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炮灰_分节阅读_第13节
小说作者:狐珠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253 KB   上传时间:2019-10-21 18:14:26

  “你呢?”杨武雄又皱着鼻子问杨小英。

  “我当然也是一样,早知道他那么坏,我就多扔他两块泥巴了。”杨小英道。

  兰芝被这三个小豆丁哄得心中一暖,便伸手将他们三抱了一个满怀。

  第二天,滩口上那几个青年拿着刘兰芝的欠条担了一些货物去城里帮刘兰芝要钱了,杨老五心虚,最后东借西凑,再加上自己的所有身家,才凑足了2500,交给了唐二几人。

  唐二等人把收来的钱给了刘兰芝,刘兰芝也信守自己的承诺,把25块钱的利息分给这几人。

  有了这笔钱,刘兰芝想把房子重新修一遍,不过现在是农忙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播种,找不到多少工人,还是撑一段时间,等清明过后再修。

  杨大婆带着自己的小儿子去城里找杨老五,她看杨老五住的是洋房,更是自豪不已,终于有个儿子有出息了,果然这儿子生得多还是有好处的。

  不过这份高兴在杨老五请他吃稀饭下泡菜的时候,又一下消散了不少。

  “老五呀,吃了稀饭要跑厕所,我不想吃稀饭。”

  杨老五说:“我今天出门没带多少钱,先将就着吃吧。”

  杨大婆只好作罢,又问:“梦琪呢?今天怎么没见她?”

  “她昨天受了凉,现在还在医院打吊滴,我吃完饭还要去照顾她。”

  说起昨天的事,杨老五就紧锁眉头,他一点都不想回忆关于昨天的一切。

  “她生病了呀?那吃完饭我和你一起去。”杨大婆道。

  杨老五的眉头皱得更紧,“你家里不是还喂猪,吃了早点回去吧,走迟了晚上都到不了。梦琪她不要紧,现在老幺上来了,家里就你一个人,你也走了就没人看家了。”

  徐梦琪昨天回来一直在怪他,还嫌弃他妈上不了台面,医院有不少他们的熟人,要是被他们看到他妈是这个样子,那今后自己怎么抬起头做人?

  杨大婆原本还想在城里玩几天,家里的猪她已经交给老六媳妇了,让老六媳妇帮她喂养几天,没想到杨老五竟然赶自己走。

  “杨老五!你是不是嫌弃你妈上不了台面?”杨大婆把筷子一摔,饭店里的人都八卦地朝这边看过来。

  杨老五赶紧宽慰:“你这想到哪里去了?现在农忙时节我不留你,而且我也有工作也很忙,还要给老幺打通上下关系,等今后老幺定下来了,你再上来,想玩多久就玩多久。”

  杨大婆这才没再说什么,饭后自己一个人就走了。回去还被很没眼色的老六媳妇追问了许多,杨大婆想着去城里杨老五对她的冷淡态度,原本的自满感也所剩无几。

  老五现在是铁饭碗,等把老幺也弄进去整成吃铁饭碗的,她这个当妈的这辈子就差不多了,说出去脸上也有光。

  转眼就到了育秧的季节,兰芝准备从空间实验站里拿点香稻出来种植,她实在是受不了现在这种糙米了。虽说这种糙米在几十年后因为稀少反而成了价格昂贵的粗粮,但那是掺杂在精米里面吃的。

  这个时代还没出现后来的塑料育秧盘,需要自己用田里的泥土搭筑成四四方方的育秧区域,当地人称秧厢。这是一门技术活,兰芝做不来,打算请老七帮自己把秧田弄好,她接下来要大刀阔斧种香米了。

第21章

  听说兰芝想找她家老七搞整秧田,老七媳妇就道:“老七今天没什么事做,估计现在还在家里编背篓,你现在去跟他说一声,他今天就可以帮你把秧厢弄好。”

  现在家家户户都几乎把秧田做好撒上谷种了,兰芝一来因为忙,二来则是家里确实没人做得了这种活,所以走在了后面。

  听老七媳妇这么说,兰芝也没客气,便去找老七说这事。

  结果她刚走到老七那边的大院,就见杨大婆从堂屋走出来,扯着嗓门喊:“老七!你帮我挑点粪水下在正沟田,下个月我好插秧。”

  杨老七想起上次吵架的事,也很心寒,就道:“我这两天肩膀痛,现在六哥也在家,你让他帮你挑,我给你做了那么多活,秧田也是我给你做的,也该六哥做点了。”

  杨大婆骂道:“你给我做了多少活,我还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你怎么就不说?”

  杨老七不想搭理她,任她骂,见兰芝过来,就招呼兰芝,“五嫂什么事?”

  “本来想找你给我处理秧田,你既然肩膀痛就算了,你好好休息两天。”兰芝说完,又淡淡扫了眼正在骂杨老七的杨大婆。听她骂得难听,兰芝就道:“做长辈的一碗水要端平,才不会洒出来烫了自己的手。老七肩膀痛,你还是去找老六吧!”

  “我找谁关你屁事!”杨大婆气道。

  “杨大婆,刘三娘也是好言劝你,你说话怎么这么冲呢?”

  “对啊,你这当老人的,怎么能这样对下辈?”

  “你家老五抛妻弃子,跟城里人跑了,你还这样对人家刘兰芝,唉!”

  “肩膀痛不是小事,你可别硬让你家老七帮你挑粪,以后落下毛病了,可就是毁你儿子一辈子。”

  ……

  滩口上那群人正好从这里路过,大老远就听到杨大婆在骂人,他们来金沟村本来也是找刘兰芝拿货,这种时候当然要帮刘兰芝说几句。

  要不是刘兰芝,他们现在哪里能天天赚钱,更何况杨大婆本来就是个恶婆子,连自家孙女都卖,生产队没一个不知道的。再加上杨老五那事,现在大家提起杨家这两母子,都直摇头。

  杨大婆被众人的口水淹没,气得躲进了屋子。

  大家替兰芝委屈,跟着兰芝去村尾,又一路安慰兰芝:

  “杨大婆太不讲理了,刘三娘你别跟她一般见识。”

  “就是,我看我们生产队那么多人,也就属她跟赵大婆两个婆子最缺德。”

  兰芝倒没觉得多委屈,她刚才也是看杨大婆骂老七骂得太难听,杨老七又是一个老实巴交的人,她看不过去,才驳了杨大婆两句。

  “多谢你们,我都习惯了,不会放在心上。最近你们拿去的货卖得如何?”

  众人听她说已经习惯杨大婆这个样子,心中更觉得刘兰芝不容易。

  “价钱没有以前那么吃香了,城里和别的生产大队也有人在学,不过他们的味道跟你做的差一截,没我们的名气大,那些买小吃的客人都只认我们。”

  “还有人拿着别家做的,冒充你的名义来卖。”

  ……

  众人一五一十地把他们在外面遇上的一些趣事说出来,兰芝倒不觉得奇怪,世上能人那么多,这种素炸丸子也没多少技术含量,有些经验的厨师能研究出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她的初衷也并不是垄断市场,一个人做发财梦。

  兰芝听他们愤愤地说起那些滥竽充数扰乱市场的人,便淡笑道:“没事,等过几天我再研究一些新品种给你们卖。”

  众人一听都乐开了花,又给兰芝吹了一阵彩虹屁。

  “刘三娘,我刚才听你说是不是秧田还没弄好?”

  刘兰芝道:“是啊,最近太忙,所以这活就耽搁了。”

  “我们都沾了你的福气,这事今天就包在我们身上,顺便帮你把粪土一并下了。等你今后研究出了新品种,可不可以先给我们卖一段时间?”唐二说。

  兰芝想了想道:“这样厚此薄彼我会得罪一大批客户,不过你们要是到时候把秧苗一并帮我移栽了,我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这个好说,就我们几兄弟,绝对帮你把这些活做得妥妥当当。”唐二一听兰芝松口答应,便高兴地爽快应下了。

  刘兰芝那四五亩地,他们尽心尽力的话,不出两天就能帮她栽好秧苗。两天时间也耽搁不了他们什么,刘兰芝每次做出来的新品都非常好卖,而且在市面上也卖得起价,这个交易对他们来说绝对超值。

  当然,兰芝得了一批免费又尽心的劳动力,和他们也算双赢。

  其实早些天刘家也曾开口说帮她做,但兰芝知道刘家虽然人多,现在大鹏两口子在卖豆腐,刘二娘又在她这边做小吃,刘家老三老四还在上学,算下来也只剩刘大爷是个能下地的劳动力。刘家人口多,土地也多,家里还养着猪崽,自己都忙不过来,她怎么好意思让他们帮忙?

  至于杨家这几兄弟,找谁都会被杨大婆嫉恨,倒不如找外人。

  这几人也都是积极分子,问刘兰芝要了农具,挽起裤腿就下田去了。

  老七媳妇听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又气愤地说了杨大婆很多极品事,她帮不上忙,便把自家的农具和粪桶都拿过来给这些人用。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是给兰芝这个财神做活,众人都卖力又用心,才一天时间,就帮兰芝把田里的活全部做完了,顺带还帮她把刚出苗的玉米蔬菜等也一并泼了粪。

  傍晚收工的时候,唐二好奇道:“刘三娘,你土里种的都是些什么东西呀?泥鳅豆我倒是认识,那长得像高粱苗的我就没见过了。”

  “那是玉米,等今后长出来,你们就知道了。你们要种的话,一会儿拿点回去种。”

  这个地方比较闭塞,蔬菜种类倒是挺多,但玉米在这里还没有得到广泛种植,兰芝也只见过隔壁生产队有一户人家在种。

  众人谢过兰芝。

  穆五道:“原来那就是玉米,我老丈人那边有人种,不过人家宝贝得跟儿子似的,不肯把种子分享出来。”

  “所以说呀,人太小气就赚不了大钱,还是我们三姐脑子灵活,人又大方,这才是能赚大钱的人。”

  兰芝淡淡笑了笑,这样的夸奖她每天都要听很多遍,虽说这里的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小毛病,但相对来说还是很朴实,给他们一点好,他们也都会记在心上。

  他们帮她免费做了一天的活,兰芝晚上也留他们一起吃晚饭,因为人多,兰芝便让刘二娘几人多做了几道菜,有蒜苗回锅肉、炸酥肉、菠菜蛋饼、荤豆花、炝炒青菜、蒸饺等。

  虽说现在他们也能赚钱了,但从物质匮乏的饥荒年代过来的人,无论在吃上还是在穿上都舍不得花钱,哪会像兰芝这样顿顿都是丰盛的菜肴。

  众人吃得开心,连夸兰芝慷慨大方、刘二娘厨艺了得。兰芝习以为常,倒没觉得什么不好意思,刘二娘却是被他们夸红了脸。

  唐二玩笑道:“刘二娘这么贤惠,今后谁要娶了她,简直就是一辈子的福气。你们有兄弟的,家境好人品又好的,可以给我们刘二娘介绍了。”

  刘二娘羞恼道:“你们再拿我打趣,我就收了你们的筷子,看你们怎么吃!”

  “收了筷子还有五爪,我们就吃手抓饭。”唐二道,众人一阵哄笑。

  “可别说,现在想打我们金沟姑娘主意的人家可不少,去给我们大嫂说媒的都比以前多了几倍,刘太爷那边更别说了,门槛都要被那些说媒人给踩断了。”老七媳妇说道。

  “七表娘,你也拿我取笑!不和你们聊了,我去灶房吃饭。”刘二娘说完,果真端着饭碗想去灶房。

  兰芝这才道:“二妹是个姑娘,脸皮薄,你们就别开她的玩笑了。不过婚姻这种事急不得,她现在才十六岁,自己又有一身手艺,不用怕嫁不出去。”

  原书中刘二娘嫁得并不好,兰芝和她天天相处,知道她是个勤劳能干踏实纯朴的好女孩,兰芝可不想她像书中那样过得那么凄惨坎坷,她值得更好的。

  “还是我们三姐人最好,我还想跟着三姐多学一些手艺,可不想这么早的嫁人!”刘二娘说道。

  “幸亏有我们的刘三娘,不然我们哪里能吃得起这么好的饭菜,以前都是吃红苕稀饭,炒个莴笋也不敢放太多油,就在锅上抹一圈,便算是放了油。现在我们附近都被兰芝带动起来,大家手上也有几个闲钱,不像以前那样过得紧巴巴了。”杨大嫂感慨地说。

  “大表娘,你们家已经算很不错了,至少还有个表爷在铁路上修路赚钱,我们家最穷的时候,一天就只吃两顿,锅里放几颗米,掺上一瓢水,煮成一锅清汤,那哪里算得上稀饭?所以还是得感谢我们的刘三娘,若不是她不藏私帮着大家,哪有我们的现在。”唐二道。

  “你们也别夸我了,互惠互利,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目标。”兰芝道,“我这边人手不够,想请一个长期帮工,帮我照料田地,不知你们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田地里的活全靠人工劳作,兰芝吃不消,这该花的钱还是得花,培养一个助手出来,也方便自己今后行事。

  “我有个外侄,就是我大舅子家的儿子,爹妈都死了,跟着叔婶住在一起。他那个婶娘不是个好相处的,经常对他又打又骂,其实我那外侄什么农活都会,我还想让他过来和我一起帮着卖小吃。要是三姐你这边想要找人,那我让我外侄过来帮你,工钱你都不用开,管他吃就行了,我那里离你这里也近,到时候他就住我家。”穆五道。

  兰芝问:“他多大了?太小可不行,地里面的活很累,怕吃不消。”

  虽说这个时代很小的孩子就已经要帮着家里干活,但兰芝可不想用未成年童工。

  “已经十八了,农村里长大的孩子哪有吃不消的,他十岁就跟他爸一起下田插秧打谷,吃得下苦。”穆五说道。

  兰芝这才点头,“行,那你改天把他带过来吧。”

  穆五谢了兰芝,众人吃完饭,又让兰芝给他们捡了货,便挑着走了。

  晚上,兰芝给几个小豆丁检查了作业,学校教的都是很基本的东西,没什么难度,三个小孩目前还跟得上进度,倒也省了兰芝一件事。

  没出两日,穆五果然把他的外侄给兰芝带了过来。外侄姓陈,大家叫他陈二娃,长得不高,黑黝黝的,看上去憨厚老实。

  兰芝让他把一块较为偏远的土地打理出来,打算过一久还是把番薯种上。原本兰芝是没打算种这种东西,因为本地最多的东西就是红苕。不过这里的红苕太难吃了,她打算种一点香甜软糯的南瓜芍,到时候会很有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8页  当前第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年代文的极品炮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