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盛世重生之苓娘传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煌灼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92 KB   上传时间:2015-06-12 15:39:21

只是老丞公在这节骨眼儿上仙逝了,在押运船队启程之前,新丞公都还未定下,许多原本可行的决议就只得暂时停了下来。

卫羿颔首道:“若有机会,自是要克新罗于马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不防。”

诸清延的眼神微微一闪,他笑道:“叔羿、子乐两人心胸恢弘,与你们相比,我实是目光短隘了些。不过,我也听闻,那新罗子民还不到二百万,今岁又是蝗灾减产,他新罗王的王位如何坐得稳。我看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好几年都无法向外征战。倒是我出行前才看的信报,道那外兴安岭以北贫瘠严寒,出产根本养不了那么多的靺鞨人。他靺鞨要求发展,定然是要往南来的。”

他看了看朱卫两人面色,摆了摆手续道:“唉,你们且勿就要责备于我。我这说的不是叫我朝不必警惕新罗之意。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如今我们大丹开垦东北三河平原一带,年年物产大增,渐渐丰饶起来,这对靺鞨人是极大吸引。若论悍勇嗜血,怎么都还是靺鞨人要叫人心惊,史上几回交战,靺鞨人攻破我朝防线之后,都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它于我朝依然如鲠在喉。”

朱谦潮大笑道:“这说的倒也有些道理。只是,若不晓得子清是纯纯正正的大丹人,单听你这话,我竟以为你是新罗人,不然为何这般为新罗说话。”

诸清延面色坦然地笑道:“我也是就事论事罢了。”

卫羿将诸清延多看了几眼,点了点头。“不无道理。是以如今鸭绿水之北布防军一万八千,北部要多些。”

朱谦潮摇了摇头:“若当真打起来,就这些兵力还是少了。至少也需有四万人,才能将整个新罗拿下。按我说的,就现在发兵对了。打下新罗,像东南海域的小国那般,打下一块,就遣上一团官儿去。先将他地头圈住了,教化子民,叫一法度衡石丈尺、书同文、车同轨,如此,只要一二十年,那里还有什么新罗?”

卫羿沉默了一阵,摇头,道:“若是我岳父大人还在世,此都有可行性。”老丞公掌丞公之位二十年,对大丹的发展的贡献是一日一夜也说不完。虽然自小醉心习武,又任武职,但卫羿并不是不理朝事的粗莽武人。对老丞公,他自小便十分敬重。大丹的辅弼相丞四公,从来就是真正的国之栋梁。

朱谦潮也叹了口气,目露惋惜。“老丞公是那等英才绝世,去得太早了。”

诸清延说:“人各有天命四时,此也是无法。”

朱谦潮拍了拍诸清延,笑道:“说到此,我倒是想起来了,贤内助是才有了身子罢?待我们开春返回,你家长子怕是也能自己坐起来了。”

诸清延笑了笑说:“公事为重,这也无法。”

卫羿破天荒地缓容朝诸清延说:“你已娶妻,这便十分叫人羡慕。莫要再多求了。”

“哈哈,谁不晓得卫家老五的新妇还未长成?”朱谦潮搭着卫羿的肩膀哈哈笑:“叫你当初就要择谢家最小的女郎,现在晓得坏了罢?老丞公有那许多女郎,你选前面哪个不好?定是眼瞎了……”

卫羿提着朱谦潮的后领,将他整个提离了地面,狠狠抖了几下。

朱谦潮面色发苦,他原就是水师中人,在船上如履平地的,被卫羿这一倒腾,立刻感觉到了晕船一样腹中翻江倒海的滋味。

诸清延、一众亲兵、随从们哈哈大笑。

卫羿拍拍船队长的肩,淡淡道:“对长官还是该尊敬些。已近午时,船队长注意前后船旗语,打起精神,莫叫掉队了。”已经在甲板上吃了不少风,卫羿不再多话,径直带着黄斗卫旺两人回了舱。

“邪了门了……我也看见他手伸过来,怎地就是躲不开去……”朱谦潮摸着后脑勺说。

……

九月初七日,丞公府中的长辈族人、同辈族人、药叟等客人都陆续告辞离开了,谢家兄妹启程送爹爹返江陵。

吉时是初七日清晨。清晨,哀乐队伍吹奏了起来,总管高声道:“启殡!”

大郎将一尊盛满了美酒的壶用力砸在棺椁上,酒壶碎裂,浓烈的酒香逸散开来。抬棺的伙夫将爹爹的棺椁稳稳抬起。众人齐哭。

由丞公子女、府中仆妇还有外请的哀乐队伍等组成的送葬队伍,在呜呜咽咽的哀乐声中慢慢启程了。

丞公的子女都身穿麻布粗裁的孝服,大郎在棺前,二郎、四郎在棺后,娘子们分散两侧,每人臂弯都挽着装纸钱的竹篮,慢慢洒下黄色纸钱,行出丞公府门,伴着爹爹一路往江边去。那里已经停泊了一艘大船。

棺椁是漆成了大红色,华苓就行走在棺椁旁边,跟随在七娘后面。她洒下一把纸钱,想要回头,往家门口看一看。

但她又想起了哥哥姐姐们都说不能回头。不然,爹爹的魂魄会对这里留恋不去,就不能好好地跟着他们一路返乡了。

于是华苓忍住了。

他们还说,还要多多撒些买路钱,这样爹爹才不会被路上的牛鬼蛇神挡了路。从金陵到江陵是那样漫长的一段路,于是华苓一刻也不敢懈怠了往外撒纸钱,不论她曾经是多么不信牛鬼蛇神都好,在这个时候,终究也只能与兄弟姐妹们一样,将仪程一步不落地走了,祈求爹爹的阴魂能顺利回到家乡。

队伍从金陵的街面上行过,时不时能看到有百姓自发地在路面伏身而拜,送老丞公归去。

……

谢氏祖村的西面是一大片的祭田,是一处环山绕水、极好的魂灵安歇之所,只有最优秀的谢族子弟才能葬入这里。谢熙和自然是被送到了这里入葬。江陵谢氏第四十六代嫡长子谢熙和的这一辈子,风光无限。

……

等谢家兄妹打理完父亲的后事,时间已经是到了九月中旬,又正好凤娘出月子,要给初生儿闹闹办满月酒,一家人又在江陵族里耽搁了几日,直到九月下旬,大小事都处置完了,一家人就准备下金陵去了。

大郎的长子取了个乳名叫闹闹,因为有些早产,这孩子一开始特别瘦小,也特别爱哭,养到满了月,才勉强追上了同龄孩子的分量来。

兄妹一行人是暂且住在族村属于长房的大宅里,这是一座已经有二百来年历史的宅子,只有三进,并不很大,但造得非常精美。宅子是完全的木结构,隔年修缮,至今依然完好。梁柱漆成朱色,房檐下的斗拱处处有彩色绘画,线条生动,用色鲜明,绘的都是中原历史上种种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情节。

华苓对这些很有兴趣,没事了就仰着脖子一幅一幅地把画看过去,看得很愉快。兄弟姐妹里对这个有些兴趣的就只有七娘,但在跟着华苓仰脖子仰了一个下午,回头脖颈酸得受不了之后,七娘也不睬她了,没事就在屋子里写字画画。

“娘子,我们带回来的物事都收拾好了。大郎君命人来说,明日清晨就启程下金陵,所以今晚上娘子要跟着郎君、娘子们去拜辞长辈呢。”着一身素衣的金瓶从回廊那头小快步走过来,微笑着告诉华苓。

“娘子前几日不是说想要沐浴?婢子看今日天气不错,已经叫厨下烧水了。正好今日沐浴了,明日清清爽爽登船。”

“好,知道了,多谢金瓶姐姐。”华苓从栏杆上跳下来,背着手,跟着金瓶往屋子走,嘀咕道:“我们家现下的情况,是谁家都不好去的。谁家都有小孩子,据说让我们戴孝的人身上阴气冲撞了可不行,这般剔除五六七八,大概也就只需要去三十二叔公那里辞别罢?”

“三十二叔公这人呢,从前就不喜欢大哥和我,现下也不喜欢,回来那日见了就没有好脸色看。他往前又赠给我许多医书,叫我一年内背了。当时我一年没背完,他是还记得呢,又没有回来听他教训,这下是肯定要将我批评一番。这般一想,我就不想去了。”

金瓶忍不住笑,娘子的本性确实是很开朗的,再有许多伤心事,也不会叫娘子忘了这一点。她温柔地说道:“娘子不要这样想。他老人家定是关爱你,才责备于你。要好好敬着些才好。”

“哦,打是亲,骂是爱嘛。”华苓说。

“九娘这又说的是甚?什么打是亲骂是爱的,是说书人说的故事里面的词儿?”八娘叫侍婢搬了椅子,在自己居住的东厢门口晒太阳、晾头发,正好听见华苓的尾音。

金瓶回了西厢去吩咐人给华苓准备沐浴的东西,华苓溜达过去,摸了摸八娘又黑又密的长发,笑嘻嘻地说道:“八姐的长发真好。我胡谄的,我最近那里有去听过说书啊。不过,江陵城里也很繁华,我们前几日只是坐在马车上闲逛了一回,也没买什么。明日就下金陵了,有些可惜。”

“是啊,真可惜啊!”八娘立刻叫了起来,跺脚道:“好容易回族里一趟,竟没有多看看的机会,是真可惜。”

七娘袖着手从正房的屋子里走出来,蹙眉道:“如今我们是守孝,怎能到处乱跑乱撞。特别是江陵这里族人长辈许多,若是不守规矩,定然要被骂的。”

八娘立刻就焉了。她虽然爱美,但其实是姐妹们当中身段儿最软、最晓得卖乖的一个,是绝不肯因为这种事给长辈留下不好的印象的。

华苓乐得直笑,挪过去抱住七娘的手笑道:“七姐,今日也是抄佛经了?给我瞧瞧。”

“嗯,来瞧罢。”

七娘带着华苓入了书房,桌案上摊着一卷长纸,从右到左是以王体抄的金刚经。这是为爹爹祈福而抄的,金刚经全文六千余字,要抄好几日才能完成一卷。牟氏十分信佛,七娘也是信的,当年牟氏和三郎离世,她就给母亲和哥哥抄了不少经文,后来都烧给九泉之下的亲人了。

七娘的王体十分清丽,但笔划转折间又总是能隐隐瞧见锋骨,并没有女郎习字常见的脂粉气息。

“比我写得好。”华苓看了一轮,点头道。

七娘摇头道:“也不要谦虚。你是隶书习得好,我是行书习得好罢了。其实抄经还是隶字好些,厚重些,王体还是轻浮了。”

华苓弯弯眼睛道:“若是你给我画一幅画,我就也抄一部。”

七娘瞪她道:“这是为爹爹祈福,你怎能叫我拿物事儿与你换。”

华苓笑嘻嘻地说:“那有什么。佛家说人去世是脱却皮囊,既然是脱却皮囊,那就是高兴的事。爹爹是去往极乐之地,我们也高高兴兴就可以了嘛。”

“你总是有许多歪理。”七娘吁了一口气,道:“好罢,那我与你画一幅,你给爹爹抄一部金刚经。”

“那七姐画什么?可不可以画山水,我想要三尺方圆的大幅山水画,以后也好挂在中堂。”华苓说。

七娘气得不行,顶华苓的额头:“三尺方圆!这话你怎的说得出口,这样大的一幅,我怕是画上一个月也画不完。”

华苓捂着额头说:“那要两尺方圆的,不能再少了。”

“最多给你画团扇面儿大小的!”

“不行,至少也得是一尺方圆的。”华苓挥手道:“一尺,一尺,不能再少了!”

这整得跟街市里买卖似的,七娘也是服了她,无奈道:“好罢,就如此罢。快快抄了来,等回了金陵,我们寻个时候到菩提寺去上香,可以将佛经供在佛前。”

两姐妹正在这里讨价还价,院子外面来了个侍婢禀告道:“几位娘子,柚娘子身下不好,已经叫人去请良医了。凤娘子命婢子来与娘子们说一声。”

华苓和七娘对视一眼,都是皱眉。侍婢说的就是已经滑了胎的意思。

“去瞧瞧罢。”于是,三姐妹各自叫侍婢准备了些慰问品,一道往柚娘的院子去。

  ☆、第162章 兄妹情谊

162

住在族村里,给柚娘请良医自然是到族村的药院去请。药院一大片的地头都是三十二叔公掌管的,三十二叔公传承着族里的医术一脉,手下常年都有家族子弟在跟着他习医。令仆役去请,药院里很快来了名叫熙邺的族叔,人看着十分严肃,风风火火的。熙邺族叔来了也不多与他们这些小辈多说什么,与柚娘望闻问切一番,又看了前头在金陵的时候,药叟给柚娘开的几张方子,皱眉道:“胎是保不住了。”

柚娘身下还在血流不止,熙邺族叔给她用针刺穴,减弱些疼痛,写了张方子道:“照此方去药院里抓了药,快快与她饮下。如今还不能止血,需等胎衣脱出了,慢慢再行调养。”

二郎朝柚娘的侍婢道:“还不接了方子快快去?”配药还是要到药院里去配的,侍婢们里出了一个,赶紧捧着方子去了。

柚娘面色苍白,虚弱无力,躺在床上哭成了泪人儿,嘴里只是哭道:“昌郎、昌郎……我是对不住你……没了孩儿,没了孩儿……”谁劝也不听。

六娘原本就与二郎夫妇一道住在第二进院子里,是来得最早的一个,如今坐在床尾,握着柚娘的手安慰她。

熙邺族叔皱眉斥道:“她的胎原本便不稳,前头医者也应有叮嘱,定须放宽了心怀,多多卧床养着。旁人也万万不可以种种烦心事滋扰,免得她人心神不定,气血不稳。如今她已小产,便好好养着罢了。这几日里就勿要搬动了,舟车劳顿更是不可。”

二郎满脸羞愧地说道:“族叔教训得是。是我照料不周,才叫内人糟了罪。”又上去握着柚娘的手安慰她道:“这孩儿定是福气太盛,天官大人舍不得叫他下凡来,才又带回去了。过一二年再养就是,总能有的。”

身为长嫂的凤娘也来了,这时候在一旁含笑安慰道:“二弟说得有理,柚娘快快收了眼泪,养好了身子骨是正经,孩儿总能再有的。”

柚娘含泪点头,总算是慢慢收了泪。

开好了方子,再把脉,看着柚娘的脉息略微稳定了下来,熙邺族叔也就回去了,也没有应凤娘的挽留,留下来吃顿饭。

七*三个安静地贴着墙根儿进了屋子,如今柚娘是这样的情形,也都不敢说笑,各各上去安慰了柚娘两句,就不再打扰,跟着凤娘出了第二进院子,到前院去看闹闹。

……

闹闹刚满了月,已经长开了些,正是好睡的时候。奶娘抱出来的时候闹闹睡得很香,七*几个围着看了一阵子,没有吵醒他,又让奶娘抱进去了。

华苓这才问凤娘道:“嫂嫂,二嫂如今是这样子,我们明日是不会立刻下金陵了罢?”

凤娘叹气道:“先看看再说罢。族叔都说了,如今柚娘不能舟车劳顿,总不能勉强着来。你们大哥去寻长老了,待他回来再作决定罢。”

八娘四处瞧了瞧,小声跟她们说道:“嫂嫂、七姐、九娘,你们没有听到下人里面在说呢?我是说,柚娘是被屋里小妾气病的呢。”

七娘很不爱听这种别人的私隐事儿,听了就皱起眉,眼观鼻、鼻观心地不说话。

凤娘皱了皱眉,轻斥道:“小八不可胡乱开口。哥哥嫂嫂也是你该议论的?是非从口出,你可晓得?”

长嫂虽然时常都和颜悦色的,但与大哥一样,其实都是颇有威严的人。八娘便不敢再说了,扁扁嘴,低下头编手指。

华苓之前也没有听说这回事,不过她是一直不喜欢侍婢多嘴,有金瓶管着,竹园的侍婢也从来不敢乱嚼舌根。但既然听到了,她心里其实也觉得这不是不可能。柚娘实在是性子绵软,自己没个主意定数,被屋里人气实在太正常了。

她现在对八娘还是喜欢的,看八娘被训斥了场面冷,便笑着打个圆场道:“嫂嫂勿怒,八娘也只是一时情急,才说错话了,八姐你说是吧。”

八娘有些委屈地点点头,站起来朝凤娘福了福身道:“嫂嫂勿怒,我知错了。”

凤娘也站起来将八娘扶住,将她又按回座椅里坐下,和声道:“也是嫂嫂语气重了些,嫂嫂在这里说声对不住了,小八勿要放在心上。”就此转开话题,和颜悦色地拿些金陵江陵的不同作为话题来说,姑嫂感情还是好的,转了话题,很快气氛又热闹了起来。再加上凤娘身边的大丫鬟织红十分知机识巧,最会说笑话的,偶尔插一句嘴儿,只把姑嫂几人逗得笑个不停。

说说笑笑了小半个时辰,又给了一人一只上品的羊脂玉戒指当玩物,凤娘才笑道:“我这边也是有些忙,妹妹们先回院子里去罢,等你们大哥回来,四郎也从族学里下学回来,晚上在一处用饭,届时我们一家人再细细讨论几时下金陵。”

“既如此,请嫂嫂安坐,妹妹就先告退了。”既然嫂嫂下了逐客令,七八-九一道告辞回了她们住的第三进。

到此时,八娘已经基本忘了前面的不快,一路是开开心心拿着凤娘赠的戒指回去的。

围观了整个过程的华苓不得不感叹,凤娘看着也是漂漂亮亮、温温柔柔的一个女郎罢了,但是当真很有手腕。她也不说什么重话,八娘也被教得服服帖帖的,很听凤娘的话。凤娘深谙对不同的人要不同对待的道理,对冷清的七娘她就从不会训斥,总是和言细语,有些什么与七娘有关的事,一定会问清七娘自己的意思。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57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盛世重生之苓娘传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