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节阅读_第107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0 KB   上传时间:2019-11-10 20:22:23

  王玉花心里骂了一声儿老蠢货,面上却是笑着说道,“真是没想到,珍珍姐也就读到小学吧,现在人家当了校长呢!”认真说起来,他丈夫赵传河还是初中文化呢。

  朱家英撇了撇嘴,她的女儿她知道,不但哄人的本事一流,要是她认准的事情,不管多难非能办成不可。

  可惜这一份本事从来没用到她身上。

  没事儿的时候她总琢磨,觉得赵珍珍其实是个没良心的闺女,也不想想她这个当妈的多不容易。诚然,她有些偏心,但在农村里,别的地方她不知道,无论是赵家屯还是她娘家村上,谁家不是这样的过日子?都是看重男孩,女孩子长大了终归要嫁人,是别人家的人。

  若是看重闺女不看重儿子,那不是疯了吗?再说了,不管怎么样,当父母的把她养大了,虽然按照她的算法,这些年已经把这一份养恩还完了,但算账不是这么算的!

  朱家英觉得赵珍珍算错账了,的确这些年她拿回来一些钱,算是帮了家里一些忙,还给两个孙子找了工作,但这些真的能报答养恩吗?还记得生下她的那一年,到处都在打仗,他们乡下也很乱,日子比现在过得苦得多,因为没有奶水,赵珍珍饿得哇哇哭,还不是她省下来自己的口粮,跟邻居家同样生了孩子的嫂子换一口奶水给她吃吗?

  光是这一份恩,她一辈子都还不完!

  朱家英放下粥碗,不高兴的说道,“那农场是关押犯人的,里面的人一个个都是罪人!农场小学里面的学生都是犯人的后代!在那里面当校长有什么奔头?你以后少提啊,没听队里的大喇叭天天强调,要彻底割掉资产阶级的尾巴!咱们可是清清白白的老农民,可不要跟劳改犯沾上一点关系!”

  王玉花又骂了一声蠢货,生产队里的那些人就会说空话,这些话就是哄弄人的,说是要割掉资产阶级的尾巴,村里家家户户多养一只鸡,院子里种一棵丝瓜都不行,他们家老宅子的草莓也都被连根拔了,但别人不知道,王国花整日里闲逛,她早就发现了,他们村书记家在村后头有一处闲宅子,因为地点比较偏,周围都没有人家,里面看着啥都没有,实际上屋子里偷偷养了十来只鸡!

  要不然村书记家的小孙子怎么会吃得那么胖呢!

  村书记自以为这事儿做的隐蔽,但还是被她发现了!

  所以说,这世道什么都是假的,唯有吃到嘴里才是真的!

  她冲婆婆笑了笑,说道,“妈!可能这些你都说的对,农场的确是关押犯人的地方,但是珍珍姐多聪明啊,她不是已经离婚划清界线了吗?而且再怎么样也是一个校长,是国家的大干部!传河上次去公社还远远的看到他们了呢,四个孩子一个个都穿的好,养得也特别壮实,就连珍珍姐也一点没变,看着还是那么年轻,可不像是受罪的样子!”

  朱家英不想提起女儿,但对四个外孙她还是有点感情的,这几个孩子不但长得好,而且还聪明可爱,也有至少一年多没见了,咋一提起来还真有点想,她忍不住问道,“建民建国长高了吧,老三应该上学了,老四也三岁多了吧!”

  大姑子家四个孩子的情况,王玉花从来都不关心,当然也不可能知道孩子的年龄,但此刻还是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珍珍姐长得漂亮,几个孩子相貌也都随了她,一个个又白又胖,看着挺讨人喜欢!”

  朱家英又撇了撇嘴,都说赵珍珍长得漂亮,其实还不是随了她这个亲妈!她年轻的时候,也是娘家村里远近闻名的一支花呢,只不过这么多年田里家里操磨,赵老汉又是个没心的,从来也不知道关心她半分,因此看上去比同龄人还要苍老还几岁。

  这时候一直沉默不语的赵传河也说道,“妈!以前姐姐在县上,咱们隔得远不方便,公社这么近,也就几步路,按道理,即便是姐姐不来,咱们也应该去看看她!毕竟,她现在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也挺不容易的!”

  实际上,赵传河原本没有这个心思,这不冬闲了,生产队也没有什么事儿,在家里王玉花一言不合就跟他吵架,所以他要么去别人家串门,要么一个人跑去公社闲逛。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初中同学,虽然不过是邻村住着,但彼此不走动,也好几年没见面了,两个人就在街边聊开了,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个同学不久之前被招工了,就在农场小学的食堂工作,一个月工资十八块,中午还可以免费吃一顿饭。

  虽然这个待遇比起来当年他在平城国棉厂,那是差远了,但赵传河还是羡慕得很,他那个同学对他的反应有些奇怪,说道,“难道你不知道?我们学校的赵校长,不就是你姐姐吗?”

  赵传河对政治不关心,对赵珍珍的事儿更不关心,他整天想的就是喝酒打牌,咋一听同学说,着实愣了,但还是掩饰道,“俺们当然知道了!”说完转身就走了。

  回到家里,他没心思出门了,琢磨来琢磨去,决定厚着脸皮先去看看。

  那天他起了个大早,在农场小学的大门口转悠了几圈,站到一棵树下认真观察每一个走进校园的学生和老师,没多久他就看到姐姐领着四个孩子出现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心里原因,他看着赵珍珍和以前似乎不太一样了,具体怎么不一样他说不好,反正他在一旁看了半天,愣是没敢凑上去打个招呼。

  回来后他就把这事儿跟媳妇说了,在这一方面夫妻俩很能说到一起去,王玉花听了摇摇头,说道,“传河!你一个大男人出什么面啊,这事儿要我说,只能你妈去!不管怎么说她是长辈,我都说了好几回了,珍珍姐那人脾气大着呢,但她就是个顺毛驴,让你妈过去说几句软和话,掉掉眼泪准能成了!”

  赵传河也觉得这主意不错。

  王玉花得意的问道,“传河!你要是真当上了老师,一个月工资能有二十块?”

  赵传河觉得,他的姐姐不过是小学文化就能当校长,他一个堂堂真正的初中毕业生,当一个小学教师那绝对是没问题的,而且当老师说出去也好听,比在食堂工作要体面多了!在食堂上班一个月都能有十九块,当老师的话,虽然他不是很清楚,但二十块肯定有的,就笑着点了点头,说道,“那可不!”

  看在二十块钱的面子上,王玉花又冲婆婆笑了笑,说道,“妈!你要是不愿意自己去,我陪你一起去吧,我家里还有从娘家拿来的一点麦芽糖,去的时候捎给姐姐吧!”

  赵老汉被儿媳妇感动坏了,一脸威严的对老伴说道,“老三家说的对,既然都是一家人,就没必要分的那么清楚!她现在是校长,虽然比不上在县里当大官儿,但俗话说的好,县官不如现管,学校里的事儿她说了算,让传河当个老师也不算啥难事儿,要是他们学校还有空缺,叫老三家去食堂上班也没什么不行的!”

  王玉花冲着公公笑得十分畅快,扭头对婆婆说道,“妈!我这小辈的可不好这么说,到时候你跟珍珍姐提一句啊,万一成了呢!”

  朱家英看到小儿子赵传河一脸的期待,也就点了点头。

  既然是去看女儿和外孙,空着手上门当然不好,但朱家英翻遍了家里,厨房里只有玉米饼子白菜萝卜和腌咸菜,里屋上了锁的柜子里倒是有一包糖,但那是她偷偷买来偶尔解馋的,只剩下半包了,她没舍得拿出来。想来想去,赵珍珍自小喜欢她做的腌黄瓜,就从坛子里捞出来一大碗,放到篮子里提着,和小儿媳妇一起出发去公社了。

  学校在腊月十九就放假了,天气干冷干冷的,但不妨碍孩子们去外面玩儿,现在和秋天不一样,地里除了麦苗没什么庄稼,天寒地冻的,自然也找不到什么可以吃的东西,但天阔地远,一眼望不到边,空气比屋子里也要新鲜两分,孩子们在荒芜的田野里打闹,光是自由自在的疯跑就已经让他们很兴奋了。

  王建民和王建国用三天的时间做完了所有的假期作业,早上一吃过饭,就和对门何家的孩子一起出去玩了,老三王建昌实在不喜欢在家里陪着四弟,这个时候不管吃没吃饱,也会立即放下筷子跟在哥哥后面。

  这个时候四宝就会有些忧伤了。

  其实他比起秋天那会儿长高了不少,身上也有力气了,来回走几里地没问题了,不过,冬天衣服穿得多,特别若是出家门,赵珍珍还会让他在外面穿上一件棉猴,衣服太重了,走起路来就没那么灵活,因此走得有些慢,往往跟不上哥哥们的步伐,大哥和三哥不会说什么,但二哥会老实不客气的嫌弃他。

  “四弟!你太小了!不能在外头跑,万一吹了冷风感冒了我们会被妈妈骂的!”

  四宝虽然不同意这种说法,第一妈妈从来不骂人,第二他也不会动不动就感冒,但没等他申辩,大哥和三哥竟然也都支持二哥。

  一开始看到建明一脸忧伤的样子,赵珍珍还有点心疼,把小儿子搂在怀里百般抚慰。这个时候聪明如四宝,就会借机提很多要求了,一会儿要吃煎鸡蛋,一会儿又要喝粥,而且还不肯自己拿着勺子好好吃,非要妈妈喂。

  不光是吃东西,四宝还要妈妈陪他玩儿。

  总之,要是赵珍珍不答应她的要求,三岁的小娃娃立马就会张大嘴生气的哭起来。

  后来赵珍珍学精了,只要看到四宝忧伤了,就主动问道,“建明,你最近都跟着老师学什么了,我考考你可以吗?”

  这个时候四宝瞬间就满血复活了,立即就会答应,“好啊!妈妈!那你会不会出题啊,这是我们新发下来的练习册,你从那上面选题就行了!”

  往往赵珍珍考完他以后,四宝早就忘了哥哥们的事情,而是高高兴兴的继续做题。

  朱家英和王玉花赶到的时候,三个宝都出去玩了,只有赵珍珍和四宝在家。

  因为要过年了,赵珍珍之前就把家里里里外外都打扫干净了,因此没什么事儿就在家里自学高中课程,她坐在桌子前学的很认真,四宝今天没做数学题,而是拿着一个魔方认真的左看右看,尝试着要把它复原。

  小家伙的脑子转的很快,小手不停的转一下,再转一下,没过多久就把魔方复原了。

  他兴奋的举起来,“妈妈!你看!”

  赵珍珍捏了一下他肉嘟嘟的小脸蛋,夸道,“我们四宝最聪明了!”

  王建明还不懂得谦虚,点点头说道,“是啊,我是最聪明的,比大哥二哥三哥都聪明!”

  赵珍珍不由笑了起来,正准备说话,忽然门外传来二奶奶的声音,“珍珍,你妈来了!”

  一听到这个话,赵珍珍顿时没什么好心情了,她把书本都收到抽屉里走出厢房。

  赵珍珍瞟了一眼母亲朱家英,一年多没见她还是老样子,心里隔不住事儿,虽然此刻跟二奶奶陪着笑脸,但那怒气根本藏不住。

  这不知道又是听了什么蹿腾的话来找她的晦气了。

  至于弟媳妇王玉花,她一个眼神都欠奉。

  赵珍珍对二奶奶笑笑,说道,“二奶奶你去歇着吧,中午你不要做饭了,我做炸酱面,做好了端到前面去!”

  二奶奶点了点头走了。

  王国花一听到炸酱面,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最近这半年婆家吃得差,偶尔回娘家一趟也吃不上纯小麦面的吃食,这炸酱面更不用说了,又费油又费面,一般人都吃不起。就笑着说到,“还是珍珍姐的日子过得好!俺们都半年没吃过炸酱面了,可跟着沾一回光吧!”

  赵珍珍没理她,也没有请她们进屋的意思。

  朱家英看女儿的态度就更不高兴了,冷冷的说道,“珍珍!俺们大老远来看你,就在这院子说话吗?”

  赵珍珍轻笑,说道,“妈,你不是说过,我现在是劳改犯的家属,以后少去娘家,能不去就不去吗?怎么现在忽然来找我了,一定有什么事儿吧?”?

  朱家英一怔,她的确是有事儿,但也觉得此时说似乎不太合适,就说道,“没什么事儿,你以为我是来看你的?我是想建民他们四个了,孩子们呢?”

  赵珍珍淡淡回答,都出去玩儿了!”

  四宝在屋子里很好奇的听着大人的讲话,听到有人想他了,就跑到外面看,结果看到一个凶巴巴的老太太和一个特别丑的大婶儿,闪身就要再进屋子,朱家英叫住他了,说道,“你就是四宝吧,哎呦都长这么大了,快过来让姥姥抱抱!”

  王建明最后一次跟着妈妈去姥姥家,是前年的事情了,那时候他尚不满一岁,现在自然不可能认识朱家英。

  小四宝仰头看了看妈妈,赵珍珍冲他点了点头。

  王建明立即很有礼貌的说道,“这位姥姥你好,我要进屋做作业去了!”

  没能抱到外孙,朱家英虽然有点遗憾,但她来有更重要的事情,仍带着一脸笑说道,“珍珍,老四长得比小时候更俊了!这娃娃才多大点啊就要写作业,姥姥过去看看!”说着自顾自进了厢房。

  朱家英一进屋就到处看了一个遍,虽然这屋子不大,但被赵珍珍收拾的很利索,比起她自己住的屋子强太多了。

  王玉花则是一眼就盯上了桌子上的两块饼干。

  这年月普遍人家大白馍馍都吃不上,更别提饼干和点心这些精细的东西了。

  赵珍珍每个月虽然有一斤的饼干票,但副食店经常断货,平时她也没有时间去排队,这次放假了,还是大宝和二宝轮流排队,买回来一斤饼干和一斤糕点,平时舍不得吃,都是给孩子作为奖励。

  刚才四宝将打乱的魔方复原了,所以得到了两块饼干。

  王建明很有护食儿的意识,觉察到丑女人一直盯着他的饼干,赶紧抓到手里一只手一块儿,小嘴一张咔嚓咔嚓很会就吃完了。

  “说吧,找我来到底有什么事儿啊?”赵珍珍没倒水没让座,一句客套话也不想说。

  朱家英将竹篮子里的腌黄瓜拿出来说道,“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我还记得你打小爱吃我做的腌黄瓜,这早上陪着吃粥最好了!这东西不值钱,不过现在家里也拿不出来更值钱的东西了,你还能吃上炸酱面,俺们连玉米饼子都不够吃,中午都吃稀的!”

  王玉花也从裤兜里拿出来半饱麦芽糖,有点不舍得说道,“珍珍姐,这是我从娘家拿来的麦芽糖,给孩子们吃吧!”

  赵珍珍有点厌恶的看着那皱巴巴的袋子,刚要说不用了,四宝在旁边说话了,“小孩子不能吃糖,吃多了会长蛀牙的!”

  王玉花一听,立即笑着把麦芽糖又装回裤兜了。

  朱家英有些看不上小儿媳妇的行为,瞪了她一眼,扭头对女儿说道,“珍珍啊,你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多不容易啊,让你的两个侄女来帮你,你还不乐意!你这脾气从小就倔的很!现在一点也没变,要我说,你现在不是在农场当校长吗,干脆让你三弟去当老师,让你弟媳妇去学校食堂,这样他们两口子都过来工作,正好我看你这院子正房闲着,让他们住进来,一来比较安全,二来对孩子们也有个照应,别的不说,万一孩子有个头疼脑热,你三弟毕竟是个男人,跑个腿什么的更方便!”

  这一席话让赵珍珍愣住了。

  这么短短的时间内,朱家英就打了这么多算盘,凭她的智商,也着实不容易了。她撇了一眼一脸期待的弟媳妇,不客气的说道,“妈,你这大白天的做什么梦啊?你不知道我是在农场小学当校长?农场里都是需要劳动改造的人,我们学校收的都是这些人的子女!而且,现在学校的老师是没有工资和任何待遇的,也都是由农场那边儿的劳改犯担任的,三哥真的要来当老师?”

  王国花一听到没有工资,心里立马就不愿意了。

  朱家英则是一听到其他的老师都是劳改犯,立马就摇了摇头,说道,“那可不行!你三弟虽然人懒了点,但别的毛病没有,要是沾上了劳改犯可就说不清了!”

  赵珍珍站起来继续说道,“农场的情况比较特殊,人事行政都需要上级安排,我虽然是校长,但也只有执行的职责,即便三弟不在乎工资和任何福利,想去学校当老师目前来看也都是不可能的,我们学校虽然是小学,但目前在职的老师最低学历都是大学,这一点三弟就不合格!”

  此时婆媳二人已经歇了让赵传河去当老师的念头,朱家英心里有点失望,但看到气色红润的女儿,以及玉团子似的小外孙,料定她们日子过得不错,虽然农场小学这名声不怎么样,但赵珍珍是国家干部,听后礼说,像她这个级别,一个月最少也有七八十块的工资了,而且每个月下发的各种票也非常多。

  要不是如此的话,怎么可能养的活四个孩子,而且还养得这么好!

  朱家英就想着,家里的细粮不多了,偏偏过年不吃细粮还不行,哪怕跟女儿借几斤粮,也算没白来一趟!想到此她站起来就往外走,打算直接去厨房看看。

  赵珍珍并没有拦着她,也没有跟着过去。

  朱家英推开厨房的门,瞄到角落里的大面缸,一个箭步就冲过去掀开,然而让她失望的是,里面就剩下一个缸底子,满打满算也没有半斤面!她不甘心的又打开一旁的柜子门。

  婆媳俩很快就将整个屋子翻了一个遍。

  最后就找到了两斤左右的杂合面,一颗蔫蔫的大白菜,两个青萝卜,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了。

  要不是她们这次是突然上门的,朱家英都要怀疑女儿是提前把东西藏起来了。

  其实的确是赵珍珍把吃食都藏起来了。

  虽然物资比较紧张,但赵珍珍还是置办了一些年货的,托食堂一个职工的路子买到了两只肥鸡,还去码头买了十斤鱼腌上了,准备做熏鱼,那天她运气好还买到了几斤虾,回来就全煮熟给孩子们吃了,挑了一些个大的剥了壳子,预备做年夜饭的时候用。

  除此之外,还蒸了大白馍馍和豆沙包,还炸了一盆萝卜丝丸子。

  这些东西现在都放在了前面二奶奶家里。

  樱桃公社离赵家屯太近,她的好母亲虽然亲口说了以后少来往,但她还是不得不防。

  没想到朱家英真的来了!

  赵珍珍讽刺的笑了笑,端起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1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7/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妈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