公两人领着手下官员们商量着进行的。

今日是正月二十,也是很难得的,谢丞公有一个下午的休沐时间,才在家中。华苓有空就会到澜园看存留在这里的奏章抄录和新出的邸报,于是许久不曾说过几句话的两父女就聊了一阵子。

谢丞公又问华苓道:“苓娘如今一餐只用五道菜,可还适应?”

“女儿感觉还不错呀。便是这五道菜,女儿其实也用不完,每每剩下了大半只能分与仆婢。”华苓说:“别处有那么多的人吃不饱饭,我等若是还日日鱼肉,怎么都有些说不过去呀。哥哥姐姐也都是这样想的,其实只是少几道菜,也并不差什么。”

江陵谢氏经营数百年,在这样的时候依然保有足够的食物、炭火、药材等储备,饿不着家中人。但在家外许多人温饱不能的情况下,谢丞公早早就下了令,各园上下次第缩减日常消耗,若是有过于铺张浪费的状况,定是要罚。

有同样明察秋毫的谢贵暂掌家事,府中上下根本就没有人胆敢捋虎须。华苓和娘子们一样,每顿正餐的菜已经由*道减到了五六道,但依然还是有肉有菜的。

谢丞公颔首,露了露笑纹,又令人去叫家里女儿都来澜园,挨个问了近况。难得爹爹亲自关心,娘子们虽然答的有些战兢,也没有不高兴的。丞公对待七娘虽然面色依然淡淡,也问了几句话,提到了旧年末,芍园教授们给七娘写的评语,只叫七娘勤勉努力。七娘一下子就很高兴。

谢丞公又问三娘道:“今岁方能出嫁,心中可会怨?”

三娘脸色有些羞红,但很大方地摇头说:“并无的,爹爹,能在家中多待一年,女儿非常欢喜。而且为太太守孝一岁,也是女儿应分之事,心中怎敢有怨。”

谢丞公点点头。旧岁的那些事处置得并不张扬,丞公并不叫小儿女们知晓太多始末,府中小儿女是照制为去世的太太守孝一年的。

四娘走上去,扶着谢丞公的手臂,笑着说:“女儿这些日子以来,听了外头许多人家冻饿之事,心中十分感激爹爹。若无爹爹如同梁柱般支撑起我们家,女儿和姐妹们如何能有这样的好日子过。女儿在此多谢爹爹。”

这话一说,娘子们还有不赶紧欢笑着朝谢丞公行礼道谢的,一时间各种的笑颜如花,娇声呖呖。虽然好听话儿又明显是被四娘抢先说了,但这也不妨碍娘子们在心里唾弃一下之后,赶紧跟着附和。

谢丞公被一堆堆的好话儿捧得还是很高兴的,破天荒地从库房里又取了些珍宝赏给各人,特别是将要出嫁的三娘,多给了些,作为压箱之宝。娘子们自然又是一阵开心,嘴便越发甜。

华苓在一旁托腮看着笑,这样甜腻腻的做法,她可真怕给丞公爹将牙齿甜掉了呀。只不过,丞公爹也是越发的显老了,五十多岁的人,平日里着一身圆领袍子,也有了些空荡荡的感觉。

华苓忽然想起了,一直也没有问过,丞公爹是不是会再娶一房继室?这么想着,她的脸上就露出了些入神,心情很好的七娘拉着华苓小声问:“小九又在想何事?”

……难道能告诉你,在想着爹爹会不会再娶么?死去的是七娘的亲妈,华苓又怎么会这么戳她的心,遂只是摇摇头。

倒是谢丞公自己道:“去岁至今,小儿女也在家中过了不少日子,应是也十分憋闷了。如今外头天寒地冻,不好走动,待春回大地,便令大郎领尔等到河边去踏青罢。”

娘子们齐声应了。谢丞公又道:“大郎今岁十八,也是时候成家立业了。待尔等长嫂进了府,往后尔等在府中便不可太过撒泼无形。须知日后尔等亲事,也需长嫂操持。”

“是,爹爹。”娘子们这下听出了谢丞公的意思,五娘当下便好奇问:“爹爹,未来嫂嫂竟是已经定下了么?”

“乃是辅公朱家族女,行十八。”谢丞公颔首。

谢丞公这么一说,华苓就明白了,丞公爹爹是不打算再娶,是准备让大郎娶妻,让儿媳主持中馈了。

辅公朱家的年轻一辈除了朱兆新之外,大家都没有见过其他的了。华苓也很好奇,这份好奇直到三月里,王霏的添妆日上才得了解答。

……

王霏的出阁日在三月十六,添妆日是出嫁前的十来天。

虽然关系很亲近,但是谢府的小儿女这一年未出孝,按照习俗,王家嫁女当日是不能去王家饮喜酒的,但在添妆日上,倒是可以换上喜喜庆庆的衣裳,带上添妆礼去凑凑热闹。

王霏身为王家嫡女,在金陵城中交游自然是十分广阔的,世家、官家娘子来了少说也有五六十位,好些还是家中太太领着一道来的,赠与王霏的添妆礼也十分丰厚。

但这都不是谢家娘子们关注的重点,有更大的事吸引了她们的注意——她们第一回见到了朱美凤,辅公朱家十八娘,辅公家嫡系二房嫡长女,将要成为她们长嫂的娘子,于是匆匆见了王霏,祝贺了她,又将各自的添妆礼送上之后,就拉着朱美凤寻了个角落说话。

朱美凤这名字起得有些土,但这是位十七岁的女孩儿,一直住在光热充足的广州的缘故,她晒得略有些黑,但是容貌非常漂亮,装束清爽,举止得体,还格外有几分讨人喜欢的爽朗。朱美凤是跟着朱家二房太太,专门从广州北上到金陵来的,如今住在金陵的丞公府中。朱美凤性格十分爽朗,很快就在金陵交了不少闺中朋友,与王霏的关系也不错,于是才会在王霏出嫁的时候来添妆。

她对谢家娘子们格外亲热些,半点不扭捏,谢家娘子们也是如此,两方都知道很快就会与对方结亲了,不在这时候打好关系,更待何时。

朱美凤拉着三娘、四娘的手笑道:“我也才来金陵一月,许多事都不知晓。原本就想着要请你们来玩,只是你们都在孝期,也不好见。这才拖到了现在。”

就连说话风格都十分爽气,跟金陵女孩儿不太一样,但也是好相处,又不至于缺了细腻的人。

谢家娘子们都很高兴,未来嫂嫂是这样一个人,可以说非常合她们的心意。七娘问:“凤姐姐是从广州来的罢?我知广州是极热的,也产许多珍奇花果,只是好些花都不能在金陵栽,不曾见过。”

朱美凤笑着说:“确实是的。岭南之地阳光极盛,许多花能常开不败,产的果子也极甜。如今陆运颇为发达,产的果子你们应是几乎都尝过了,但有些从东南海域那些个岛屿之中移栽来的珍奇花本,在广州成活得也十分勉强,越发难以移来金陵。”

七娘十分爱花,一听就有些遗憾神色。

华苓想了想安慰她:“这也无事,以后说不准有机会,七姐可以亲身去看呀。”

七娘点点头。

五娘也说:“我也想再大些,就到岭南去看看。”

四娘说:“我们女子又无有游学,你出嫁前又如何能出远门。你可知从金陵到广州,要足足一月。”

五娘很不服气:“难道说女子天生便不如男,我以后定然要到岭南去看看。”

四娘抬了抬下巴,就是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

朱美凤笑看着她们说话,很快又引起话头,加了进来,她居年长,自有一分威严,脾气又爽朗,很快成了众人的小中心。

五娘问:“爹爹都还没有与我们说呢,美凤姐姐什么时候嫁来呢?”

朱美凤也不羞,想了想,笑道:“三书六礼未过完,我又如何知晓此事?你们也莫要缠着我问了,还不若回家去问你们大哥。”

华苓眨眨眼,听朱家姐姐的说法,明显是见过了大哥呀!而且有这等熟悉,随意提起大郎的程度,总不会是来到金陵之后这个月才认识的吧?

……那么,是什么时候见过的?

华苓很快想起了大郎曾经游学到广州的事,这下子看朱美凤的眼神儿都有了些恍然大悟的味道,这两个肯定是在那时候就认识了么,难道是,一见钟情?!

啧,亏她问大郎说以后要娶什么老婆的时候,大郎说‘以后再说’呢,明明心里早就有了计较。

真是矫情!就是矫情!

八娘娇腻腻地抱着朱美凤的手臂,缠着她说:“凤姐姐可真好看,过两日我们家去清波河边踏青,凤姐姐也一道来玩罢?”

朱美凤只是笑,点头说:“金陵这处的府邸还有些未打理妥当之处,若是到时有暇了,定是要来的。”她看七娘和华苓只是站在一起听着,两人都只听不说话,便朝两人招手,故作难过道:“七娘、九娘为何不说话,可是不喜于我么?”

七娘赶紧摇头,笑笑说:“并不是的。”华苓只是微微一笑。七娘性子本身就比较冷,对刚认识的人不可能太热情的,华苓则是从来不急着交朋友,是以只陪七娘站在一边。

“那多与姐姐说说话罢,姐姐听说七娘的字画特别好,有机会定要瞧一瞧。”

“好。”

……

娘子们在说话,华苓觉得略有些闷,便走了开去,看见王霏刚刚送走了几位女客,刚刚回来。临近婚期,她今日着了一身绯红衣裙,发挽堕马髻,斜插红宝流苏金簪,笑容很甜美、很幸福。

王霏看见了华苓,笑了起来,拉住她问:“苓娘怎地在此闲走,不与你姐姐们一道么?”

“都在与朱家姐姐说话呢,我听厌了便出来走走。”华苓眼神有些复杂,听到的关于诸大的那些事,令她对王霏的亲事总有些不得劲儿。虽然她知道,就算诸大作风不太好,但诸氏在四族之下,他应该不至于敢太出格地做什么。

华苓知道,今年开春之后,诸大应该会升迁个半级一级的了,在协律郎的位置上呆了一年多,如今诸大官声极好,眼看着前途无量。只要他自己分割清楚,家里家外不牵扯,安安稳稳给妻子应有的一切,便是丞公相公也只会说,这是个好女婿的。

晏河这些日子没有什么声息,应该是安心地呆在公主府中安胎了。

轻轻捏了捏手心,不再多想,华苓嘴甜地称赞道:“霏姐姐今日可真好看噢,比两个我加起来都好看。”

王霏噗哧一笑,拉着华苓的手,上下将她看了看,笑道:“又是几月不曾见你,竟是又长高了些。”看见她素着一张脸,不像其他金陵娘子一般多少都会用些脂粉妆点容颜,便道:“苓娘不爱画妆么?小娘子大了,有时略略上些粉是好的,你这年纪,也该学起来了。”

“我不爱画妆,没法子。”华苓弯弯眼睛道:“有些妆粉对身子可是不好的,像铅粉、画眉的墨笔,霏姐姐若是选用,最好也用那些可以食用的材料所制的妆粉。”

王霏轻轻“啊”了一声,应道:“铅粉对人不好,我也是听过的,我是不曾用,但怕是身边侍婢也有用它,敷在面上极白。回头我便与她们说一说。”

“如此甚好。”华苓认真点头。

王霏性情温柔,容颜又美,谈吐不俗,与她谈天很愉快,不知不觉华苓就和王霏说了一阵子的话,然后就听到王家侍婢来报说,谢二娘来为王霏添妆了。

王霏很欣喜:“还以为苇娘来不了,真是太好了。”于是赶紧叫人告知寻了角落说话的谢家娘子们,王霏牵着华苓直接去了门口接二娘。

见了才知道,二娘刚刚诊出了有身孕,她的夫君陈二郎很紧张,所以来得略晚了些。大半年不见,二娘面容丰润了些,似乎还长高了些,笑容满面,看得出生活颇为优越。

姐妹朋友们相见,自然又是一番欢笑不提。

……

没过多久就是王霏的婚礼,千金求聘,十里红妆,依旧让金陵人津津乐道。

谢家小儿女们不能去婚礼,不仅丞公的孩子不能去,谢族中大多数子弟都不能去,旧年里谢族逝世的人并不少,许多族人都要为亲人守孝。只有谢丞公去王家吃了杯喜酒,也算是谢家人到过了。

期间大郎带着华苓,陪着七娘到城南去拜祭了牟氏和三郎,又过一年,冬去春来,如今的七娘已经长大许多,即使对逝去的母亲和哥哥依然想念,但已经学会放下,愉快地过日子。

直到快进四月,中原北地覆盖的冰雪才渐渐化去,见了些春-色,不少州城的春耕直接被延迟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重生之苓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