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0 KB   上传时间:2019-11-10 20:22:23

  朱家英总觉得不对头,她皱着眉头走过来问道,“珍珍,你不是说中午要吃面条吗,我既然来了就给你做了吧,怎么没找到面粉啊?”

  赵珍珍这才不慌不忙的站起身,她走到厨房将面缸里的半斤面粉舀出来,又将两斤杂合面全都倒进盆里,叹了一口气说道,“这面又吃完了,还不知道明天能不能买到粮!”说着扭头问朱家英,“妈,咱们赵家屯井水那么多,粮食应该没这么减产吧,家里的余粮多不多?”

  整个平城惠阳县是受灾最轻的地区,樱桃公社在惠阳算是比较富裕的地方。

  朱家英立即为家里的各种粮食担心起来,她赶紧说道,“哪里有什么余粮啊,玉米饼子都供不起了!”

  赵珍珍也不追问,而是看着王玉花说道,“你去邻居家借点炸酱吧,不过这东西现在一般人家吃不起,这胡同里住着十来家,你都问一遍兴许就能借到了!”

  她这话说的十几自然坦荡,仿佛这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别看王玉花在婆婆家里那么厉害,出门就是个怂,她都不太敢和不熟悉的城里人说话呢,现在要她去上门讨要东西,而且是炸酱这种精贵东西,要是碰到脾气不好的,不得骂她吗?

  王玉花看了婆婆一眼,突然说道,“妈,你还记不记得昨天大嫂说后礼今天回来?”

  朱家英猛然点了点头,这么重要的事情她咋怎么给忘了呢,慌忙解下围裙对女儿说道,“珍珍啊,俺们先走了啊!”

  赵珍珍仔细看了几眼自己的母亲,笑着说道,“以后没什么事儿不必来了,文广还没从农场放出来,你们要是经常来,说不定就会影响到后礼!”

  大孙子后礼是朱家英心尖上的人儿,她有些懊恼的说道,“好了,你放心吧,我再也不会来了!”

  忙活了半天什么好处也没捞到,而且还搭了一大碗咸菜,她还会来才怪!

  赵珍珍仿佛看穿了她的心思,将腌黄瓜又给她放进篮子里了。

  “陈市长,这是我找设计院和相关部门作出的整体预算,另一张是目前财政上的缺口明细!”

  罗市长和手下熬了两个晚上,终于做出了这一份报告。

  陈友松盯着最后的不亚于天文数字的总开支,沉默了数秒说道,“你和财政商量一下,做一个详细的项目申请表。”

  罗市长擦了一把汗,说道,“陈市长,这是要往上级申请专项资金吗?”

  陈友松点了点头。

  以现在的形势,他一下子要那么多钱,估计上头的审批不会顺利,不过,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万一能搞到钱,不说全部,哪怕有百分之三十也算是赚了!

  而且这一份申请他不打算走常规的路线,而是准直接递给王桂生。

  这个人上任以来还没有任何动作,他必须要试探一下底线。

第99章

  关于农场科技部的放假问题,惠阳县政府办公室迟迟下不了定论,要是按照一般的单位,年二十六放假,正月初八上班,但科技部的情况很特殊,虽然他们每个月都有工资,还享有部分福利,然而实际身份却还是劳改犯。

  劳改犯当然是有没有假期的。

  但这些人受到过市长接见,而且的确为整个平城的旱灾做出了不小的贡献,不放假当然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直到年二十七,王文广他们才接到通知,年二十八放假,过完年正月初六上班。

  虽然比起一般的单位少放了几天,但大家忐忑不安的等了十来天了,听到后都很高兴,甚至有那归心似箭的人,比如小苏,第一时间就去屋子里收拾行李了。

  樱桃公社的车站很小,平时车次也不多,毕竟马上要过年了,很多人担心明后天就不通车了,到时候想回家都回不成,因此纷纷跟王文广请假。

  中午吃饭的时候,只剩下寥寥几个人了

  吴启元当然留下了,他一边吃面条一边感叹的说道,“文广啊,这一年年的过得真快啊,马上又要老一岁啦!”

  王文广点了点头。

  胡利农已经吃完了一大碗面条,笑嘻嘻地说道,“吴校长,今年咱们一起过年!明天没事儿我上山,看看能不能逮个兔子,过年了也要吃个荤!”

  小胡的家就在惠阳县的另一个公社,公社和公社之间没有班车,如果一定要回家的话,要么搭载顺风车,要么就靠两条腿走回去。前者需要靠运气,而且现在都年二十七了,去乡下的货车几乎没有了,但六七十里的路走回去的话,也需要半天的时间。

  最重要的是,小高的父母都不在了,他不觉得有太大的必要回去。

  吴校长哈哈一笑,说道,“那敢情好啊!”

  王文广和以前一样,吃过午饭就盼着天黑。当然了,仅从外观上看是看不出来的,他还和平时一样,没有睡午觉的习惯,而是正襟危坐,在书桌旁很认真的看看写写。

  胡利农从外面走进来,笑着说道,“老师,你怎么还不回去啊?”

  王文广笑了笑没回答,问道,“小胡,你有事儿?”

  胡利农摇摇头,他能有什么事儿?论文早就写完交上去了,属于他的份内工作也都完成了,可以说,现在是一年当中最为轻松的时刻,他想睡大觉或者到街上尽情闲逛都没人管了。

  本来他也是这么想到,然而真放假了,看着同事们一个个的都走了,他心里莫名有些发慌。

  胡利农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说道,“没什么事情,我就是过来问问老师,有没有需要我帮忙的,查查资料或者统计数据什么的,这样老师就能早点走了!”

  王文广看了他一眼,放下手里的书,说道,“利农,你有没有想过,咱们科技部下一步应该这怎么开展工作?或者说,下一个项目的具体内容,你有没有具体想法?

  胡利农一愣,关于这个问题,他的确认真考虑过。

  农场科技部说白了就是个临时单位,是市里为了安置他们这些人临时设置的,现在土壤改良项目的推广已经结束了,他们的论文也交上去了,要是上头领导有人建议,他们这个科技部分分钟就可能被解散了。

  他们这些人可能又要被打回农场了。

  小胡不惧怕下地劳动,但是受不了农场里那种时刻时刻被监视,处处被拘束的生活、

  他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老师,我觉得现在的粮食产量还是太低了一些,现在一般地块用的都是农家肥,化肥用的很少,目前化肥的种类也不比较的单一,如果在这一方面能有所突破的话,估计能进一步提高粮食的产量!”

  王文广笑了笑,小胡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了。其实可以上的项目很多,但具体到实际情况,在人力和资金都不充足的情况下,研究出来适合平城地区专用的化肥,是比较可行的项目之一。

  他带队的人负责开发新的化肥,梁校长那一组负责改善现有的农耕用具,这两项加起来,够他们再忙活一年的了。

  “那你有了具体计划没有?”

  小胡摇摇头,有些羞愧的说道,“还没有!”

  其实他这个人是个急脾气,想到这个项目就要立即着手准备,然而,项目组内部没什么资料,他去了公社的新华书店,那书店小得可怜,他翻遍了书架也没找到一本相关的书籍,只能无功而返了。

  要做这样的项目,第一必须有大量的相关资料,第二必须有资金和场地支持,一般来讲,能跟当地的化肥厂合作是最好的了,不过,樱桃公社没有化肥厂,惠阳县的化肥厂规模也不大,最好当然还是平城的化肥厂,规模大设备全,各方面的条件都能满足。

  王文广笑笑,说道,“你有这个想法就很不错,这样吧,等年后由你来起草一个计划书,我们尽快报上去!”

  小胡用力点了点头,转身准备走了。

  王文广忽然想到一件事,又叫住他了,说道,“小胡,你师母前几天还问起你了,反正你在这里也没事儿,要不,你跟我回去吧!”

  胡利农当然很想跟着去,王文广在治学上要求非常严格,而且平时也不是一个风趣的人,但师母不一样,师母为人温柔可亲,仅有的几次接触都对他很好,特别是今年过冬得知他没有棉衣,还把老师的一套旧棉衣改了改送给他了,而且老师家的几个孩子也很有趣。

  去老师家还能吃到各种好吃的热气腾腾的食物。

  但尽管如此,他也没有被冲破头脑,还保持的政治上的清醒,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和老师都是劳改犯,而且老师和师母已经离婚了,师母现在还在农场小学担任校长一职,平时老师回家都要偷偷摸摸的。

  他一个青年男人跟过去算什么?按照他的性格,不出门是不可能的,但他不能让人说老师和师母的闲话!

  胡利农坚决的摇了摇头,说道,“我不去!好不容易歇下来了,我明天要去山上打兔子,后天去街上闲逛,大后天就是除夕了,帮着吴校长做年夜饭,至于初一到初五,就天天睡大觉好了!”

  就这么一瞬间的功夫,他已经把自己这几天的活动都安排好了。

  王文广嘱咐道,“你上山要注意安全啊,最好不要一个人!”

  小胡点点头,说道,“老师放心吧,明天我拉着林老师一起去!”

  好不容易捱到天黑,王文广手里拿着早就收拾好的行李,大步流星的出了门。

  回到家中,赵珍珍正在和孩子们吃饭,看到他回来又惊又喜。

  她一边盛粥一边笑着说道,“我还以为你们不放假了呢,年后什么时候上班?”

  王文广舀水洗手,也笑着说道,“可不是吗,年后初六上班!”

  农场小学的特长班在杨校长的大力支持下,科目种类越来越多,就连象棋也有了一席之地,王建昌听说后立即就兴冲冲的报了名,放年假之前已经学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了,三宝自认为经过老师的指点,自己的水平进步了不少。

  当然了,也许能赢爸爸的可能性不大。

  王建昌高兴的说道,“爸爸!你既然放假了,能不能教我下棋啊!”

  王文广刚坐下来准备喝粥,闻言看了一眼儿子,自然看到了他不服输的小眼神儿,就笑着说道,“好啊,不过,等一会儿爸爸吃完饭要先和你杀一盘,我要看看你现在的水平怎么样吧,不会下降了吧?’

  王建昌立即拼命摇头,差点就说出来自己参加了学校象棋兴趣班的事情。

  赵珍珍没注意到父子俩的官司,而是另有事情跟他商量,“文广,我昨天去了一趟农场,听清芳姐说,教三宝的田老师风湿病翻了,走路都不利索呢,他这种情况我问过何爷爷了说是他们家有祖传的膏药,明天就能配好,要不,你去农场跑一趟?”

  王文广点了点头,说道,“好!我听吴校长说,现在农场吃得很差,另外再准备一点吃的吧,给章教授也捎一点!”

  赵珍珍应了一声儿。

  第二天下午,王文广给田润生和章文田送完东西,回家的路上路过科技部,他往院子里张望了两眼,没发现任何人,正准备继续往前走了,小胡从里面走出来了,看到他挥挥手大声说道,“老师!有你的信!今天上午刚到的!”

  自从被下放后,王文广和其他人联系的越来越少了,起初小时的同学还来过一两次信,但他怕连累人家一律没回,这样一来,除了妻子赵珍珍,渐渐没人给他写信了。

  当然了,赵珍珍在惠阳时还会偶尔写信给他,调到农场小学以后,也没再给他写信了。

  王文广疑惑的走过去,接过信封一看,上面的字迹很熟悉,这是一封父亲王稼轩写的信。

  回到家后,他喝了一碗热水才拆开信。

  王稼轩的信写得很简单,中心思想只有一个:那就是要去他们全家六口回平城过年。理由也写清楚了,第一他和曹丽娟都很想念儿子和孙子,第二王文广的叔叔王桂生要回平城来过年,一大家子能团聚非常难得。

  王文广看完信就皱着眉头没说话。

  赵珍珍好奇地问道,“谁来的信啊?”

  王文广将信递给她。

  赵珍珍飞快地看完了,笑着说道,“前几天建民和建国还说起爷爷奶奶了呢,按理说,咱们也因该回去一趟了!”

  说实话,王文广没想到赵珍珍会有这样的态度,因为他自己也是不太情愿回去的。本来假期就这几天,来回在路上就要花去两天的时间了,还不如就呆在现在的家里,陪妻子说说话,和儿子们玩一玩儿,比什么都来得更滋润。

  然而既为人子,王稼轩和曹丽娟作为父母整体也是及格的,何况中间还夹着一个久未露面的二叔,他虽然不情愿,还是必须回去的。

  王文广冲妻子笑笑,趁几个孩子都不在屋里,紧紧握着她的手,说道,“珍珍,你不用考虑我,其实我真的不怎么想回去!”

  赵珍珍当然也不想回去,如果只是王家老两口想孙子,她是不会当一回事儿的,不过信里提到了王桂生,那就很有必要回去一趟了!

  前世的局面和现在不太一样,这一世她听张处长说,徐局长是打了退休申请下台的,上一世比这激烈得多,听卢志伟说,当时都动了枪了,和他抢位置的也不是这个王桂生,而是一个叫梅成林的人。

  但这个梅成林也没有得意多久,因为做事手段太过嚣张,很快就被撤职了,然后上位的才是王桂生。

  然而此时局势已经悄悄改变了,接盘侠王桂生不但没有坐收渔翁利,反而成了最后背锅的。

  最后的下场就是被关了十年监禁,出来的时候已经白发苍苍了。

  赵珍珍笑着说道,“文广,其实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不管你父母对我态度如何,他们始终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我希望我的孩子在这个世上,能多有一个人疼爱!”

  王文广听了心里很感动,他上前紧紧搂住了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妈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