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煌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2 KB   上传时间:2015-06-12 15:39:21

羊脂白玉琢成的花簪精细又脆弱,砸在了床沿,断成了两截,掉落在青砖地上,那簪头的茶花也碎了,裂成了三四份。

华苓深吸一口气,下了床,将花簪的碎片慢慢都捡起来。

即使不被允许靠近三间屋的范围内,七娘这样哭也惊动了侍婢们,燕草、碧丝和金钏很快鱼贯进来了。“七娘子……”“九娘子……”金钏发现华苓只着中衣、光脚站在冰凉的青砖地上,立刻着急地挤过了燕草碧丝,过来给华苓披衣穿鞋,而燕草碧丝上去给七娘披衣擦眼泪,却被七娘都挥开了。

七娘的两个侍婢看华苓的眼神已经很不一样了,碧丝近似于指责地说:“九娘子,我们娘子方从王家回来,好容易心情好了些,九娘子为甚要惹怒我们娘子呢。”

华苓沉着脸,没有应碧丝的话。若她只是个小孩子,怕是这时候就要同样发怒了,好端端地来陪姐姐说话,忽然地就被指责是什么意思呢?

还摔了玉簪,是连姐妹都不想再做?但她不是,幸好她不是。七娘心里的想法她能明白几分,如果任七娘沉在这样的情绪里,这些个侍婢是只会顺着七娘的,七娘以后看人看事只会越发的偏,这对七娘的未来一点好处都没有。

燕草硬邦邦地说:“九娘子,我们娘子请你回去。夜深了,我们七娘子要歇息了。”

原本娘子来茶园,不是说好了与七娘子一道睡的吗?金钏十分无措地看着华苓。华苓冷声道:“都出去,我有话要与七姐说。”

碧丝梗声说:“九娘子,婢子等可不是你的奴婢,恕我等只从七娘子之命!七娘子已经说了,还请九娘子快快回去罢!”

茶园主仆三个都表现得很不欢迎华苓,金钏听了也不高兴了,反驳道:“一开始明明说好了,九娘子来陪七娘子过一晚,这是我们九娘子好心——”

“金钏!”华苓喝住了她,以决不能违抗的语气道:“出去。”毕竟知道规矩,金钏怏怏地去了。

“要我说多少句?”华苓眼神如刀剜了燕草碧丝一眼:“我们两姐妹说话,什么时候轮得到你们插嘴?!”又转向七娘,看着她,冷声道:“你要闹脾气,大把有的是时间让你闹。让她们出去,我回去之前有话告诉你,与三哥有关。若你不肯听,一定会后悔。”

七娘背靠着妆台,哭得声哑力竭,已经开始了断断续续的抽噎,眼见是伤心到了极点。但她听到了‘三哥’两字,停了半晌,别着脸,还是让两个侍婢离开了。

华苓过去,硬将七娘拉扯到了桌边,将玉簪的碎片都放在上面。出自大师之手,每一个花瓣、每一道曲线都精妙绝伦的一支羊脂白玉簪,如今碎成了五六七八片,再也不值什么了。

“你看你做了什么事?你发脾气就只会打砸?这东西一人只有一份,你砸得这样轻易,你心里的自怨自怜就能比所有的东西都重要,重要到你可以把我的脸面放在地上踩吗?”

“不要因为我不会哭就以为我不难过,不要以为你轻轻说两句不在乎就可以肆无忌惮了。你问问自己,难道二娘、三娘、四娘,大家从来都没有关心过你吗,谁又对你真的有坏心了?”

“太太是做错了事,但在这以前,谁也不能否认她当家是当得很好的。太太一直不喜欢我,但这许多年里,除了最后这回,她没有对我起过坏心。太太也给我打过许多首饰,制过许多新衣,选过仆婢。我念太太一份情。不论如何,太太在后院里主持,而我等长大了。”华苓慢慢地说:“只要人有良心,就知道犯了一回错,并不代表这个人整个都是坏的。况且太太都已经去了,斯人已逝,爹爹是何等样的人物,又怎会再计较下去。七娘,你要听清楚了,你如今还在这丞公府里,爹爹就是你的爹爹,他依然会供你嚼用,看着你长大,看着你嫁去。”

“三哥嘱托我多顾着你。三哥比太太更爱你,七娘,他走了一段很长的黑乎乎的路,做了许多的事,不就想你过得好吗,你如今的好日子是你应得的,谁也抢不走。你说你都不稀罕,是要让所有人都难过?别说你和我们不是一处的,我们一处长大,一处进学,一处用饭,我们都姓谢。大哥是我们的大哥,大姐也是我们的大姐,爹爹是我们的爹爹。”

七娘拧着身子抽噎不断,华苓放开手,冷冷地说:“话我就说到这里。你不要簪子就不要罢,不要情分就不要罢,你谁都不要,那你就躲在角落里罢。不知好歹。原本谁都不觉得你是老鼠,你自己非要这么觉得,怪得了谁。”

已经是快四更了,华苓拢了拢外衣,一直走到隔了两间屋的堂屋里,让金钏帮她理了理衣带,点起灯笼,冒雨回竹园去。

两姐妹说话,正房里只有三个最信得过的侍婢守着。

华苓朝燕草碧丝告诫说:“我们吵架的事不许传出茶园,若是明天府里有人嚼舌根子,我会禀告大哥,到时如何处置你等,你们应该也心里有底。”

燕草和碧丝并不想听从华苓的话。即使太太不在了,三郎君也不在了,但她们依然有一份与主人七娘相似的傲气。燕草匆匆往卧房里去看七娘去了,碧丝硬声说:“请九娘子放心罢,我等竟是有眼色的。”

华苓便不再管,金钏撑起了伞,她自己提着晕黄光芒的灯笼,慢慢走进冷雨中。

冰冷的水意扑面而来。

她也会觉得冷呀。

……

金陵果然迎来了一个极冷的冬季。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昨天没有更,这是昨天的,晚上还有更

  ☆、第133章 姐妹和好

133

自从冬至夜里争吵之后,华苓和七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互相理睬过。也许是华苓最后说的话太伤自尊心,自那以后,七娘谁都理睬,就是不睬华苓。华苓也懒得理她,看见七娘不再缩在自己的小壳子里就是了,家外还有许多事要她分心去关注呢。

今冬特别寒冷,芍园的课上到了腊月十日,而后女教授们也都陆陆续续在吃了谢师宴以后,给每一位女弟子写了评语交给丞公,然后带着丞公府赠与的谢师礼归家去了。

娘子们对华苓和七娘之间的争吵并不知其端倪,四八两个高高兴兴地作壁上观,而三娘、五娘和六娘对此还是很在意的,于是也试过劝和,但是两个小的完全不卖帐,上头又没有一个足够有威慑力的角色来影响两人,于是这状况就这么延续了下去。

家里的兄弟们,二郎和四郎依然在上着王氏族学的课,王氏族学执教严苛,虽然今冬特别寒冷,课也一直上到了腊月二十日。二郎依然没有进最高等级的天字院,而学里的教授说了,四郎明年就可以从黄字院升进玄字院了。

而谢丞公和大郎,和族中上下、大丹上下无数担负着一家、一族生计的人们一道,为今冬中原出现的普遍严寒伤透了脑筋。

进了腊月以后,金陵周近的长江下游一带总算不再下雨,改为下雪。又是十年、二十年难得一见的持续雪天,虽然只是下薄雪,到元日春节的时候,金陵城中的积雪也已经有寸高了,所幸城中皇室、世家、富商大大小小都有布施粮米、棉布冬衣之善举,才叫城里城外基本没有冻死、饿死的人。

就是这样,长江下游还算是情况好的。再往北些,将前唐的西京长安-东京洛阳横拉一条线的话,这条线以北一直到长城,这片居住了整个丹朝小半数人口的地域竟是普遍大雪,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一直下进了道庆元年。

丹朝子民已经又是好几年不曾遇到这样寒冷的冬天,别说是平民百姓,便是小富之家也极少有先见之明,储存了足够的御寒衣物、储粮、柴薪的。

一场又一场大雪压下来,道路渐渐都被封住了,积雪渐渐从寸许高积累到了没膝深,越是大的州城,越是依赖城外农人挑来的粮米蔬菜、柴薪度日的城里百姓,在家中储备的些许粮米柴薪耗光之后,几乎就只能在家中等死。

倒是那些个乡野之中,一年嚼用都来源于上年地里产出的庄户人家,严严实实地关起了自家院门过日子,一家人生存下来的几率要大不少。

一个严寒而漫长的冬季对人类的生存威胁实在太大,在这样一场雪就要冻死成百上千人的时代,轻飘飘地去谈论什么人类文明的进步,考虑普及教育、提升民众地位之类的事,其实是非常奢侈而空泛的行为。

岁除日的清晨,天只是微微亮,华苓穿好了絮丝棉里子的骑服,套上皮里子的长靴子,外面又系上了非常保暖的貂皮斗篷,这才敢走出庭院中。

庭院中、院墙、屋顶上遍积白雪,琉璃瓦都被遮盖了,只剩雪的白和青砖的灰黑,寒气扑面而来。华苓机伶伶打了个寒颤,回头朝金瓶、辛嬷嬷等人笑道:“这天气实在是极冷,可真想停一日,不去骑马呀。”

辛嬷嬷立刻就心疼地说:“嬷嬷正要如此说,今日真真是冷极,便是停一日也不算什么。说不定其他娘子们也并不去校场。”

金瓶拢着手,温柔地笑了笑,道:“不若婢子令人到娘子们园中去问上一问,若是娘子们也不去校场,九娘子也就不必跑一趟了,若是担心教授责问,不若令人去说,娘子略有些身子不适,如何?”

装病了?华苓很心动,但是犹豫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算了,都起来了,还是去罢,要是被拆穿了不好看。”

到了校场,华苓发现姐姐们倒是都来了,只是不见七娘,只有个小丫鬟来报说,七娘病了。

三娘有些忧虑,说:“七娘身子弱,上几月里也极少锻炼,如此寒冷天气极易着凉。我们稍后去茶园探一探七娘罢?”

五娘六娘都点头,四娘八娘嘀咕了一下,八娘笑吟吟地看着华苓说:“九娘,你去不去呀?”

华苓瞥她们一眼,点头道:“去吧,我也去看看。也不知请了良医不曾。”确实,这两月里,除了一家人一道用饭的少数时候,她也真是没有主动去过茶园了,七娘也不来竹园,基本上就是大路朝天,各走一边。

府中上下都以为,她和七娘已经是完全闹掰了。

八娘说:“其实都是姐妹,那里来那许多争执呢,九娘与七娘道个歉儿就是了,依旧和好,气性也不能延续到新岁呀。”

八娘的语气很轻松,听了使人心情也颇为愉快。她一张粉嫩小脸在浅绿色的厚袄裙映衬下,显得格外清新可人。其实四娘、八娘这两姐妹越发长大了,只要不说算话,就显出了她们非常机灵、活泼的性子,天然地就有种长袖善舞的作风,是很容易讨人喜欢的。

华苓心里还颇为欣赏这样的一面,在后世社会里面,这样性情的人总是能混得颇好。当然,也许遇到大事情的时候,她们也总是会更多的衡量利弊,更倾向于保护自己的利益,但这都是可以接受的。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华苓还真不觉得这是一句不好的话,只要不去害人,人能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就是一件大功。

于是一群小娘子,在校场锻炼完毕后联袂去了竹园。

七娘当真是病了。清晨侍婢们将她喊起身去锻炼,七娘勉强换好了外衣,用早食的时候就吐了,半口热食都没有用进去,晕晕沉沉。燕草碧丝当即吓坏了,立即便去告知了大掌事,令请良医。

娘子们到茶园的时候,良医也是刚刚到,一直在家外忙到了腊月二十八后,才能在家中歇息的大郎也到了。

良医给七娘诊了脉说:“外感风寒,并无大事,吃几贴药,细细养着便是了。这几年里,老叟看着谢七娘子身子骨是好多了,也经得起药力,这勤练身体之事,万万不可轻忽了事。”说着写了药方子,又叮嘱了不少注意事项。

大郎做主向老医者道了谢,又给了诊金,让仆下送走了人。回转过来,大郎就看见了华苓站在七娘卧房的最外面,娘子们一窝蜂都围在七娘床边七嘴八舌地关心,倒是没有人顾上华苓。

大郎含笑问:“大哥看着,小九当真是与小七闹翻了呢?怎地大家都在里面,只你冷清清在外头。”

“没有的事。”华苓很果断地否认了,微微笑了笑,小声告诉大郎说:“七姐这人呢,比较骄傲。没有个台阶她是不可能低头的。”

大郎挑了挑眉。

华苓继续小声说:“她会生气,我也会生气呀。我又没有做错什么事,才不喜欢当受气包呢。我与你说,大哥,这回我是决定了,若是七姐不肯道歉,我才不理她呢。不能惯着她。”

大郎其实也不知这两个妹妹到底争吵了什么,闻言只是笑:“大哥不掺和你们的事,只是明日便是新岁了,你俩难道竟要将气生到来年?你又不生气,便是让着姐姐多些又如何?”

华苓哼了一声,说:“谁说我不生气了,我是很生气的。”

大郎笑着摇头,揉揉华苓的头发,走进七娘的卧房。娘子们见大哥来了,便给他让出了床头的位置。大郎和声道:“七妹莫要担忧,已经令人去抓药了,待熬了药饮下,七妹定能快快好起来。今夜里可是除夕,我们要在庭院当中燎火、爆竹守岁的。”

七娘面色苍白,闻言点了点头。

大郎看见七娘眼睛看了一圈,有些失望,想来是没有见到爹爹的缘故,便安慰她:“爹爹事务繁忙,今日白天还要去署里。但是夜里定然是会回来与我们用团年饭的。”

七娘点了点头,垂下视线。

五娘快言快语说:“今冬严寒,爹爹肩上压力定是极大的。大哥,也不知我等能否帮上些忙?”

八娘问:“我们身在金陵,又如何能帮到别处的人呀!”

三娘说:“若是能将米粮运去就好了。”

四娘说:“令人铲雪,清出道路来,不就能送去了?”

“那里寻来许多人去铲雪?”

“城中便有许多人。”

小娘子们讨论了起来,各执一词。但是她们成长的生活其实太过优越,除了知道金陵城中世家富户会在城中贫苦区域布施粮米布絮之外,她们其实并不知道,在更北的一些雪灾严重的州城之中,在最艰难的情况下百姓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度过寒冬。若是被逼急了,联合起来攻进高门大户中抢夺资源,也是有可能的。

大郎听了听,略略给妹妹们解释道:“如今各地受灾极重者,朝廷所设官仓已开仓放粮,平抑粮价。若是雪期延续,官仓也耗空了,便需勒令储粮有余的高门富户开仓献粮,朝廷总不能看着百姓冻饿而死。”

七娘忽然问,她的眸子里透着几分忧郁:“……有许多人冻死了么?”

五娘立刻告诉她:“这还有假?我听厨下人说,就连洛阳、长安这样的大城中,也有不少贫民冻死了呢!”

娘子们虽然基本不识民间疾苦,但也不是会对别人的处境无动于衷的人,又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了起来。七娘默默听着,终于她别扭地问道:“小九呢?”

大郎和娘子们都很是诧异,原来七娘已经不生九娘的气了吗?大家都往门外看,大郎笑道:“大哥听小九说,她与你谁也不理谁呢,所以不见你。”看看七娘的表情,又说:“我们都在这处热热闹闹,也不知小九是不是回去了。”说着喊了声华苓。

华苓拨开帘子,露出脸来,朝兄弟姐妹们粲然一笑:“我还在呢,不过我现在回去了。”

娘子们也知道这两个妹妹闹架呢,一时都安静了,有点尴尬,也不知如何劝她们。

不过,在大家都安静了的时候,七娘忽然说:“小九,那回我做错了,我对不住你。”

华苓诧异地看向七娘,结果发现七娘扁着嘴哭了。

娘子们越发安静,面面相觑,又看华苓,不知应该先安慰七娘还是先劝华苓赶紧接受道歉。

大郎绷着脸,但是华苓看见了这个大哥的眼神里透着多么好笑的意味,大郎温柔地拿手帕给七娘抹了抹眼泪,说:“莫哭了,小七,大哥与你做主,若是小九脾气大,欺负了你,便叫她与你道歉。”

华苓撇撇嘴,看吧,这就叫爱哭的孩子有奶吃。

她走进卧房里,背着手道:“我也有对不住七姐的地方咯,我说话是太不顾忌了,对不住了。”说完福一福身,算是也认错了。

三娘几个看得莫名其妙,这闹架闹了两个月,忽然间就互相道歉了?

七娘第一次发现,大郎当真也是十分温和的大哥,只要不排斥他,就会发现大哥对她确实是好的。这样的发现,让她越发觉得心里难过,她知道自己有许多地方都想差了。而在这样的时候,大哥、九娘、姐妹们都还对她好。她竟是好生卑劣,拿自己的阴暗的想法去看别人。

她想起了,自己曾经觉得,如果能生在小户人家就好了,什么都会比如今好。但她其实想差了,若她不在这里,在别处,她那里还是谢七娘呢,说不定,就与那些在大雪里冻死、饿死的人一样罢了。

她诚然不知好歹。

七娘越来越觉得自己卑劣,眼泪越发滚滚而下,难过得无法自抑:“是我不好……自己钻了牛角尖,小九没有错的,脑袋可还疼……我还摔了簪子,对不住大家伙儿……”

从来没有见过七娘如此脆弱、又勇敢认错的时候,便是四娘、八娘此刻也生不出半分嘲笑她的心思来,倒是因为对方太过坦白,有些局促了起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重生之苓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